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思想

“不讓我去九江,是皇兄你的安排吧?”臨時請了半天假的永王剛一回宮就急吼吼的大叫起來:“我知道一定是你們的安排。”

看着昔日那個瘦弱的弟弟越來越強健,身條也扯開了,已經長的和復隆皇帝一般高低,比安寧公主還要高出半個頭去,復隆皇帝心中甚喜,面帶微笑的說道:“朕確實曾經囑咐過勇毅公,不會讓你去犯險。”

“犯險?我不是去打仗,是觀摩,僅僅只是觀摩啊,不會有危險。”

“但那畢竟是戰場。”安寧公主笑着說道:“兵兇戰危刀槍無眼,萬一有什麼不忍言之事還是不去的好。”

“不親眼見識到真正戰場怎能成爲合格的士兵?”永王的聲音很高:“好不容易纔有這次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呀?”

“永王也不必太在意,你去軍校只是學那行軍佈陣之法,又不是真的要去衝鋒陷陣。只要學會了勇毅公練兵的精要之處,以後就可以組織起一支由皇家直屬的禁衛軍,這就可以了。”

“親歷戰爭和紙上談兵怎能混爲一談!”素來怯弱的永王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持。

“宰相必起於州郡,將帥必發於卒伍,這是連最尋常的小兵都知道的道理,皇姐和皇兄怎會如此糊塗?不親歷戰陣僅僅只是學習紙面上的東西,又能濟多大的事情?若不是觀摩實戰的作用巨大,勇毅公又怎會如此重視?又怎麼會專門組織學生們去觀摩?”

“我朝立國近三百載,自太祖,成祖以來,國勢日漸衰頹,再不復建國之初的兵強馬壯,因爲什麼?”

沒有等到皇帝回答,永王馬上就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爲太祖和成祖是親歷廝殺的皇帝!生於深宮長於大內,能見到什麼世面?我煌煌大明若想再現太祖成祖之時的軍威之隆,必須親自經歷戰爭,在廝殺中成長啊。”

這番話一說出來,復隆皇帝和安寧公主都深感驚訝。

堅持要去九江觀摩實戰,說的有理有據,而不是以前那種孩子式的固執和任性,足以說明永王已真的長大了!

以前是永王雖然很乖巧很隨和,但卻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宰相起於州郡將帥發於卒伍,確實是一個真理,不親身經歷實戰就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道理復隆皇帝不是不明白,只是捨不得。

“爲我大明計,永王的說法或許真是對的。”關鍵時刻,安寧公主對永王表示了極大的支持:“總是一味迴護終究不好,經歷些風雨未必就是錯。或許真的應該讓他去九江走一走看一看,而不是僅僅只留在軍校裡邊,皇帝以爲如何?”

永王本就說的在理,又有安寧公主這個大姐的支持,皇帝也就默許了:“看來勇毅公還真是有些手段,僅僅只是一年多的時光,就已把永王從一個孱弱的少年調教成爲如今的這個樣子,朕心甚慰!朕這就派人去給勇毅公傳旨,讓他允了永王去九江的事兒吧。”

既然復隆皇帝已經答應了,永王也就滿意了,急匆匆的就要出宮返校。

“這就要回去?也太快了吧?”

“我只請了半天的假,晚上還要應卯呢,可不敢耽誤了。”

“那也不必如此火急火燎的回去呀,難道回來一趟。”安寧公主說道:“怎麼也得吃個飯再走,放心吧,誤不了你應卯!”

馬上吩咐御膳房準備了一桌宴席,又把年紀幼小的昭仁公主和長平公主喊了過來,難得相聚的兄弟姐妹五人人吃了頓“團圓飯”。

“永王在新華軍校已一年多了,學的如何了?”

“在軍校的這一年多當中,所學勝過以往十年甚至二十年!”狼吞虎嚥的永王說道:“臣弟已經明白了火器之要。這火器之所以如此犀利,不在乎火器本身,而是在於全新的戰鬥模式。儘可能的實現的火力的瞬間爆發,在一個點上達成突破,就可以藉助火力的威猛瞬間摧破敵陣,這樣的話,就等於是永遠在局部或者是一個方向上實現了兵力優勢。”

說起對於火器的運用,僅僅只是學了一年多的永王絕對可以算是個“行家”了,至少在復隆皇帝和安寧公主面前,可以把火器的運用之法說的頭頭是道:“雖然火器早已有之,但以前卻沒有這樣的戰法。火器固然犀利,但戰法更加重要。

