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瓷街探案

“皇太后,現今兒長毛都已給平了,捻子也給剿滅了,眼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百業重興,定能燒出這樣的絕世好瓷出來。※%,”劉晟印小心地措着詞兒,試圖寬慰仁曦,“到時候把這些老的新的好瓷器都擺到一起,豈不是美事一件?”

“就你會說話。”仁曦太后笑着點了點頭,顯然是非常讚許劉晟印的這個主意的。

“這個林逸青,年紀輕輕的,辦事還真是有心。”仁曦太后的目光落到了桌子上的粉彩瓷器上,說道,“這一次真該賞他些什麼,不過,要是傳將出去,未免給趨炎附勢之徒以機會……”

“皇太后所言極是,依奴才看,這一次還是別賞他什麼官兒爲好。”劉誠印說道,“皇太后要是想賞他,賜他點什麼物事即可,一來可示恩寵,只要盡心辦事,便不會忘了他;二來也可免外間物議。”

和其他太監不同,劉晟印辦事機靈,又粗通文墨。甚至於時局形勢,都頗有見解。宮裡的太監大多不過曲意承旨,以供驅使而已,而劉誠信則可幫仁曦太后拿大主意。更爲可貴的是,劉晟印從不戀權,爲人又和善,是以仁曦太后對他甚是倚重,有些時候還要向他問計。

“還是你想的周全,”仁曦太后點了點頭,“不過這賞賜他東西的時候,現在也還不到,可以再等等,不用急在這一時。”

仁曦太后一邊和劉晟印說着閒話兒,一邊細細的賞玩着這些林逸青送來的原“永慶長春”藏瓷。但此時的仁曦太后並不知道,林逸青是因爲什麼機緣巧合。找到這些珍瓷的。

這一天林逸青閒暇時。又去了福州城裡賣瓷器的街上。

在他原來的時空。他便對古代的瓷器極有興趣,這一點他其實是受了爺爺的影響,爺爺的好友中,不乏各方面的精英人士,其中便有不少制瓷高手。那時家裡經常能收到爺爺朋友寄來的包裹,打開紙箱一看,都是些極其精美的碗碟和茶具。爺爺說:“這是他們賣剩下的,你們拿着用吧!”

那麼有名的人做的東西。林逸青當然是在父親的叮囑下收了起來。父親還對爺爺說:“不能讓小孩子用,打爛了多可惜啊。”

爺爺聽後卻大喝一聲:“你說些什麼鬼話!有形狀的東西總會壞的!從小開始不用好的東西,長大之後眼光就不夠!”

從那時起,林逸青家裡都是用名家高手做的東西來吃飯、喝茶。

作爲後輩的林逸青,也記得爺爺的教訓:“那些都是身外物。”

耳濡目染之下,林逸青也學會了鑑賞瓷器,象挑選瓷器有四字訣,一看、二聽、三比、四試。除了“聽”之外,覺得其他三種方法需要專業積累,不是門外漢所能輕易掌握的。而“聽”。這個方法簡單又實用。質地好的瓷器輕輕相擊,聲音往往清脆悠長。而質地差的瓷器則渾濁沉悶。

林逸青到了一家店中,店老闆很熱情,立刻上前給他介紹了許多窯口的產品。林逸青一一看過,發現這些瓷質器具均來自江西景德鎮,餐具只只圓滑細膩,色彩絢麗,感覺一看便是正宗貨。

林逸青取來一隻盤子,互相輕敲,卻發現那些產自景德鎮的瓷盤並沒有發出清脆的聲音,而有沉渾之音。

他拿過第二隻,再輕輕相擊,仍是渾濁之音。取過第三隻,還是如此。

放在貨架上的一沓盤子幾乎都試過,無一能發出清揚之音。店老闆見此,有些奇怪,便笑着問道:“客人是想早什麼樣的瓷器呢?”

林逸青笑着將自己的辨別方法與他說了。店老闆聽罷,說:“這的確是識別瓷器好壞的辦法之一,聲音清揚的,說明瓷器質地堅硬,內部結構緊密,沒有裂紋;如果聲音暗啞,那麼說明瓷器質地較鬆,甚至有肉眼發現不了的裂紋。但是客人剛纔的試音方法錯了。”

林逸青奇道:“您爲什麼會說這方法錯了?”

