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

皇帝的想法很簡單,可是這件事情要怎麼做?

大家心裡面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只是全都轉頭看向了孫承宗。

在昨天商議事情的時候,孫承宗提出了這個想法,想要把錢糧的事情拿到兵部來,讓新軍接受兵部的管轄。如此一來,所有的事情也就和原來都一樣了。

當時內閣的幾個人考慮的是陛下可能會不同意。

可是誰都沒想到,陛下不但不同意,反而還要重建親軍都指揮使衙門,還改名叫皇家親軍統領衙門。

皇家親軍統領衙門一旦建成,皇帝就有了自己的軍隊。雖然說天下的軍隊都是皇帝的,但是親軍和其他的軍隊可不一樣,是一支只接受皇帝調派、不接受其他人的管轄的軍隊。

要知道,現在各地的軍隊全都是以文御武,說白了就是文官有調動的權限、有管轄的權利,一直以來都是文官爭取來的好處。現在這個好處要沒了。

孫承宗見衆人全都看過來了,也沒開口,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孫承宗的態度很明顯,那就是在這件事情上他是不想說話的,你們也不要再指望他了;如果誰有話的話,誰趕緊說。

事實上,其他人也想說,但都不敢說。

這件事情很大,凡是牽扯到軍權,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

當年皇帝的親軍被砍掉,那也是因爲土木堡之變,所有的親軍都損失殆盡,加上皇帝被俘,朝堂上也亂了一陣子。最後雖然穩定下來了,但也沒有心思再重新建立新軍了。

英宗復辟之後,就更沒有心思再做這樣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人再提起親軍。

于謙完成了親軍的改編,也沒有皇帝想改回去。後來正德皇帝雖然改了,但是他活的時間太短了,根本就沒來得及完成他的設想。

等到嘉靖皇帝登基之後,爲了彰顯他與先帝的不同,又把正德改的全都改回來了。

現在陛下想成皇家親軍統領衙門,誰反對,那就是站在了陛下的對立面。

關鍵問題是現在朝中沒有一股勢力能夠和陛下相爭,朝堂之上的幾位內閣大學士本身也就不是一條心。即便是有人反對,也會有人贊成。

韓爌和黃克纘屬於牆頭草,兩個傢伙現在得到陛下的信任,讓他們兩個站出來反對此事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徐光啓,他不贊成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反對。

孫承宗心裡面有反對的想法,但是他不會出頭,現在出頭根本就沒有好果子吃。而且對於編練新軍,孫承宗很贊成。

至於說這個皇家親軍歸誰統帥,孫承宗也不太在意。即便是文官管轄,最終也還是要陛下下聖旨。

何況現在還有了參謀處衙門,那些人是肯定會支持的;六部之中的其他官員恐怕也會很大方的同意。

這就是朱由校前期所做工作的好處了,學的就是當初的成化皇帝。

在文官那麼勢大的情況下,成化皇帝居然也能搞出皇帝的權威。當時“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那可是被人罵了一個遍。

成化皇帝看到錦衣衛和東廠相互勾結與文官不清不楚,就弄出來一個西廠。可是等到把權力收回來之後,西廠也就被廢除了,汪植落得了一個好下場。

當今的陛下養着都察院的崔呈秀他們,東廠那邊有個魏忠賢,錦衣衛也是發瘋了的狗;何況現在還有通政司和巡查司,那些人也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朝場上的權力鬥爭無非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現在皇帝強勢,手底下有人,根本就不虛。你要反對的話,就可以把你換了,這也是朱由校的底氣。

見到沒有人站出來說話,朱由校直接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吧。至於如何弄?那就以後再商量。”

“現在繼續。吏部、禮部和兵部都說完了,下面戶部來說吧。”

聽完朱由校的話,徐光啓向前走了一步說道:“回陛下,戶部不需要太多的銀兩,只是在各地需要多建一些糧倉。”

“之前陛下就提過這件事情。雖然建了一些,但是年前因爲沒有人耽誤了,現在應該繼續下來。臣算了一下,出按照計劃初步完成的話,大概需要五十萬兩銀子左右。這其中也算了購入糧食的花費,這個數目應該就夠了。”

朱由校看了徐光啓一眼,點了點頭。

在各地新建糧倉、存儲糧食,是朱由校定下來的策略。一方面爲了應對接下來的天災,使得朝廷有糧食可以調配;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打仗有軍糧可以用。

朱由校說道:“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吧。”

“是,陛下。”徐光啓答應了一聲,躬身退到了一邊。

事情說到這裡,朱由校其實都已經不太想說了。因爲重要的事情都已經說完了。剩下刑部除了正常的開銷之外,也不會再有什麼其他的開銷。

除此之外,也就工部要再花一些銀子。所需要的花費,無非也就是整修河道、修建水利。這些東西有多少錢扔裡面都沒用?

