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

勒馬站在沙堤上,嶽海樓、仲長卿等人眺望渾濁的滔滔淮水,臉上憂容難去——

豫西南諸山進入四月之後就連日豪雨,不僅汝潁之間數百里方圓的洪泛區再度澤國,淮河自羅山以東沿岸也因爲連年戰事堤岸失修,淺淤地帶比往年更早變成汪洋沼澤,極大限制了兵馬的展開。

雖說暫時無需擔心南朝兵馬敢強行渡淮北征,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能獲得更長的休整時間恢復軍心士氣,但雨季提早這麼多,河淮地區所種植的小麥等作物受淹嚴重,將極大影響今年的夏糧收成。

“汪伯潛他們就這麼玩完了,也太他媽兒戲了吧?”

沉默壓抑的氣氛下,終於有人忍不住發起牢騷來。

仲長卿回頭看了一眼,卻沒有吭聲。

得汪伯潛遣秘使聯絡,得知紹隆帝趕在徐懷尚未統兵渡淮之前,密謀出京東奔潤州,與葛鈺所部會合另立新都以制衡京襄,仲長卿當時就沒有覺得紹隆帝、汪伯潛之流如此沉不住氣,能成什麼大事,但也以爲南朝會亂上一陣子,就叫他們有機可乘。

仲長卿怎麼都沒有想到,徐懷一個多月來坐鎮潢川,二十萬兵馬陳於淮河以南不動如山,整件事就有如鬧劇一般,這麼快被摁滅掉了,快到鎮南、平燕宗王府根本就沒有來不及做出什麼反應。

雖說南朝潛邸系並沒有徹底分崩離析,韓時良所部還據守楚州,葛伯奕、葛鈺更是率精銳兵馬佔據浙南(兩浙東路),但隨着紹隆帝重返建鄴,則意味着整個荊湖以及兩廣、兩江、浙西、淮西等地都盡入京襄囊中。

京襄當年初據汝蔡申三座殘州、南陽、襄陽兩府以及半個荊州,就在中路擋住他們三十萬兵馬南下,接下來京襄所掌控的地域與人口,十倍於前,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不要說組織新的攻勢,真有可能擋住京襄北進的兵鋒,守住河淮、河洛等地嗎?

這些年與京襄鏖戰這麼多回,又完整經歷第二次淮南會戰,仲長卿內心深處對此是深深懷疑的,只是不想動搖軍心,他只能極力掩蓋住內心的沮喪與無力感。

當然了,兩府大部分將領此時是認識到京襄這根骨頭不好啃,大多數人也都認爲在沒有更好的機會之前,應該暫時放棄繼續渡淮或從中路南下發動新的攻勢的意圖,但也沒有幾個人認爲在攻守易勢之後,擋住京襄渡淮北上的兵鋒,守住河淮會有什麼問題。

畢竟守比攻要容易得多。

仲長卿內心深處希望自己是杞人憂天,但到底是不是真杞人憂天,或許不需要過多久,就會經受檢驗吧?

…………

…………

淮河流域雨汛提前到來,長江沿岸還沒有進入梅雨時節,氣候甚至比往年都要溫潤,正是春光明媚之時。

徐懷站在鐵甲樓船的甲板上,建鄴城已經出現在視野的遠方——

江南正是綠樹成蔭、花草芳菲的時節,到處都是濃郁的青翠碧綠,但爲防止城頭守軍視野受到遮擋,城

牆外一兩千步範圍內的草樹一併剷除,禁止建造屋宅庭院、禁止流民滯留,彷彿這方世界在接近建鄴城時被突然的抹去一片;灰撲撲的城牆也顯然與周遭青翠欲滴的樹林、水澤、麥田格格不入。

之前奔赴京畿勤王,徐懷沒有踏入建鄴城半步,嚴格說來這次是建繼帝駕崩之後徐懷第一次踏足建鄴城。

徐懷拒絕周鶴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的禮數,也沒有耀武揚威的在數千甲卒的簇擁下進城。

除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徐懷在秦淮河口登岸,與出城來迎的韓圭、董成、陳鬆澤、王峻、蘇蕈以及提前兩天從泌陽趕到建鄴的史軫、範雍、徐武江、郭君判等京襄系將臣會合後,就在兩百多甲騎的簇擁下,直接往西城麗景門而去。

經歷“逃京之變”的建鄴城,在“迎歸”紹隆帝之後,很快就恢復往昔的平靜與繁榮;長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彷彿逃京之變只是一場鬧劇或者驚夢,過去了就不應該留下什麼痕跡。

“……將陛下‘迎歸’之前,就陸續有三千多府軍從潤州逃散,目前除了百餘人藏匿在外,還不知道已然平亂的信息外,其他府軍兵卒都已經覈查到人……”

進城這段路,史軫、韓圭、董成等人也都策馬同行,詳細介紹逃京之變收尾處置的一些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總數高達兩萬人的建鄴府軍的安置。

