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69章 入秋天漸涼

bookmark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松江府即將開埠的消息在奏對第三天就開始在京師流傳,開始僅僅是消息流傳,畢竟這是國家大事,誰也不敢確定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回-味庫回-味庫

不過六月底的時候,鄭皇后的弟弟鄭國泰去往天津衛,在三江錢莊提了一大筆銀子乘船去望江南,這件事讓大家全明白了。

萬曆五年在天津衛的生意人,本錢不過百兩,只要這幾年不犯錯,到現在手中隨時可以拿出五萬兩以上的現銀,這就是跟住了天津衛開海的大好形勢,想不發財都難,這個機會多少人看着眼饞卻沒有趕上。

如今有天津衛成功的例子在前,松江府也要開海,大家再不抓住這個機會,那就太傻了。

就算你再有疑慮,可鄭國舅已經衝過去了,這就是最好的保證,眼下勳貴第一的鄭家都拿着真金白銀的過去,還等什麼。

北直隸一帶沒有趕上天津衛的一干富貴人家紛紛派人前往,攜帶者大筆的金銀,如果不是三江保險行積蓄了大批的金銀,可以讓三江錢莊調撥,短時間內,三江錢莊差點沒有金銀可以給出來。

不過,最早過去的是三江系統的人,錢莊、保險行、商行的大批人手乘坐海商們的船隻趕往南無

不管松江府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能撈到最大便宜的就是王通這邊,對這個萬曆皇帝並不反對,臣下發財做君主的自然樂見其成,只要不掌控就可以。

實際上,鄭國泰之所以這麼急着去,就是因爲了解到了三江系統資本大舉南下的消息讓他感覺有了保證。

對松江府開埠一事,朝臣們的態度頗爲複雜,最該發話的戶部因爲宋鎮的那次失言反倒是沒了什麼聲音,其他的人怎麼想,都想不出有什麼不可以的道理。回味書庫回味書庫

倒是有不少號稱清正的大臣以及言官清流上疏痛斥這等重利重商的風氣認爲長此以往,豈不是道德敗壞,聖賢大義將在何地,上疏的同時,往往都是寫信給家中,讓家人速去松江,不要耽誤了發財。

………

“消息應該是從皇后娘娘那邊傳到鄭國泰手裡,然後纔在京師散佈開來。”

李文遠沉聲說道,治安司很容易就能找出消息泄露的源頭,王通笑了笑說道:

“陛下既然和皇后娘娘說自然就想到了這一層,我們也不用操這個心了,消息傳出去,松江府短時間內必然萬商雲集,這就要興盛起來了,不過話說回來,早去的確發財,有了這個風傳的消息,南直隸的水師對海上管的也不會那麼嚴了,大批海船海商會過去,眼下那邊收稅管事的還不齊備,做一筆生意就是賺一筆的。”

“王兄弟,天津衛那邊的事情我知道些,若是松江興盛了天津衛豈不是要衰敗,那裡可是王兄弟你的根本之地。”

“不妨,大明的生意盤子太大了,天津衛做的是北地生意,松江做的是南方生意,各吃一塊,松江開埠之後,三江系統在那裡一樣發財,還是多了個渠道,而且天津衛如今金光閃閃天下人都是盯得緊,有了松江那一處大家也不必總盯着天津衛。”

呂萬才聽到王通的回答後,頗爲信服的點點頭王通端起茶水喝了。,繼續說道:

“鄒公公那邊傳了消息出來,說是田義對我等不善,說大家行事謹慎小心些,不要被田義抓到什麼把柄。”

呂萬才搖搖頭,開口說道:

“這田義就是壞腦子的,你一個內官,做人做事和外面的文官學什麼,王兄弟聽過這個沒有,上次北直隸的鄉試,田義託人將自己的卷子混入,結果考官還真把他錄取了,他逢人便誇耀,得意非凡,真不知道想什麼。回味書庫回味書庫”

宦官實際上也是讀書人,和外面的士子文人受到的教育一樣,宦官不可能參加科舉,他們對這個總有幻想,田義這麼做倒也能想通。

“不管他,我在朝堂立足,又不是靠着他司禮監,再說了,他這個掌印太監可不是馮保和張公公那種,隨他去!”

王通隨意的說道,司禮監掌印太監看你不順眼,放在朝中人身上這就是滅頂之災,但王通卻不是那麼在乎,朝堂上田義雖然咄咄逼人,可萬曆皇帝回頭瞥的那一眼卻說明了很多問題,如果張誠和馮保說話,萬曆皇帝絕對不會這般作態。

呂萬才微笑着點點頭,老實說,他心裡不是太有底,但看到王通這般信心滿滿的模樣,也就放心下來,他摺扇敲敲手心,開口說道!

