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聯邦的訂單交了三分之一了,人家給錢大方,優質客戶,當然得優先考慮。於是這艘全新誕生的法寶級戰列艦就成了葉舜在前線的旗艦了。
星之輝光:法寶級戰列艦
所屬人:人類文明
熔鍊人:葉秋
高級使用權限:葉舜。
熔鍊等級36
基本屬性:提升主炮威力360%,副炮威力360%,提升護盾強度360%
基本技能:1,炮擊(26):主炮攻擊時能源節約 26%。威力不變。
2,飽和(25):主副炮能量灌注上限提升26%。
3,強動力(24):航行時能量消耗減少24%。
4,加速度(11):釋放的導彈,核彈的飛行速度提升11%。
5,節能減排(10):維持護盾的能量消耗降低10%。
附加技能:1,超級斥力(31):主動,消耗310W精神召喚出一道斥力護盾,31%概率偏移敵方攻擊。
2,虛空穿梭(30):主動,消耗3000W魂力,帶領最多30個友方單位進行虛空移動,最遠距離30光年。
3,虛空放逐(25):主動,消耗250W精神,將艦艇內部的所有敵人放逐到虛空之中,最遠距離2500W公里。
4,極限超載(24):主動,消耗2400W的精神提升主炮240%的超限攻擊。
5,星之輝光(21):被動,光環技,無消耗,播撒星輝,強化自身爲圓心的210W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友方單位21%的攻擊威力,護盾強度,移動速度。
能抗能打能跑,葉秋很滿意,軍方更滿意。葉秋滿意在於葉舜在前線的安全更有保障了,軍方滿意是除了復興號,又來了一個一錘定音的超級戰力。
聯邦裡一個完整編隊的艦隊,一般是三艘無畏級巨型航母或者一艘泰坦級超巨型航母和兩到三艘大型航母爲主體。三個艦長一個司令兩個副的,按順序接任指揮,都有自身的獨立指揮系統。
復興號別看資格老,威力大,其實它前身就是一艘普通的大型航母,大概300架的艦載太空戰機。無畏級的500架,泰坦級的800架。最大的泰坦級航母大概也就和葉秋這艘超級郵輪差不多大,都是濃縮的精華。雖然也有主副炮這些,但多是用來防守的,威力也就那樣。他們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戰略支援的。
接下來纔是太空戰的主力戰列艦,這個聯邦主要使用就2種規格,一種巨型一種大型的,這回葉秋接的訂單就是巨型的,大型的大概800米長,更瘦更靈活一些自然大炮威力也就小一點。一個滿編大概10艘巨型配5艘大型。他們作用就是前排肉盾加火力輸出。
接下來是巡洋艦,高攻低仿中高速,現在聯邦用的主要都是多功能型的重型巡洋艦,可以編隊戰鬥,也能獨立完成任務。主要就是戰場支援,火力覆蓋,高速突擊。一個滿編大概在三十艘的樣子。
驅逐艦一般在艦隊最外圍,外形其實和巡洋艦差不多,聯邦常規使用的也就一種型號,大型的。內部不同巡洋艦,攻低防高高速,堅強的肉盾。偵查,索敵,反隱形,反滲透,保護側翼、後方,掩護撤退。一個滿編大概也在三十艘的樣子。
護衛艦顧名思義,他們的主要對手就是對方的太空戰機,也是攻低防低但是速度更快更靈活,體型也更小。其他艦艇打太空戰機難免火力過剩,大炮打蚊子的感覺,護衛艦正好。一般遊走在艦隊主力戰艦和各種功能艦身邊,這個數量就沒有定數了,就看需求了。
還有戰機,這個防禦力就不說了,在戰場上基本上是挨着忘,碰着死的,可是他們對比戰艦那是靈活的太多了。攻擊力上就沒上限,全看他們搭載的武器。聯邦現在用的兩種,輕重兩型的。
