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雄才韜略(3)

是到了,但見一片新平整的土地之上,數百棟嶄新的庭院別墅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整個村落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就像一個高檔的別墅區,哪裡還找得出數月前,荷塘村百廢待興時,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的破敗模樣。

兩相對比,變化顯而易見,首長剛纔毫無表情的臉上這一刻頓時又有了笑意:“這就是荷塘新村?”

楊志遠點頭,說:“是,因爲急着想讓鄉親們在年前都住進新房,還有些配套工程還有待掃尾,還有瑕疵。”

首長這次不吝表揚,說:“會通市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將災後重建工作進行得如此有聲有色,已經很不錯了,這說明會通市委市政府是做了不少工作,費了不少心力的。”

楊志遠說:“要是首長晚來兩個月,那些黃土,都會栽樹種花養草,一到春天,田野裡五顏六色,蜂蝶翩躚,新村裡花團錦簇,肯定是春滿荷塘,美不勝收。”

首長笑,說:“楊市長是詩人?”

楊志遠笑,接話:“首長,您怎麼知道,我在學生時代還真被稱之爲詩人。”

首長笑呵呵:“我就知道,因爲在詩人的筆下,生活不僅僅是生活,生活還應該有着詩的美感和質感。”

楊志遠笑,說:“只是現在當了市長,已經沒有時間寫詩了,只會站在臺上‘繼往開來’‘團結奮進’諸如地作些報告,何談詩情。”

首長笑,說:“即便都是些陳詞濫調,但我想別人作報告,枯燥無味,但楊市長作報告,那肯定抑揚頓挫,充滿詩意。”

湯治燁笑,說:“首長,還真讓您說對了,楊市長的報告還真是如此,充滿詩情畫意,很有說服力。”

楊志遠笑,說:“湯省長,這話有些過了吧,且不說首長會不會相信,反正我是不信。我作報告,坐在臺下的都是一些小領導,您這麼大個省長,什麼時候聽過我的報告?我還真不知道。”

湯治燁笑:“茉莉,茉莉,莫離莫棄,你若不離我便不棄,這不是一篇精彩的充滿激情的報告又是什麼?”

楊志遠這個動情的演講,首長是知道的,上次到荷塘災區聽鄉親們多有提起,首長哈哈笑,說:“楊市長,我給你一個建議,在荷塘新村的兩邊種滿茉莉,讓茉莉花成爲荷塘的村花。讓荷塘的鄉親們一看到茉莉,就會記住曾經讓大家熱血沸騰的一種黨和羣衆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兄弟之情。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但這種質樸的情感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值得我們反思。”

楊志遠趁機進言:“那能不能有勞首長給‘荷塘新村’題寫村名?”

首長這回沒有拒絕,很是爽快地點頭:“今天既然點菜要吃西臨江的河魚,怎麼着也得付點飯資,就以字抵飯,如何?”

楊志遠嘻笑,說:“要不請首長在會通多停留幾天,一日三餐的河魚都由我包了,多換首長几幅字。”

“你倒是想得美!”首長哈哈大笑,心情愉悅。

此時大家已經走在荷塘新村寬敞的水泥路上,目光所及,整個荷塘村已是舊貌換新顏,首長環視着眼前這個有如小集鎮的村落說:“我記得我上次到荷塘來的時候,滿目瘡痍,到處都是泥漿。而我站立的這裡,原來應該是一個小山包吧?”

這個趙洪福不知道,他笑,說:“首長,這個我還真不知道,這個您得問楊志遠同志。”

楊志遠不得不感嘆首長記憶力真是好,這一片原來還就是一片山地,楊志遠會同市規劃設計院的專家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最終將荷塘新村新址選在這一片山地。一來整合宅基地,不以佔用良田菜地爲先決條件,二來此處地勢高,靠近省道,對村民的生產和生活都方便。

荷塘新村進行災後重建後,指揮部按規劃將兩頭山包的土往中間一推,夯實,然後再修了一條五公里長的荷塘大道,一頭連着省道,一端接着即將建成的荷塘堤風光帶。左邊就是初具規模的荷塘新村,不久的將來,荷塘新村必定會成爲一個繁華的小城鎮。而荷塘大道右邊的地塊,毗鄰西臨江,這裡原來以沙石灘地居多,是荷塘村的一片荒地,現在荷塘大道一拉通,這一片荒地頓時成爲荷塘村的黃金地段,修別墅,建江景房,極具商業價值,而且將來一旦規劃中的高新產業孵化園得以實施,荷塘新村就會因此成爲城中村。