店老闆笑着說道:“客人一開始拿的是一隻質地差的盤子,你用它來敲擊,當然無清揚之音了。”店老闆說着,取來一隻質地上好的瓷盤,輕輕一碰,便發出清脆之音,好似箏音流淌,聽得林逸青精神一振。

“客人可知,這試音用的瓷盤很重要,如果你拿的是質地差的瓷器,那質地差的瓷器發出的聲音會便干擾你的聽覺,讓你產生誤判。而你手中有真正的好東西,才能找出更好的東西。”

老闆的話,一時間讓林逸青感到蘊味無窮。

“人生也莫不如此。如果你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你的心是快樂的,那麼你的生活也是快樂的。你對他人友善,你也會得到更多的友善。你要發現這人世間的美,那麼你衡量這人世間的‘標準’,可是一定要選對了才行啊。”老闆笑道。

“先生說的是,今日受教了。”林逸青正色抱拳行禮道。

這個店老闆雖然貌不驚人,但說話卻頗有見地,令林逸青不由得感嘆福州當地果然文風阜盛,人才輩出。

林逸青在這家店中買回了兩件瓷器,一件鈞瓷小爐,一個玉壺春瓶。鈞瓷小爐斑斕瑰麗,紅藍紫三色似行雲流水,釉色行跡處,又分明一幅山水畫,恍覺暮沉霞飛,秋山無重數。玉壺春瓶爲純鴨青色,瓷質細膩,晶瑩透亮,如月夜晴空。

“俗語說的好: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客人知道鈞瓷爲什麼名貴嗎?”店老闆看到林逸青仔細端詳着那個鈞瓷小爐,笑着向他問道。

林逸青搖了搖頭。

“客人可知,鈞瓷沒有重樣的,”他說。“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所以說每一件鈞瓷都是世上惟一的東西。能不珍貴嗎?而且這可愛的東西原是山間的瓷土,成型後,入窯,變出各種神韻,本來已是爐火純青,但它仍在不停地開片。”

“什麼是開片?”林逸青順着他的話問道。

“看到這瓷爐身上的冰裂紋沒有?”他指着上面細細的,像鬚根一樣交錯的紋路說,“你看着是裂紋。一摸,卻是光滑的。有了這裂紋,使瓷‘活’起來了,它是瓷的精神和血脈,是鮮活的生命。它在不停地‘開片’,就是說,它的紋路,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一點點細化。開片時,有很輕微的聲音發出。你聽!”

店老闆說着,把瓷爐放在了林逸青的耳邊。

“沒有聲音啊。”林逸青聽了一會兒。說道。

店老闆把瓷爐放在自己耳邊,聽了聽,很遺憾地說:“現在這街上太吵了,自然是聽不見。在夜深人靜,心如止水時,客人如把鈞瓷放在耳邊,會有輕微的聲音,如鈴似琴,像一朵花開。現在的人都很浮躁,能聽到這些聲音的人極少,但是,它的確一刻不停地在開片——不管你知不知道。”

林逸青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不由得驚訝不已:“這麼說,這瓷,真成了有生命的東西了!它不停地開片,今天的它,跟昨天,已有了微妙的變化?”

“是的!”店老闆點頭說道,“一件鈞瓷,開片的生命是六十年……六十年的堅持,瓷花一片片細化,玲瓏,也是它最值錢的時候。”

林逸青撫摸着這兩件瓷器,心想怎麼會?怎麼會呢?開片,更像是一種傳說,或者說,像一種禪語。他想了想,又問:“敢問老闆,你幹這行應該沒有幾年吧?我看你年紀並不算大?”

店老闆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是的,但我家已燒了好多年的瓷器,往上追溯,我的父親,爺爺,爺爺的爺爺,都是幹這行的。鬧長毛那會兒,我的爺爺,曾爲保護一件瓷器,差點兒被活埋。爺爺後來逃到一個偏遠的山溝裡,荒無人煙,有風的夜裡,能聽到野狼的長嚎。”

“噢?竟然是這樣?”聽到店老闆的這番話,林逸青不由得肅然起敬。

“我爺爺是著名的燒瓷高手,最擅長的,是做超大件的瓷器。瓷器行有句話,叫‘一寸高一寸險’,過大的瓷器,如果考慮不周全,在燒時會炸開裂釉,一下子廢掉,我爺爺那會兒在山裡,不停地研究他的瓷器,他的目標,是做一個一丈高的淨瓶。爲做這個淨瓶,我爺爺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挑戰自己的極限。”

“爲什麼要做這麼大的淨瓶?”