其他就是功能艦了,通訊保障艦,電子對抗艦,後勤保衛艦,還有對付魔法文明的元氣紊亂艦等等一大堆,都是看需求了。按古代冷兵器時代來,航母就是統帥帥旗所在,航母的太空戰機就是統帥近衛軍,戰列艦就是重裝騎兵,巡洋艦就是突擊輕騎兵,驅逐艦就是斥候兼職重步兵,護衛艦就是普通刀盾兵,其他功能艦則是各種參謀,軍師之類的。
一個滿編艦隊的戰鬥力,對標的是一個常規宇宙級強者。
聯邦這種滿編艦隊也就十個,兩個在首都星域,三個在三個直屬星團,葉秋剛來的時候,葉舜就是西北星團那支艦隊中某個分艦隊的少將司令。
四個在前線布魯爾星團這裡,還有一個就是妲己的智慧女神獨立艦隊。當然這些是公認的主力艦隊,不可能什麼作戰任務都是好幾百艘戰艦一起懟上去不是,所以還有無數的小編制艦隊做爲補充,來完成一些其他作戰任務。
而且聯邦戰艦型號基本是相同的,除非有什麼重大的科技突破,否則很少更新換代,更沒是特別訂製之類的,這樣一來後勤壓力小,好修理也好補給,另一個戰鬥人員培養也容易。就好像前線都用7MM子彈,你非得帶個9MM的槍去,誰特意給你帶子彈補給。
接下來還有各個邦國呢,基本上一等加盟國都有這樣的滿編艦隊,多的3-4個,少的也有1-2個,比如德爾文科遠征軍的兩支艦隊就在布魯爾這裡。二等加盟國國力靠前的那些也有1-2支。其他的三等四等怕是連航母都沒。
———————
其他的事情不是那麼重要了,比如葉冬葉雪錯過了開學時間,這個真不是有意的,葉秋根本就沒記得這事,葉冬葉雪不知道是真沒記得還是假沒記得,反正連母上大人方瓊都玩嗨了,徹徹底底的忘在腦後了。葉舜和葉同跟葉秋一個樣,本來就沒上心過,能想起來纔怪。估計也就葉小倩記得,不過看大家都好開心的樣子就沒提這茬。
最後還是某天方瓊給想起來了,當時方瓊是相當的尷尬,她是真忘了,但是這鍋不能她自己背不是,葉秋纔拿了一套靈寶討自己歡心不好翻臉,兒媳婦不說了,不能製造婆媳矛盾,兩小的是受害者,還一臉無辜一看就不該捱罵,自己老公眼看着好久見不着了不適合。
於是葉同這個做大哥就倒了血黴了,從他小時候學習不好到不愛護弟妹,居然連自己妹妹開學這麼大事都能忘,再到現在還沒個穩定的女朋友之類的,給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終於爽了。
兩小隻的大學不是啥軍事學院魔法學院,而是聯邦傳媒大學,葉冬是表演系的,葉雪是學影視編導的,小女孩嗎,誰還沒個明星夢不是,不過星河級的未來明星可能聯邦就這一份了。沒趕上開學啥的不是啥大事,也就是葉家打個招呼就行了,不會有什麼影響。主要還是方瓊忘了有點惱火而已。
另一個事就是卡修傳來消息,得意洋洋的表示他的方法有用,不得不說憨B偶爾還是出奇跡的,也得力於拿了好處的星河干活賣力,他的2克斐山銅真的找到了。幾個星河真的把整個流浪行星給練了,最後真就剩下了那2克斐山銅,也難怪卡修得意。留在雷火星的方山代葉秋收下了,等葉秋回來就轉給他。
————————
葉秋過的其實很是愜意的,令旗估計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了,反正他不着急,遺蹟就在那放着,又不會跑。
以前沒多瞭解過,現在已經在前線了,葉秋閒着的時候自然多瞭解瞭解。布魯爾星團很大,相當的大,比人類聯邦的疆域還大,數百個星域,十幾億顆恆星,恆星的密度也相當的大,可是基本沒有太多的宜居星。
布魯爾星團又叫惡魔星團,有人猜測這裡可能是低等惡魔的發源地,目前人類聯邦雖然和一大堆文明在這裡打的熱鬧,其實一直都是在外圍區域反覆爭奪,根本就沒進入過星團的核心星域,只是通過遠程觀測,核心區域的低等惡魔的數量是天文級的。
