第87章 飛機的心臟

bookmark

在昆明考察完航校的第二天,何俊才就乘坐聯絡機在戰鬥機的護航下回到了貴陽,他準備跟着陸續運往大定縣的發動機生產設備一起到中央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去看看。發動機作爲飛機的心臟,是整個航空工業最核心,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現在幾個飛機制造廠已經完成了原型飛機的機體設計,甚至其中的一些已經通過航空研究院設立的風洞的測試,驗證了其氣動外形的優異特性,就等着發動機裝入後試車了。

這次隨着發動機生產設備一起採購的10臺灰背隼發動機,已經被位於成都的第三飛機制造廠要去了5臺,用於裝備殲三“野馬”(仿P51野馬戰鬥機)的原型機以測試發動機和機體的配合程度,並準備試飛。如果性能的確優異,甚至第三飛機制造廠還可以提前製造出飛機的其他部分,等幾個月後國產的灰背隼發動機量產再裝入發動機,這樣就能讓中國空軍儘快裝備上自己的飛機。由此可見,整個中國航空業都對大定發動機製造廠的國產發動機抱有很大的期望,這也是何俊纔不得不到大定去實地考察建設進展的原因。

從30年代起,中國的航空業認識就希望能實現各種飛機的國產化,一些軍閥所建的飛機制造廠就成功仿製出了數款戰鬥機,比如上海飛機制造廠和廣州飛機制造廠,但是發動機是一直都無法自行生產的。當時中國和美國合資建設了中央杭州飛機制造廠,這個製造廠可以利用配件組裝發動機,並進行發動機的大修,但是仍然無法制造這種精密的設備,後來這個廠由於日寇的入侵而遷到了雲南跟緬甸的邊界雷允,自行製造發動機的工作更是就這樣落下了。

1936年10月31日是蔣委員長的五十大壽,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的策動下,海內外各界機關團體紛紛發起“獻機祝壽”運動。在各界的熱烈響應之下,這個運動爲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籌到大筆資金。軍委會使用這筆資金採購了不少現成的飛機,而建立大定發動機製造廠的344萬美元就來自這筆資金。

1939年底,航空委員會派曾在美國學習航空工程的李柏齡先生在昆明成立籌備處,準備前期建設事宜。經過半年的勘測之後,籌備處決定在大定縣羊場壩的烏鴉洞建廠,這裡不僅交通較爲便利,而且烏鴉洞還是一個天然溶洞,洞深100米,洞高達60米,將關鍵的廠房放在溶洞中,能有效防止日寇的偵查和襲擊。

敲定之後,建設工作就開始了。由於建設的鋼筋水泥需要從國外進口,而滇緬公路在7月的封閉使得建設工作幾乎停滯了下來,還好浮空基地從仰光帶來了急需的物資,這才保證建設工作的持續。

何俊才當上經濟管理局長後,從秘密賬戶中撥出一筆錢加快了建設的進度,除了烏鴉洞內的關鍵廠房,附屬的發電廠、供水廠、機殼加工廠也建立了起來,甚至連工人宿舍和食堂都已經聳立起來。

因爲隨後跟英國簽訂了發動機生產專利和引進發動機生產設備的協議,一切廠房開始按照灰背隼發動機生產線的設備要求進行改建,現在建設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其他附屬工廠已經提前投入使用,就等着這套設備到貨了。當然,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的道理何俊才非常明白,所以在貴陽,中央第二航空發動機製造廠正在緊張建設中,那裡將裝備從美國購入的R-2800雙黃蜂發動機生產設備。再過上一個月,這套設備連同100臺雙黃蜂發動機就將抵達仰光港。第二飛機制造廠的殲二(仿零式)和殲四“烈風”(仿A7M烈風)以及第一飛機制造廠的殲五“熊貓”(仿F8F熊貓)正等着他們呢。

當然何俊纔不希望只是原模原樣仿製英美的發動機,隨着其他國家技術的進步,這些發動機就將變得落後起來,只有投入足夠的研發力量對這些發動機進行優化,才能走出自己的科技路線,不被人家牽着鼻子走,後世中國缺的就是這些,何俊才當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他請李柏齡到美國網羅在美航空工業任職的中國留學生,在付峰的秘密幫助下,在愛國熱忱驅使下,包括李耀滋、錢學渠、張汝梅、樑守穎、程嘉厚、胡旭光、沉運乾等7位航空工程專家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爲祖國的航空工業盡力。