“那一年長毛剛剛平定,京裡一位大軍機需要做一個一丈高的瓷瓶,找了好多的工匠,許以重金,也沒有人敢應下這差事。這時候,不知是誰,舉薦了他爺爺。我爺爺出山那年,已近八十歲高齡了,枯瘦得漿汁欲盡,臉上的皺紋,像瓷瓶上的冰裂紋。當時道臺大人問:‘你有信心和本事做這個瓶嗎?’我爺爺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然後說:‘還行吧,我試試,給我半年時間。’我爺爺果然沒有讓人失望。那個瓶子,他當真給做出來了,現如今就擺在皇城的廟裡頭,作爲佛前的供奉之具,誰見了都讚不絕口呢。”

“你爺爺當真是國手啊!他現如今怎麼樣?身體還好吧?”林逸青很想見見這位傳奇的老人,便問了一句。

聽到林逸青的問話,店老闆的臉上現出悲傷之色:“我爺爺做完那件瓷器,不到兩個月就過世了。那件瓷器,讓我爺爺所有的精力和才華,在一瞬間綻放,那可是他六十年的積累啊。”

聽說老人已經過世,林逸青不由得感慨不已。

“不過,我爺爺是笑着走的,他走的時候,手裡握着的,是他說他在山裡頭做的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客人手中的玉壺春瓶。”店老闆指了指林逸青買下的那件玉壺春瓶。

“什麼?”聽了店老闆的話,林逸青不由得一驚。

這個瓶子如此珍貴,但對方賣的價錢並不是很貴(即使如此,也非普通人能承受得了)。他不由得很是奇怪。

“客人勿怪。我之所以把它賣給你。是因爲看到它便會想起爺爺,心中悲傷,我看得出來,客人是個懂瓷愛瓷的人,這瓶子交由客人收藏,我也放心。”店老闆象是明白林逸青在想什麼,笑了笑,解釋道。“客人能識得這瓶子的好,喜歡它,便是緣分。”

“那便多謝先生了。”林逸青拱手爲禮,然後小心的將瓶子裝入一個店老闆給他的木盒之中。

“我觀客人氣宇不凡,絕非尋常之人,不過此前卻未見過客人。”店老闆一邊動手幫林逸青打着包裝,一邊象是不經意的問了一句。

“噢?先生因何如此說?”林逸青微微揚了揚眉毛,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句。

“這福州城裡,喜愛收藏瓷器的貴客,我多少還認識一些。只是客人您卻是頭一回見。”店老闆笑道,“且觀客人眉宇間似有鬱色。不知是何緣由?可是沒有查訪到可心的瓷器麼?”

聽了店老闆的話,林逸青心裡暗暗佩服此人的觀察力很敏銳,但他知道,自己是不會告訴對方來這裡的真正的原因的。

自從那天陳婉帶着徐睿來見自己,白髮蒼蒼的徐睿當着自己的面直陳冤苦後,他便下定了決心,定要幫助這位老人破了這樁血案,報了血海深仇!

爲了破這個案子,林逸青詳細的向老人詢問了一些細節,並仔細看了老人保存下來的物證——一塊帶血的木板之後,林逸青又親自去了胡雨霖的那棟舊宅當中勘察了一番,但並沒有發現更有價值的線索。

林逸青重新勘察的目的,是想要找到徐燕兒遺體的下落,因爲根據他後世的經驗,殺人案當中,如果能找到被害人的屍體,從屍體上便可發現很多線索。

當初胡雨霖殺害徐燕兒之後,是如何處理她的屍體的呢?

林逸青反覆思量,不得要領,而就在這時,胡雨霖舊宅院中的一堵牆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堵牆的表面十分光潔,看起來象是泥牆,但用手一摸,卻十分堅硬,有如石質,且十分潤滑,其材質和別處的磚牆和石牆完全不同,林逸青搞不清楚這堵牆是用什麼做的,便叫來了管理這座宅子的船政管事詢問,一問才知道,這堵牆,竟然是胡雨霖用瓷泥建造的“涼壁”!

據管事的人說,胡雨霖十分喜歡瓷器,每年都大量從江西景德鎮購入精美瓷器,作爲本人使用和饋贈親友的禮物,胡家所用的瓷器均爲上品,而胡家的這堵牆,據說是他從景德鎮買來大量的瓷片,搗碎成泥後以此建成的,因爲是上等瓷泥造就,是以光滑潤澤,夏日生涼,冬日保溫,稱爲“涼壁”,爲胡家所獨有,正因爲此,胡家還有個規矩,那就是打碎的瓷器不許拋棄,而是收集起來搗碎成泥,以備作“涼壁”的材料!

