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名字不好

在蕭皇后進來之前,來護兒這邊有個小小的請求,楊銘非常痛快的答應了。

那就是放過荊元恆的兒子們。

荊元恆以前是來護兒的老部下,兩人的關係非常鐵,如今斯人已逝,自然要保一保其子孫後代。

“好好的,怎麼要卸任右翊衛?”蕭皇后疑惑的瞥了一眼兒子,看向來護兒道:“太子嚇唬你了?”

蕭皇后和來護兒,這是老熟人,她是不希望來護兒交權的。

“不是不是,”來護兒擺手笑道:“您瞧臣這身子骨,哪還能經得起馳騁沙場?臣現在出門,是能乘車就乘車,實在是受不得騎馬的顛簸,遇到崎嶇之道,只覺身子骨都快散架了,軍府之事,確實管不動了。”

蕭皇后嘆息一聲,看向楊銘道:“榮公一生戎馬,於國有大功,你要善待。”

人家也不傻,猜到來護兒這是忌憚兒子纔會主動放權,要不然以大隋的慣例,一般都是能幹到死,絕不在活着的時候放手。

那麼蕭皇后口中善待這兩個字,就是希望兒子放過來護兒。

楊銘笑道:“兒子自然曉得,阿孃放心好了。”

“右翊衛是我大隋府兵之精銳,榮公今已放手,繼任者何人合適?”蕭皇后問道。

楊銘看向來護兒,笑道:“既然榮公在,不妨就由榮公推薦一個吧。”

給你個面子,你推薦吧,不合適了,我照樣不會用。

來護兒沉吟片刻,道:“臣以爲,懷義最合適,太平公威望在,懷義又有軍功,如今正值盛年,右翊衛非他莫屬。”

楊銘一愣,不得不在心中佩服此人的老謀深算。

他在腦子裡也猜想過,來護兒到底會舉薦誰呢?也許是玄感兼任,也許是李靖調任,也許是裴矩裴蘊兼着,但來護兒竟然將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給說出來了。

牛逼啊,你特麼能猜透我的心思?

爲什麼史懷義最合適呢?裴楊之爭已經露出苗頭,這個位置既得是楊銘心腹,又不能是裴楊兩家的人,史懷義無疑是惟一選擇。

左右翊衛,國公擔任最合適,宇文化及襲了許國公,史懷義襲了魯國公,兩人還都在京師弔喪,守着軍府大營,非常方便。

“阿孃覺得如何?”楊銘現在與蕭皇后的關係正在緩和,所以不叫什麼母后了,顯得生分。

蕭皇后鳳眼一白:“榮公都說到你的心坎上了,我還能說什麼呢?就這麼安排吧。”

接下來,三人又在大業殿聊了很久,都是些家長裡短。

朝會時間也快到了,所以來護兒沒必要回去,楊銘令楊瑞親自將來護兒送到兵部官署,以示敬重。

這一天,也是蕭皇后生平第一次,主持朝會。

楊銘之所以願意讓他媽來,一來是蕭皇后站在自己這邊了,再者,蕭皇后在場,對百官有着極大的安撫作用。

畢竟很多楊廣舊臣,如今一個個的提心吊膽,生怕太子收拾他們,而蕭皇后是可以保護他們的。

“荊州的事情,也結束了,蕭銑一干舊部,死的死,降的降,荊州可以偃兵了,”裴矩道:“那麼是丘和回來,還是楊玄獎回來?”

楊銘看向自己老媽,讓她先說。

蕭皇后雖然從未乾政,但朝局人家是清楚的,自己弟弟蕭瑀是個多舌怪,啥事都跟他說。

但是這一次,她可不好選了。

爲啥呢?丘和以前一直是巴結宇文述的,但是後來楊銘跟宇文述不對付,他覺得宇文述靠不住了,於是開始巴結裴矩,也就是說,這個人眼下是裴矩的人。

那麼楊玄獎呢,又是楊玄感的人。

於是蕭皇后道:“吾兒自己決定吧。”

我決定不了,就拋還給你。

楊銘點了點頭,朝裴矩道:“丘和老成持重,主政地方比玄獎經驗豐富,如今荊州也需要休養生息,就讓玄獎回來吧。”

裴矩點了點頭,安排尚書省發文召回楊玄獎。

蘇威不在的時候,就是他最大。

“駙馬年輕氣盛,在嶺南殺的有點狠,如今局勢穩定,應派遣溫和之人,主政嶺南,”來護兒建議道。

李世民確實太狠了,下了嶺南之後,不聽話的直接就殺,如今的嶺南,差不多聞世民之名聞風喪膽,這不利於國家在那邊推行政策。

給你一拳,世民已經幹了,給你甜棗,就得換個人了,恩威並濟嘛。

來護兒這話一出,覺得自己屬於性格溫和的,一個個都低下頭,就怕楊銘點到他們,畢竟嶺南那地方,誰也不想去。

楊銘也是老奸巨猾,他點名,是得罪人,於是又拋給來護兒:

“那麼榮公舉薦一個吧。”

我了個擦,這事也讓我推薦?真特麼陰,來護兒先是試探道:

“是封疆大吏,還是擇選地方太守?”“如今的嶺南,需要一言堂,還是封疆合適,不然各方意見不一,政策也不好推行,”楊銘笑道。

來護兒一臉苦逼的開始埋頭沉思起來,東宮誰性格比較穩重,可以就任封疆呢?

