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百八十二章 捐資助學

衆人進到店裡,要了一個包廂,衆人七手八腳的點起菜來。什麼鹽山扣碗,羊湯,豬蹄,燒雞等等特色菜七七八八點了一大桌子。待上得酒來,王俊才搶着給衆人滿上,然後出去又要了兩條好煙,並悄悄地把賬結了,然後回到屋內,把煙打開,每個人旁邊都放了兩盒,然後繼續做他的服務工作。老同事們多年未見,肯定有聊不完的話題,他只要保證老爸不喝醉就行了。

這些人當中,除了周老師是被硬拉來湊熱鬧的以外,其他七人都是在五七幹校共同戰鬥過的同事。幹校的歲月,緊張而又忙碌,他們聊着過去的同事,過去的學生,過去的生活,內心澎湃不已,老爸這個平時也就二兩酒的量,今天也喝了超過三兩了,竟然還沒事,真的是超常發揮了。大劉講了一個他當年遇到的趣事,就在某年的的夏天,晚上天熱,大家就在宿舍外的空地上乘涼。可能是他體重大的緣故,就在他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時候,忽然感覺椅子在慢慢往下陷,剛開始速度很慢,後來越來越快,到最後一下子整個椅子腿全部陷了下去。虧了有椅子座擋着,要不然他整個人說不定就會掉進陷坑裡。

得虧大劉是練體育的反應快,一下子從椅子上蹦了起來,他回身用力把椅子拔出來一看,椅子下面呼呼啦現出一個大洞來,往裡一看,黑黝黝的,什麼也看不見。同事們聽到動靜趕來幫忙,其中有老教師知道學校建造前的情況,他告訴衆人這是墳坑,整個學校就是平掉一大片墳地建造的,不過當時打基礎時大部分墳都遷走了,這一個估計是漏網之魚,被大劉趕上了。衆人特別是年輕教師知道自己就住在墳地上時,嚇得老長時間晚上不敢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溜達了。

幹校的歲月,有苦有樂,衆人邊聊邊喝,不知不覺間都有些酒意了。過去的歷史,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是非功過早已不重要了。往事隨風而去,再也找不回來了,還是積極面對以後的退休生活吧,爭取把自己的後半生活出精彩來,纔是這些退休老人們需要真正面對的事。聊着聊着,衆人聊到了退休待遇問題,自然而然就與江東的收入水平比較起來。老爸退休後每月工資大概一千兩百元左右,這對於有着四十年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來說,實在是有些低了,但是仍然比鹽山縣同事們高了接近四百塊,他們相對來說更加得清苦。

教師工作,累腦累心也累身,他們每天做的工作絕對超過八小時,甚至有些要超過十二個小時,他們付出的心血遠遠超過工廠的工人,但是收入卻和工人差不了多少,當然這裡沒有貶低工人的意思,只不過按照市場經濟按勞分配的原則,老師們付出的多就應該得到更高的報酬。但是這個社會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客觀原因,導致了行業間工資差距過大,地區間收入差距明顯。衆人談起收入差距,不禁牢騷滿腹,不過大家對此也沒有辦法,這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

過了一會兒,大家又聊起了鹽中破敗的校舍,矮舊的家屬院平房,紛紛指責當地領導不重視教育,不積極想辦法籌集資金,而是坐等靠要,老是指望着上級撥款。關於這件事,老爸深有感觸,他說道:“我的老家叫蘇新村,也非常的貧窮,同樣面臨着校舍破敗的問題,但是人家不等不靠,積極想辦法,最後通過向離開村子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募捐,最後湊夠了建設資金,現在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鹽中的情況和蘇新村的情況類似,人家能夠籌集起資金,鹽中應該也可以。我願意爲鹽中新建出一份力,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機構,我想捐款也不知道捐給誰啊?”

