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省委書記的家庭作業

就在十幾年前,在我還在上大學時,南江曾經是一個城市,一個非身懷絕技不可闖蕩的城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櫥窗,是一代青年們心目中的夢想之城。”趙長風說道。

杜紅軍的記憶也被趙長風的話語帶到了十幾年前,甚至是更早以前,那時候可以說是南江市最爲輝煌的時候,她在華夏大地上獨領風騷,是年輕人心目中的聖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如潮水一般涌向南江……

趙長風繼續說道:“那個年代,南江市是改革大潮的發端,是先進思想的發源地,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的提出,到‘龍口風波’,南江風采、南江精神總是佔據《華夏青年報》等報刊雜誌的頭版,在神州學子心中掀起一道有一道壯闊的波瀾。當時的南江,被成爲華夏國‘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以之爭朝夕之勢成爲思想解放的先驅,觀念更新的楷模,大膽創業與開拓進取精神的象徵。南江速度成爲華夏人意氣風發走向新時代拼搏進去的代名詞。南江確實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人民日報曾經總結南江的精神就是敢爲人先的的精神,不爭論、大膽嘗試的精神,敢於創新,埋頭苦幹的精神。”

“可是從我畢業到現在還不到十年,再看看南江,再看看南江精神,變成了什麼?人民都說南江城市富了,南江人牛了,可是胸懷變得狹隘了,脾氣變壞了。是的,南江還在發展,可是他已經不再激動人心。而當年南江創業之初那些可歌可泣地故事,如今正在其他城市上演。當初南江的創業者早就吃夠了官僚主義的苦,才跑出來自立門戶,決心建造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體制。特區之特,在我看來,首先是在於政府職能之特,是特區政府有別於其他地區政府的職能轉變,從而使政府變得廉潔而高效。而現在呢,伴隨着南江這二十多年的發展,南江市的政府機構已經出現嚴重膨脹,和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南江市在政府效率上已經沒有什麼特色可言,甚至和其他城市一樣,出現了貪污**現象。”

“從這篇帖子中來看,南江和南江人似乎更關注誰拋棄了她,中央又給了哪一個城市什麼優惠政策。殊不知南江本身就是中央優惠政策空前絕後的受益者。南江現在還有制度創新、觀念創新的勇氣嗎?往昔朝氣蓬勃的城市如今變得暮氣沉沉,和別地大城市沒有什麼二致,那個作爲青年人心目中地夢想之城,年輕人心目中聖地的南江早已經死去。”

趙長風受到杜紅軍目光的鼓勵,把心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慨全部都講了出來,等他全部說完,卻驀地發現自己剛纔講的話實在是有點多,有點過,甚至是不像一個黨地中高級幹部應該講的話。

身爲海州市常務副市長,這樣放肆地評價一個兄弟城市,還是在~東省有着舉足輕重影響力地城市的得失,實在是有點不符合官場的規矩。這可以說是官場中的大忌,趙長風以前覺得不會犯這樣幼稚的錯誤,可是今天杜紅軍的目光彷彿是有一種魔力一般,讓趙長風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所思所想全部講了出來。看來杜紅軍能夠當上粵東省地一把手,成爲華夏最重要一個省份的封疆大吏,絕非是偶然,從今天地情況來看,杜紅軍個人的魅力可見一斑。

“好啊,好啊!”杜紅軍點了點頭,“能夠想到這些,說明你對南江市歷史和現狀還是進行過一番有益地思考的。不過呢,有些觀點還不夠成熟,而且也比較零散,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地體系,自上而下完完整整地去思考這些問題。長風啊,你回去就這個問題再好好思考一下。從表面上看,南江市遇到的問題是南江市自己的問題,其實則不然,這已經成爲我省玉江三角洲地區,乃至我們粵東省全省普遍性的問題,南江現在遇到的問題,我省其他城市都大大小小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程度上遇到過,當然你們海州市也遇到過,對不對?可以說南江現狀就是我們整個粵東省目前現狀的縮影。釐清這些問題,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對南江,也是對我們粵東省今後的發展都不無裨益。這些問題你如果想通了,理順了,找出瞭解決辦法,對海州市今後的發展也大有好處,是不是?”

“是,是。”趙長風連連點頭,“我回去就會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爭取讓自己的觀點再深入一些,系統化一些,力爭找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那就這樣吧。”杜紅軍彎腰從書桌下面的抽屜裡拿出一條特供香菸扔到趙長風面前:“這是你念念不忘的熊貓,拿去吧。”

趙長風立即眉開眼笑。抓起特供熊貓夾在腋下。腆着臉說道:“我就知道杜書記心疼我們這些基層幹部。那我就不耽誤您休息了。”

說着趙長風轉身要走。杜紅軍卻在後面喊了一聲:“站住!”

趙長風連忙又轉過身來。望着杜紅軍道:“杜書記……”

杜紅軍板着臉說道:“你可別光惦記着熊貓煙。記住。這次我還給你佈置了家庭作業!”

“是。是。我一定認真思考。認真完成!”趙長風笑着答應道。轉過身來。悄悄地吐了吐舌頭。看來杜老頭地特供熊貓越來越不好騙了。還要佈置家庭作業。奶奶地!

