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

清晨。

金色的陽光如綢帶般輕輕灑落,給皇宮披上了一層少見的色彩。

今天朱雄英接到了一個小任務,與代表陸師的李景隆和代表水師的馬三保一道,一起去兵仗局,根據徵安南之戰裡火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去提一些改進意見,並且朱雄英本人,還要根據現在大明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未來能夠從蟲洞裡獲得的設備,來規劃兵仗局產能的發展方向。

穿過一道道宮牆與長廊,他們終於抵達了兵仗局的門前。

只見一位身着錦衣、頭戴烏紗帽的少監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朱雄英,他連忙跪地行禮,聲音中透着恭敬:“拜見吳王殿下。”

朱雄英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目光卻已越過他,投向了兵仗局內部,那裡,是無數匠人日夜勞作的地方,是他們爲大明製造火器的地方。

少監不敢怠慢,連忙在前引路,轉過一面牆,終於來到了一片開闊的場地,這裡,不算大量的學徒,足有數百名匠人正忙碌地操作着各種工具,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之所以產能不能擴大,場地不能擴建,主要原因不是沒錢,太倉庫雖然緊張,但在軍事技術突破的撥款上面,肯定是有錢的,就算太倉庫沒錢,五軍都督府或者內帑,也會搭錢進來。

主要的問題在於,火器的生產,現在雖然做到了初步標準化,但是做不到嚴格標準化。

——因爲沒有機牀。

這是個老問題,上次的時候就通過秦嶺的蟲洞那次開啓,給現代世界反饋過,只不過壓縮餅乾好搞,在一次開啓時間內就能搞得到,而適合大明世界的機牀不好搞而已。

數控機牀雖然好,但是扔過來肯定用不了。

數控機牀的能源消耗主要來自驅動系統、冷卻系統、控制系統和照明系統等多個方面,在這些系統中,驅動系統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點,因爲它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來驅動各種執行器和電機,以實現機牀的加工和運動。

對於大明來講,給一個軍工廠級別的大量數控機牀穩定供電是基本實現不了的。

無線電臺,可以用乾電池供電,也可以用手搖發電機供電,耗電量極少,相當容易保養。

但是你用手搖發電機,給數控機牀供電試試?胳膊搖廢了也供不上。

同樣,所有的工業設備,都是需要先解決電的,工業用電的電力供應要麼是採用三相380V供電,要麼直接高壓電線進戶,與之對應的就是一整套的電力工業設施。

能不能搞到?

能。

但問題在於——送不過來。

就算有些蟲洞沒有時間回溯的限制,但這些發電設備的體積,都是遠遠超過蟲洞橫截面的,所以根本送不過來。

送個圖紙過來倒是行,但有圖紙這個時代的人也建造不出來不是?畢竟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跟手搓一個風帆戰列艦還不一樣,風帆戰列艦是在大明世界的人的理解範圍內的技術。

而這種需要批量的工業設備,如果不夠數量,哪怕弄出來一個,其實也沒用,這就跟朱雄英身上帶着手槍,但是這東西只能他自己用,沒法普遍給明軍列裝是一個道理,任何事物只要數量上來了,伴隨着的消耗,必定是類幾何級數增長的。

主流的發電方式,就是火力、水力、核能、風能、太陽能這幾種。

水力發電的設備,肯定是送不過來的,核能更別提了,風能對於南方來講極不穩定,能夠實現小型化的其實就是太陽能發電,畢竟太陽能發電板的體積其實是相當小的。

但小型化的同時,也意味着發電效率不是特別高,所以對於大明來講,其實最正經的攀科技樹的路子,其實是走火力發電,也就是蒸汽輪機發電。

畢竟,現在大明是能夠自主研製蒸汽機的,雖然原始了一些,但這條路已經走了好多年了,起步比較簡單,也有一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

火力發電廠一般包括燃燒系統、汽水系統、發電系統共三個系統,前兩個系統,就是蒸汽機的東西,具體來說,煤炭等燃料和空氣被送入鍋爐,經過化學處理的給水也被注入鍋爐,燃料在鍋爐內燃燒,釋放出的熱能使水轉化爲高溫高壓的蒸汽,這些蒸汽隨後被引導到汽輪機中,使其旋轉做功,汽輪機的旋轉運動進一步帶動發電機,從而將機械能轉化爲電能,一系列過程實現從燃料到電能的轉換。