大夥紛紛表示,都願意捐款資助學校建設,一時間氣氛熱烈,羣情激昂,這時周老師開口說道:“這樣,王老師今晚上別走了,在這裡住一晚,我回去找一找現在的校領導,看他對這事有什麼看法。”大家都表示同意,時間也不早了,飯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家相約明天學校見,就各自散了。大劉老師去結賬時,發現被王俊才提前結了,衝着老爸嘮叨了半天,後來也回去了。王俊才和老爸找了賓館住下,王俊才問老爸明天準備捐多少錢,老爸答道:“我想捐出半年的收入,大概六七千,你覺得怎麼樣?”王俊才說道:“爸,我覺的你捐的太多了,咱們的條件稍好一點,但是你這些同事他們條件都不好,如果你捐七千,他們肯定也不好意思捐少了,可是一下子拿出這麼些錢,恐怕對他們壓力很大,所以我覺得你象徵性捐上一千塊就行,剩下的我以我名下企業的名義捐助。正好我也準備在鹽山縣打一打市場,就權當做廣告了。”老爸說道:“你說得很對,是我沒考慮周全,就按你說的辦吧。”

第二天,王俊才和老爸吃過早飯,早早地來到了鹽中,周老師和大劉老師已經在傳達坐着了,周老師告訴老爸,昨天晚上,他就給現在的校長張振打了電話,把事情跟他說了,他表示今天會過來,請王老師先在傳達等一下。王俊才和老爸坐下來沒有幾分鐘,昨天在一起吃飯的幾位老師也來了,還多了一位昨天有事沒有參加的同事。老爸和那位老朋友握手擁抱,寒暄了好一會兒。人多了,傳達室就坐不開了,大家就在校門口站着聊天。

這時,一位中年男性騎着自行車到了門口,這位就是校長張振,周老師上前給老爸介紹了校長,張振熱情地說道:“熱烈歡迎王老師回家,我昨天去縣裡開了個會,所以沒有在家,耽誤大家時間了,十分抱歉,走吧,大家去辦公室吧。”衆人跟着一起進了學校。老爸仔細觀察了這位校長,年齡大概在五十上下,自己對他一點印象也沒有,估計是後來調過來的。

張振請老教師們到辦公室坐定,辦公室的人倒上茶水,張振開口說道:“各位前輩,昨天我聽周老師說,諸位都有捐資助學的意願,對此我深表感謝。真的是巧了,昨天我開的這個會,就是縣裡準備舉全縣之力,號召各方朋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興建新的鹽山中學。縣裡的規劃是在城南劃一塊更大的地皮,建設一座全新的校區,目前的老校區不光是設施陳舊,地方也太小,不符合新形勢下一所現代化高中的要求。爲此縣裡成立了專門的鹽中新校區籌建辦公室,並設立了資金募集賬戶,由專人負責管理,如果各位前輩捐款的話,將是第一批捐助人,意義非同一般。”

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下,認爲這真是一場及時雨,雖然大家年齡都大了,對名利看的都淡了,可聽說有可能是第一批捐助者,馬上就沉不住氣了,紛紛表示現在就去縣政府。張振自然也樂得成全,不過學校窮的連個車也沒有,王俊才一個車也坐不開這麼多,大夥索性步行。鹽中離縣政府也不遠,就隔了兩條街,衆人說說笑笑,十來分鐘就到了。說是縣政府,如果把門上掛的牌子去掉,門口站崗的武警撤掉,王俊才還以爲到了鄉鎮政府呢。

有鹽中校長陪着,大家直接進了縣政府,來到了新校籌建辦公室。此時縣委書記孫大海正在犯愁呢,雖然自己鐵了心想舉全縣之力,興建新的鹽中,但是縣裡多年來形成的等靠風氣,讓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他上任以來,力圖改變鹽山縣的落後局面,但是就算他再努力,無奈鹽山縣底子太薄了,縣財政發工資都得貸款,哪來多餘的錢辦教育啊。無奈之下,他想起了個人捐款的辦法,只不過擔心,鹽山人願不願意從緊迫的個人收入中,擠出一部分來捐資助學。就在他冥思苦想計策時,下面人來報,說有幾位鹽山中學的退休教師想來捐款,孫大海馬上意識到他要等的契機來了。