這些精英將分別在大定和貴陽的兩個發動機設計所中,爲灰背隼和雙黃蜂發動機的改良優化以及中國自己的液冷和氣冷發動機設計做貢獻。何俊才手中可是有很多頂級發動機的設計資料,只有在這些專家的手下,這些資料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而渦輪式發動機的研製,由於需要用到鈦等新材料,還是放在航空研究院中進行,等到解決了關鍵技術問題,能實際製造後才放到發動機設計所中去。

--------------

何俊纔來到這裡大定烏鴉洞的時候,這裡正在緊張地安裝機械設備。從英國來的十多名專家已經提前抵達了這裡,他們雖然驚訝生產設備也在一天後抵達了這裡,但是顯然現在最關鍵的任務還是將生產線建立起來。

大定廠的廠區規模非常大,面積達2平方公里。在總務科科長空軍上校毛克生和廠長張丕滋的帶領下,何俊才考察了建設和安裝的情況。溶洞中的關鍵廠房建築材料以木料與磚頭爲主,構成一個三層的磚木結構建築,底層寬990平方米,中層800平方米,上層700多平方米。溶洞廠房的底層爲器材庫,二樓爲機工課(包括機械加工車間,工具製造車間與熱處理電鍍車間)與五金材料庫。三樓則爲裝配科,檢驗科,成品庫與專用工裝庫。而溶洞外面的附屬廠房總面積約達5000平方米,區分爲鑄造、金工、裝配、補給工廠與發電房等五個車間,以及原材料、工具、成品、設備、油料與廢品再生等六個倉庫。在山洞中的機房部分用石材砌成護牆,洞口有通風設備使洞內空氣流通,所以雖在山洞中但卻不覺得悶。

大定廠因爲遠離城市,所以建立了自屬的生活區。大定廠的生活居住區設有可容納全體2000多名人員與眷屬的宿舍,並設有糧食加工廠,子弟學校,醫院,俱樂部與商店。廠內各建築羣錯落有致,並以公路連通。

何俊纔看着着這奇特的工廠設計,心裡非常佩服這些人的奇思妙想。聯想到後世很多軍事工廠都在深山中,何俊才估摸着也跟這樣的場景類似。現在這裡忙碌一片,中英兩國的專家忙着設計合理的生產線路,而工人則在指揮下將一些設備安裝到位。

在這個飛機制造廠中,機工課有各式機牀百餘臺,包括車制汽缸體的自動車牀,車制汽缸散熱片的多刀車牀,汽缸螺紋銑牀,加工汽缸頭球形面立車,加工主副連桿的雙面銑牀,精钂連桿軸承的精密鏜牀,金剛石鏜牀,座標鏜牀,螺紋磨牀,無心磨牀與制活塞環磨牀。

而熱處理間有大型滲氮爐,滲炭爐,高溫刀具淬火爐,鹽浴爐與各種電爐。電鍍間設有清洗、電鍍、拋光、噴漆、通風一套裝置。可以供鍍鋅、鉻、銅、錫、鎘及鎳。並可對鋁件進行陰極處理。裝配課有同時裝配5臺發動機的生產線。

另外那些玲琅滿目的測試與計量儀器、試車臺、熔鋁電爐、造型機等讓衆多的工人大開眼界。這些設備要不是有英國專家現場教授,可能要靠中國專家和工人們自行摸索,很難到達原本灰背隼發動機的應有性能。看到這點何俊纔不由感謝起英國政府和軍方的細心來,他沒有想到原來有了設備,如何合理地使用這些設備也如此之難。這個舉動讓他心中爲英國增加了一點好感,但是他不停向自己強調,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恩親一說。

所實話,能看到這麼多的珍貴設備實屬難得,可能何俊纔沒有感覺,但是其他中國人何時能看到自己國家有這麼先進的設備,所以幹勁十足,爭取早日能發揮出他們的作用,有效抗擊日寇的入侵。看到大家幹勁十足的場面,何俊纔對建設工作放心了下來。

“我們估計1個月的時間,第一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就能進行試生產。”廠長張丕滋說到,他畢業於雲南航校,就是何俊才前一天去的那個地方。

“不錯,如果在建設和試生產過程中有什麼困難請報告給經濟管理局。要知道,第二飛機制造廠對你們的發動機可是望眼欲穿啊。”何俊才說到,“關於生產的組織,你們準備如何開展?”