如果想要大規模的獲取電力,現在大明已經基本上具備了前兩個系統的初步條件,可能還需要研製改進,但基本的東西都已經有了,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中樓閣。

所以,現在獲取電力,需要的就是能跟蒸汽機配套的發電機。

呃,倒是還有柴油發電之類的選項,但是柴油的提取又涉及到了石油化工,而且大明現在沒辦法獲取足夠方便得到的柴油,所以這個選項就被排除了。

因此,所有用電的工業設備,眼下是肯定都用不了的,等送過來能跟蒸汽機配套的發電機以後,才能考慮。

而往復式蒸汽機驅動的發電機.估計得一頓好找了。

而且要是更往前的愛迪生式兩極直流發電機,那玩意是通過皮帶和蒸汽機相連的,就更加古老了,不過這種圖紙倒是相對好弄,原理不算複雜,但在大明世界進行製造和組裝的話,難度還是相當大。

不過朱雄英參考現在大明世界蒸汽機的發展情況來看,覺得這種往復式蒸汽機驅動的發電機還是挺靠譜的,因爲現在大明世界的蒸汽機的轉速不高,每分鐘在幾十轉的樣子,所以配套的發電機肯定不能太先進,這就跟單買一個4080顯卡,主板和cpu還是原來的破爛貨,肯定發揮不出顯卡性能,甚至有可能不兼容,是一個道理。

配合這種原始蒸汽機的發電機,都是大而扁的樣子,極數多、轉速低,爲了彌補往復引擎速度的波動,轉子部分要做的慣性儘量大,勵磁線圈上加上阻尼繞組也有利於穩定工作,而且,全是自然風冷.

“殿下?”

聽到喚聲,朱雄英收回了飄飛的思緒。

朱雄英和李景隆、馬三保,先是參觀了一下火銃的製造工坊。

陽光透過半敞的工坊大門,灑在忙碌的匠人們身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瀰漫着鐵與火,不,準確的說是鋼鐵和硝煙的氣息,那是火器製造的獨特味道,既有金屬的堅硬與冷酷,又帶着一絲熾熱的希望。

少監引領着朱雄英、李景隆和馬三保步入火銃製造的核心區域。

只見一排排鐵砧上,匠人們或揮錘鍛打,或精心打磨,一件件火銃的零件雛形在他們手中逐漸成形,那些看似簡單的工具,在匠人們熟練的操作下,卻能夠變成構成火銃的一個個部件。

“殿下請看,這便是現在做燧發銃的銃管。”少監指着一個剛剛成形的銃管說道。

朱雄英拿了起來,如果要求不嚴格,或者說肉眼大概一看的話,那麼這些銃管基本上是一樣的,但用測量工具來測,裡面的差異就出來了。

少監解釋道:“雖然我們已經儘量按照一致的要求來做了,但每一支槍管的尺寸還是存在一點點差異。”

這是沒辦法的,手搓就是這樣,取決於工匠的熟練度,甚至取決於當天的狀態,是不是吃得太飽,是不是太冷導致手抖,是不是太熱導致手心都是汗

不過朱雄英並沒有責怪什麼,而是點了點頭,目光掃過那些正在加工的槍管,心中已經有了主意.要實現火器的大規模生產,並且保證每一支火器都具有相同的性能,就必須引入更先進的測量和加工設備,當然了,測量還在其次,主要是加工設備,也就是車牀。

朱雄英的心裡,已經基本上定下了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

一方面是要獲取電力,就要搞來能跟蒸汽機配套的發電機,以煤炭爲燃料進行火力發電;另一方面要大規模製造,就要有機牀,數控機牀沒條件不要緊,可以先弄一些落後的機牀,畢竟不管怎麼落後,對於大明世界來講,都已經很先進了。