楊志遠在整合荷塘全鄉的宅基地後,已經將荷塘大道右邊的這一塊土地掛牌售出。所得款項政府分文沒收,全部注入災後重建基金,用於荷塘全境鄉親們的房屋重建和生產發展。當然,考慮到此地段主要爲荷塘村集體的土地,所得款項荷塘村佔五成,其餘五成歸荷塘全鄉鄉親們所有。

楊志遠還真沒想到,首長上次匆匆忙忙地,在荷塘災區轉了一圈,竟然就把荷塘村的地形地貌記住了。楊志遠佩服,說:“首長您到底是學地質的,這荷塘新村的新址這一片原來還就是一片山丘,首長您上次匆匆忙忙,您這都記住了。”

首長笑,說:“我之所以印象深刻,就因爲我與市長的想法如出一轍,如果荷塘村要選新址,此處爲最佳位置。”

楊志遠和首長說笑,說:“首長既然如此,您上次幹嗎不指點江山,直接指出,荷塘村的災後重建非此處莫屬。”

首長笑呵呵,問:“楊市長,我能這麼說嗎?”

還真不能說,首長真要金口一開,荷塘村像現在這樣自覺自願地重建還好辦,要是鄉親們沒有重建的打算,首長話一出口,上上下下豈不都會去琢磨怎麼實現首長的指示,鄉親們如果心不甘情不願,那就不是爲民辦實事,而成了勞民傷財了,所以到了首長這個位置話不能隨便說,態不能隨便表。所以剛纔在河堤之上,首長一到關鍵時候就不言不語,就在於此。

首長笑,說:“這不挺好,首長沒說話,荷塘新村不照樣巍然聳立。”

楊志遠連呼可惜,說早知道首長也有如此想法,當初看到首長進了荷塘村,就該主動往首長面前湊,可惜了這麼好的機會。首長笑,說楊市長這‘可惜’一詞從何說起。楊志遠說,我要是主動往首長跟前湊,首長就會問了,你這個總指揮,對荷塘村的災後重建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楊市長就會這這這,那那那,把災後重建新村的想法和盤托出。首長如果也有此想法,肯定會點頭,說好。首長根本就不用多好話,一個好字就成了。那我上次找省長批點預算外資金,就可以獅子大開口,不說五千萬,至少兩個億。

湯治燁在一旁說:“楊市長怎麼回事?我是節衣縮食,這才擠出五千萬,你好像還貪心不足。首長您可別上他的當。這個‘好’字您可不能說,這個楊市長最喜歡拿着雞毛當令箭,到時我拿不出錢,楊市長找我要,我就找您要。”

首長笑呵呵,說:“我一個字在省長這裡抵這麼多錢,我還真不知道。”

趙洪福打趣,說:“首長,要不您試試?”

首長笑:“那就算了,這可不好試。”

大家哈哈笑,新年的氛圍更濃了。

首長一路過來,其實已經對這十五公里長的地貌瞭然在胸,他從心裡對會通的這個規劃表示認可,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看,這十五公里靠近江邊的地段,將其打造成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孵化園一旦成爲現實,這對這個城市乃至於全省經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這個市長還真有戰略眼光,看問題有廣度,胸有韜略。而且不只是說說,想到就做,首長還能看不出來,這條荷塘大道爲何要修成八車道,一個小村小鎮有何必要,會通市分明就是在利用這次災後重建的機會,將這荷塘新村地塊先行發展起來。會通這是在布點,城區與荷塘新村地塊是會通經濟發展的兩個關鍵點,兩點成一線,將來兩頭一擠壓,這個高新產業孵化園就可以築巢引鳳,大幹快上。

首長此時看似隨意地問了楊志遠一個問題:“楊市長,如果按市政府的規劃,即便是那十五公里的土地多爲灘塗,但肯定還是會有部分鄉親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將來的生計怎麼辦?楊市長有沒有考慮過坐吃山空這個問題。剛拆遷,有補償款,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坐吃山空之後呢,鄉親們靠什麼生活?到園區打工?可你這是高新產業孵化園,鄉親們無一技之長,誰會要?”

