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反對之聲不絕。!
不管怎麼說,開鑿大運河對唐國的壓力太大了。
他們現如今還沒能一統天下,如此想要開鑿運河,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他們需要有一定的實力和經濟基礎後,才能夠做這件事情,而且算要做,也不能太過着急。
袁天罡提出的建議不錯,但不可行。
羣臣議論紛紛,而後,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唐煜。
這件事情他們做或者不做,他們說了不算,一切都要看唐煜的想法。唐煜眼眉凝着,思慮許久之後,才終於開口,道:“諸位愛卿,朕知道開鑿運河,勞民傷財,但在朕看來,運河的開鑿,利在千秋萬代,利在百姓,該做還是要做的,不過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的來,五年
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反正總有開鑿成功的,這件事情,交給袁天罡去做吧,不過做之前,給朕一個計劃書,朕覺得可行之後,你再着手安排。”
思來想去,唐煜還是決定做這件事情,因爲運河的開鑿,對他們唐國來說真的是有百利的,哪怕爲了這百利,這件事情值得他去做。
前世的隋朝因爲太過急功近利,導致百姓苦不堪言,那他放慢速度嘛,這件事情慢慢的來,如此對百姓沒有太大的影響,事成之後對他們唐國又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爲呢?
羣臣相互張望,隨即,便見魏徵站了出來,道:“聖,此舉萬萬不可爲之啊,此舉勞民傷財,我唐國會因此一蹶不振啊,還請聖三思。”
魏徵作爲言官,看到不平事是要站出來說的,而一般他站出來之後,唐煜對於他說的事情都會考慮一下。
不過,這件事情,唐煜卻是有點鐵了心要做的。
“魏愛卿,你的意思朕明白,你放心,朕不會勞民傷財的,這件事情朕會慢慢的來,等袁愛卿把計劃弄出來後大家看一下,那個時候,你們覺得不行了,再反對不遲,現在嘛,事情這樣決定了。”
唐煜很直接,也很堅決,魏徵見此,也只能無奈退去。
這件事情這樣決定之後,袁天罡便下去做自己的計劃,他要計劃一下如何開鑿,還要計劃一下需要多少人力和武力,以及需要多少年纔可以開鑿完成。
而袁天罡做着這些事情的時候,韓信以及李靖已經開始訓練唐國新招募的那些兵馬了。
這些兵馬實力都不弱,他們只是缺少一些實戰的經驗而已,韓信和李靖要把他們訓練的能夠戰場殺敵才行。
而不管是韓信還是李靖,都是絕對的名將,他們訓練兵馬的實力很強,所以唐煜把兵馬交給他們來訓練,他也是十分放心的。
時間慢慢,轉眼已經是夏末時節。
這個時候,袁天罡才終於把開鑿運河的計劃給做出來。
這天早朝,袁天罡把自己的計劃給拿了出來。“聖,臣估計,開鑿運河,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而這也還是用火藥的前提下,火藥可以開山,我們人工開山要塊多了,不然至少需要十年,至於人力嘛,需要五十萬百姓,不過,這五十萬百姓不用一下子徵集,只是讓百姓服勞役的話,最後用的人數是這麼多,同時乾的話,可能也十萬百姓,一年一換,五年剛好五十萬,人力這方面沒有什麼問題,但物力耗費的有點多了,我唐國如果還要滅掉
其他國家的話,只怕物力有點支撐不。”
唐國已經很富饒了,朝廷的庫房裡面也十分的充裕,但打仗足夠,要想再開鑿運河,那不夠了,不僅不夠,甚至可以說差太多了。
袁天罡把他的計劃這樣說了一下,羣臣聽完之後,覺得五年時間不算長,需要的人力也還不算多,不過財物不夠,他們也是一點辦法沒有。
“聖,既然財力不夠,那這開鑿運河的事情,再緩緩吧,等我們滅掉其他國家之後,再行開鑿運河,也是不遲。”
見財力不夠,魏徵再一次的站了出來,而這一次,他覺得事情應該這樣算了,畢竟沒有錢,他們什麼事情都做不了,而他知道,現在的唐煜最想做的,是滅掉其他國家,一統華夏,而不是先開鑿運河。
如此的話,在錢財只能做一樣的情況下,甚至有一樣算做也不夠的情況下,唐煜只能選擇放棄開鑿運河。不過,在魏徵這樣說完之後,唐煜卻是搖搖頭:“這件事情雖然有點難辦,但朕還是有辦法解決的,袁愛卿所謂的財力不夠,說的是我唐國朝廷的財力不夠,但不要忘記了,我唐國很多的商人百姓,那可
是很有錢的。”
這話出口,朝堂之頓時喧囂一片,緊接着,有人站了出來:“聖,萬萬不可,百姓的錢財是百姓的錢財,我們怎麼能隨便用呢?”
“是啊聖,您可是千古明君,不能因爲這件事情,而功虧一簣啊。”
“請聖三思,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做。”
“不錯,不錯,不能打百姓錢財的主意。”
“………………”
朝廷的錢財很多,但跟整個大唐百姓所擁有的錢財相,朝廷有的簡直是九牛一毛,如果一個百姓捐贈一些錢出來,足以完成運河的開鑿了。
但百官覺得,這樣做不地道,他們堅決不同意唐煜這樣做。
百官的反應還是很激烈的,這是唐煜沒有料到的,但聽到百官所說的那些話後,他多少明白這些官員的意思了,很顯然,這些官員誤會他了。
這些官員一定以爲他是要從百姓手裡徵收賦稅,而後用來開鑿運河,而從百姓手增加賦稅的徵收,自然也加劇了百姓的壓力,這對百姓來說,顯然是十分不利的。
這也是大家所說的勞民傷財。
但他唐煜,怎麼會從普通百姓手裡徵收賦稅,以圖用這些賦稅來開鑿運河呢?
“諸位愛卿,你們誤會朕了,朕沒有要徵收賦稅的意思啊。”
“那聖是什麼意思?”“我們怎麼誤會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