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局

三個大將,沒有波折,便是收復了,張旭也是極爲的滿意,感覺這些日子,一下子順利了許多,之前苦巴巴的日子,當真是一去不復返了,這讓得他的內心更加是信心十足了起來,時來運轉,根基穩固,此乃是氣運變化之道。

當然這也是和張旭的積累有着莫大的關係,這一次可以輕易收復三將,東萊郡整個地域,以及人口充盈,繁華度有着極大的關係,否則的話,即便是他雲氣再雄厚,畢竟不過是淡黃色的雲氣而已,想要收復此三人並不是那般容易的。

這般想來,也就是極爲正常了,有着現在勢力格局,現在三流以上的武將,也不過是隻有六人而已,尚且沒有一個大將,張旭也算是極爲苦逼了。

不過卻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和曹操、劉備、袁紹、孫策等這些天命之子相比,自然是差距頗大,甚至是和呂布、公孫瓚等惡虎、猛虎相比也是有着欠缺,不過若是和那些魚腩諸侯相比,就是算得上強大了。

畢竟張旭現在雖然東萊郡繁華,人口極多,但是卻也是畢竟只有一郡之地而已,還是沒有絲毫後援,沒有絲毫盟友的新型諸侯,不是繼承了漢朝的道統,這就是嚴重的先天不足了,能夠到達這般地步,已經着實算的上是奇蹟一般。

三將收復之後,當下張旭便是招來了張瑤、張柳、步武、李明、陳剛等現在麾下極爲重要的人物,張瑤和張柳因爲能力和張旭童子的關係,現在已經是隱隱乃是衆多內政仙官之首了,而步武則是退居二線,全權負責對外外交和商業的事情,李明依舊是農業部的部長,而陳剛則是工業部的部長,現在管轄整個東萊郡的工業,包括青林鎮的三大村落,和現在在昌縣和易縣乃至是廣文縣的新型工業區域。

這五個人就是張旭最高級的內政官員了,現在從民兵之中招募士兵,自然是要找他們幾人一起商議纔是。

到了現在,整個東萊郡民兵體系自然是早就建立了,不過除了昌縣和青林鎮的民兵體系,已經是日久,不用懷疑是否可堪大用之外,其餘的縣,就要好好選拔纔是。

雖然說現在暫時只給了三將一人一個營,不過三將都是一流武將,可以如同管亥一般統領一萬軍隊,那麼自然是需要早做準備纔是。

民兵的招募計劃,在張旭看來至少要提前準備,三萬民兵必須要儘快的選拔出來,到時候一旦三人立下功勞,那麼便是可以迅速得到提拔!

這就是現在加入張旭麾下的好處了,只要能力足夠,就可以迅速的提升到高位,當然也是必須要信仰堅定纔是,若是無法堅定的信仰張旭,其又怎麼可能會委以重任呢,無法使用的人才,就不是人才,這個想法,在張旭心中可是從來沒有變過。

此時五個人,聽到張旭所言,紛紛都是驚喜起來,若是可以多出三萬士兵,那麼可就當真是不錯了啊,東萊郡便可有着四萬五千的正規軍,以及一千親衛旅了,總共四萬六千職業士兵,這無疑是相當恐怖的,在這片青州區域,都是數一數二的霸主了!

而且親衛旅體系組建完成,這就意味着基層將領可以得到有效保證了,這樣一來有着張旭現代化軍制的這四萬多大軍,當真是可以迅速成爲精銳,就是面對同等規模大將統帥的普通精銳,也是不會落於下風!

這五人都是跟隨張旭許久之人,張瑤和張柳雖然還是少年,但是在當初還是七八歲孩童的時候,就跟在張旭身邊了,現在十幾年過去,也是成長了起來,論資歷並不比三位副主管老人,要來的差,這也是二人可以迅速的穩定局面的原因,就是因爲資歷方面,他們二人是不缺的。

現在這五人都是明白張旭軍隊的強悍之處,聞言便是紛紛大喜無比,雖然說抽調如此多的民兵,會大大減少領地的發展速度,畢竟這三萬人都是極爲優秀的青壯啊,身體素質強悍無比,乃是中堅力量,但是在這個亂世,還有什麼比之實力重要呢。

因此五個人都是紛紛大喜,沒有一人表現出抗拒之色,哪怕是在艱難,建設東萊郡的速度放緩,也是要全力支持軍隊的建設!

沒有機會那麼也就罷了,現在有着這般好的機會,可以加快軍隊建設,誰敢猶豫呢!

當下負責農業事情的李明就欣喜的跪拜磕頭之後,起身道:“仙師大人,民兵還是村落之中的淳樸,有戰鬥力一些,而且也不會太過耽誤,那麼就從農業民兵之中選拔吧,相信三萬合格民兵定然是可以選拔而出!”

李明極爲自信的說道,這也是有着根據的,現在的食物充足,各家各戶都是努力勞動,時不時的沒事兒之後,還會參與修路、新建水渠、水利設施等工作,因此一個個都是鍛鍊的彪悍無比,因爲一直以來都是半軍事化的管理,加上操練時間也是不算太短了,因此農業民兵,當真是最好的兵源!

當然工業民兵自然是更好的,更加的有秩序,不過畢竟現在工業人才,都是極爲寶貴的,發展東萊郡,工業爲先,這是張旭的指示,因此在各方都是不願意說話的時候,李明知道這是要看自己的態度的,當下便是做出了表率!