雖然得知了這堵牆的來頭,並且似乎和徐燕兒的被害沒什麼關係,但林逸青總是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徐燕兒的死,很可能會和胡雨霖喜愛瓷器的癖好有關!

他這些天總來瓷器市場轉悠,就是因爲這個想法。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百四十九章 政治獻金第六百四十章 失子之痛第三十二章 繼續戰鬥第二百五十八章 猶豫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珍妃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序曲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標,大久保第五百三十一章 雪夜暗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五百四十章 明確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五十一章 幽靈殺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零五章 要介紹信第七百零三章 風起三韓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水兵事件第八百九十五章 亦敵亦友第一百六十六章 砸報館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壘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俱是人才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陸路喪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船政學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生上原第七百九十一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第九百四十五章 學院演講第三十五章 生死之交第五百零二章 末路官商第五百三十八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六百八十六章 將軍歷險第四百零二章 投效之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夢蘭公主第八百六十四章 限制使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失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維峻歸天第八百一十九章 權臣爲媒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慘烈衝鋒第三百七十九章 俄軍前來第三百零二章 坑道爆破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未來大殺器第八百七十一章 同志相會第九百八十五章 九帥下牢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東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風”之助第八百二十三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的秘密我知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南洲秘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陰風再起第三百五十七章 縱橫之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飛雪斷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造山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皇帝大婚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深刻教訓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死之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地下秘寶第二百二十七章 剩將之夢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六百七十九章 特殊拷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非常戰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權臣爲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賣官路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幽靈殺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士之恥第四十章 大乾帝國第一千零九章 挫折之路第四百九十章 魂斷錦江灣第一百四十七章 諸事齊備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東來第九百一十七章 強弱之辨第三百八十章 血火煉獄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煉獄劫火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九百一十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后心傷第四百四十九章 異鄉之贊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人垂青第四百三十章 抱憾第十九章 夢中的自已?第四百三十九章 潰敗+逃亡者第八百六十二章 陰風再起第九百六十二章 囂張氣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佳文傳東瀛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中布控第六百三十九章 榮昌公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連環套第五百七十二章 痛殲水匪第五百二十七章 託付第四百九十五章 赤手奪艦第九百六十六章 神秘的追蹤者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二百六十章 壯心橫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三章 劉步蟬
第七百四十九章 政治獻金第六百四十章 失子之痛第三十二章 繼續戰鬥第二百五十八章 猶豫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珍妃之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序曲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標,大久保第五百三十一章 雪夜暗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五百四十章 明確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五十一章 幽靈殺手第八百四十八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零五章 要介紹信第七百零三章 風起三韓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九百四十四章 魔盒之秘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水兵事件第八百九十五章 亦敵亦友第一百六十六章 砸報館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壘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俱是人才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陸路喪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船政學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生上原第七百九十一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第九百四十五章 學院演講第三十五章 生死之交第五百零二章 末路官商第五百三十八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六百八十六章 將軍歷險第四百零二章 投效之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夢蘭公主第八百六十四章 限制使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失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維峻歸天第八百一十九章 權臣爲媒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慘烈衝鋒第三百七十九章 俄軍前來第三百零二章 坑道爆破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未來大殺器第八百七十一章 同志相會第九百八十五章 九帥下牢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東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風”之助第八百二十三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的秘密我知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南洲秘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陰風再起第三百五十七章 縱橫之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飛雪斷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造山崩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皇帝大婚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深刻教訓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死之擇第五百二十四章 地下秘寶第二百二十七章 剩將之夢第三十九章 崛起白山黑水第六百七十九章 特殊拷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非常戰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權臣爲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賣官路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幽靈殺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志士之恥第四十章 大乾帝國第一千零九章 挫折之路第四百九十章 魂斷錦江灣第一百四十七章 諸事齊備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東來第九百一十七章 強弱之辨第三百八十章 血火煉獄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煉獄劫火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第九百一十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后心傷第四百四十九章 異鄉之贊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人垂青第四百三十章 抱憾第十九章 夢中的自已?第四百三十九章 潰敗+逃亡者第八百六十二章 陰風再起第九百六十二章 囂張氣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佳文傳東瀛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計劃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中布控第六百三十九章 榮昌公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連環套第五百七十二章 痛殲水匪第五百二十七章 託付第四百九十五章 赤手奪艦第九百六十六章 神秘的追蹤者第九章 茶室密談第二百六十章 壯心橫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三章 劉步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