至於其他危險完全不知道,大家也不是沒派人深入過,不過目前都是有去無回。高等惡魔族曾經仗着自己的出身,天生對低等惡魔有一定的統御能力,派出過宇宙級的帶隊進入核心區域,可是也只是深入了不到一百光年就突然失去聯繫,至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
這也是現今探索的最遠記錄,然後其他文明果斷的放棄了繼續作死的計劃。所以核心區域有什麼秘密誰也不知道。而核心區域差不多佔了整個星團的70%,那裡是低等惡魔的天下。
外圍就是各個文明的惡魔獵場。核心區域好像有魔力一般,裡面的低等惡魔根本就不符合惡魔一直的習性。低等惡魔不是在毀滅一切就是在去毀滅一切的路上,讓他們閒下來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一定範圍內的惡魔數量少到一定範圍內了,剩下的惡魔就會躲藏起來繁衍生息,而且藏的極其隱蔽,能躲過大多數文明的多種探測技術不說,宇宙級的強者有時候都會把它們漏過去。
直到他們攢到一定數量就會大舉出動,繼續毀滅一切。這個繁衍你要是認爲一個大的生出來幾個小的你就淺了,想淺了。當年盧克王國從前線抓了幾隻最低等級的劣魔回來,準備研究研究,可是因爲看管不善,其中一隻跑了,當時大家都沒當回事,因爲一隻劣魔就是普通人拿把鐵鍬都能給一下輪死在那。
結果躲起來繁衍的劣魔直接繁衍出了一支惡魔大軍,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從星河級的地獄熔岩魔到最低級的劣魔一應俱全。
要不是當初那顆行政星開發的還算不錯,人口密度還行,被幾個探索礦產的工程師發現了他們的繁衍棲息地,怕不是聯邦中又得多出來一顆惡魔星了。自那以後聯邦憲法就規定,禁止一切在生態星球上關於惡魔的研究。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嗎。
另一個就是某隻惡魔要晉級了,他就會找到一個舒服的地方好像冬眠一樣,收斂掉所有信息直到晉級爲止,聯邦叫這種情況爲寂滅。
這種隱藏狀態下的低等惡魔更難找,他可能就是一塊石頭,一片森林甚至湖泊。每年各個文明都會有這種復甦的惡魔造成傷亡的案例。
當然,爲什麼叫寂滅,因爲晉級失敗的惡魔就是滅了,最後真就成了石頭了,而這種情況差不多佔了70%以上。而成功了,也有兩種情況,一個就是一隻實力更強的惡魔復甦,繼續毀滅之旅。另外一種就是一個新的高等惡魔族人誕生了,不過也就百萬分之一的概率,可能還更低,跟中彩票一樣。
這裡的毀滅一切算是虛指,低等惡魔並不會毀滅星球或者恆星,他們摧毀就是生命,和生態系統,把一切星球改造成全是毀滅氣息的環境,就像小型核彈一樣把周圍的一切都變成輻射區。而它們在一顆星球完成目標後,實力強的惡魔們就會開始突出大氣層,橫渡宇宙尋找其他可毀滅的目標。潛入,隱藏,繁衍,爆發,毀滅。周而復始。
然而核心區的惡魔完全不符合這些特性,數量驚人不說,密度還大,卻完成沒有毀滅一切的氣勢,都好像處於寂滅的狀態,卻完全沒收斂自身信息。而人類聯邦的遠程觀測中核心區域的生態星球還不少,完全沒有被毀滅的情況,只不過沒有文明的跡象罷了。
也難怪科學家猜測這裡是低等惡魔的發源地,畢竟生命對自己的家園千般保護,百般呵護幾乎是本能,而低等惡魔靠的就是本能。這也成了宇宙的未解之謎的一個。
當然,核心區的低等惡魔也會不定期的暴動,核心區的一小部分惡魔衝出來,然後恢復本性,開始毀滅一切。基本上控制區域和核心區接壤的文明都會在覈心區外圍架設深空防線,而且這些星域也是各大文明宇宙公約中明確的和平區域。
聯邦在這裡也就實際控制了十三個星域,其中五個還是各個邦國控制的。而像加拉星域這樣沒什麼敵對文明的星域只有六個,四個聯邦的,除了加拉星域和大本營布魯爾星域,另外兩個,一個叫河馬星域,和加拉星域差不多,一個叫巨蜥星域,這裡和布魯爾星域都是人類聯邦防禦核心區域惡魔的星域。
