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

皇宮大內。

朱由校站在鏡子前面,打量着自己的裝扮。

一副讀書人的樣子,身上的衣服雖然是綢緞的,但是看起來也沒有多麼的名貴。腰間繫着的玉佩,也只是普通的點綴。

滿意的點了點頭,朱由校說道:“把朕的扇子拿過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聽了這話之後,張皇后白了一眼朱由校,就將扇子遞給他問道:“陛下這副打扮,是想上演一出才子佳人的戲碼嗎?”

要知道,大明現在的各種戲曲很活躍,不論宮裡宮外都很喜歡,張皇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才子佳人的戲碼,已經成了一個流行趨勢。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笑了,刷拉一聲,展開了摺扇說道:“這是什麼?這可不是什麼才子佳人,這叫游龍戲鳳。”

“陛下這次出去還是帶個人吧。”張皇后有些無奈地說道。

“帶人?帶誰?”朱由校有些疑惑的問道:“有魏朝跟着不就行了嗎?”

“妾身說的是後宮的女人,帶一個或者兩個在身邊伺候。”張皇后看着朱由校,聲音有些幽幽的說道:“免得出去再帶人回來。”

“你這是嫌棄宮裡的人多?”朱由校看着張皇后,覺得她吃醋的樣子還有點好玩。

白了一眼朱由校,張皇后有些無奈的說道:“這總是從外面帶人回來也不合規矩。如果陛下想要的話,不如就選一次秀女吧?陛下登基九年,這隻選過一次秀女。”

臉上的笑容緩緩地收斂,朱由校伸手拉住了張皇后的手,面帶溫柔,語氣有些感慨的說道:“是啊,一晃都九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

“現在想想,朕還能夠回憶起當初我們大婚的時候,現在你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朕還沒過夠,這日子要是一直能夠這樣下去該多好。”

聽了這話之後,張皇后原本還很感動,可是猛地就是一個激靈,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不是有了長生的念頭吧?”

張皇后還真的怕朱由校想要長生,然後去找人煉丹。

這自古以來,皇帝想長生煉丹那就不在少數,尤其是在大明。這皇家崇信道教,想要長生煉丹都已經是有傳統的了。

不光是皇帝,各地的藩王也非常喜好此風。

朱由校一直沒有表現出這一點,讓張皇后很放心。可是誰想到朱由校突然提起了長生這個事,這不擔心都不行了。

伸手捏了一下張皇后的鼻子,朱由校說道:“想哪去了?朕可不是迷信之人。青雲門的韓立都死了,還有誰給朕煉丹?”

聽到朱由校這麼說,張皇后噗嗤一聲就笑了。

倒不是這個話有什麼可笑的地方,而是她想起了朱由校提起的那個道士,那個一直住在皇宮裡面的老道,什麼青雲門的韓立。

原本張皇后還以爲這個老道真的是什麼高人,陛下非常的信他。可是後來一次無意中的閒聊,朱由校把真相告訴她了。

張皇后這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朱由校從大街上抓來的徹徹底底的一個老騙子。當時朱由校想辦事才藉着他的名頭。

這個人一直在皇宮裡面,之後死在了皇宮,朱由校還讓人把他好生安葬了,算得上是善始善終。

這次聽到朱由校提起這個老道,張皇后不自覺的就笑了。

“陛下就會逗妾身開心。”張皇后笑着說道:“不過這次陛下出去,一定要帶着人。這身邊沒人伺候着,妾身不放心。”

雖然不知道張皇后這麼堅持是不是真的吃醋,不過朱由校也沒在意,出門帶兩個女人也沒什麼大不了。

現在不比當初了。當初那個時候去的地方都比較危險,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國家朝政不穩,自己也沒有心思帶着女人遊山玩水。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地方安穩,國家國力雄厚。自己心情不錯,帶人出去走一走也挺好的。

想了想,朱由校說道:“那就袁妃和田妃,這些年也夠對不住她們兩個。”

張皇后點了點頭說道:“妾身去安排。”

當年袁妃和田妃是和張皇后一起進宮的,只不過爲了展現皇帝和皇后的感情,朱由校過了很久才和她們兩個同房。而且爲了讓張皇后先生孩子,一直沒讓她們兩個懷孕。

即便是生了孩子,這些年朱由校對她們兩個也一直沒有過度的寵幸,倒也是有一些愧對。這次既然是出去遊玩,把她們帶上也好。

“行,那你去吧。”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

這個時候,魏朝走了過來,看了一眼朱由校,又看了一眼張皇后,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通政司陳四海求見。”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愣。

魏朝是不得不小心,畢竟皇帝和皇后的感情一直都這麼好,而且現在居然更好了。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打擾了他們的興致,搞不好會被記恨。