如果按照工部的預算在全國來一次,那把朱由校賣了都不夠,只能是緊着着急的,哪裡需要就撥付一下。

雖然這些事情也很重要,但是自己現在實在是沒有精力。於是朱由校說道:“工部的事情先擬定吧,到時候遞上來再商議。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今天就到這裡吧。”

衆人一聽也沒太在意,反正工部在六部衙門之中一直都是受氣的。即便工部想要做些什麼,通常也都是排在最後,這樣的情況也比較常見。

“臣還有一件事情要商量。”

孫承宗向前走了一步說道:“陛下,關於衍聖公的事情,是不是再商量一下?”

“孔家做的事情的確是大逆不道,發了他們的爵位也的確是理所應當,可是衍聖公的爵位不能斷了傳承呀!”

聽了這話之後,所有官員臉上表情都嚴肅了起來。

前面那些事情他們覺得可以放一放,比如新建皇家親軍統領衙門,可是後面的事情就不行了。

在他們看來,禮法大於天。這孔家的事情,就是所有讀書人的事情。

“孔聖人的牌子不能倒。”於是在孫承宗說完這句話之後,不少人開始站出來附和。

甚至連徐光啓也跟着站出來附和,“臣附議!”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啓,眼中淡淡,心裡卻是有些複雜。

這個徐光啓之前朝自己這個皇帝可是推的天主教了。結果到現在就改成了推孔子家,顯然這是有想法了。

或者說,徐光啓的想法一直也沒變過。這樣其實挺讓朱由校欣慰的。

不過這件事情朱由校不能答應的太草率,他接下來要做很多事情,正好留這這件事情來和大臣們談條件,也可以用來安撫人心。

不然的話讓他們有了精力用到別的地方,反而不好了。

於是朱由校沉着臉說道:“朕累了,這件再議吧!”

說完這句話,朱由校直接就站起身子,沉着臉向後面走了出去。

所有人都很無奈的對視了一眼。

顯然大家都看得出來陛下這是生氣了。至於陛下生氣的原因,當然就是衍聖公爵位的事情。

看來陛下的怨氣還是很大的。

衆人恭送了朱由校之後,便轉身向外走了出去。

“看來這件事情還是需要一些時間。”韓爌看着孫承宗和徐光啓,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也不知道孔家怎麼想,真是這麼多年了,肆無忌憚的什麼事情都敢做。”

“慢慢來吧。”徐光啓嘆了一口氣說道:“終究是要給讀書人一個交代。”

至於圍在周圍的其他人。這種談話他們是沒有能力插嘴的。不過大家心裡也明白,這件事情想要辦成,難度恐怕不小啊。

“最近約束一下手下的人吧。”韓爌又緩緩的囑咐道:“不要觸了陛下的黴頭。現在陛下要做的這些事情也讓下面的人儘量配合一下,崔呈秀那邊也派人盯着點,別讓他亂來,否則的話會得不償失。”

衆人默然,皆是點了點頭,都明白韓爌話裡面的意思。

與這邊的氣氛不同,崔呈秀那邊興奮不已。

他升官升了這麼久,做事也做了這麼多,終於輪到他主事了。

主事的官員代表的就是權力,而且這件事情還不光是權力那麼簡單,代表着的是陛下對自己的看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崔呈秀想不興奮都難。

崔呈秀快步走向一個正在寫字的人,笑着拱了拱手說道:“朱大人,這一次恐怕還要朱大人配合。”

這個朱大人自然就是朱童蒙,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職位上比崔呈秀要高。

只不過崔呈秀升得太快,馬上就要和朱童蒙平起平坐了。

崔呈秀爲什麼要找上朱童蒙的原因很簡單,之前朱童蒙彈劾書院事情的時候,崔呈秀可還沒升到現在的位置上。

可是事情崔呈秀可沒忘。

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一二六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六五五章 分裂朝鮮政權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八七章 沒底線的吳克善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六五四章 孫傳庭也到朝鮮了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五二五章 揚州封城第六九一章 攤牌了我是大明的人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
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八十章 是否該徹查到底?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來看戲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六四二章 鄭芝龍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一二六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六五五章 分裂朝鮮政權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八七章 沒底線的吳克善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六五四章 孫傳庭也到朝鮮了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五二五章 揚州封城第六九一章 攤牌了我是大明的人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三八一章 朕的皇家親軍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三四五章 抓孔府大管家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二九五章 輪到成國公進宮喝酒第六十二章 戚家軍的明主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