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會議歸

無力抵抗法國入侵、已經丟掉整個國土三分之一(整個南圻七省盡入法國人的囊中)的越南阮氏,越南嗣德帝阮福時親自下詔冊封劉仁義,授予七品千戶的爵位以及保勝防禦使的官職(其實就是從法律上正式確認劉仁義在當地的主人身份),劉仁義算是獲得了越南政府的正式編制,“臨時工”轉成了“正式工”,黑旗軍就此成了越南的合法武裝。

一直對法國持抵制態度、內心裡不甘被法國人控制的越南嗣德帝阮福時在河內爲安鄴率領的法軍攻佔後,想到了利用黑旗軍來對抗法國人,並有意無意的打算將大乾帝國拖下水,他希望以此阻止法國人對越南的進一步蠶食行動。是以纔有了佔據紅河航道要衝保勝的黑旗軍襲殺安鄴的事件。

黑旗軍襲殺安鄴在大乾帝國的清流們看來是一件揚眉吐氣的事情,但敬親王卻明白,那次事件對大乾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安鄴等幾個法國人被殺的所謂“勝利”、“大捷”!

安鄴被殺之時,正值日本對苔灣蠢蠢欲動,這個時候乾法兩國的關係正處在蜜月期,各個領域的合作親密無間,特別是堪稱“乾法合作典範項目”的福州船政局正處在風風火火的上升時期,法國方面不願意爲了越南這塊小餅和大乾帝國撕破臉,自絕於這個巨大市場。敬親王爲了不使抵抗日本入侵的軍事行動受到掣肘,在請洪筠在巴黎斡旋的同時,還讓林義哲利用和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的私交。好容易使事態得以平息。在隨後的抗擊日本入侵苔灣的作戰中。法國仍然站在大乾一方。

敬親王知道。寶海這一次以私人身份詢問自己對越南的看法,很可能是因爲黑旗軍一直佔據保勝威脅到了法國商人的利益,而寶海作爲駐乾國公使,他本身並不願意因爲黑旗軍的事使巴黎和北京出現裂痕,是以纔會用這樣的方式詢問自己的意見。

而如果任由黑旗軍將越南的緊張事態升級擴大,那麼很可能會破壞掉自己一力促成的大乾和法國的各項合作,甚至將大乾和法國推向戰爭的邊緣!

爲了一個三心二意的名義上的藩屬,葬送掉之前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傻子纔會願意!

“我個人非常贊同您的意見,大乾帝國和法蘭西帝國應該對越南的和平與安寧發揮重要作用。”敬親王說道,“我會敦促我國政府關注越南的局勢,必要的時候,大乾帝國將和法蘭西帝國共同採取行動,結束越南的混亂局面。”

聽到敬親王在話裡暗示大乾將承認法國在越南的地位,寶海心領神會,對這位德高望重的秉政親王的好感又高了一層。

寶海毫不懷疑,敬親王會向仁曦太后和施加對法國有利的影響。

“我聽說紅河航道的重鎮保勝已經成爲了匪徒的巢穴。”敬親王又說道,“這將極大的損害在越南的外國人的商業利益。我個人對此深表憂慮,也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事情。前些日子。我聽到過一個建議,認爲很好,不知道您是否想知道。”

“您的建議,我當然非常感興趣。”寶海說着,臉上現出了關注的神情。

“是這樣,我的建議,是改變現有的商品交易地點,也就是在河內交接貨物,在河內外城設立一個專門交接貨物的區域,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好了。”敬親王說道,“這樣無論是大乾的商隊還是法國的商隊,都會更加安全,而在保勝的匪幫對此將無能爲力。”

聽到敬親王對於越南的情況如此的熟悉,寶海一時間驚訝不已。

“您確定我們的商船將不會受到保勝匪幫的攻擊?”寶海問道。

“是的。”敬親王點了點頭,“大乾海軍的炮艇將爲商船護航。”