徐懷是下定決心要將國都重新遷往襄陽,建鄴府軍兩萬兵卒都是從地方徵召的役卒,直接轉爲募兵調往襄陽駐守,大部分將卒都會有牴觸情緒,不符合京襄一貫的徵募原則。

同時這些兵卒又經歷逃京之變,人心浮躁。

因此在將紹隆帝迎歸後,在王番、韓圭、董成等人的推動下,以權知建鄴府事、暫時統攝建鄴軍政事務的董成,就着手對建鄴府軍進行分批裁撤,沒有等到遷都之事正式提上日程之後再突然解散建鄴府軍。

那樣的話,很可能會給江東地區帶來嚴重的治安隱患。

當然了,爲了將工作做得足夠細緻,除了董成進潤州接管的那部分府軍將卒外,之前從潤州逃散的府軍也進行相應的梳理。

“朝堂之上還是有不少人並不是很贊同遷回襄陽啊,”史軫要比徐懷提前兩天抵達建鄴,與王番、顧藩、周鶴、錢擇瑞等人都已經見過面,頗爲感慨的說道,“還要勞煩使君親自說服啊!”

徐懷點點頭,心知就算將紹隆帝控制起來,但遷都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太多了,驚擾極大。

不要說朝中大臣了,京襄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或者說認爲有比遷都襄陽更好的選擇。

雖說在這件事上,徐懷主張已定,但也不會刻意壓制內部不同的聲音存在。

董成以權知建鄴府事暫攝建鄴軍政之後,牛首山義軍的指揮衙署也就合併到兵馬都監司。

爲迎接徐懷的入京,騰空出來的平涼郡公府進行過一番緊急修繕,還將兩側的宅院徵用,作爲侍衛兵馬的駐營。

懷雖說拒絕周鶴率領百官出城迎接,但周鶴還是堅持與顧藩、王番、錢擇瑞以及武威郡王等人率領文武百官在平涼郡公府宅邸之前相迎。

徐懷無意搞太大的排場,與文武百官見過面後,便着文武百官各自退去,但周鶴、顧藩、王番、錢擇瑞、武威郡王趙翼、喬繼恩等人,徐懷還是特地吩咐鄭屠提前在宅邸安排夜宴相飲。

晚宴過後,衆人移至西園花廳飲茶,錢擇瑞就徑直提及遷都之事:

“大越近半財賦都出自兩江、兩浙,淮東、浙東又沒有徹底安穩下來,以建鄴爲都,使相以招討使在壽春督戰,揮軍渡淮,應比遷都襄陽更爲便捷些……”

遷都襄陽,首要目的就是不再使中樞脫離控制,但在錢擇瑞看來,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徐懷可以將招討使司長駐於壽春,也能就近遙控中樞爲其所用,各方面的驚擾也能降低許多。

在這方面,顧藩、周鶴跟錢擇瑞都是持相類似的意見。

再說了,在“逃京事變”發生後,就直接遷都襄陽,很難不叫世人聯想翩翩。

沒有得到徐懷的准許,史軫、韓圭到建鄴後,並沒有徹底的將京襄的戰略設想,跟顧藩、周鶴、錢擇瑞他們交底。

不過,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很多事情也沒有辦法再遮掩太深。

除了便於控制之外,遷都襄陽,徐懷還考慮到兩個關鍵性的因素,此時也是耐着性子,跟錢擇瑞他們詳細解釋。

國都作爲中樞所在,官吏羣體極其龐大,同時整個帝都的人與物,大半都以爲國都爲中心進行流轉,註定的國都人口要遠比普通的路府州治密集得多;甚至還需要維持較大規模的駐軍。

想要維持如此龐大的人口,以往主要是都靠租賦漕運,每年不計成本的將數以百萬石的物資運抵京師;這也使得以往輸入京師的租賦,大半消耗在這上面。

大越立朝以來,冗官冗費冗兵積弊難返,有相當大的因素與此相關。

徐懷希望這一弊端有所改觀,最好的模式就是在京師及附近地區大規模發展工造,去平衡京師的物資消耗。

然而目前京襄所發生的工造體系,對水力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襄陽位於南陽盆地、江漢平原與荊巫山系相交之地,能利用的水力資源,遠非位於江淮平原的建鄴能及。

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因素,就是北伐的戰略方向性選擇。

十年戰亂,河淮地區消耗太大,就算強行收復,生產恢復也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還不得不隨時面對赤扈人大規模騎兵的威脅。

徐懷有意先收復有山川之險的河洛地區,註定帝國的軍政重心需要放在襄陽,而非建鄴。

而更爲長遠的,徐懷並不想收復中原之後就此罷手,更想着將陝西以西的河隴、河湟乃至吐蕃高地、西域都納入帝國的版圖,同時還需要決定性的摧毀赤扈人的有生力量,都決定帝國的軍政重心需要往西傾斜……

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二十章 問策第四章 嶽海樓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十七章 換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八十章 牽掛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
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章 問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二十章 問策第四章 嶽海樓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十七章 換血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八十章 牽掛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三十章 探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