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中日密約

bookmark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世界的局勢,那就是:1943年,世界依然很忙。

如果說這種忙能解脫戰爭的陰影的話,生活在戰亂國家的人肯定都願意。但是目前只有中國出現了這種契機。一個月以後,國民革命軍光復的國土已經穩固。蔣介石甚至在空軍的護航下飛抵了南京,來到破舊的總統府前弔唁。

由於總統府修築得比較堅固,所以日軍曾經利用它來作爲巷戰中的堡壘。展現在蔣介石面前的總統府塌了一個角,正面也佈滿了子彈留下的大洞。事實上由於是通過巷戰的方法從日本人手中奪回的南京,有十多萬中日雙方的軍隊鏖戰於此,所以整個南京城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秦淮河的水還像以前那樣蜎蜎地流淌着。重建的隊伍已經進駐這裡,他們將用幾個月的時間修築一座新的南京城。

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這樣的代價卻是值得的。現在全國民衆因爲首都的光復而士氣大振,到處都可以看到聲援抗戰的各種活動,現在大家不再是以口號,而是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日寇的痛恨。

在南京城中俘虜的日軍被押入戰俘營,一一審理他們在中國作戰期間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果犯下了血案,那麼就會被押赴雨花臺處決,如果沒有,也需要做足一定年份的苦役,去償還他們給中國人帶來的傷害,這是從第三次南昌會戰中形成的慣例。而在南京,中國人更有充足的理由來懲治這些戰犯。

對於僞軍和僞政府,國民政府則相對寬容,因爲其中很多人是被迫組織起來應付日本人的,其中還不乏有真正的愛國者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被奴役的民衆。但是其中那些爲虎作倀者、損害國家利益者、叛國者卻是必須懲處的!

審查罪行的事情當然由當地組建的法院和司法部門來負責,一部分地方軍隊臨時轉來負責當地的治安。在何俊才的建議下,不但整個審查過程充分依照法律進行,有當地的陪審團參與以保證公開公正。而且爲了防止地方軍隊對當地的掠劫,何俊才還建議了軍委會派來多個戰區的軍隊來互相制約,陸戰一師也派出了兩個營來負責南京城中的一塊區域。那種“盼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的情況沒有出現,這使得被日軍奴役了數年的淪陷區民衆沒有遭受再次的劫難,迅速被團結到國民政府的周圍了。

中國軍隊的再次大捷讓在香港負責談判的孫科更加有底氣。日軍在南京損失了六萬精銳士兵,其中四萬陣亡,兩萬被俘。精心扶植的僞政府也由於失去了“首都”變得名存實亡,再加上鄧青和易劍光兩人在上海翻雲覆雨,通過僞鈔控制了淪陷區的經濟,這更加使得汪精衛在上海沒有立足之地,變成了喪家之犬,很快就病倒了。

日本駐香港總領事中村豐一非常焦急地等待談判的恢復,但是孫科卻在香港臨時市長廖承志的帶領下到處觀光並慰問這裡的中國人。孫中山之子在廣東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孫科過段時間就會了解到他在香港的這些工作將會非常有幫助。

被晾了幾天的中村豐一等不及了,因爲孫科根本就不來香港大酒店參加會談,他只得帶上談判組成員來到孫科購買的別墅前等候,從上午一直等候到傍晚時分纔看見孫科一行回來,這種態度自然是大大的失去了主動權。孫科看着臉上一道紅一道青的中村豐一,感覺到火候也差不多了,再搞下去恐怕日本就得更換談判代表了,那樣反而不利。所以孫科爽快地答應了明天就重啓談判。

幾天前中村豐一就收到了國內發來的密電,南京失守後陸相石原莞爾已經跟首相小磯國昭一起向天皇彙報了在中國戰場上的形勢。石原莞爾舌戰羣儒,終於說服了海軍的那幫蠢蛋同意了放棄中國沿海的幾個良港。現在中村豐一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撤軍中爲大日本帝國撈取到足夠的利益,並且保證有序撤出兵員。