實際上,之所以產量提高不上來,跟現在明軍基本上不再新造火繩銃是很有關係的,之前的火繩銃結構比較簡單,直接一個圓管,尾端會有一個放點火引線的孔,和火炮一樣,裝入黑火藥,再放入彈丸,後面小孔插入引線,使用時候點燃引線,等到火藥引燃,將前端彈丸發射出去。

而現在就複雜多了,畢竟燧發銃跟火繩銃之間,看起來只加了一個燧發機構,但內部的差異卻很大。

而燧發銃想要繼續向近代槍械發展,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冶金技術,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讓金屬材質的槍管強度更高,加工工藝的變化進步也讓槍管制造更容易,管壁更薄而能保證承受火藥氣體的力量而不炸開大明現在突破了“鋼的獲取”這一技術難點,因此是可以繼續往前走的。

他們繼續前行,來到了火藥填裝的工坊,這裡的氣氛更加緊張,匠人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一絲火星引發不可預知的危險。

朱雄英仔細觀察着火藥填裝的每一個環節,心中默默盤算着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確保安全.看了半天也沒什麼好想法,勞動人民都是很有智慧的,只要不是那種跨時代的想法,一般在不斷地實踐經驗中,都已經總結出來了。

實際上,粒狀火藥早就開始用了,二十年前明軍就知道火藥作爲混合物,粉狀火藥容易分層,容易受潮,其燃燒效能不穩定,因此開始採用顆粒火藥,只不過是比較原始的顆粒火藥。

但不管如何,顆粒火藥的性能都更穩定,威力更強,而且火銃手的訓練成本遠遠低於弓弩,自然遠程武器開始從弓弩向火槍轉換。

而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所列的鳥銃火藥配方,就已經非常接近現代黑火藥配方,在這個時間點前,世界的其他國家並沒有類似的配方,所以現在大明的火藥水平,其實是很不錯的。

或者說,相較於火銃,其實火藥是先進的.畢竟現在大明用的火藥,就算放到現代世界歷史上的清末,其實都是夠用的,到十九世紀中葉時,黑火藥仍然是輕武器的基本發射藥。

而火槍技術的突破,重點並不在於火藥,而在於另外兩項,這也是今天朱雄英來的主要目的,因此火藥的事情,他並未說什麼。

穿過火藥填裝的工坊,他們來到了火銃組裝區域,這裡匠人們正忙碌地將各個部件組裝在一起,每一支火銃的誕生,可以說都凝聚了無數匠人的心血。

朱雄英駐足觀看,看的相當認真,彷彿要看透這每一道工序的精髓,他走上前去,仔細觀察匠人們的手法,不時地點頭稱讚。

說實在的,對於朱雄英來講,這些匠人可比絕大多數文官要有用多了,在他看來都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他們的雙手,承載着國家的安寧與榮耀。

李景隆站在一旁,也被這繁忙而有序的場面所吸引,他此前其實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軍器製造場景。而馬三保則是什麼都沒說,只是看着朱雄英,馬三保覺得這位長孫殿下對軍事、對戰爭的理解與洞察,遠非一般人所能及,這時候肯定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殿下,這便是我們兵仗局目前的生產狀況。”

少監恭敬地說道:“雖然已經盡力提高生產的速度,但由於熟練匠人數量的限制,還是無法大幅度提升產出。”

朱雄英點了點頭,他知道少監所說的話都是事實,但他也相信,只要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大明的火器製造水平一定能夠迎來質的飛躍。

而他負責的,就是找出問題,然後點明方向,至於其他的事情,就是這些工匠來完成的了。

“你們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裡。”朱雄英說道,“未來肯定會有更好的設備來提升產能,另一方面,這些匠人技藝精湛,爲大明立下了功勞,也要好好嘉獎,希望他們能夠保持對火器製造的專注,只有真正熱愛這門技藝的人,才能製造出精良的火器,對吧?”