李百藥?這個人有點太溫和了,溫和的都有點軟弱了,當不起這種差事,李綱又太老。

不對,不能從東宮選,東宮的人事安排,恐怕太子心中已經有主意了。

思考半晌,來護兒硬着頭皮道:“臣以爲,唐國公比較合適。”

我擦,你可真陰險,趁着李淵不在,把人家扔嶺南?楊銘笑道:

“就這麼定了。”

如今天下大定,山西不需要太原留守,有裴寂這個太原太守就可以了,所有太守都直歸朝廷管理,不能再有李淵這種大區總管了。

朝堂上的李建成咬牙切齒,嗎的,你是恨不得我們父子永遠見不着是吧?

楊玄感笑道:“榮公既然就任兵部,江都是否還要再派人鎮撫?還有林士弘,是不是應該召回。”

“江都不能再放人了,”楊秀沉聲道:“南方除了嶺南,不宜封疆,不然容易脫離朝廷控制,江都太守不是空下來了?補個太守就可以,至於那個林士弘,本是鄱陽人,讓他來北方當官,屬下將官全打散了,分往各地。”

人家確實有大局觀,不愧是楊堅的兒子。

但是他本來是想舉薦次子楊明去江都做太守的,結果還沒開口,楊銘就已經定下人選了。

誰呢?東宮家令寺陳叔達。

老陳家在江南是有底蘊的,又是陳淑儀的家人,靠得住。

楊秀一臉吃癟,趕忙又道:“那麼歷陽太守,讓楊明去吧?”

“哪個楊明?”楊銘笑呵呵道。

楊秀一愣,好小子,我兒子跟你同音,都得改名了是吧?

“就是臣的次子,他這個名字臣起的不好,得改,”楊秀道。

楊銘點了點頭:“那就讓他去,但是去了別亂來,不要以爲是孤的兄弟,我就會縱容他爲禍一方。”

“一定不會亂來,臣的次子,是個老實人,”楊秀笑呵呵道。

蕭皇后忍俊不禁道:“老實人好啊,老實人做事有分寸,老四在洛陽還沒有府邸吧?”

楊秀趕忙道:“回皇后,暫時住在長子的蜀王府。”

“兒子是蜀王,父親卻沒爵位,是不是不太合適?”蕭皇后看向楊銘。

楊銘笑道:“那就給四叔再建個府邸,總不能將楊孝的爵位再給四叔,不合適的。”

“確實不合適,”楊秀明白楊銘這話是什麼意思,他要是敢開口要王爵,楊銘就不會再重用楊孝,你們父子倆只能有一個王,你自己選吧。

接下來,尚書省又安排了一些政務,各部門都下去忙去了。

這跟後世的開會性質差不多,主要是佈置任務,然後各司其職,幹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年明月曾說過:慢慢來纔是最快的方法,所有人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做自己的事情,最節省成本了,不會有作用力互相抵消,大家都會朝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往前走。

朝堂就應該是這樣,每個人的工作性質,要分的很清楚,幹什麼的就是幹什麼。

但是眼下的大隋朝堂,有很多位置的人,手伸的太長,他們的權利超出了他們的職權範圍。

這種現象想要扭轉,幾乎不可能,要不然當年明月也不會有這樣一番話,他是從歷史無數失敗的例子中總結出來的。

總結經驗,與落實踐行,這是兩碼事。

不過楊銘會盡力去改善,能改到什麼地步算什麼。

這天晚上,楊銘來到了徽猷殿,昏暗的燈火下,坐在了老爹楊廣的牀榻旁的椅子上。

楊廣眼下睜着眼,但是說不出話來,因爲給他下藥了,不過他能聽到。

“父皇好好養傷,朝堂的事情有和我母后主持,你不必擔心,”楊銘面無表情道。

楊廣急怒攻心,都快氣死了,渾身顫抖着想要擡起手了,都做不到,內傷加外傷,慘的一批。

楊銘見狀,趕忙不吭聲了,您彆氣死啊?這時候您可不能死,再挺一挺吧,等兒子將大隋徹底掌握在手中的時候,當大家都快忘記你的時候,您再死。

爲了避免刺激到楊廣,楊銘只呆了一會,便趕緊離開了。

負責伺候楊廣的宦官和宮女,今生今世都出不了徽猷殿。

楊廣死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的死期。

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九四章 秦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十二章 撩妹二二六章 進士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三章 做妾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30章 謹慎持重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643章 各就各位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二七章 捱打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762章 主動請辭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九章 香味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五四章 配婚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89章 巨馬河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
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九四章 三推讓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九四章 秦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四章 八歲習武二十二章 撩妹二二六章 進士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三章 做妾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530章 謹慎持重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643章 各就各位五十章 破鏡重圓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二七章 捱打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762章 主動請辭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三九章 香味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五四章 配婚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89章 巨馬河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