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張國榮表情認真,蓄滿鬍鬚的下巴,也讓他顯得格外嚴肅,雙手將一團雪白的麪糰,重重的砸到面板上。
“哇~”一旁同樣是滿臉鬍鬚的王寶強,讚歎的發出聲音。
同樣是留着鬍子,張國榮依舊是美男子,而王寶強則顯得異常潦草。
不過不打緊,他在電影裡的定位,還是搞笑角色。
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葛大爺,在這部電影裡,他一改往常的光頭形象,而是以茂盛的毛髮示人。
擔任的是科考隊的領導,經常板着臉,愛好是講冷笑話,反差極大。
所有的配角都個性鮮明,畢竟聚集如此多的大牌來出演,如果僅是露個臉,就太過於暴殄天物。
當然,主視角還是以張國榮扮演的考察隊廚師切入,用美食來撫慰這羣深入南極的勇士。
一道道華夏美食,就是對故土最好的卷戀。
眼下,張國榮就在做拉麪,純手工製作,一鏡到底,不使用替身。
就這手藝,他學了足足兩個月,這也是演員敬業的體現。
整部電影中,展現出的美食極多:拉麪、餃子、老乾媽炒飯、肉夾饃、千層餅、番茄炒蛋、麻婆豆腐、香辣土豆絲、滷味……
雖然只是家常菜,但是在這個寒冷的地方,顯得格外珍貴。
實際上,由於南極的嚴峻條件和科考隊員用餐的特殊性,只有嚴格的航空配餐標準,才能滿足南極科考隊的長期飲食要求。
《舌尖上的南極》畢竟是電影不是紀錄片,所以會綜合各個科考隊,進行藝術加工。
像長城站這種靠海的科考站,可以很方便的收到補給,和國內吃的沒什麼區別。
慘的是南極內陸的科考站,不方便接受船運物資的。
在電影裡,牛肉、羊肉、豬肉、魚肉、海鮮,肉是管夠的。
菜則是珍貴的,土豆、刀豆、毛豆、蒜薹、蘿蔔、竹筍、油菜等蔬菜,則全都是速凍。
由於長途海運顛簸,加上直升機吊運,一些水分較多的葉菜和白蘿蔔等蔬菜容易被壓爛,會被最先“搶救性”地吃完。
到越冬的最後幾個月蔬菜不多時,還有木耳、香孤、粉絲等乾貨,張國榮還會用豆子發豆芽、磨豆漿、做豆腐。
電影裡張國榮是粵菜大廚,粵菜清澹,最講究“鮮”,可南極吃速凍蔬菜和肉,質地口感都極差。
而且科考隊員冬天活動量小,太清澹了不下飯,所以飯菜多爆炒成多油多鹽的重口味,而且越往後味道越重。
所以張國榮帶了儘可能多的調味品,他要一年365天變着花樣,使出“72變”的烹飪技法,以保證至少半個月內主菜不重複。
廚師在南極做飯,就像綁着沙袋跳舞。食材有限又不新鮮,炒菜的煤氣竈看起來很旺,其實火力不夠。
這些都是電影裡展現出的問題,另外還有極夜極晝現象,生物鐘都會紊亂。
而貫穿整部電影的劇情,就是張國榮從電影一開始就進行的無土栽培蔬菜,就那麼一小茬綠色,卻代表着“生”的希望。
據說最早的時候,科學家和探險家去南極,會吃企鵝和海豹,但那都是陳年往事了。
現在科考站密密麻麻,你敢吃個企鵝,回頭就能被國際譴責。
要知道南極科考站,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躲在屋裡貓冬,監督“鄰居”在幹啥,自然就成了最佳消遣方式。
其實在現實裡,各個科考站之間還會串門兒,帶着自家特色的美食,電影裡也會體現着一幕。
在我國科考站周邊,是毛子和三哥,過節的時候,會友好互訪,聚餐交流:烤牛肉、烤豬腿、炸魚、三文魚,有着濃厚的印度風味咖喱雞塊也令人難忘。
當然不能忘了毛子的特色,他們會帶很多伏特加和各種酒,即禦寒又可以解思鄉之愁。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相當治癒溫馨的電影,對票房的“野心”不大,過億就成。
說到票房,在董熹進組拍戲的這段日子裡,姜聞依舊帶着《智取威虎山》的主創人員進行路演。
而隨着《無極》的口碑暴跌,連鎖反應也出現了,整個第二週《無極》纔拿下1500萬的票房,還不如第一週的單日。
院線方面不可能保持如此大的排片場次,而空出來的場次,讓給哪部影片?