敬親王之所以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而向法國人提出這樣的建議,他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現在河內已經落到了法國人的手中,將乾法通商的交易地點改在河內,儘量遠離黑旗軍控制的保勝,不但可以避免法國人和黑旗軍的直接衝突,而且避免了大乾因越南問題和法國發生外交糾紛。

畢竟,越南對於大乾來說,是一個並不忠誠的藩屬,越南在大乾和法國之間一直騎牆,需要大乾的時候便依靠大乾,想要從法國得到支持的時候,便疏遠大乾。而大乾因爲越南和法國開戰,在敬親王看來,是最爲不智的事情。

事實上,敬親王在心裡,對於如何處置越南,已經有了對大乾最爲有利的腹稿,只是現在時機未到,不能實施而已。

“在越南發生的事,我一直十分關注,我會將發生在那裡的情況詳細報告皇太后,相信皇太后爲了乾法兩國的友誼,會做出最爲睿智聖明的決定。”敬親王對寶海說道,“我相信,無論越南發生了什麼事,乾法兩國的友誼都不會改變。”

聽了敬親王的這些帶有保證性質的建議,寶海十分高興,在他看來,今天會談的目的,可以說已經達到了。

“對了,寶海先生應該聽說了發生在日本的不幸戰爭了。”敬親王適時的將話題轉入到了日本內戰上來,“現在這場戰爭已經結束,我們兩國海軍和英國海軍聯合的行動可以說對結束這場災難起到了十分關鍵性的作用,而對這場戰爭可能對未來產生的影響,寶海先生有沒有什麼見解?”

聽到翻譯解說完畢,寶海知道敬親王在擔心什麼,不由得微微一笑,對敬親王說道:“這場發生在日本的戰爭極大的影響了我們三個大國的利益,而其中對乾國的影響最大。我聽說有大量的逃亡者離開日本。到達了琉球。而琉球是乾國的重要被保護國之一,這些逃亡者當中有不少是參加過戰爭的軍事人員,如果他們以偷渡的方式進入乾國,會給乾、法、英三國帶來極爲不利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對這些人做出妥善的處理,在這方面,法國政府將和乾國政府保持一致,就象在越南。我們兩國保持一致一樣,請親王殿下放心。”

聽到寶海的回答,敬親王已然完全明白了寶海的來意,不由得暗暗在心裡佩服法國人的算盤打得精明。

但不管怎麼說,法國人已經表明了態度,是要支持乾國接納林逸青和他麾下的薩摩軍民了。

寶海象是知道敬親王在心裡想什麼,微笑着說道:“親王殿下,我剛纔說的話,完全代表法蘭西帝國政府的意見,請您放心。您要知道,林逸青閣下是‘法蘭西救星’林義哲先生的兄弟。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英雄,法蘭西帝國尊貴的皇帝陛下和法國人民,從來沒有忘記過林義哲先生的恩惠,所以會全力支持大乾帝國的決定,請您放心。如果您需要的話,法蘭西帝國政府將提出書面照會,希望大乾帝國偉大的皇帝陛下能夠成爲林逸青先生的保護人,如果大乾帝國政府非常爲難的話,法蘭西帝國願意接納林逸青先生。”

“大乾帝國是林逸青的母國,林逸青是林文忠公之孫,林文襄之弟,激於大義,前往日本幫助薩摩軍民,如今窮途來歸,有如遊子歸故里,豈有拒之門外的道理?”敬親王聽了寶海的話,心中底定,說道,“貴國能如此,真是萬分感謝。”

二人又交談了一番後,寶海告辭,敬親王親自送寶海出門,當他再次回到屋中時,竟然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現在他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就是幾天後的朝會了。

9080年(大乾光旭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12月24日,北京,紫禁城,勤政殿,朝會。

