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

坎寧安期待中的推演終於如期舉行,雙方進入推演場所後,鄧世昌和托馬斯在經過一番沒什麼營養的客套之後,進入導演部旁觀這場推演,而坎寧安和波特爾則對陣以葉銘爲首的華夏一方,雙方開始在棋盤上進行交戰,在長方形的棋盤上,英國艦隊從西南角進入交戰海域,而華夏海軍則從東北角進入交戰海域。

“華夏居然使用的是雙航母編隊?他們把大型航母遼寧號和中型航母江蘇號編入了一個戰隊不怕被一鍋端嗎?”坐在導演部的托馬斯剛開始就被華夏海軍的艦隊編組嚇了一跳,他實在想不明白爲何對方會如此佈置。不過良好的涵養還是讓他壓下了心中的疑惑,托馬斯隨後拿起了一份文件,上面寫着華夏海軍在這次推演中的軍力表,很快,他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華夏海軍的戰鬥機數量居然佔到了總數的一半!其中大型航母遼寧號上是40架戰鬥機,30架俯衝轟炸機和30加魚雷機。而中型航母江蘇號上則是40架戰鬥機10架俯衝轟炸機和10架魚雷機。而相比較而言英國艦隊中戰鬥機數量總攻才50架!對方多出了近6成的戰鬥機!雖然托馬斯對航母作戰並不瞭解,但是經過幾天的接觸他也能感覺到對方的對海攻擊力主要來自於遼寧號大型航母,而江蘇號上的攻擊機最多隻夠一波。“他們想幹什麼?”托馬斯有點疑惑了。

很快雙方艦隊開始展開,英國艦隊分成兩組,彼此之間相距100公里,然後按照預定的計劃,暴怒號航母戰鬥羣釋放12架偵察機對正面90度的範圍內進行偵查,其中偵察最遠距離達到400千米。與此同時。暴怒號上的飛機完整了整備,15架戰鬥機,15架俯衝轟炸機和15架魚雷機被安置在甲板上隨時準備出擊。很快。在半個小時後(演習時間與現實時間直接按照1比10的比例進行換算,也就是現實時間3分鐘。)鷹號航母釋放了第一批15架艦載機進行偵查和艦隊防空。同時甲板上繼續整備第二波偵察機。

華夏海軍也做出了相應的行動,16架水上飛機放出執行偵察任務,遼寧號航母上也做了出擊準備,其安排與英國海軍完全一樣。而江蘇號上則釋放了10架俯衝轟炸機來擔任偵察任務,隨後又釋放了14架飛機負責艦隊防空!而看到這一點,托馬斯的瞳孔不由的一縮,他似乎明白了華夏海軍這樣佈置的目的,江蘇號航母就是一艘專門用來負責防空和偵察的航空母艦。江蘇號上有整整40架戰鬥機,這個數量足夠偵察和自衛了,而且根據演習的規定,戰鬥機的整備時間和起飛距離都要比攻擊機更加優越,在單位時間內戰鬥機可以動用的數量肯定比攻擊機多。而鷹號航母上因爲戰鬥機比例過低,導致了在執行偵察任務時需要戰鬥機和攻擊機混編。而讓大負載的攻擊機起飛的話,自然要佔用較長的跑道,所以一波可以起降的飛機就比較少。

也許從理論上來說雙方應該一樣,一些“聰明”的人也能想出對策,比如說中型航母可以起飛24架飛機。其中戰鬥機可以起飛20架,然後4架攻擊機也能獲得和華夏數量相當的放飛數量,但是實際上。誰敢把自己的戰鬥機全派出去?如果鷹號需要發動攻擊的話,難道攻擊機編隊不派戰鬥機掩護了?(當然,歷史上確實有亡命突擊的,但是在演習推演中,尤其是現在的情況下,沒人敢冒這個險。)難道自己航母的上空不需要戰鬥機保護嗎?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人在第一波偵察機的構成上是5架戰鬥機加10架攻擊機,其中戰鬥機負載艦隊防空,攻擊機量接近規定的極限,而放飛的總量遠達不到甲板的上限。造成了航空能力的浪費。

“江蘇號航母上的魚雷機更像是擺設啊,我看了一下簡報。攻擊機大部分都被放在了下機庫中,看樣子很難用得上了。”托馬斯對一旁的鄧世昌說道。“您說的沒錯。上將先生,這些飛機在華夏海軍航空兵中被稱爲補充飛機。”鄧世昌笑着回答,給了他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至於什麼叫補充機,他們幹什麼的,鄧世昌可沒做任何解釋。

雙方就像在黑夜中的獵手一般小心翼翼的搜索着對方的蹤跡,伴隨着艦隊的推進,雙方直接的距離在不斷變化,但是第一波搜索並沒有獲得結果,按照演習的世界,交戰第一天的白天很快就結束了,連續釋放了三波偵察機後都沒能發現對方的蹤跡,因爲雙方並不是直線向戰場中間走去,只有傻子纔會這樣,雙方都在不斷改變着航跡一會向東北航行,一會又折向西南,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再次改變方向,但是因爲場地的限制,雙方還是在緩緩靠近。