他是老人了,也是張旭的死忠信徒,也是有可能成爲聖徒的存在,自然是哪怕是之後要更加艱苦一些,也是要率先做出表率,這樣纔是可以不讓其餘人爲難。

“好,爾等還有什麼意見嗎?”

張旭聽到李明如此的識大體,顧大局,也是極爲滿意,他的團體還是極爲不錯的,即便是能力平庸了一點,但是顧大局,忠心耿耿,這一點就是比什麼都要強了,在這個時代,或許智謀張旭不強、領兵打仗的事情,他也不會,不過若是論起指點自己領地的發展,他是當仁不讓的,即便是不是行動派,但是理論上是不會遜色於任何人的,差不多多出了兩千年的見識,就足以彌補一切了!

第47章 得失第54章 放開交易第152章 小勝一場第45章 擴軍安排第216章 隔空傳旨第21章 初步穩定第270章 袁紹分兵第250章 會見第362章 豐收的喜悅第410章 破猛虎營第446章 自豪感第267章 殺戮第241章 劉備哭功之威第194章 張旭的底牌第281章 戰場廝殺第218章 追擊第77章 何爲雲氣第264章 強烈念頭第370章 戰備狀態第254章 瘋魔張飛第219章 可怕的信念第407章 焦灼第166章 形式變化,東萊郡第424章 諸侯之心第94章 仙道就是人道第316章 謀劃算計第436章 和氏璧第326章 煉心第139章 準備第131章 三將盡收第414章 峰迴路轉第140章 三座關城第126章 決定第一二十四章 優勢第464章 大戰來臨第98章 曹操曹老闆第342章 民兵出戰,山林獵殺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435章 諸侯惶恐第297 殲滅文丑第429章 圍困第336章 趙雲爆發,武將計赤陽九天第393章 戰爭開啓第56章 心靈淨化第370章 戰備狀態第7章 豐收第331章 明察秋毫第112章 堅定不移第485章 術法槍支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202章 吳忠破城第31章 敵軍進犯第424章 諸侯之心第343章 雷擊木第301章 雙方交戰第156章 張旭出征第51章 大豐收到來第142章 狼煙如柱,白虎環繞第143章 呂布大軍到來第23章 收穫第392章 攻心、試探第417章 全國總動員第22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61章 孔融的幼稚第230章 任命大將,雲氣勃發第122章 武將安排第372章 密謀第14章 民心可用第303章 巔峰軍氣第20章 安排第406章 真人們後悔了第454章 攻城第172章 小將的智慧第148章 呂布之計第67章 實力爲尊第364章 修行界異動第228章 意念暢遊第377章 民心的力量,守衛齊國第457章 管理第71章 流民信仰第461章 蛻變第45章 擴軍安排第31章 敵軍進犯第479章 人口第326章 煉心第271章 暢所欲言第299章 哀兵必勝第430章 張旭發威第33章 前往軍營第1章 符籙救人第306章 混亂第378章 瘋狂的努力,超越極限第382章 將星之氣,鬼王滅第390章 火第476章 攻打公孫度第239章 人道抉擇,各顯手段第19章 統計收穫第14章 民心可用第104章 最大的威脅
第47章 得失第54章 放開交易第152章 小勝一場第45章 擴軍安排第216章 隔空傳旨第21章 初步穩定第270章 袁紹分兵第250章 會見第362章 豐收的喜悅第410章 破猛虎營第446章 自豪感第267章 殺戮第241章 劉備哭功之威第194章 張旭的底牌第281章 戰場廝殺第218章 追擊第77章 何爲雲氣第264章 強烈念頭第370章 戰備狀態第254章 瘋魔張飛第219章 可怕的信念第407章 焦灼第166章 形式變化,東萊郡第424章 諸侯之心第94章 仙道就是人道第316章 謀劃算計第436章 和氏璧第326章 煉心第139章 準備第131章 三將盡收第414章 峰迴路轉第140章 三座關城第126章 決定第一二十四章 優勢第464章 大戰來臨第98章 曹操曹老闆第342章 民兵出戰,山林獵殺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435章 諸侯惶恐第297 殲滅文丑第429章 圍困第336章 趙雲爆發,武將計赤陽九天第393章 戰爭開啓第56章 心靈淨化第370章 戰備狀態第7章 豐收第331章 明察秋毫第112章 堅定不移第485章 術法槍支第444章 人才輩出第202章 吳忠破城第31章 敵軍進犯第424章 諸侯之心第343章 雷擊木第301章 雙方交戰第156章 張旭出征第51章 大豐收到來第142章 狼煙如柱,白虎環繞第143章 呂布大軍到來第23章 收穫第392章 攻心、試探第417章 全國總動員第223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61章 孔融的幼稚第230章 任命大將,雲氣勃發第122章 武將安排第372章 密謀第14章 民心可用第303章 巔峰軍氣第20章 安排第406章 真人們後悔了第454章 攻城第172章 小將的智慧第148章 呂布之計第67章 實力爲尊第364章 修行界異動第228章 意念暢遊第377章 民心的力量,守衛齊國第457章 管理第71章 流民信仰第461章 蛻變第45章 擴軍安排第31章 敵軍進犯第479章 人口第326章 煉心第271章 暢所欲言第299章 哀兵必勝第430章 張旭發威第33章 前往軍營第1章 符籙救人第306章 混亂第378章 瘋狂的努力,超越極限第382章 將星之氣,鬼王滅第390章 火第476章 攻打公孫度第239章 人道抉擇,各顯手段第19章 統計收穫第14章 民心可用第104章 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