但是很悲哀的是,這封從日本國內以陸軍最高級別密碼發出來的電報甚至在抵達中村豐一手中之前就已經被中國破解了。在後世看來無比簡單的加密算法,再結合浮空基地那跨時代的計算能力,況且還有“中國密室”這一個富有破解密碼經驗的團隊,日軍的那點小把戲可以說是對中國空軍透明的。所以孫科早就知道了日本人的底牌,現在的談判那就更是得心應手了。

孫科手下衆人輪番上陣,對日本談判組狂轟亂炸,提出的理由和條件簡直千奇百怪,搞得日本人都快要崩潰了。幾天後,急於從中國泥潭中撤出的日本終於在自己的底線達成了協議。由於中日雙方都不願意這個協議被曝光,於是雙方以密約的形式簽署了這份協定。

在50年後的解密文件中,公衆才得以瞭解到這份密約,才知道當時爲什麼日軍會突然地從華南和華東撤軍,而轉向了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地區。

這份協議主要內容就是日軍應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從中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剩餘的佔領地撤退,日軍可以攜帶軍械和隨身物品,但是不允許攜帶從中國掠劫的各種物資撤退。日僑可以跟隨撤離,同樣從中國以非法手段獲取的錢財不能帶走。但是這兩條其實難以監督,所以日軍還是帶走了大量的戰利品,這也是後來中日重新開戰的由頭之一。

作爲交換,中國陸軍承諾在一個月期間內不對日軍發起進攻。而中國空軍則承諾在此期間停止對日本本土和“滿洲”的戰略轟炸。其實這一個月的時間也使得接連作戰的陸軍和空軍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時間,使得前期的忙亂局面得到了改善,等到再次開戰的時候,日本人會發現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加厲害的對手了。

對於僞軍,孫科認爲這些叛國者都需要在國內接受審查,所以他們並不在撤退之列。僞政府官員也是一樣,不允許撤退到其他日軍控制的區域。在這點上,日本人完全拋棄了他們一手扶植起來的政權,因爲他們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只有汪精衛等少數幾人以治病的名義被運送到了日本本土,暫時逃脫了審查。

上海、杭州、福州、廣州等地,運輸船接起了一船船的日本士兵和僑民,這些人面色蒼白、低頭無語,不知道未來在何方。其實石原莞爾早就爲他們做好了規劃,這些在中國大陸鏖戰了數年的精銳士兵及其家屬全部被運送到了南太平洋地區,併入了南方軍的作戰序列。瓜島、所羅門羣島上的日軍防守更加嚴密了,連那個富饒的澳大利亞大陸都在南方軍的“野望”之下。

從7月初到7月底,日軍逐步撤離了那些從開戰初就佔領了的沿海城市。僞軍和僞警察則慌忙地脫下制服、丟掉武器,逃到鄉間以躲避未來的清算。就在城市開始陷入混亂的時候,中國軍隊開進了這些地方。華東和華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到了國民政府的懷抱之中。

《中央日報》、《申報》等國民黨的報紙,《新華日報》等共產黨的報紙以及民盟控制的《大公報》等用了幾乎全部的篇幅來描述這一盛事。在後方的民衆則通過已經由空軍經濟管理局旗下的無線電製造企業普及了的收音機幾乎實時地收聽到一個一個城市被光復的消息。每天中國人都生活在興奮之中,從而更加堅定了愛國之心。

日軍的撤退在日本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在軍政府所控制的輿論引導下,最終沒有出現什麼大事件,畢竟近幾月大日本帝國在南太平洋捷報頻傳,而在中國大陸地區則是黴運不斷。將資源投入到更有產出的領域顯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況且中國空軍那恐怖的重型轟炸機不來光臨日本本土,也讓日本人感到欣慰了不少。

盟軍則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擔憂,因爲明眼人肯定能看出,中日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否則不可能配合得如此緊密。英國和美國擔憂中日之間自行達成停戰協定,不過蔣介石的回電讓他們暫時打消了這種疑慮,所以援助還在源源不斷地抵達仰光。