“第二天開始,請雙方做好準備。”當導演部宣佈黑夜結束後,華夏艦隊再一次發生了變化,8艘驅逐艦想着外部運動,呈扇形展開,每艘驅逐艦直接相距15公里,分散的驅逐艦與主力艦隊直接相距20公里,如同撐開的傘一般籠罩在艦隊的前進方向上。這樣一來一道長達近百公里的警戒線出現在眼前,這樣華夏海軍即使遭到偷襲,也有一定的預警時間,畢竟從桅杆上通過望遠鏡發現15km外的大機羣也是可能的。雙方的偵察機繼續偵察,雖然雙方偵察機數量相近,但是因爲英國艦隊是從兩個點進行偵察,其覆蓋範圍遠比華夏要大一些,(當然對於偵察範圍內,華夏的偵察密度更大。)

“這次運氣站在我們一邊!”海上能否先發現對方真的要看運氣,不過這次英國人似乎運氣不錯,從暴怒號航母戰鬥羣中出發的水上飛機發現了華夏布置在外圍的警戒線,而鷹號航母則根據暴怒號提供的方位信息重新調整了偵察機的方向,準備找到對方躲藏在後面的主力艦隊。

與此同時,華夏也發現了英國人的偵察機,不過作爲艦隊總指揮的葉銘並不緊張,因爲他知道對方是單航母戰鬥羣,而且目前只是發現了自己的警戒線,並不知道自己的艦隊位置。而當一旁的軍官問他爲何斷定英國海軍是單航母戰鬥羣的時候,葉銘是這樣回答的:“因爲他們的偵察機數量不夠,在我們發現了那架在警戒線附近晃悠的偵察機並將其擊落後,整整1個小時都沒有新的飛機出現在我們視野中。而如果按照我們的佈置,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雖然我們的偵察機是兩撥,但是在水上飛機附近50千米左右肯定有其它飛機,而對方整整一個小時沒有銜接上,那麼只能說明對方偵察機不夠!”

雖然華夏沒能發現對方的飛機位置,但是葉銘已經知道了對方大概的方向,整個艦隊立即調整航向向着剛剛發現英國水上飛機的地方駛去。而英國人突然發現他們的先手優勢似乎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因爲他們只是短暫的知道了對方警戒線的位置,並不能實施穩定的跟蹤,在水上飛機被擊落後,天知道在這段時間裡,華夏海軍往哪邊移動了!而如果對方全速行進的話,一個小時至少能跑45公里!意識到危機的坎寧安立即重新佈置偵察機開始向目標區域集中搜索。而從鷹號上發出的偵察機也開始輔助偵察,同時鷹號的甲板上開始整備攻擊波次,12架戰鬥機和12架攻擊機停放在甲板上隨時準備出擊。

而此時導演部中的托馬斯可以對戰場全局進行了解,開了上帝視角的托馬斯臉色佈滿了陰雲。此時華夏艦隊距離暴怒號航母戰鬥羣不過350千米,而且雙方航向幾乎相對,也就是說最多2個小時的時間,雙方將進入各自的打擊範圍之內,而在華夏高密度的偵察下,在2個小時的時間裡,暴怒號沒有逃脫的可能,除非立即調頭逃跑,而另一邊,鷹號航母戰鬥羣距離對方有400千米,最多3個小時左右雙方將進入交戰距離,也就是說即使在暴怒號在發現華夏艦隊後第一時間將情報高速鷹號航母戰鬥羣,那麼也有可能造成鷹號航母依然夠不着對手的情況,這樣一來,戰鬥有可能變成添油戰術......。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暴怒號航母戰鬥羣終於和華夏艦隊相遇了,這一次,相遇不再是發現對方,而是由多架偵察機同時發現對方,這樣一來的話,即使對方出動負責防空的戰鬥機驅趕,也很難干擾敵方的持續跟蹤,也就是說此時華夏和英國人的偵察機都可以引導本方的攻擊機羣發動進攻!而同時英國人佈局也肯定了葉銘的推測,英國人是將航母艦隊分開使用了!而他們目前正面只有一艘航母暴怒號,另一艘航母在哪並不清楚!不過沒關係,對於葉銘來說先打沉眼前的再說吧。

感謝書友zhou玉1976、姬雅251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奧芬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81章 準備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744章 絕境第1148章 巷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442章 硬核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006章 坑隊友?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909章 驚變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53章 餘波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187章 對攻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59章 撤退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12章 反攻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407章 應對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097章 瓜分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073章 擔憂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387章 決斷第443章 僞裝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07章 和解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421章 異變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58章 鏖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297章 規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388章 登陸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866章 重創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961章 崩潰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
第81章 準備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744章 絕境第1148章 巷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1442章 硬核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006章 坑隊友?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909章 驚變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853章 餘波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235章 羽翼豐滿的公海艦隊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187章 對攻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59章 戰列艦計劃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59章 撤退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312章 反攻第412章 誘敵深入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407章 應對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1097章 瓜分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073章 擔憂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451章 多點開花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387章 決斷第443章 僞裝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07章 和解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421章 異變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258章 鏖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297章 規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388章 登陸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866章 重創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961章 崩潰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