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

仁宗退位,禪讓給趙信,他跟妃子們,就去遊山玩水了,從北方到南方,遍佈整個中國,有趙信做好後勤,有足夠的花不完的錢,又沒有什麼事物費心,當然生活過的非常的愜意。

在仁宗退位的10年之中,趙信基本上,都是在處理北宋的內部事務,首先是解決財政問題,雖然說,定海軍,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政務體系,可是在最初的時候,還是依靠北宋的這一條體系運轉的,最多加入了定海軍的監管。

在北宋沒有大量發展之前,赤字還是存在的,也需要解決。

趙信的解決方法卻很簡單,並且短平快,直接調動了50億貫的資金,注入到北宋的三司,一下子讓三司吃撐着了,赤字當然解決了。

之後幾年,伴隨着定海軍的政務體系取代北宋的,一切都捋順了,無論是城市發展,還是從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情況入手,貫徹了海運,空運,交通的解決的,讓整個北宋結合成一個整體,發展也就順暢了。

之後,又建設包括5京在內,接近40個大中城市,並且開始大規模的移民。

定海軍原來是在遼國發展,當時整整10年,都在東北發展,整個把瀋陽周圍建設成爲了一個龐大的工業區,可是高緯度地區,畢竟不是很適合人類的生活的,特別是到了冬天,那簡直是人間禁區。

以前,那是沒有辦法,現在,伴隨着南方開發,大量的城市建設,大量的人口開始迴歸北宋,主要是以地域的關係的,選擇比較近的,反而還比較的和諧。

溫暖的氣候,更加適宜的居住,反而從側面刺激了人口的增長,生育率微微的向上提升了少許。

以中國目前的人口總基數,別說是大幅度的提升,就算是稍稍的提升一點點,也會是十幾萬,幾十萬人口增長,也從側面推動了整個北宋的繁榮。

人口才是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的根源,不得不否認,人口多的國家,未必會強大,可是強大的國家,如果少了足夠的人口,也就無法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在沒有聯合國存在的前提下。

潛心發展,在1070年之後,在逐步穩定了北宋國內,把北宋重新的捋順起來,在原有的基礎上面,落實了五大國都,並且用航線,鐵路,公路和航道給連接起來,北宋幾乎每一時間,都在發生着突飛猛進的變化,而此時此刻,於它同時代的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感覺。

1089年,也就是趙信在在位的第二十六年,整個國力達到了極致的,北宋擁有土地面積超過了5000萬平方公里,這個5000萬平方公里,包括了大半個亞洲,除了阿拉伯半島,還有零星的少部分地方,其他幾乎全部的亞洲都被中國所佔據,其中也包括了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

整個亞洲,也不過是4400萬平方公里,去掉了中東和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區域,就少了更多,5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際上,是包括了美洲的。

美洲,在最初,是零星的發展,在那些不願意併入到中國的人們,在美洲野蠻的發展,有些像是美國最初的時候,沿着太平洋的一線,落基山脈西部,那是中國直轄的土地,剩下的,伴隨着距離的遠近,依次分佈了大量的定居點的。

這些定居點,只有少部分是受到了定海軍的保護,其他大部分,都是野蠻發展的。

雖然說,因爲整個北宋的倫理道德上面的因素,中國殖民者並沒有針對美洲的印第安人進行屠殺,可是千萬年進化產生的弊端,還是讓印第安人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本身平穩發展,糧食,生活,都相當穩定的北美的,變得多災多難了,各種各樣的傳染病,開始在美洲出現了,這些對於北宋的居民而言,只能夠算是毛毛雨,經歷了比這個更加嚴重的細菌,他們的抗菌性能很強,就算是有一些超過了抵抗能力的,這裡還有定海軍的醫生。

從慶曆五年,定海軍成立的時間,就開始注重醫療體系的,從中醫的搶救,發掘上面,定海軍做的非常的好,雖然說,沒有弄來幾個名醫,可是藉助着皇家藏書,還是弄到了許多醫書。

有些醫書甚至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了,可是放在皇家藏書館,那就是一個古董,可是放在趙信這裡,卻是知識,是傳承。

從21世紀走過來的趙信,沒有那種崇尚權威的想法,權威是用來推翻的,他所關注的中醫,是中醫的體系,或許有些古方,是可以利用的,可是藉助着體系,推陳出新,並且研究出一些東西,纔是關鍵的。

從中醫體系建立,到逐步的發展,再到趙信,把不少的體系融入到中醫之中,一些西醫發展比較好的,系統理論,檢查方法,還有輸液輸血,外科手術一類的東西,都被融入到中醫之中,從中醫找出一些方法,應用起來,並且對於傳染病和細菌學,有一定的認知,就算是烈性的黑死病,都有治療和防止的手段,更別說這些本身就是北宋帶過來的病菌。

北宋這邊,沒有多少傷亡,最多就是一小撮嚴重的,影響力也沒有一場感冒那麼的大。

恣意傳染病,讓美洲的印第安人,遭遇到了歷史上最爲黑暗的時代,從偶爾發病,到密集的,然後每到春天和秋天,都會有兩撥大規模的流行,雖然在不停的流行和抗爭之中,印第安人的身體素質,抗菌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代價就是,一茬茬的死亡。

就算是西班牙人用黑死病對付印第安人,也不可能全部殺死,真正滅絕性的,是病菌和屠刀的雙重結合,北宋沒有那麼的狠,可是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也讓印第安人總人口減少了太多了。

目前,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的地盤,只有中美洲的一小部分,比起之前大規模的收縮了,而北宋人在北美大規模的佔地,已經佔據了相當龐大的土地,當定海軍開始收取這些土地的時候,產生了一些波瀾,可是這些不影響大局。