楊志遠胸有成竹,說:“首長,未來的高新產業孵化園將實現股份公司制,所有的佔地羣衆都將成爲公司的股東,享受園區土地帶來的增值收益和園區發展帶來的效益。”

爲什麼孵化園要實行股份公司制,是因爲孵化園除了築巢引鳳,還會成立創業投資公司,對前景看好的高新初創企業進行風險投資,享受投資收益。這纔是孵化園成功的又一所在。

首長微微一笑,朝村中走去。

此時鄉親們早就蜂擁而出,於兩旁夾道歡迎。首長樂呵呵,與鄉親們握手。首長還隨機走進了一戶羣衆家,關切地詢問鄉親們的生活,還饒有興致地問鄉親們的房子有多大的面子?房子的造價多少錢?鄉親們是不是承擔得起?

一聽鄉親們告知荷塘新村形如別墅的小樓,大的有三百平方米,小的也有一百五十平方米,是按人均50平方米的面積進行分配的。首長問楊志遠,會通的人均住房面積是多少?楊志遠說去年會通全市的人均住房面積只有26平方米。首長笑呵呵,這麼說鄉親們都超標了,看來又有城鎮居民被鄉親們平均了。一聽鄉親們說了房子的造價。首長有些驚訝,這麼便宜?看來鄉親們不止超標了,還有些讓人嫉妒了。

首長還走進了村中的養老院,看望了村中的孤寡老人,首長連連點頭,說會通市的災後重建工作做得不錯,有許多值得借鑑的經驗,看到鄉親們生活安逸,精神抖擻,我也就真正放心了。

楊志遠實話實說,說這次荷塘災區的重建工作之所以進展迅速,是因爲它的地理位置優越,荷塘災區靠近市區,鄉親們都還富裕,土地也有商業價值,掛牌拍賣,賣得起價,要是換上偏僻之地,肯定是困難重重。會通8月的洪災,受災的地方不僅僅只有一個荷塘,只是因爲荷塘8·13決了堤,這才引起大家關注,成爲焦點。其實8月份的那場洪災,下面的縣鄉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有一個村數十戶被泥石流掩埋,該村搬遷重建,其災後重建工作就進展緩慢,不及荷塘。

首長‘哦’了一聲,看着楊志遠,沒說話,心想這個楊志遠,此話的目的何在?

楊志遠說:“所以一個城市除了具備完善的救災應急機制,關鍵還得自身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有了錢,什麼都好辦,江河堤壩都可修繕一新,何懼暴雨水患。”

首長顯然明白了楊志遠這話的意思,他笑:“怎麼讓會通有錢?高新產業孵化園。”

楊志遠猛拍:“首長英明!”

首長一笑,說:“看來剛纔洪福書記說得很對,你這個楊志遠時不時在想方設法算計首長,得小心。”

趙洪福笑,說:“首長現在才明白了,是不是爲之已晚。”

趙洪福這話是什麼意思,因爲誰都看出來了,楊志遠帶首長於河堤繞行了一圈,收效明顯,首長之所以問起失地羣衆將來的生活安置問題,現在又主動提到高新產業孵化園。很顯然,首長已經把會通的這個宏大的城市規劃記下了。會通市再把這個高新產業孵化園的規劃上報,肯定事半功倍。

趙洪福心想,這個楊志遠,這次又讓他算計對了。首長這一路笑呵呵,除了因爲今天是除夕,是不是也有對會通成績的肯定和對楊志遠這個市長的認可。

此時天色已暗,首長笑呵呵:“市長同志,這麼一大羣人,就餐的地點安排在哪?”

楊志遠指着不遠處的荷塘村部:“就那!”

首長一看村部屋前的曬穀坪上,不僅擺起了流水席,而且還燃起了一盆盆篝火,首長笑:“楊市長這唱的又是哪一齣?”

楊志遠笑,說:“首長,您這還真冤枉我了,這可是鄉親們的主意,與我毫無關聯。知道首長要和鄉親們一起辭舊迎新,歡度春節,鄉親們都巴不得請首長上自家做客,可首長至多隻能到一家不是,去哪一家,都不好安排,鄉親們一想,得,乾脆於村部舉行一個盛大的篝火晚會,大家都沾沾喜氣。”

首長呵呵笑,說:“既然是鄉親們的意思,那就客隨主便。”

大家走到村部,篝火把周圍都照得亮堂堂的,倒也不覺寒冷。戴逸飛領着首長、書記省長進了堂屋。李儒特意放慢了腳步,和楊志遠走在了後面,目的何在,李儒是想趁機給楊志遠介紹隨首長同行的幾位部委領導。

大家笑意盈盈地握手,李儒笑,說:“楊市長,看來你那個高新產業孵化園勢在必行,審批有難度,怎麼辦?肯定會死皮賴臉找李儒同志幫忙,李儒同志不耐其煩怎麼辦?只能找部長們說說情,現在部長們都在,機會難得,連電話費都省了。”

李儒還趁勢推了楊志遠一把:“部長們我是給楊市長介紹過了,至於部長們那一關,楊市長能不能過,那就不在我,而在楊市長自己的表現了。”

楊志遠心領神會,說:“等下一定得陪部長們好好喝一杯。今天是除夕夜,部長們得開懷暢飲才行。”

有部長笑,說:“醉了怎麼辦?首長罵,楊市長挨?”