當衆臣齊集勤政殿時,好多人驚訝的發現,不但光旭皇帝和敬親王純親王全在,在簾子後面,兩宮皇太后竟然也是一起出席。

看到不常出現的仁泰皇太后也現身朝會了,衆臣都預感到了今天的朝會的非同尋常。

自顯鳳皇帝死後不久,仁曦與敬親王宜欣定計,發動辛酉政變,處死了攝政王承威及其控制的輔政大臣集團,奪取了大乾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仁泰與仁曦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但仁泰太后一般都是深居簡出,政事基本都是由仁曦太后處理。以至於外人得出了仁泰“優於德”而仁曦“優於才”的印象。

事實上,仁泰不但城府很深,而且是一位大智若愚的女子。其實把她與仁曦放在一起做比較,就能夠發現,仁泰太后也絕不是一無是處。決定朝政大端,好多都是仁泰最終拍板。只是因爲仁泰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仁曦處理。而仁曦“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遇到朝政大事,仁曦不敢擅做主張,仍要徵詢仁泰的意見。所以說仁泰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

“今有日本內亂方平,薩摩遺民十餘萬人避居琉球,”敬親王環顧衆臣,朗聲道,“薩人之首,爲我朝林文忠公之後,林文襄之弟林逸青,上表陳情於皇太后皇上御前,欲求歸附我大乾,該當如何處置?諸位臣工有何建言,當細奏於皇太后皇上知道。”

敬親王的聲音甚是宏亮,殿內衆臣全都聽得清清楚楚,對於薩摩軍民來歸一事,朝野上下爭論得甚是激烈,但現在到了朝會上,卻並無一人出言。

良久,內大臣兼吏部侍郎、總理衙門大臣崇厚出班奏道:“稟皇太后,皇上,日本政府失政於民,激起此次變亂,薩人不堪虐待,舉義反抗,兵敗避難於琉球,欲歸我大乾,聞薩人兵民有十餘萬衆,又有兵輪槍炮,朝廷若不從其請,恐生激變,以臣之見,當簡派重臣,前往撫慰。允其永爲我大乾之民。在琉球安靜存居……”

“此事萬萬不可!”聽到崇厚說出接納薩人的建議。左季皋一聲厲喝,打斷了崇厚的話。

可能是左季皋這一聲實在太響,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給嚇了一跳,臉色都變白了,情不自禁的回頭望向兩位母親,仁曦太后皺了皺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滿之色,但轉瞬即逝。看到小皇帝給嚇到的樣子,她向小皇帝露出了一個安慰的微笑,小皇帝這才安下心來,又重新坐穩,但仍是有些驚懼的看着下面已然搶步出班的那個白鬍子老頭左季皋。

左季皋絲毫沒有發現這小小的一幕,他現在的心裡,滿是想着怎麼把林逸青歸國的這個事兒給攪黃了,他搶步出班後,怒衝衝的瞪着同樣也是白髮蒼蒼的崇厚,大聲道:“此是禍國殃民之舉。萬不可行!”

崇厚剛纔也給左季皋嚇了一跳,此時回過神來。對左季皋這樣不顧朝儀打斷自己的發言很是不滿,聽到左季皋說自己的建議是禍國殃民之舉,更是惱怒不已,饒是他生性平和,此時也是按捺不住,立時質問道:“左大人,收留薩人難民,何來禍國殃民之說?倒要請教!”

左季皋冷笑了一聲,說道:“招降納叛,爲歷代所忌,收留薩人,日俄兩國必聯手興兵犯境,戰端一開,東南西北處處戰火,億萬兵民塗炭,不是禍國殃民之舉是什麼?”

左季皋說完,不待崇厚反駁,便直趨金水橋前,向龍椅上的小皇帝和小皇帝身後簾子擋着的兩位皇太后拜道:“此事絕不可行!臣懇請皇太后斬提此議之人,以謝天下!”