匠人們聽了朱雄英的話,都紛紛點頭,可以說是深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繼續努力爲大明朝的火器製造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過朱雄英不僅要提升大明的火器製造水平,還要規劃整個軍事工業的發展方向,以確保大明在未來的戰爭中立於降維打擊的地位。

朱雄英環顧四周,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轉身對主管兵仗局的少監說道:“如今,我有一項重任需要他們協助完成。”

少監聞言,連忙躬身道:“殿下請吩咐,定當竭盡全力。”

朱雄英點了點頭,沉聲道:“現在需要調撥匠人,來研發下一代的火銃,也就是能夠對燧發銃實現全面超越的火銃,具體的設計思路,我會跟他們講,需要你安排十餘名最擅長的大師傅來協助。”

少監聞言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連忙應諾,他知道這位吳王殿下對火器的重視非同一般,這次調遣匠人,定是爲了了不得的新東西。

很快,少監就找來了這些人。

所謂“大師傅”,指的是工匠裡面最受尊敬,手藝最好的匠人,跟年紀有關係,但關係不是特別大,主要還是技術水平。

而找到了這些人以後,李景隆和馬三保繼續去完成他們的任務,根據戰爭期間陸師水師的實際體驗去反饋現在燧發銃的改進意見,朱雄英則是交代給了他們下一代火銃的研發方向。

因爲火銃的極大進步,再加上世界上沒有同樣列裝足夠規模火銃的對手,所以“排隊槍斃”這種場景,註定不會出現了,大明會跳過這個階段,直接進入到下個時代。

而下個時代的關鍵,就在於三大技術。

——膛線、定裝彈、後裝發射。

朱雄英的目光掃過面前十餘位肅立的大師傅,每一位都是工匠中的翹楚。

朱雄英從袖中取出一幅圖紙,展開在衆人面前,圖紙上大略繪製了他構思的下一代火銃的形狀。

“諸位大師傅可先看看,看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朱雄英指着圖紙說道。

大師傅們紛紛圍上前來,仔細端詳着圖紙上的每一個細節,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專注。

“諸位師傅,火銃之威,在於其射程與精度,今日欲與諸位探討的,便是爲銃管上膛線,以進一步提升火銃的性能,簡而言之,便是在銃管內壁刻出螺旋狀紋路,使彈丸在火藥推力下旋轉飛出,如此既能穩定彈道,又能增加射程。”

朱雄英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並沒有因爲外表年輕或是不懂行,而被這些匠人在專業領域輕視。

膛線這種東西,這些大師傅其實是知道怎麼回事的,因爲滑膛銃的弊端,這些人都看得出來。

一般來講彈丸都是要比銃管小的,但是因爲小,因爲尺寸差異,所以現在的火銃是沒法打準的,哪怕是同樣狀態,射出去以後的彈丸,都是有很大的隨機性的。

而自旋穩定也不是什麼高端原理,這玩意墨家在上千年前都玩明白了,所以膛線這種東西肯定是能夠輔助彈丸打的更準,因爲彈丸發射的時候,有膛線就會高速旋轉。

但問題在於,拉膛線會極大的增加火銃的製造耗時和成本。

不久,一位中年匠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殿下,此圖甚妙,但有一問,若要爲銃管上膛線,恐需特製之工具,不知殿下可有此等工具?”

大師傅中,另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微微上前一步,他恭敬地行了一禮,緩緩開口:“殿下,膛線之技,必能大增火銃之射程與精準度,只是,如何實施,還需細細琢磨。”

這話說的委婉。

不過工匠們,顯然都有顧慮。

朱雄英微微點頭,對他們的見解表示讚賞:“兩位所言極是,不過以後自然會有專門用來拉膛線的機器,現在的想法,就是按照這些要求,先在現有的基礎上,考慮和設計下一代的火銃。”

後裝發射,其實跟膛線的設計,是配套的。

前裝發射有很多弊端,比如銃口朝下時,受重力影響的彈丸和火藥很容易從銃管內滾落,造成啞火,畢竟彈丸的直徑和銃管口徑之間存在着遊隙,所以軍隊裡普遍採用的解決方案是儘可能的保持銃管朝上,另外選擇直徑略大於槍管內徑的彈丸,雖然直徑較大的彈丸很難用手直接塞入槍管內,但藉助自己製作的小木錘或者標配的推彈杆,還是能夠較爲輕鬆的將彈丸送入銃管內的。