趙長風拜見杜紅軍的同時,海州市代市長王刻舟也在自己的老岳父,省委副書記路躍進的書房裡大吐苦水。

“爸,苗曉和趙長風兩個真的太不像話了。我這半年來規規矩矩地按照您的交代,努力接近他們,配合他們,試着爭取融入進他們,可是,沒有效果,根本沒有效果!他們不吃這一套!”

補償昨天晚上的第三更。書友們久等了。

第67章 舉報信第67章 出了洞的蛇第十八章第116章 省長之位第62章 反將第48章 自掘墳墓第10章 校長大人怒了!第71章 圈套-誰是真正的傻子第32章 大戲開幕第一百一〇章 我有情況彙報第73章 領導的心思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1章 大局第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章 初來乍到(一)第3章 大前途,小把戲第97章 爲老闆分憂第24章 孫老第257章 處分第25章 RH陰性第20章 必要的妥協第148章 新興行業第238章 進退失據第96章 陽江超拜年第13章 觸目驚心第114章 面子與架子第142章 代價第146章 優良傳統第80章 南北之分第77章 交鋒第96章 用心良苦第29章 混過一關第101章 惡人第222章 都在盯着這塊肥肉第59章 蔡三蛋第35章 邊緣人第36章 美國華僑的妙用第81章 省府指標(四)第89章 靈兒的媽媽第249章 傳言第19章 打破平衡第36章 一塊老薑第170章 方振華奇怪的態度第15章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第一百三〇五章 送禮與站隊第7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25章 錢雲楓來訪第142章 證據的泯滅第116章 小老弟第134章 秘書長想挖牆根第278章 強力佈局第59章 憐惜老人第4章 縣長也敢打(一)第20章 和蔡國洪的第一次交鋒(一)第94章 通風報信第146章 優良傳統第74章 返回邙北第51章 省委書記召見第70章 攪局者第71章 蔡達明的報復第239章 靠攏第242章 死黨第95章 出一口惡氣第220章 粵東省副書記?第159章 准考證下來了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3章 陽江超的不歸路第70章 王刻舟的失算第63章 驚慌失措第99章 實名舉報第139章 電子戰部隊第73章 主客易勢第36章 又一封舉報信第2章 初來乍到(一)第二百〇七章 也是一種潛規則第127章 怕誰來誰第54章 幸與不幸第23章 我叔叔與趙省長第167章 現在幾點了?第51章 奇峰突起第43章 東江東江第36章 又一封舉報信第一百三〇三章 兩條腿走路第40章 重量級人物第69章 扶貧典型第138章 父兄合謀第52章 一箭雙鵰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34章 尋根問底第11章 都怕大老闆第228章 龍騰公司第二百〇九章 小友第112章 還能妥協嗎?第192章 譭譽參半第67章 又一個好消息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二百〇九章 小友第80章 人贓並獲第104章 兩個試點第196章 壓倒性意見
第67章 舉報信第67章 出了洞的蛇第十八章第116章 省長之位第62章 反將第48章 自掘墳墓第10章 校長大人怒了!第71章 圈套-誰是真正的傻子第32章 大戲開幕第一百一〇章 我有情況彙報第73章 領導的心思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1章 大局第4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章 初來乍到(一)第3章 大前途,小把戲第97章 爲老闆分憂第24章 孫老第257章 處分第25章 RH陰性第20章 必要的妥協第148章 新興行業第238章 進退失據第96章 陽江超拜年第13章 觸目驚心第114章 面子與架子第142章 代價第146章 優良傳統第80章 南北之分第77章 交鋒第96章 用心良苦第29章 混過一關第101章 惡人第222章 都在盯着這塊肥肉第59章 蔡三蛋第35章 邊緣人第36章 美國華僑的妙用第81章 省府指標(四)第89章 靈兒的媽媽第249章 傳言第19章 打破平衡第36章 一塊老薑第170章 方振華奇怪的態度第15章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第一百三〇五章 送禮與站隊第7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25章 錢雲楓來訪第142章 證據的泯滅第116章 小老弟第134章 秘書長想挖牆根第278章 強力佈局第59章 憐惜老人第4章 縣長也敢打(一)第20章 和蔡國洪的第一次交鋒(一)第94章 通風報信第146章 優良傳統第74章 返回邙北第51章 省委書記召見第70章 攪局者第71章 蔡達明的報復第239章 靠攏第242章 死黨第95章 出一口惡氣第220章 粵東省副書記?第159章 准考證下來了第60章 各方反應第53章 陽江超的不歸路第70章 王刻舟的失算第63章 驚慌失措第99章 實名舉報第139章 電子戰部隊第73章 主客易勢第36章 又一封舉報信第2章 初來乍到(一)第二百〇七章 也是一種潛規則第127章 怕誰來誰第54章 幸與不幸第23章 我叔叔與趙省長第167章 現在幾點了?第51章 奇峰突起第43章 東江東江第36章 又一封舉報信第一百三〇三章 兩條腿走路第40章 重量級人物第69章 扶貧典型第138章 父兄合謀第52章 一箭雙鵰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34章 尋根問底第11章 都怕大老闆第228章 龍騰公司第二百〇九章 小友第112章 還能妥協嗎?第192章 譭譽參半第67章 又一個好消息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二百〇九章 小友第80章 人贓並獲第104章 兩個試點第196章 壓倒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