只能是《智取威虎山》,於是在上映第三週的情況下,這部電影的排片竟然比第一週還多。
票房數據也是不負衆望,首周1.2億,次周8000萬,到了第三週更是飆升至1.1億。
三週過三億,票房最終衝上4億,成爲國產第二部票房過4億的電影,也只是時間問題。
基本上鎖定年度票房冠軍。
2004—2005,連續兩年的年冠都是主旋律電影,毫無疑問這個題材,重新活了!
而與之對應的則是,《無極》最終也能拿下1.3億~1.4億的高票房,但是東方魔幻這個題材,死了!
反正估計10年之內,沒有人敢重新拍這個類型片。
《驚濤駭浪1998》和《智取威虎山》不但在票房上取得勝利,口碑方面也是正面居多。
目前在國內最專業的評分網站茄子網上,兩部電影的評分一個8.8,一個9.0。
這是相當積極的分數,要知道目前茄子網的評分潛規則:7分以上正常
7分以下,外國作品高一分,華語作品低一分。
老影迷都懂,找片的時候,外國片自動減一分,華語片自動加一分比較準。
另外,喜劇片和恐怖片也自動加一分爲好。
主旋律題材,除了經典作品外,近幾年的就沒有高於5分的。
除了在茄子網上,微博、辣椒票務網、天涯等網絡平臺,兩部電影的影評,也是全線飄紅。
【這是一部充滿荷爾蒙的火藥桶,145分鐘的電影全是高潮,我連演職人員表都捨不得錯過!】
【特效和技術革新,能看出國產電影技術層面的進步,感動。】
【臺詞一流,幽默且富有深意,劇情結構緊湊,首尾呼應,完成度超棒!】
【姜聞還是那個姜聞,雖然他已經是董熹的形狀了。】
【可以看出,姜聞有意識在模彷董熹,尤其是那種漫不經心的搞笑,太對那個味了。】
【唯一的遺憾是,這部電影沒有董熹的身影,許久未見,我想念他~】
也有唱反調的,但按照點贊多排前排的規則,往往要翻好多頁,才能找到。
還有網友提議,根據兩部電影的成功,要單獨分出一個類型片:商業主旋律。
獲得了大量的支持。
以前主旋律是任務片,拍的好壞與否,都有人買單,但如今行不通了。
至於《智取威虎山》能否拿年冠,也不是沒有懸念。
畢竟12月8號,董熹的《葉問:一代宗師》就要上映,不到三週的時間,能拿多少票房還是未知數。
董熹的實力和號召力無需質疑,但網友擔心的是程龍……
畢竟截至目前爲止,大哥成最好成績的電影依舊是95年《紅番區》的9500萬。
距離今年,剛好是十年時間。
“啥?我成拖後腿的那個了?”大哥成震怒。
對此,網友也產生了爭議。
“我承認《智取威虎山》的票房很棒,最終拿下4億也不成問題。”
“但我始終堅信,國產電影率先破5億的導演,肯定是董熹!”
“我也承認,但今年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即常人所不能及,方爲大丈夫!”
“三週不到拿5億?那不是奇蹟,那叫癡心妄想!”
就在雙方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弱弱的聲音插了進來:
“你們是不是忘了什麼?今年還有老謀子的《千里走單騎》啊!”
接連便是他的觀點,什麼“《英雄》和《十面埋伏》都已經證明票房號召力”,什麼“老謀子+高倉健比董熹+程龍更有吸引力”。
引得網友鬨笑起來,網絡上瞬間充滿了快活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