“遼鎮現在大批的人在京師活動,各有職司,有的人在兵部和戶部那邊爲出兵的事情做準備,還有人在各處大佬那邊走動,爲的是請這些人在朝中多說好話……。”

“還有人在大人這邊盯着,錦衣衛的風吹草動他們都要知道”

呂萬才還沒說完,李文遠就插嘴說道,王通不屑的笑了笑,開口說道:

“現在府門前就有三個人,還有從遼鎮回來的幾個錦衣衛,這都是李家派來盯着的,這等心思用在打仗上多好,弄這些小家子事情。

………

實際上,李成樑的這個做法纔算是成熟,大將領兵出戰在外,糧草供應,部隊調配自然是重中之重,但也要把朝廷的工作做好,要不然你領兵在外,背後蹦出個言官來攻訐幾句,又或者什麼人挑毛病,那就麻煩大了。

王通幾次領兵在外,都是後院起火,朝中攻訐不斷,幾次矛頭甚至都指向萬曆皇帝,這就是王通的不足之處丫。

從李成樑的角度來說,他和王通之間的粗焐不少,不說別的,如果王通在他出徵的時候做什麼小動作,那就是天下的麻煩。

關於遼鎮最詳細的消息都是來自遼南的孫守廉,常規的情況下,每五天就有消息從海上和陸上分別送來,如果有緊急特殊的事情,還會加派信使。

秦德倚和李平胡兩個人都被降職成了遊擊,而且派出李如樟去統領他們,就是作爲前鋒來帶罪立功。

遼鎮各處各衛的兵馬,除卻必須要留守的,其餘都是率領軍隊趕往瀋陽那邊,李成樑這次慎重異常,用的是雄獅搏兔的態度來對待女真人,務求泰山壓頂,絕對優勢殲滅對方。

雖說王通對李家這種並不是純粹軍人的將門集團沒有好感,可也不能否認,按照李成樑這個準備,這次戰鬥不會有什麼問題,估計是一場很耀眼的勝利。

不過讓王通感覺到有點不舒服的是,他這邊得不到女真人的太多消息,這不是遼鎮對他進行了消息封鎖,以他了解的情況,就連遼鎮那邊得到的消息也不多,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王通作戰前都是對敵人的情況掌握的十分全面,李成樑也是宿將,想必也是如此。

按照孫守廉傳來的消息,眼下遼鎮邊牆外的女真各部都和大明斷了消息,很是不合作,從前都是主動的通傳通報,現在卻完全不同了。

這個就是奇怪處,建州女真算是女真各部中實力最強的,這幾年中不少部落前來投靠,但並不能說完全的一統女真衆望所歸,也有不少敵視他的勢力,比如說葉赫部,葉赫部敵視建州,和大明卻很親善。

但現在,葉赫部也沒有向大明提供什麼消息,不是說沒有發現。就是說一切正常,沒什麼可稟報的……。

這種“一切正常”纔是最大的不正常……。

松江開埠之議漸起,遼鎮在緊張備戰,但這段時間並不是和平的,哮家遷居到歸化城之後,很快就有了成果。哮傢俬兵和牛根生等三名歸化城本地土豪的護衛隊在寧夏西的方向,和赤斤蒙古部大戰了一場,大勝而歸,擄掠牲畜財貨無數。

有了更加熟悉草原西部的哮家加入,歸化商團武裝在西部草原上的優勢越來越大,哮家也很會做人,已經挑選了三十匹上佳的駿馬送往京師,專供定北侯。

在草原東部,歸化商團和宣府、大同邊兵武裝的力量,拔除了蒙古各部在燕山山脈中的幾處據點,正式進入科爾沁部的勢力範圍,或訐是在滿套兒金礦的攻防戰鬥中見識了商團武裝的實力,科爾沁部的抵抗並不怎麼有力,商團武裝設置第一個墾殖點,和萆原勢力爆發的第一次衝突都不是和科爾沁部的,而是一直沒有來得及進入此處的察哈爾部。

不過在這邊的麻煩是,因爲有山脈的阻隔,運送給養什麼的,從宣府那邊過來並不太方便,走密雲後衛古北口這裡更近,但走這裡偶爾幾次還可以,想要大宗人馬和貨物過境,那就要牽扯到京師的方方面面。

畢竟密雲後衛是京師屏障,這邊的動作兵部和御馬監都要過問,各家商行少不得派人在京師活動。

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608章 夜深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640章 雖不捨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91章 聯動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573章 即將過去的萬曆九年第537章 沙場之技 風起微瀾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793章 糾結第593章 雙局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99章 不回頭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726章 漸緊第1022章 下船威第211章 好大利 不養閒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619章 眼中釘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651章 大明多虧有你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939章 何處來第1041章 向南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51章 試攻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46章 此是故技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
第318章 怒斥發善心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658章 城門前方知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608章 夜深第442章 勝於憂患 敗於安樂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640章 雖不捨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91章 聯動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64章 平安牌子保平安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573章 即將過去的萬曆九年第537章 沙場之技 風起微瀾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793章 糾結第593章 雙局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328章 甕中捉鱉海陸合圍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99章 不回頭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726章 漸緊第1022章 下船威第211章 好大利 不養閒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619章 眼中釘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651章 大明多虧有你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119章 左右前後 破敵爲先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939章 何處來第1041章 向南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905章 夫妻夜話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751章 試攻第198章 京師處處大風起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46章 此是故技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