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事了!”
報紙上的一篇新聞,讓方展博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作爲帝國的協理大臣,他並沒有打電話去質問報社爲什麼刊登如此“不合時宜”的新聞。
帝國是有新聞法的,什麼可以刊登什麼不可以刊登都寫的清清楚楚,這篇新聞看起來不合時宜,但實際上卻也是符合新聞法的。況且,輿論本身就有監督的職責。
在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方展博就直接走出了官邸。
“去皇宮。”
要趁着出事之前,先去見陛下。
汽車駛出官邸街後,街道兩側店鋪門前,大大小小的日月旗鋪天蓋地,從方展博的眼前劃過,大喇叭裡播放的國歌在街道上回響着。
除了這個新聞之外,報紙上還報道了帝國軍方攻克“格蘭特要塞”的消息,這是一場殲俘敵十餘萬人的大勝。面對勝利,洶涌的人潮手執小旗,迎着漫天飛舞的綵帶走上街頭,歡呼着,跳躍着。
汽車在人潮中行駛着,幾個神情激動的年輕人,衝到他的車前,高喊道:
“帝國軍團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
心緒煩亂的方展博,沒有理會車外的喧囂,直接對司機命令道:
“快開!闖過去。”
汽車“呼”地向前衝去,險些撞翻幾個走近前來的年輕人。一路上,到處都是欣喜若狂的歡慶場面。儘管帝國國民所承受兵役和賦稅越來越重,但是他們對戰爭顯示出了越來越多的狂熱。
在這種狂熱面前,那個新聞似乎是不值一提的,他認真思考眼下應該如何應對此事。
“殺雞給猴看吧!”
汽車已駛上朱雀大道,很快,紅色的皇宮就已經映入眼簾。
在方展博走進御書房時,他看到陛下正在那裡書寫着什麼。
“臣參見陛下。”
垂首鞠躬後的方展博並沒有聽到陛下的聲音,他就這樣鞠着躬。
片刻後,朱大皇帝才說道。
“20裡走了5個月!”
5個月,這是“遲到的車牌”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在看到這篇新聞的時候,朱大皇帝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當然知道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次日達”。
但是一個車牌從申請到郵寄到軍屬手中前後耗時五個月不說,甚至更極端的是……
“陣亡通知書都比車牌早到,這已經不是匪夷所思了,而是令人髮指!令人髮指!”
朱大皇帝用力一拍毛筆,盯着方展博問道。
“去,給朕問問車管局的那些酒囊飯袋,好好的問問他們,是幹什麼吃的,他們是不是活膩了!”
儘管朱大皇帝沒有權力殺他們,但是他並不介意把這些官燎送到前線去,殺人是違法的,可是讓他們到前線感受一下軍人的付出,倒也不是不行。
“陛下,此事臣已經下令徹查,必定會給天下一個交待,請陛下息怒。”
依然垂首的方展博,並沒有理會陛下的憤怒。畢竟,帝國是有法律的,陛下可以發火,可以憤怒,但是即便是皇帝,也需要遵從法律。
“陛下,臣建議成立專門調查組對此事以及軍屬事務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涉及官員做出相應的罰處,如果違法就交由檢察官起訴。”
“查,一查到底,無論是多深,都要一查到底!”
深吸一口氣,儘管朱大皇帝的臉色顯得非常難看,但是他也知道,這件事,他能做的並不多。
“這件事暴露的是什麼?不是傷害到軍屬的感情,而是暴露出了帝國的官燎作風!帝國官場的官燎作風!”
朱大皇帝特意強調道。
“最強大的堡壘毀於內部,而帝國正是毀於官燎主意!官燎主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主義傾向,實際上是與帝國利益背道而馳的,帝國的利益容不得保守主義,一旦官燎主意在帝國政壇氾濫,那麼帝國不僅會失去進取之心,而且還會從積極進取,蛻化成保守穩健,帝國的核心就會變成穩定,而穩定的核心是對內保持壓制,帝國就會迅速走向衰退,這是因爲官燎主意其無法適應並天生抗拒任何變動,官燎主意對於突發事件保持着驚人的無能和敷衍——就是這個車牌……”
甚至都不用去調查,朱大皇帝都能想到車管局的理由——他們會說什麼,因爲軍隊的規模突然擴大,需要製作的車牌太多,所以產能上跟不上,當然了,他們還會說,因爲金屬供應優先保證的需,導致生產車牌的供應商沒有足夠的金屬用於生產。
其實這也就是官燎主意最大的特點,他們抗拒變動,即便是面對變動,他們也會以不變應萬變,他們猶如寄生蟲,通過改變自身與僞裝,成功的與宿主融爲一體,不分彼此。在宿主體內大肆繁衍,吸食宿主。這本身就是一種官場生存哲學。而且是一種保守主義的趨利避害的生存智慧。
“就充分顯現了他們的無能,和他們敷衍了事的心態,他們一心只追求息事寧人,只追求歲月靜好,他們無力解決那些微觀衝突,某種程度上不斷加劇了微觀衝突的產生頻率與規模,這也是帝國走向動盪、衰退的根本原因,他們想要謀求穩定,他們是沒有動力進行如此規模與深度的改革的。可殊不知,正是他們的這一想法破壞了穩定,爲了穩定,他們放棄了進取,爲了穩定,他們不敢改變,爲了穩定,他們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爲了穩定,最終……他們一手摧毀了穩定,摧毀了帝國。”
聽陛下解釋着官燎主意的危害時,讓方展博第一次意識到他們的危害是如此的巨大,其實作爲傳統的官僚,方展博還是傾向於穩定的,畢竟,自從漢代以來,歷朝歷代統治的核心就是維持穩定,以穩定維持帝國長治久安,那怕是從來沒實現過,這也是庶政之本。
可誰曾想的破壞穩定的,正是一心尋求穩定的官僚們。這或許就是世界上最荒誕的笑話了,可即便是如此,帝國的精英官員們還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陛下聖明,若非是陛下高屋建瓴之識,臣等仍然身困舊習而不自知,臣有罪。”
盯着方展博,朱大皇帝說道。
“方卿家,大明的官場,容不得這樣的庸官,也容不得這樣的寄生蟲!所以不僅要徹查這件事,還要把那些寄生蟲從官場剃除出去!”
在說出這番話後,朱大皇帝官員的心情卻顯得有些沉重,或許他可以指出官燎主意的危害,但是如何根治這個問題呢?
這一瞬間,朱大皇帝也陷放沉思之中,打天下難,治國……更難啊!
想要建立一個千年帝國,更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