這種全新的戰鬥方式,可以對冷兵器形成碾壓效果,尤其是前置的遠程殺傷,幾乎是無敵的。

就說這個火炮的延射吧,只要實現了步炮協同,就等於是在自己的前面鋪開了一片火力網,再怎麼強悍的敵人,就算是強行突破進來,也肯定早已死傷慘重,再用密集的火銃方陣,縱是千軍萬馬也不過是土雞瓦狗,完全不堪一擊。”

看着十幾歲的永王能有這般見識,復隆皇帝和安寧公主忍不住的暗暗欣喜,愈發認爲當初送他去軍校學習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

“永王只需好好學,再過一兩年,差不多就可以學到勇毅公的真傳了,到時候組建皇家禁衛軍,定然可以再現我大明的無敵軍威。”

“如果單純只是學習戰法,再有兩年應該可以學個差不多,但這打仗的事兒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人而不是在於器!”永王放下筷子,深有感觸的說道:“火器新軍的核心就是紀律和秩序,只有鐵一般的紀律和絕對的秩序纔是根本。除此之外,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思想。”

永王說出了太多的新名詞,有些名詞復隆皇帝可以聽懂,有些則只能聽個大概,還有些則是完全不懂,那就只能靠猜了:“思想是不是說建立起絕對效忠的想法?”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但也不完全準確。”

“不論毅勇軍和新華軍校,都是勇毅公的私兵,必然會被訓練成他的死士,能讓人效忠至此,這勇毅公手段了得。”

讓手下人效忠的手段雖然很多,歸根到底無非就是賞罰分明四個字而已。

高封厚賞與霹靂雷霆並舉,賞功罰過言而有信,纔是強軍的根本。

自先秦時代的商鞅以“百金立木”的手段強秦以後,這種法子已經沿襲了兩千年,並且被事實證明是絕對行之有效的。

“毅勇軍是什麼樣子,臣弟不知,但軍校裡邊的情形皇兄確是錯了的!”永王說道:“在軍校當中,從來就沒有效忠勇毅公的說法,也沒有人會那麼想!”

新華軍校的學生不對張啓陽效忠?

這句話讓安寧公主和復隆皇帝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張啓陽一手創建的軍校,一手培養出來的學生,卻不對他本人效忠,這怎麼可能?

服從、榮耀、無畏、犧牲,這八個字就是新華軍校的校訓,確實沒有“忠誠”這兩個字兒。

更沒有向張啓陽效忠的說法,張啓陽也從來沒有向學生們灌輸類似的思想!

“你們……朕是說軍校裡的學生們不對勇毅公效忠,那對誰效忠?”

這是一個連皇帝都無法理解的問題!

永王放下碗筷,站起身嚴肅的說道:“爲我族而戰是我們的使命,爲我族而死是最大的榮耀,校長從來就沒有說過要我們效忠於他,從來都沒有!”

不管是一支軍隊還是一個團體,必須要有一個效忠的對象,哪怕是推而廣之到更大的層面上,也是這個道理。

就拿大明朝來說吧,全天下都要對皇帝效忠,這纔是正統的意義。

但新華軍校的學生們卻不需要對一個具體的人效忠,這簡直就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若是沒有了效忠的對象,辛辛苦苦的訓練又是爲了什麼?

天資聰慧的安寧公主已經隱隱約約的意識到了點什麼,但卻不敢確定,用很遲疑的語氣問道:“這是不是說,整個新華軍校的效忠對象就是你口口聲聲說的那個我族?”

“當然!”永王的臉上現出一絲明顯的亢奮,用很大的聲音說道:“爲我族流盡最後一滴血,是我們最大的榮耀,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勇毅公爲何不要學生們效忠於朕?”

“皇帝不也是我族之一嗎?”

“朕即天下!”復隆皇帝很有氣勢的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即國家!”

“國家和我族不是一回事。”

“那就是說他張啓陽要學生們不效忠於朕?”

“也不能這麼說,因爲皇兄你也是我族的成員啊,我們大家都是!”

