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司馬遷

史書的書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且不說史料的查閱,只是這史書用那種方式來寫,都很麻煩。

羣臣相互張望,議論紛紛。

“我覺得應該按照國家來寫,一個國家寫一個史書嘛。”

“我華夏之前雖然國家衆多,那要寫下來也沒有什麼問題。”

“呵呵,沒有什麼問題,一個國家的史料去翻閱研究,可能都需要幾年時間,我華夏百個國家,你得話幾百年才能夠修好,這能行嗎?”

“是,雖說史書的編撰不能急,但也不能用那麼長的時間吧,幾年時間是可以接受的,幾十年有點長了。”

“沒錯,沒錯,按照國家來寫,肯定是不行的,不然按照時間吧,從最早的情況開始寫,肯定是能寫好的。”“非也,非也,我看還是紀傳體較好,按照每個國家的情況,把這個國家的大事,以及帝皇臣子的故事給寫出來,其他無關緊要的不要寫了,而且,我們主要寫那些在歷史有過燦爛輝煌的歷史事件,

其他小的,我們用在載記面……”

官員討論個不停,不過最後,紀傳體的辦法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本來,編年體的史書是很流行的,很多國家記載自己國家的事情,是按照時間軸來寫的,但一個國家行,這麼多國家,用那種辦法有點不好了。

所以,倒不如用紀傳體,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辦。

唐煜見大家都更偏向於紀傳體,他也點了點頭。“好,既然諸位愛卿覺得紀傳體可以,那紀傳體吧,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必須有很多人一起研究史料,分工合作才行,諸位愛卿回去之後,都各自提交一個名單,朕從這些名單之,挑選一些人,

來負責此事。”

史書的編撰,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這是要有才的人才能夠做,再有是,必須是有豐富的知識才行的,知識不過,連寫史書的門欄都碰不到。

唐國一統之後,對於人還是十分優待的,各國有學問的人,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他們的存在,讓唐國的化得以繁榮,不過,接下來怎麼做,卻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的。

在唐煜看來,這件事情的決定,恐怕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早朝結束之後,朝的官員便三三兩兩的離開了,一些人更是開始爲一些人寫推薦。

史書啊,不是誰都能夠寫的。

兩天之後的早朝,朝的臣子才把各自的名單給遞交去,按照規則,每個人能推薦兩個人來。

這些名單遞交來後,唐煜在早朝也沒有看,只是放在了一旁,直到下朝之後回到御書房,他才翻開來看。

這樣翻開之後,唐煜嘴角露出了一絲很值得玩味的笑意。朝的臣子不少,每個人推薦兩個人,加起來的人數也很多了,他們推薦的這些人,不管是才還是學識,都是很足夠的,品性也都還算可以,當然,不能說這些人都如聖人一般,每個人肯定都是個有不

同的。

不過,這些推薦的人和那些被推薦的人,唐煜只要大眼一看,知道他們的關係絕非一般啊。

朝這些人,各個國家的人都有,如說蕭何,他是漢國的,如說蘇軾,他是宋國舊民,明國、周國等等,朝廷之都有。

所以,他們推薦的人,基本也都是各個國家的一些大儒什麼的。

如蕭何,他推薦的是漢國的博學之士司馬遷。他們這些人都推薦自己以前國家的人來編撰史書,不可說沒有私心,自己以前國家的人來給他們以前的國家編撰史書,興許能把他們投降唐國的事情說的好聽一點,興許能把他們國家以前不好的事情,給

掩蓋一下,好的事情,多寫一點,宣傳一下,算他們以前的國家覆滅了,他們這樣做,也能夠覺得心裡更加的安定一些。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私心,但史書這種東西,若是寫的人有了私心,也失去了公正,如此,那還是歷史嗎?

有人說,歷史是勝利者來書寫的,這個不錯,但一個有責任心的史官,卻是要做到不偏不倚才行的。

當年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怎麼記錄下來。

如此,纔可讓歷史得以明鑑後人嘛。

唐煜把所有的名單都給記錄了一下,最後記錄了很多人,不過,這麼多人肯定不會都去安排這些,唐煜把名字寫在了一張大紙。

寫之後,他又拿來了一根毛筆,把自己覺得不行的人,給劃掉,這樣賽選了一遍之後,剩下了四十幾個人,他覺得這個人數,基本已經差不多了。不過,人數差不多了,這些人怎麼分配,卻還是很大的一個問題的,他把這些人以前隸屬於的國家又給分了一下,然後用線來連接一下,最後那個人負責那一段歷史,負責那個國家的編撰等等,便都有了

結果。

這樣看完後,唐煜才終於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分配的原則,相對來說很簡單,一些沒有什麼偏見的國家的人,可以隨便編撰史書,那個國家的都行。