看到左季皋竟然說出要砍自己腦袋的話,崇厚想起自己因誤信左季皋之言而險些被砍了腦袋的往事來,一時間怒火中燒。

崇厚字地山,是渤海白虎部人,與那些依靠血緣、家世邁入官場的八部子弟不同,崇厚經歷十年寒窗考中舉人,而且思想開放,是當時官場上著名的洋務人物,天津機器局便是他在天津擔任三口通商大臣時一手創辦,福州船政局建成中土第一艘蒸汽軍艦“萬年青”號,便是由他檢閱的,那一次他和帶艦前來候閱的林義哲有過一面之緣,對林義哲印象極佳,而雙方又都屬洋務派,是以在日後許多事情多有配合,而這一次崇厚幫着薩摩人說好話,一方面是從擔心會出現“眀季倭禍”考慮,另一方面便是因爲薩摩人的領袖是林義哲的弟弟林逸青,爲報故人之情,故爲此言。

崇厚的建議其實可以說不無道理,也是朝中很多大臣認爲的“中正平和”之論,但左季皋竟然沒等他把話說完,便給他扣上了“禍國殃民”的大帽子,並且還要皇太后皇上下旨砍了自己,任他脾氣再好,也無法忍受了。

而且,自己現在身上背的“降三級留用、罰俸三年”的處分,可是完完全全的拜左季皋所賜!

大乾帝國在恢復了新疆的統治權後,就具備了俄國所答應的歸還伊犁的條件。但是,由於駐北京的俄國公使一再拖延對這一問題的討論,總理衙門便責成它新近派駐在俄國的公使館就歸還伊犁問題進行交涉。率領使團的崇厚被授予一等欽差大臣銜,也就是說這時的崇厚有便宜行事的權力。

俄國人決心要從伊犁局勢中撈取最大好處。俄國政府一直受到中部各省和烏拉爾的工、商業者的壓力,他們要求取得通往蒙古、甘肅和陝西的新商路;這些地方還沒有英、美的貨物和競爭。這種貿易前景以及在中國西部(這裡盛產貴重金屬)的採礦權,據說足以解除已明顯暴露的俄國經濟危機。在俄國陸軍大臣的指導下,一個制定俄國對華政策的特別委員會組成。它決定提出下列要求作爲交還伊犁的代價:俄國商隊有權進入中國的內地;割讓特克斯河流域和木扎提山口給俄國;大赦固勒扎居民;以及其他幾條要求。