這些年雖然沒有發生過這種事,但是發生一次也不行。尤其是這兩天,皇后娘娘的心情必定不會很好,自己別惹事。

如果不是這一次來的是陳四海,魏朝一定是要等一等的。

陳四海這個人現在在大明的名聲非常大,掌管通政司。

有很多人傳言,陳四海的名號是鐵面無私陳四海。當然了,貪官污吏那邊也給他了一個名號,叫做抽筋扒皮陳四海。

不過無論綽號如何,陳四海這個人都是一個不講情面、但是能力十足、神目如電的官員。根據傳言,他只要看你一眼,就能把你嚇得夠嗆。

朱由校沒想到這個時候陳四海會來,說道:“讓他進來吧。”

“那妾身先告退了。”張皇后對朱由校說道。

“好。”朱由校點了點頭,伸手拉了張皇后說道:“晚上朕到你那去。”

“那妾身等着陛下。”張皇后笑着說道,便轉身離開了。

時間不長,陳四海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見到朱由校之後就是一愣,沒想到朱由校居然會是這個打扮。

陛下這是要出宮嗎?

不過陳四海動作上不敢怠慢,連忙行禮。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說說吧,你來了什麼事?”

“啓稟陛下,”陳四海直接說道:“通政司這些年壓了很多奏報,全都是關於各地衛所的,大部分都是關於土地的,很多都沒有處理。”

“這一次朝廷清查各地的田地,臣就想是不是把各地的衛所田地也清查一下?”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的臉都嚴肅了起來。

這件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各地衛所的田地都是屯田的田地,說白了就是當年朱元璋的制度遺留物。

軍隊在地方屯田自給自足,不用花銷朝廷的賦稅和錢糧,可以說這是一個好政策。

明初的時候天下打了一個亂七八糟,急需恢復生產。土地荒蕪,人口凋敝,朝廷的收入更是非常非常的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養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根本就不現實。所以朱元璋制定了屯田政策,各地的軍隊戰時打仗,閒時就是訓練和種地,最好能夠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

可是渡過了明朝初期之後,到了中期,衛所崩壞,世代傳的軍戶制就成了大明一個頑疾。那些屯田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肥肉。

尤其是那些世襲的軍官們,他們會把田變成自己的,然後讓軍戶給他們種田。除了一些親兵堅持訓練之外,剩下的錢就都是他們的。

而那些軍戶就成了給他們掙錢的佃戶,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過得不如普通的佃戶,成爲了這個時代的奴隸。

依靠這個制度吃飯的人太多了,可以說是大明的整個軍隊體系都靠這個。

大明朝的國家財政極度不健康,想編練新軍廢除這樣的制度,根本就實現不了。所以大明一朝,這個問題都沒解決。

這一次陳四海也是看準了機會,覺得可以搞了。

現在朝廷的主要軍隊是邊軍和皇家親軍,有了這樣堅實的基礎,那這個問題就可以徹徹底底的弄起來了,至少把田地查清楚。

那些貪污了朝廷田地的軍官,要徹徹底底的清洗一次。

畢竟很多軍官都是世襲的,那是祖祖輩輩傳的,家裡面的錢糧田地都不少。很多都是朝廷的公田,不收拾一下不行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陳四海。

這件事情他想動,但不是現在。

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大了,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朝後期之所以地方的軍隊長官能夠有那麼大的權力,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手裡有糧,同時還有人。

現在雖然沒到那個程度,但是如果文官和地方將領那邊一起,容易出問題。

這部分其實是朱由校軍隊改革的一部分,官紳一體納糧解決完之後,朱由校纔會徹底對這方面下手。

一方面解決屯田和軍戶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就是解決大明世襲軍隊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如果不是一次性全部解決,光是查田地的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可是現在聽了陳四海的話,朱由校覺得先查一查似乎也沒有壞處。至少可以清理一批蛀蟲。

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五四七章 大軍開拔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三七三章 撈了很多錢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四三九章 假冒英國公兒子(日萬求賞!)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四三六章 布木布泰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二章 魏忠賢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五十三章 駱思恭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
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一八三章 昭告天下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五四七章 大軍開拔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二一八章 這纔是大明宰輔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三七三章 撈了很多錢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一九二章 我張餘字退之,可我不會退!第四三九章 假冒英國公兒子(日萬求賞!)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五零二章 第一刀,魏國公府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遼東出差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國外封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復出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一八八章 太康伯的煩惱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四十九章 喪心病狂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四三六章 布木布泰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二章 魏忠賢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五十三章 駱思恭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七十一章 撲朔迷離(除夕快樂)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