炮兵也研究出來了一些土方法,比如在裝完火藥和炮彈以後,往炮管內塞入溼泥,或是稻草加上溼泥,能夠增加氣密性。

但如果要搞膛線,讓彈丸旋轉,那就要讓彈丸比銃管略大一點,這樣發射才能讓彈丸嵌入膛線而旋轉,但這樣裝填彈丸會非常的麻煩,因爲銃管的尺寸本來就是有差異的,如果彈丸卡住了,火藥推不動,那麼得到的結果就只有一個——炸膛,這對火銃手來講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可能眼睛鼻子手指頭就都會被炸掉。

所以就有了後裝的設計,讓彈丸和火藥從後面裝入銃管,裝好後密閉後部然後射擊。

這種後裝火銃,其實跟近代步槍,在設計造型上的差異,就已經不大了。

但是現在畢竟都是前裝的火銃,突然說要設計一款後裝的火銃,其實是顛覆所有人的觀念的,這跟手機從下半部分實體按鍵變成一整塊屏幕,對用戶的衝擊,是一個道理。

整體來講,這是一個顛覆式的設計。

而除了與膛線配套的後裝設計,朱雄英的圖紙裡,還有一部分,畫了另一個工匠們一眼看上去不太好理解的東西。

——定裝彈。

定裝彈就跟用稻草和溼泥巴塞炮管一樣,其實雛形隨着火器在實戰中的應用,已經在明軍裡產生了,一些比較心靈手巧的火銃手會把一次發射所需的火藥、彈丸放置在一張油紙上,然後將油紙捲成紙筒用線繩綁緊兩端,使火藥和鉛彈被紙筒包裹,還可以在紙筒中間再用線繩綁緊一次,用於分離鉛彈和火藥。

在使用時,這些火銃手只需要取出一枚紙製定裝彈,然後用牙咬,在紙製定裝彈的尾部撕開一個缺口,將火藥從缺口處倒入銃管內,然後再將剩下的紙筒以及紙筒內包裹的鉛彈一起囫圇塞入銃口內,最後抽出明軍火銃標配的推彈杆將其推入銃管底部即可。

可以說,是一種能夠提高發射效率的辦法,要說有缺點,那就是保存起來數量多了就會比較費勁,因爲油紙很容易因爲顛簸等各種原因破裂,造成火藥的流散。

而這種定裝彈的雛形,油紙還不能弄得太厚,因爲要靠火銃手用牙齒咬,太厚要麼咬不開,要麼很費力,還不如按部就班地從火藥壺裡掏。

朱雄英需要的,是早期的金屬定裝彈。

當然,這只是他心目中的第一步,後面肯定還是要搞無煙火藥的。

只不過就技術難度而言,早期的金屬定裝彈現在大明能搞出來,因爲這東西仍然還是以黑火藥作爲發射藥,使用裸鉛彈頭,普遍口徑比較大,正適合大明的現狀。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把“後裝發射金屬定裝彈的線膛銃”這種全方位突破的武器搞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小型化的無煙火藥定裝彈,那是以後的事情。

而在這一步,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橫針擊發式的金屬彈殼。

這種金屬彈殼在發射藥得到激發後會迅速膨脹,從而緊貼膛尾完美解決了槍械閉鎖的氣密性問題。

朱雄英肯定是不知道怎麼搞的,這個問題,目前也只能交給工匠們去研究了,不過相信應該不是什麼完全無法攻克的難題。

無煙火藥尤其是軍用無煙火藥,原理朱雄英倒是明白,化學老師提過,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醚和乙醇裡並加入了適量的穩定劑使它成爲一種膠狀物,然後通過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等一系列工序,最終制成軍用無煙火藥,能夠極大增加彈丸的射程,並提高彈道的平直性和射擊精度。

而這種軍用無煙火藥的出現,也給子彈和步槍實現革命性的變革奠定了基礎,也就是八毫米的勒貝爾1886步槍,即近代步槍的鼻祖。

換句話說,現在大明自主批量生產火銃的技術,距離近代的栓動步槍,其實就差三大步了。

當然,這三大步不好邁過去就是了。

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7章 “斡脫”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75章 鬼市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92章 父與子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92章 父與子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
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257章 “斡脫”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75章 鬼市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92章 父與子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92章 父與子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