這種野蠻的發展,到了1072年,定海軍逐步的把亞洲大部分區域給佔據了之後,得到了解決,對於那些佔地爲王的,進行了安撫招募,順帶的,讓他們繼續的發展,北美最少1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是的後世美國和加拿大最精華區域的土地,被定海軍掌控在手裡,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幾十年平穩和高速的發展,中國人口更是達到了7億,幾乎佔據了整個世界的九成五以上,其中亞洲部分,6億左右,北美部分,也擁有1億,雖然是遠隔1萬公里之外的土地,可是在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支持下,並不是域外之地。

工業化的進程也基本完成,蒸汽機發展到了極致,內燃機和電力也大規模的發展,這個表現在的鐵路上,就是內燃機車取代了蒸汽機車,在部分的核心鐵路,擁有了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的出現,極大的加快了速度,在蒸汽機車,170公里的時速,極限是180左右,內燃機車少超過200,可是到了電力機車,只要想,超過200,根本就不是什麼困難的,最少說,140-160左右的時速,能夠達到。

看起來,只是比120的平均時速大了點,朝發夕至和一天之內到達的圈子,增加50%以上,也就是說,從首都南陽向外,按照24小時圈子,近乎3500公里,這個距離,幾乎包括了定海軍最核心的區域。

這樣的方便快捷的交通狀態,讓中國的發展,再一次插上了翅膀,加上一如既往教育投入,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到來了,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東西,三五年的時間,就產生了深刻的變革。

保守的估計,中國整體的發展大大了19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啓時候的程度。

北宋不是英國荷蘭這樣的效果,龐大的人口加上國土,資源和科技,只要自己發展的不慢的話,幾乎可能被追上,更別說,中國還在迅猛的向前發展。

在立足於亞洲發展,並且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分別修建了兩條鐵路,逐步向西延伸,他們代表着中國的觸角,同時在南方的海洋之中,各種港口的建設,航道的建設,那是另外一條路。

鐵路和航運,兩者結合,把亞洲牢固的掌握在手中,在做好了穩定內部佈局之後,中國還是擴張了。

1090年,經過了20年的修建,兩條交通大動脈開始貫通,一條從瀋陽開始,繞行到黑龍江,然後沿着西伯利亞的凍土,向西,繞行烏拉爾山口穿過整個西伯利亞,抵達歐洲。

此時的俄羅斯,還沒有後世的威風,大概在6世紀東渡的斯拉夫人,在8世紀建立了王國,可是到了12世紀,就分裂了,此時,雖然是王國,卻處於分裂的邊緣,別說是跟定海軍全副武裝的熱武器相比,就算是東亞三強,任何一個把主力軍隊,弄過來,他都不是對手。

這一條路,算是北線,只是動用了15萬的軍隊,這一部分的軍隊,主要是對原屬於俄羅斯的土地,進行攻略,順便,對付一下北歐三強。

真正的主力,是從中亞而來,從定海軍出發,不是瀋陽,而是曾經的大本營,走隴海鐵路的老路,一路從伊利穿過的山口,進入到中亞,然後蜿蜒曲折,把鐵路,終於修建到裡海岸邊。

裡海,在歐洲的版圖上面,不算什麼,卻是一個跟亞洲這邊聯絡的重要地方,在越過了裡海之後,就是歐洲腹地,中國開始對歐洲用兵。

這個時代的歐洲,正在中世紀黑暗是時代,騎士和領主時代的歐洲,如何能夠擋住北宋。

這裡,趙信甚至用了一些手段,本身,趙信沒有想過,用細菌戰這個手段的,可是在北美的遭遇,特別是印第安人的慘狀,還是讓趙信動心了。

印第安人跟中國人無冤無仇,可是白種人有啊,不說1840年之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經受了多少的屈辱,就說到了21世紀,以白種人爲首的西方,給中國用了多少的絆子,從這一點上面,就不能輕饒了他們。

地球上,雖然有四大人種,可是一直以來,爭奪和發展的,是白種人和黃種人,實際上,黃種人的代表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以來,一直都領先於世界,只不過到了15,16世紀,開始落伍了。

可是從15世紀之後,卻是世界上發展最快,變革最快時代,一旦落伍,那就被動挨打,幾百年都沒有翻身過來。

現在,中國有了這個先機,當然是儘可能的發展,同時,一些細菌戰的方法也開始進行的,這個標準就是黑死病的。

人種和環境的不同,黑死病開始肆虐歐洲,科技領域的發展,讓北宋擁有了疫苗,可是歐洲沒有,白種人開始大幅度的降低人口,而跟他們人口的降低,相對應的是,定海軍的地盤和影響力,在不斷的擴大。

按道理說,中國的陸軍,無論是戰鬥力上面,還是機動能力上面,都比曾經橫掃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強的多的,鐵路是一個方面,關鍵是到了1090年之後,定海軍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已經普及了機動車。

軍用各種物資,都可以用機動車來裝載,包括人,一些履帶式的,可以在野地裡面,進行無障礙的前進,機動能力遠比的蒙古騎兵強的多。

這麼的機動力和戰鬥力,真的要打,還是可以在短時間之中,橫掃歐亞大陸。

可是沒有,從攻略歐洲開始,進度都不是很快,一年大概前進400到500公里左右的,原因很簡單,無論是趙信,還是目前中國的發展策略,都是一個穩紮穩打的。

中國已經擁有了非常龐大的地盤了,土地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高歌猛進,佔據大量的地盤,一旦出現問題,還會吐出去,中國的做法是每佔領一片地方,經營一片建設一片,甚至對於當地的人,也會進行稀釋和處理,不會隨便的殺掉,可是融入到中國,龐大的幾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接近10億人口,同化當時歐洲,幾千萬人口,還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
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