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創新:沒有新意,別寫文章
一般說來,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往往只談一個問題、一個新問題,裡面是有新意的。你讀過以後受到啓發,舉一反三,自己也產生了新意,然後寫成文章,讓別的學人也受到啓發,再舉一反三。如此往返循環,學術的進步就寓於其中了。
季老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季老的觀點從題目上就一目瞭然:要創新,不要守舊。季老覺得,只有創新,文章纔有活力和生命力。除此之外,季老還在另一篇文章中闡述過對學術創新的看法。他說:“學術研究,必隨時有新創穫。這樣學術才能前進。如果每個學人都固守舊說,不敢越雷池一步,那麼學術必然會原地踏步,毫無進展,學術研究也就根本沒有意義了。”
季老說的雖然是學術問題,但是治學與爲人處世卻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先在做人處事方面具有創新思維,其他領域才能受到感染,夢想成功的人也會因此獲益。很多最後成功的人就是憑藉自己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傳統的心,而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成就自己,改變命運。
波奇曾從事過沉船尋寶工作,在遭遇那隻高爾夫球之前,他的日子過得很平凡。
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一隻高爾夫球因爲打球者動作的失誤而掉進湖水中,霎時,他彷彿看到了一個機會。他穿好潛水服,跳進了高爾夫球場的水障湖中。
他驚訝地發現,湖底足足散落堆積了成千上萬只高爾夫球。這些球大部分都跟新的沒什麼區別。球場經理看了這些球后,答應以10美分一隻的價錢收購。他這一天撈了2000多隻,得到的錢相當於他一週的薪水。幹到後來,他每天把球撈出湖面,帶回家去讓僱工洗淨、重新噴漆,然後包裝,按新球價格的一半出售。
不久,其他的潛水員聞風而動,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多了起來,波奇乾脆從他們手中收購這些舊球,每隻8美分,每天都有8~10萬隻這樣的高爾夫球送到他的公司。現在,他的高爾夫球回收利用公司一年的收入已達800多萬美元。
對於掉入湖中的高爾夫球,別人看到的是失敗和沮喪,波奇說:“我主要是從別人的事物中獲得益處的。”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贏得寶藏的機會。但是,機會往往垂青那些有創新精神的人。只有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纔會搶佔先機,獲取成功。
敢於創新的人,往往是那些敢於與他人走不同的路的人,在新路上,才能走出新的希望和夢想來。
有一位禪師寫了兩句話要弟子們參究,那兩句話是:“綿綿陰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們得到這個話題便議論了起來。
第一個說:“兩個人走在雨地裡,有一個人卻不淋雨,那是因爲他穿了雨衣。”
第二個說:“那是一個局部的陣雨,有時候連馬背上都是一邊淋雨,另一邊是乾的,兩個人走在雨地裡,有一個人不淋雨,卻是乾的,那有什麼稀奇的呢?”
第三個弟子得意地說:“你們都說錯了,明明是綿綿細雨嘛,怎可說是局部陣雨,一定是有一個人走在屋檐底下。”
這樣,弟子們你一句、我一句,說得好像都有理,沒有個完。
最後,禪師看時機已到,就爲大家揭開了謎底:
“你們都執著於‘不淋一人’的話題,且執著得過分厲害。其實,所謂‘不淋一人’,不就是兩人都在淋雨嗎?”
故事雖然簡單,卻讓我們明白,思考問題時,不要一味地只在表面上轉來轉去,更不要死鑽牛角尖,這樣只會離問題的實質越來越遠;要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只有創新纔會有突破。
我們常常習慣於傳統的思維方式,按照衆人流行的慣性思維去思考,走着別人走過的路,幹着別人幹過的事。要知道,成功總是靠創新取勝的,勇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你才能採擷到豐碩的果實。
開闊你的心界,就能學會創新,創新思想不是那些專門從事開發創新的人的獨有的。誰有創新思想,誰就會成爲贏家;誰拒絕創新,誰就可能平庸。一個擁有創新思維的人,纔可能擁有閃亮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