但如果一個國家被另外一個國家給滅了,那麼這個被滅的國家的史官,不能編撰滅了他們國家的那個國家的歷史。

畢竟,滅國之仇啊,算他們現在都是大唐的人,可他們的心裡,怕也對於滅掉他們國家的人十分痛恨吧。

一般來說,勝利的國家的人,可以寫他們滅掉的那個國家的歷史。

勝利的人,往往會更公正一些。

像唐煜前世,那些勝利的朝代爲一個朝代寫史書,都挺公正的,並不會惡意的偏低,當然,清朝除外,蠻夷之人,毫無氣度可言。

這樣分配安排後,這些人在編撰史書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私心,沒有私心,編撰的時候,自然也實事求是了,這樣的史書,纔是好的史書。次日早朝,唐煜把這個名單給公佈了出來,讓他們這些人開始準備史料,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什麼時候開始編撰。

第936章 南明小朝廷第939章 震驚震驚第1469章 進大獄第971章 被攻擊第1467章 羞澀的衛良第1770章 故技第1259章 遭到襲擊了第311章 楚國之謀第538章 華佗不從第1809章 番外17、彈劾劉米第245章 天武第241章 新夜第776章 激戰第755章 山下相遇第507章 司馬懿震驚第626章 得救第354章 蘇傅歸來第667章 陳友諒詐降第1299章 欺人太甚了第70章 贈內人第489章 滅魏時機第947章 一窩端第930章 移寵第528章 李元霸來也第488章 魏丕登基第737章 諸葛孔明遇險第1539章 刁民第1014章 賭一把第1162章 火燒葫蘆城第1421章 陷阱第589章 對劉如意用兵第1781章 逼南唐第232章 捷報第489章 滅魏時機第1576章 葉樹第1326章 如何處理第1065章 滅王爺第366章 出兵否第580章 必殺之第1556章 京城斷糧第685章 長安穩固第719章 破王城第678章 周國擊唐第472章 下馬威第1207章 美食招待第345章 歸國第1356章 府成第1664章 滅之部落第867章 軟硬兼施2第431章 迎擊金國第1777章 口頭罵罵第1069章 不走了第176章 名震天下第614章 賑災都江第1454章 衛良不見了第1839章 番外47、選妃第305章 禍國之人第1054章 抓了一個第631章 水戰第1439章 舉薦第1100章 薨了第84章 霸氣第501章 圍城第1856章 番外64、天下平第846章 後招第136章 三十比一百第513章 攻下潭州第359章 大皇子的局第1382章 中途事第1239章 唐國安排第401章 不過錢爾第1326章 如何處理第328章 羅成與楚霸王一戰第422章 明國的危機第721章 回京第274章 保證不打你第1449章 雪梅第411章 我命由我第376章 英布投降第63章 感冒藥第236章 收心第27章 奴隸第879章 留下來第1779章 虐之海上第1605章 米虎守城第139章 楊妃病了第641章 大戰在即第1632章 大亂來襲第1156章 上當了第678章 周國擊唐第517章 不得休息第125章 絕路第202章 靜觀第1226章 嚴懲第212章 推恩令第1234章 神父借錢第811章 出征宋國第234章 長安一戰第1524章 倒閉了第1341章 神弓
第936章 南明小朝廷第939章 震驚震驚第1469章 進大獄第971章 被攻擊第1467章 羞澀的衛良第1770章 故技第1259章 遭到襲擊了第311章 楚國之謀第538章 華佗不從第1809章 番外17、彈劾劉米第245章 天武第241章 新夜第776章 激戰第755章 山下相遇第507章 司馬懿震驚第626章 得救第354章 蘇傅歸來第667章 陳友諒詐降第1299章 欺人太甚了第70章 贈內人第489章 滅魏時機第947章 一窩端第930章 移寵第528章 李元霸來也第488章 魏丕登基第737章 諸葛孔明遇險第1539章 刁民第1014章 賭一把第1162章 火燒葫蘆城第1421章 陷阱第589章 對劉如意用兵第1781章 逼南唐第232章 捷報第489章 滅魏時機第1576章 葉樹第1326章 如何處理第1065章 滅王爺第366章 出兵否第580章 必殺之第1556章 京城斷糧第685章 長安穩固第719章 破王城第678章 周國擊唐第472章 下馬威第1207章 美食招待第345章 歸國第1356章 府成第1664章 滅之部落第867章 軟硬兼施2第431章 迎擊金國第1777章 口頭罵罵第1069章 不走了第176章 名震天下第614章 賑災都江第1454章 衛良不見了第1839章 番外47、選妃第305章 禍國之人第1054章 抓了一個第631章 水戰第1439章 舉薦第1100章 薨了第84章 霸氣第501章 圍城第1856章 番外64、天下平第846章 後招第136章 三十比一百第513章 攻下潭州第359章 大皇子的局第1382章 中途事第1239章 唐國安排第401章 不過錢爾第1326章 如何處理第328章 羅成與楚霸王一戰第422章 明國的危機第721章 回京第274章 保證不打你第1449章 雪梅第411章 我命由我第376章 英布投降第63章 感冒藥第236章 收心第27章 奴隸第879章 留下來第1779章 虐之海上第1605章 米虎守城第139章 楊妃病了第641章 大戰在即第1632章 大亂來襲第1156章 上當了第678章 周國擊唐第517章 不得休息第125章 絕路第202章 靜觀第1226章 嚴懲第212章 推恩令第1234章 神父借錢第811章 出征宋國第234章 長安一戰第1524章 倒閉了第1341章 神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