邦國的兩個,一個屬於德爾文科帝國的,諾威星域,嗯,他們英明神武的大帝直接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當初烏法去的那顆資源星就在這裡。還有一個聯合星域,被幾個一等邦國和二等邦國聯手控制了。
其他的七個星域的外圍都是混亂星域,聯邦對那裡的控制力也不如另外六個。混亂星域就是指人類聯邦跟其他文明爭鋒的戰場,說白就是爭議中的領土,今天佔領明天丟了都十分正常。形式也十分的複雜,N多的勢力在這裡攪和,總之就是亂。
以前人類文明沒崛起的時候這裡也是安靜祥和的,雖然沒幾個一等文明,但是二等文明三等文明多的是。除了偶爾的惡魔暴動以外,也算安居樂業。而且一等文明也擔負起了責任,在覈心區外圍建立的抗擊防線。
直到人類復興崛起一戰,將戰線一直推到這裡,並在光輝時代將和各文明爭鋒的前線定在這裡後,一切就不一樣了。怎麼說呢,大漢和突厥兩強爭鋒的最頂峰時期,最先沒的是一幫子西域小國。這裡也差不多,人類聯邦的主要敵人是對面的一票一等文明,可真正遭殃的卻是曾經布魯爾本地的一大堆二等和三等文明。
他們無非就是四種結果,第一個沒了,第二個成爲人類聯邦的炮灰,第三成爲其他文明的炮灰,最後一個就是實力還不錯的一些直接逃亡,重新尋找棲息地繁衍生息,或者乾脆變成了流浪文明。
而三級文明,比如何羅文明那種的,確實沒啥大用,於是一幫子大佬坐一起簽了一個公約,限制了爭鬥的範圍,比如毗鄰核心的星域爲和平區,並且守望相助,三等文明被納入保護,原始文明不得侵擾等等。
不過公約這玩意就是用來撕毀的,而且主動權還在人類聯邦這邊,等聯邦消化的差不多了,重回開拓時代,這個公約也就跟廢紙差不多了。其他文明也知道,不過知道也暫時沒啥辦法就是了。
現在雙方除了戰場爭鋒,發展自身,還一個更加重要的目標就是遊說中立的文明站自己一邊。當初大破滅可不是所有文明都參與了,有不少文明都是事不關己嚴守中立的,比如龍族,神族和魔族之類的,這三個也是目前公認的最強種族,是平均個體實力最強的,只是人口實在一言難盡。其他的還有一部分精靈族,矮人,巨人族之類的不少一等文明也是嚴守中立的。
要是這些文明都入場,人類文明也夠難受的,自然雙方都是各種的拉攏。對面還沒什麼成效,有兩個進場的也是出工不出力的。反而人類聯邦這邊有點天賦點滿的意思,很是聯絡了幾個盟友。
比如元素星域的元素族文明。當初雷火星馬修死的時候波莉還看見倆在那圍觀的土元素呢,其中一個還在腦袋上種草當頭發呢。其他的還有水元素,火元素,風元素,木元素,清淨竹的主材就是木元素這裡出口過來的。
他們也是一樣,族人數量少的喪病,還有更稀少的雷元素,冰晶元素,風暴元素,靈元素,精神元素。這幾種估計數量單位是百。他們本身的繁衍和高等惡魔族很像,都是靠着自我意識的覺醒,沒覺醒的只有前五種元素,數量雖然很多,但都是天生地養的,只在他們自己的元素星域能夠誕生,自我意識覺醒後就是他們的族人了。而這裡面有一點很微小的概率覺醒爲稀有元素。也只有稀有元素纔有機會觸碰到宇宙級。其他的基本元素頂天了也就是星河。
元素族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自身在科技發展上近乎絕緣,於是人類爲他們搭建了量子網絡,提供星際飛船和戰艦,於是他們就這麼加入了人類這邊。
葉秋當時聽的就跟鬧着玩一樣,但是現實裡的事情很多就是這麼鬧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