楊志遠笑:“我倒是想讓首長罵,可我夠不着啊。”

沒想到首長轉了一圈出來,聽到楊志遠這話,笑呵呵,說想找罵還不簡單,用不着分職務高低,楊市長想我怎麼罵你。楊志遠笑說首長怎麼罵都行,但今天是除夕,估計首長也不會罵得太難聽。首長笑,看來楊市長這是把握了首長的心態,行,今天是除夕,和鄉親們在一起,多喝幾杯沒關係。

楊志遠笑,說:“看看,首長多開明。”

首長笑,說:“我看你不但會算計,還蠻會拍的嘛!”

大家哈哈一笑。

李儒此時看到了一旁的安茗,笑:“安茗早來了?”

安茗笑,小聲說:“領導好!”

李儒笑,說:“什麼領導,你也跟志遠一樣,叫李儒兄爲好,這樣聽着舒坦。”

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9章 磁場效應(3)第1章 黨校報到(1)第14章 通普高速(3)第34章 花香遍地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22章 桃李天下(2)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30章 冬天的溫暖(2)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4章 元旦前後(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25章 心如電擊(2)第4章 魚頭期貨(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13章 得失之間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32章 熱淚盈眶(1)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1)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6章 有情翩翩(4)第2章 韜光隱晦(1)第9章 磁場效應(4)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7章 英雄相惜(2)第10章 漁翁得利(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8章 市長調研(4)第4章 不拘一格(1)第2章 韜光隱晦(1)第15章 舊地重遊(2)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4章 先謀後定(1)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6章 短兵相接(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4章 先謀後定(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7章 官德民風(3)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5章 洽談周(2)第3章 將軍令下(2)第8章 知無不言(2)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3章 多方會談(1)第15章 舊地重遊(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1章 初來乍到(2)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章 嘔心瀝血(3)第9章 國慶長假(4)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11章 陳年舊案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5章 執政之道(2)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3)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34章 龍舟待發(2)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1章 黨校報到(2)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1章 初來乍到(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師生情重(1)第34章 花香遍地第7章 英雄相惜(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21章 有的放矢(1)
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9章 磁場效應(3)第1章 黨校報到(1)第14章 通普高速(3)第34章 花香遍地第23章 線上有線(4)第22章 桃李天下(2)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30章 冬天的溫暖(2)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2章 師生情重(2)第4章 元旦前後(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25章 心如電擊(2)第4章 魚頭期貨(2)第30章 責無旁貸(4)第15章 安茗家世(2)第13章 得失之間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24章 將軍光臨(1)第32章 熱淚盈眶(1)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1)第26章 尋根之旅(3)第23章 線上有線(2)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6章 有情翩翩(4)第2章 韜光隱晦(1)第9章 磁場效應(4)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12章 驚濤駭浪(3)第7章 英雄相惜(2)第10章 漁翁得利(1)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39章 依依惜別(2)第8章 市長調研(4)第4章 不拘一格(1)第2章 韜光隱晦(1)第15章 舊地重遊(2)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4章 先謀後定(1)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6章 短兵相接(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4章 先謀後定(2)第32章 昔日重來(2)第7章 官德民風(3)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44章 千里姻緣(3)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5章 洽談周(2)第3章 將軍令下(2)第8章 知無不言(2)第29章 刮骨療傷(2)第35章 心情愉悅(4)第3章 多方會談(1)第15章 舊地重遊(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1章 初來乍到(2)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20章 重大突破第3章 嘔心瀝血(3)第9章 國慶長假(4)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11章 陳年舊案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5章 執政之道(2)第5章 魚苗事件(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3)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34章 龍舟待發(2)第23章 蓄意阻擊(3)第1章 黨校報到(2)第11章 勿忘歷史(3)第1章 初來乍到(2)第12章 晴天霹靂(3)第2章 師生情重(1)第34章 花香遍地第7章 英雄相惜(1)第27章 競逐風流(2)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22章 江山多嬌(5)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16章 同學情誼(1)第21章 有的放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