重新獲得了華南和華東地區,中國甚至第一次掌握了沿海的港口,在美國訓練的海軍有望歸來了。但是擺在國民政府面前還有很大的壓力,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內蒙和東山省仍然在日軍的佔領下,還有臺灣、海南島等沿海的諸島等待通過談判或者軍事的手段予以解決,所以路還長着呢。

在這種情況下,《大公報》刊登了報社社長親自撰寫的社論,號召國民戒驕戒躁、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祖國的完全光復。並且在最後對剛剛光復地區出現的兩黨的新鬥爭局面表示了十分的擔憂。

第202章 婚禮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236章 起飛吧,浮空母艦第383章 女沙皇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82章 佔領中途島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159章 被圍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393章 混亂的德國第136章 落幕第185章 日本和美國第310章 進攻徐州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171章 策談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137章 空中和海上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47章 沸騰的世界第326章 南方軍的野望第75章 定點清除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79章 中蘇商貿第80章 斜樂曲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22章 工業之母第357章 渦槳泰山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35章 在倫敦第397章 登陸與反登陸第154章 空中混戰第311章 瘋狂掃射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58章 西北戈壁第92章 新家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422章 戰爭結束以後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42章 教育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186章 外交風雲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19章 利劍出鞘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216章 組建中國遠征軍第200章 不設防城市第402章 戰列艦決戰第21章 蘇聯之行第343章 西西里島第185章 日本和美國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34章 阻擊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54章 少帥出山第179章 鮮血工廠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63章 王牌的隕落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72章 液體黃金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25章 應對策略第316章 新型直升機第35章 在倫敦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第251章 戰略轉進第54章 商業奇才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115章 利益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91章 豐富的武器庫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165章 特別的俘虜第109章 上高戰役(二)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284章 中途島海戰第354章 少帥出山第187章 戰爭腳步
第202章 婚禮第421章 中俄邊界勘定第236章 起飛吧,浮空母艦第383章 女沙皇第306章 華盛頓會談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82章 佔領中途島第257章 前哨陣地第159章 被圍第271章 中國的新戰鷹第266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393章 混亂的德國第136章 落幕第185章 日本和美國第310章 進攻徐州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第160章 火焚野獸第386章 登門拜訪第171章 策談第414章 雷霆和霹靂第137章 空中和海上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303章 突襲包頭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47章 沸騰的世界第326章 南方軍的野望第75章 定點清除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79章 中蘇商貿第80章 斜樂曲第101章 國家寶藏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327章 風往北吹第140章 出口機型第22章 工業之母第357章 渦槳泰山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95章 坦克大戰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99章 穿梭轟炸第287章 第一戰區第35章 在倫敦第397章 登陸與反登陸第154章 空中混戰第311章 瘋狂掃射第44章 101作戰計劃終結第58章 西北戈壁第92章 新家第28章 歐羅巴之旅(二)第422章 戰爭結束以後第281章 躁動的太平洋第142章 教育第400章 第三波攻擊第186章 外交風雲第129章 中條山會戰(一)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19章 利劍出鞘第273章 戰略轟炸的準備第216章 組建中國遠征軍第200章 不設防城市第402章 戰列艦決戰第21章 蘇聯之行第343章 西西里島第185章 日本和美國第14章 打火機之夜第134章 阻擊第54章 商業奇才第354章 少帥出山第179章 鮮血工廠第335章 飛赴德黑蘭第176章 功夫熊貓第319章 聯合政府第63章 王牌的隕落第76章 失敗的報復第167章 《壯志凌雲》首映第72章 液體黃金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26章 斯特拉斯堡第25章 應對策略第316章 新型直升機第35章 在倫敦第50章 不列顛空戰日第251章 戰略轉進第54章 商業奇才第62章 空中獵殺盛宴第341章 新式浮空母艦第232章 貨幣戰爭第115章 利益第250章 轟炸僞滿洲國第391章 豐富的武器庫第313章 香港談判第165章 特別的俘虜第109章 上高戰役(二)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284章 中途島海戰第354章 少帥出山第187章 戰爭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