崇厚對於這次出使全然沒有準備,他對國際外交上的錯綜複雜情況和伊犁的地理狀況一無所知,在臨去俄國前,他專門給左季皋發去了電報,詢問伊犁的情況,也有向左季皋問計的意思,左季皋回電中並未介紹伊犁的地理情況和當時的形勢,而是稱“俄人並無意久佔伊犁”,“只爲通商,俟使臣一到,便會交還”,並提到“俄人盼息兵以開互市,此前西征軍糧不敷,從多俄商處購得”,“俄人所請通商,可濟邊民之需”,暗示俄國方面對乾國存有善意,崇厚信以爲真,在到達俄國首都彼得堡後,俄國人的阿諛逢迎把他弄得暈頭轉向,因而失去了戒備,此外他急於回國以料理緊迫的家務,因而匆匆地就締結了《里瓦幾亞條約》。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牢中情侶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林妹妹之“薩摩之花”桐野千穗第四百三十八章 炸出來的“殭屍”第四百四十五章 “揚武”出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浴火拼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皮面具第五十八章 神來之筆第九百一十七章 強弱之辨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路可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路可退第七百八十八章 損兵折將第七百一十章 天兵拯溺第七百五十八章 異樣主顧第七百九十七章 勝敗難論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軍法官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面伯騫第二百五十章 中土之患第六百八十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第一百零九章 桀驁大久保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十五章 兵學校教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貝勒趕考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行越洋第九百五十六章 諜蹤頻現第二百三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演習結果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師出品第五百四十九章 抱殘守缺第六百一十五章 月下問卜第五百三十四章 兩宮召見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第四百九十三章 佑鄲之怒第二百五十七章 找罵丟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死亡收割第七百八十四章 進擊河內第五百四十九章 抱殘守缺第三百一十五章 何爲賣國第九百五十五章 倫敦魅影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交差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族之斬第七百二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六百四十七章 毒魔授首第九百四十六章 林氏“新學派”第五百七十五章 祥瑞之兆第二百八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神射手們的對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廣陵止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點時齋助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如此珍妃第七百零九章 落難之苦第九百七十六章 順手牽羊林妹妹之“薩摩之花”桐野千穗第九百五十章 國無常友第九百四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的教訓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鑄劍大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狙殺大久保第一百二十五章 師徒情深第六百六十二章 船政升級辦法第九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四十二章 西南換血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五百二十五章 寡母寡媳第九十六章 何大小姐第一百零一章 勇作心傷第三章 不明時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捱打就要還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反衝作戰第八百八十章 不歸之途第五百五十九章 鐵甲藍第六百九十三章 洋炮,神機炮,沒良心炮第八百二十二章 戰地之春第八百一十一章 權臣擁立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安山之夢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洋俊傑今何在第四百五十三章 敵人的秘密第十一章 開始忽悠第二百零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夢露天機第四百七十章 落日之暉第八章 薩摩之花第九百四十章 新皇帝和新學派第一千零七十章 姊妹易嫁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書生上陣第九百零二章 思竹驚夢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標,大久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拖船塢、運輸艦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八十九章 骨瓷之秘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牢中情侶第六百五十章 尋槍林妹妹之“薩摩之花”桐野千穗第四百三十八章 炸出來的“殭屍”第四百四十五章 “揚武”出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浴火拼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皮面具第五十八章 神來之筆第九百一十七章 強弱之辨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路可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的棋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路可退第七百八十八章 損兵折將第七百一十章 天兵拯溺第七百五十八章 異樣主顧第七百九十七章 勝敗難論第三百三十八章 津田軍法官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面伯騫第二百五十章 中土之患第六百八十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零一章 如何堵漏第一百零九章 桀驁大久保第一千章 教習馬吉芬第十五章 兵學校教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貝勒趕考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行越洋第九百五十六章 諜蹤頻現第二百三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演習結果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師出品第五百四十九章 抱殘守缺第六百一十五章 月下問卜第五百三十四章 兩宮召見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第四百九十三章 佑鄲之怒第二百五十七章 找罵丟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死亡收割第七百八十四章 進擊河內第五百四十九章 抱殘守缺第三百一十五章 何爲賣國第九百五十五章 倫敦魅影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交差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族之斬第七百二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六百四十七章 毒魔授首第九百四十六章 林氏“新學派”第五百七十五章 祥瑞之兆第二百八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神射手們的對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廣陵止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點時齋助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如此珍妃第七百零九章 落難之苦第九百七十六章 順手牽羊林妹妹之“薩摩之花”桐野千穗第九百五十章 國無常友第九百四十三章 深謀遠慮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的教訓第一千零四十章 鐵路之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鑄劍大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狙殺大久保第一百二十五章 師徒情深第六百六十二章 船政升級辦法第九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四十二章 西南換血第四百七十八章 “挽救”日本第五百二十五章 寡母寡媳第九十六章 何大小姐第一百零一章 勇作心傷第三章 不明時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捱打就要還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反衝作戰第八百八十章 不歸之途第五百五十九章 鐵甲藍第六百九十三章 洋炮,神機炮,沒良心炮第八百二十二章 戰地之春第八百一十一章 權臣擁立第一百七十九章 錫安山之夢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洋俊傑今何在第四百五十三章 敵人的秘密第十一章 開始忽悠第二百零二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夢露天機第四百七十章 落日之暉第八章 薩摩之花第九百四十章 新皇帝和新學派第一千零七十章 姊妹易嫁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書生上陣第九百零二章 思竹驚夢第三百一十四章 目標,大久保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韜光之議第一百七十四章 拖船塢、運輸艦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久別重逢第五百八十九章 骨瓷之秘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亮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