他先是給宣傳部門打了電話,讓他們抓緊安排記者過來採訪,然後告訴縣長張天以及在家的常委全部去鹽中籌建辦,既然是舉全縣之力,那所有的領導都得出力,誰也跑不了。老爸和他的老同事們在路上的時候就已經商量好了,每個人捐款一千元,這個數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正好合適。他們在籌建辦拿出錢問怎麼還不收下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們稍等片刻,縣委書記和縣長等一衆領導會來這裡,親自接見大家。衆人沒想到一個簡單的捐款行動,還能得到縣領導的接見,只好把錢收起來,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耐心等待起來。

第三十二章 給了一百萬第七十六章 聯合共建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二十九章 外出催款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頂儀式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八十二章 方便辣醬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產第二百章 董濤第二百一十七章 公交公司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第一百三十四章 副省長視察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教拳第一百五十一章 聘請總經理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漢白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二十一章 準備開業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八章俄羅斯女倒爺第一百九十六章 想做超市第九章 日本走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漢白酒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二百零六章 墳地拆遷款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章 年終獎風波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十七章 空降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二百一十二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差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四十五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頭疼功法第六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屋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五十六章 驗收第二百二十八章 建新區第四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章 開始競聘第七十九章 擴軍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二百章 董濤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工市場第一百章 逛街第二百五十一章 私貸公司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九十二章 葉落歸根第二百一十六章 宣傳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秋國慶第二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十三章 凱旋第四十五章 順應民意第八十七章 成立儀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廣告位拍賣第五十章 開始競聘第六十四章 兼併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一百零七章 義烏商團第九十二章 婚禮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王世昌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牆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二百零八章 交易成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廣告位拍賣第一百六十五章 村辦工廠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德強的故事第四十章 見家長一百四十七章 以字會友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九十八章 調動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七十一章 新公司成立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二百五十二章 改革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屋
第三十二章 給了一百萬第七十六章 聯合共建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二十九章 外出催款第一百六十六章 授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頂儀式第二百六十六章 靠山吃山第八十二章 方便辣醬第二百三十四章 停產第二百章 董濤第二百一十七章 公交公司第二百二十五章 用心服務第一百零二章 求籤第二百四十三章 無子又怎樣第一百三十四章 副省長視察第二百二十章 安保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零四章 李默平第二百五十章 談判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教拳第一百五十一章 聘請總經理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漢白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集資第二百二十一章 準備開業第十一章 俄國商人來了第八章俄羅斯女倒爺第一百九十六章 想做超市第九章 日本走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漢白酒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二百零六章 墳地拆遷款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章 年終獎風波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六十七章 空降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二百一十二章 請託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差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四十五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頭疼功法第六十九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十二章 轉折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屋第一百七十章 待產第二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五十六章 驗收第二百二十八章 建新區第四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章 開始競聘第七十九章 擴軍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二百章 董濤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工市場第一百章 逛街第二百五十一章 私貸公司第九十六章 藏拙第一百九十二章 葉落歸根第二百一十六章 宣傳第二百六十一章 中秋國慶第二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十三章 凱旋第四十五章 順應民意第八十七章 成立儀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廣告位拍賣第五十章 開始競聘第六十四章 兼併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一百零一章 回老家第一百零七章 義烏商團第九十二章 婚禮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王世昌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牆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二百零八章 交易成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廣告位拍賣第一百六十五章 村辦工廠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德強的故事第四十章 見家長一百四十七章 以字會友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九十八章 調動第二十三章 過年第七十一章 新公司成立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八十六章 種子基地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二百五十二章 改革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