對於剛剛纔覺醒了民族意識的永王來說,很難用一兩句話解釋清楚皇帝和民族的關係,他只是朦朦朧朧的感覺到皇帝和民族不是一回事,這兩者之間有太多的重疊之處,雖不矛盾卻不相同。

“其實我也只是剛剛懂得一些皮毛,還不是很明白,以後真正弄懂了再給皇兄說吧。”

一口吞下了一整塊糯米桂花糕,又專門包了一大包精緻的宮廷點心:“時辰不多了,我得趕緊返校,若是誤了應卯需是要吃軍棍的。這些東西味道很贊,我給陳組長他們帶些回去打牙祭。”

隔了一日之後,校務司允了朱季興的申請,他和其他入選的學生們一起成爲觀摩團成員去往九江戰場。

第544章:借錢第三十章:過生日第六章:魔鬼第四十三章:驛摩黑的心思第154章:渡人第219章:岳飛後人第一百零三章:鋤奸營第340章:老子兒子很牛第383章:完了第174章:條件第412章:清醒第374章:忠義盟第341章:九穗禾第378章:利益第497章:家宴第556章:兩年第494章:時日無多第230章:怕了怕了第七十章:收下劉乾龍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294章:宴會2第298章:北伐第327章:拒絕第594章:改變朝廷第565章:新生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473章:夜宿第306章:有人提出攻湖廣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205章:衝擊第一百零四章:金鈴堂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454章:重返北京第291章:學第五十三章:清軍又來了第448章:情報員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224章:輿論所向第575章:關係暖化第152章:商女也知亡國恨第232章:害怕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九十一章:安寧公主夜訪第538章:窮兵黷武第467章:祈雨第343章:強行過關第135章:宋老實第177章:戰鬥打響第七十章:收下劉乾龍第一百零二章:死士第508章:說媒第三章:醒來第260章:爭吵第445章:皇帝想給張啓陽找媳婦第298章:北伐第113章:戲文第365章:滾第597章:商業奇才第九十章:殺了崇禎的妹夫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86章:封神第561章:極端思想第138章:引故說今第443章:裁軍第230章:怕了怕了第九章:比武第388章:寧死不降第387章:資格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158章:安寧公主闖同泰寺第411章:日食第559章:皇權漸空第304章:自己人都騙不過怎麼騙敵人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三十章:過生日第112章:歸順第549章:加封公主第498章:兄終弟及第505章:生辰第三章:醒來第八十八章:刀下留人第151章:密談第400章:狐狸與老狐狸交鋒第360章:風雨將至第132章:勸降史可法第368章:唯我降不得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第582章:殺第441章:天家覺悟第二十一章:面聖第484章:神諭第508章:說媒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八十一章:吳三桂投清第272章:阿濟格第330章:大夢初醒第110章:裝傻
第544章:借錢第三十章:過生日第六章:魔鬼第四十三章:驛摩黑的心思第154章:渡人第219章:岳飛後人第一百零三章:鋤奸營第340章:老子兒子很牛第383章:完了第174章:條件第412章:清醒第374章:忠義盟第341章:九穗禾第378章:利益第497章:家宴第556章:兩年第494章:時日無多第230章:怕了怕了第七十章:收下劉乾龍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262章:洪承疇的計劃第294章:宴會2第298章:北伐第327章:拒絕第594章:改變朝廷第565章:新生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473章:夜宿第306章:有人提出攻湖廣第533章:那就打過去第205章:衝擊第一百零四章:金鈴堂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454章:重返北京第291章:學第五十三章:清軍又來了第448章:情報員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224章:輿論所向第575章:關係暖化第152章:商女也知亡國恨第232章:害怕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九十一章:安寧公主夜訪第538章:窮兵黷武第467章:祈雨第343章:強行過關第135章:宋老實第177章:戰鬥打響第七十章:收下劉乾龍第一百零二章:死士第508章:說媒第三章:醒來第260章:爭吵第445章:皇帝想給張啓陽找媳婦第298章:北伐第113章:戲文第365章:滾第597章:商業奇才第九十章:殺了崇禎的妹夫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86章:封神第561章:極端思想第138章:引故說今第443章:裁軍第230章:怕了怕了第九章:比武第388章:寧死不降第387章:資格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158章:安寧公主闖同泰寺第411章:日食第559章:皇權漸空第304章:自己人都騙不過怎麼騙敵人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三十章:過生日第112章:歸順第549章:加封公主第498章:兄終弟及第505章:生辰第三章:醒來第八十八章:刀下留人第151章:密談第400章:狐狸與老狐狸交鋒第360章:風雨將至第132章:勸降史可法第368章:唯我降不得第141章:狐假虎威閻王劉第582章:殺第441章:天家覺悟第二十一章:面聖第484章:神諭第508章:說媒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八十一章:吳三桂投清第272章:阿濟格第330章:大夢初醒第110章: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