“我廠技術管理由總工程師負責,總工程師直轄設計所、標準課、工作準備課、檢驗課。生產管理由工務處負責,工務處下設鑄工、機工、裝配、設備、購運與支配等六課。其中支配課爲全廠生產的控制中心,下設器材總庫、考工股與生產支配室。支配課掌握全產的生產人力與物力調動權,並向廠長提出生產指示圖表,讓廠長瞭解全廠生產狀況。工務處並負責處理一般的技術性問題,只有重大問題才與總工程師共同研究。”張丕滋介紹到,這套組織架構他是他綜合了英美兩國的特點設計出來的。他繼續補充到:“廠內的實際生產作業也與國內一般編組不同,不設班、組等組織。在車間的技術員依圖紙與工藝文件安裝工夾具,試製頭兩個零件,若初檢合格,即讓操作工人直接生產。這樣能最大程度實現標準化流程”。

“很好,久聞張廠長精於管理,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何俊才讚歎到,隨後他抽出一本材料,“這是工業工程學(IndustrialEngineering)的一些材料,也許可以幫助你們改善一下工藝流程,要知道質量和速度都是我們所追求的。時間不等人,你們即是在生產,也是在戰鬥。”何俊才希望他們能探索出適合中國的工業管理藝術。

第80章 斜樂曲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401章 東西夾擊第12章 戰後總結第410章 杜魯門第3章 面見領袖第93章 露臺夜話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9章 戰術準備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360章 世界變幻第289章 預警二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147章 沸騰的世界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172章 盤古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37章 歐洲經營計劃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172章 盤古第378章 軍官俱樂部第375章 大和號沉沒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136章 落幕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213章 南遣艦隊的悲歌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340章 廢除排華法案第104章 歐洲三人行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308章 火燒東京第99章 舊金山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102章 採訪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01章 下南洋第201章 下南洋第184章 南洋義勇軍第122章 新經濟秩序第194章 授銜第142章 教育第320章 對抗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177章 人才第204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83章 女沙皇第35章 在倫敦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355章 東三省平定第330章 攻佔太原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411章 西伯利亞計劃第75章 定點清除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307章 炮艇機逞威第192章 憤怒的美國第88章 國產戰機第125章 最後一戰(一)第300章 轟炸日本第203章 秦嶺和太行第195章 整編第402章 戰列艦決戰第310章 進攻徐州第60章 拉縴的少年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392章 九月行動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57章 壯大的赴英航空隊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21章 奇襲廣州第358章 完全市場化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158章 空戰第96章 別了1940第221章 平靜的緬甸第1章 哥穿越啦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188章 珍珠港第243章 罪惡的黑太陽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134章 阻擊第91章 秘密會面第84章 回國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
第80章 斜樂曲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366章 聯合艦隊第77章 大捷的影響力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401章 東西夾擊第12章 戰後總結第410章 杜魯門第3章 面見領袖第93章 露臺夜話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會戰第9章 戰術準備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299章 空中堡壘第360章 世界變幻第289章 預警二第124章 軍工質量第147章 沸騰的世界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172章 盤古第235章 科技奇蹟第37章 歐洲經營計劃第156章 鬆了一口氣第172章 盤古第378章 軍官俱樂部第375章 大和號沉沒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136章 落幕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213章 南遣艦隊的悲歌第38章 轟炸與報復第340章 廢除排華法案第104章 歐洲三人行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275章 新年的祭奠第308章 火燒東京第99章 舊金山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51章 一號作戰第102章 採訪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01章 下南洋第201章 下南洋第184章 南洋義勇軍第122章 新經濟秩序第194章 授銜第142章 教育第320章 對抗第384章 進攻新西伯利亞第177章 人才第204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83章 女沙皇第35章 在倫敦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07章 空戰與佈防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355章 東三省平定第330章 攻佔太原第53章 王牌對王牌第411章 西伯利亞計劃第75章 定點清除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307章 炮艇機逞威第192章 憤怒的美國第88章 國產戰機第125章 最後一戰(一)第300章 轟炸日本第203章 秦嶺和太行第195章 整編第402章 戰列艦決戰第310章 進攻徐州第60章 拉縴的少年第30章 零式來了(一)第392章 九月行動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57章 壯大的赴英航空隊第149章 日軍的野望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15章 山城諜影第121章 奇襲廣州第358章 完全市場化第245章 亂套了的世界第158章 空戰第96章 別了1940第221章 平靜的緬甸第1章 哥穿越啦第223章 強一天襲者第240章 敵酋伏法第188章 珍珠港第243章 罪惡的黑太陽第224章 大漠孤煙第352章 中日東北協定第134章 阻擊第91章 秘密會面第84章 回國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