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的對抗持久不斷,明美兩軍的碰撞使得圍繞夏威夷羣島進行的技戰術水平日益提高,某些方面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歷史上大戰期間的最高水平。
周長風此前估計澳洲兵團的行動不會很容易,可結果卻完全相反。
南線的進攻行動比預想的更加順利,自從紫癜行動發起後,澳洲兵團可謂勢如破竹。
美澳聯軍日復一日的撤退,並在撤退途中主動破壞沿海鐵路。
明軍參戰的十多萬部隊向南迅速推進,僅在格拉德斯通遭遇了較爲激烈的抵抗。
這期間進展之順利令人感到疑惑和不安——推進速度約等於行軍速度,參戰部隊傷亡排序依次是地雷、空襲、交通事故、炮火。
丁義平原本對戰局報以樂觀態度,但是如此順利讓他不得不謹慎起來,兩次下令休整收攏隊伍,覈實進攻路線縱深情況。
11月5日,明軍先遣部隊進抵小鎮洛坎普頓,在與抵抗組織發生短暫交火後將之佔領,士兵們一邊搜刮美澳聯軍撤退時來不及銷燬的物資作爲戰利品,一邊舉行了突破南迴歸線的紀念儀式。
南迴歸線大致在南緯23°26',等同於黃赤交角,是熱帶和南溫帶的分界線,隨軍記者專門擺拍了一組展現“敵人倉皇撤退丟盔棄甲,王師繳獲琳琅滿目”的照片。
從10月29日至11月7日,澳洲兵團八天八夜長驅直入七百多公里,戰車一旅和二十一重裝師處在最前方,兵鋒直指班德堡。
班德堡地處布里斯班以北三百多公里,它是通往澳洲東海岸中部重要城市布里斯班的門戶。
此前美澳聯軍大踏步撤退的根本原因是兵力不足,儘管紙面上美澳聯軍有十幾個師、數十萬人的兵力,但實際上根本無法將之全部用在一線阻擊。
誰也不知道明軍會選擇在哪突然登陸,澳洲西海岸和東海岸加起來有十幾個適合登陸的地點。
棄置不顧是不可能的,四面漏風,處處皆防則處處皆虛,因爲美澳聯軍壓根勻不出充足兵力防守每一個登陸適宜處,故而只能挑幾個最關鍵的地點,這牽制了三個步兵師和五個步兵旅(團)用於防守而無法用於正面戰場。
戰局對於美澳聯軍而言相當被動,這就是喪失制海權的後果——哪怕大明海軍完全發呆,也能爲己方陸軍牽制大量敵人。
現在大幅度收縮戰線後,麥大帥認爲勉強可以試着守一守了,澳大利亞輿情也不允許美澳聯軍繼續這樣軟弱無力、一瀉千里。
總理約翰-科廷強烈要求全力保衛布里斯班,這是澳洲重要的大城市之一,有三十多萬人口。
一旦布里斯班陷落,澳洲東南部精華地帶便可謂門戶大開,直接暴露在來勢洶洶的明軍面前。
因爲接下來的大城市就直接是近千公里外的悉尼了,美澳聯軍無法在丟失布里斯班後組織起有效抵抗,只能一路退守悉尼。
美澳聯軍盡最大可能集結了可用之兵,作戰序列爲:
聯軍第1集團軍——美軍第8師、美軍第41師、澳軍第3師、澳軍第7師、澳軍第1裝甲旅(團),作戰兵力計約11萬人。
聯軍第4軍——澳軍第9師、澳軍第10師、澳軍第1裝甲師、澳軍第3炮兵旅(團)、澳軍第22輕騎兵團(營),作戰兵力計約7萬人。
陸海空作戰兵力連帶勤務人員大致有30萬人和320輛坦克。
除此之外還投入了大約310架戰鬥機和120架轟炸機,這幾乎是美澳聯軍目前可以派遣的極限了,其餘的二百多架作戰飛機大多在檢修和維護。
數十萬人規模的戰役有史以來第一次爆發於這片古老的大陸,雙方在大分水嶺山脈東西兩邊的原野和丘陵展開罕見的血腥激戰。
藍天白雲被戰鬥機纏鬥時射出的曳光彈劃破,一些轟炸機重重的墜毀在山間,它們砸碎的不少岩石有着幾億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掩藏於崇山峻嶺。
爲奪取班德堡西北方向的戰術要地,明軍投入了一個加強了坦克分隊的步兵師。
兩軍在此展開鏖戰,攻防焦點336高地兩晝夜之內易手四次。誓死保衛家園的澳軍血戰不退,澳軍第3步兵師開赴前線參戰72小時後便損失了40%的戰鬥員和28%的技術裝備。
面對華盛頓方面的詢問,麥大帥向參議院去信答覆:
「我爲澳大利亞感到悲哀,士兵們有足夠的勇氣去對抗敵人,但他們的數量不夠。我有信心取得一次勝利、兩次勝利和更多,但最後一定會被無窮多的敵人消耗完……」
當雙方在班德堡一線拼殺的血流成河、昏天黑地的時候,又一支艦隊迫近了澳洲大陸的另一端。
嘗試各種方法擾亂敵人的戰略部署自然是上策,因而大都督府決定對澳洲西南部實施登陸,奪取珀斯。
距離上次明軍分遣艦隊空襲、炮擊這座城市纔過去幾個月時間,珀斯市民們在惴惴不安中等到了浩浩蕩蕩的登陸艦隊。
這一次可就不只是對飛機組裝廠、火車站、發電廠等等設施進行空襲那麼簡單了。
隨同艦隊而來的地面部隊包括第一三六步兵師、第十七工程旅、陸戰三旅,這支部隊番號是第二十軍,任務是奪取這座澳大利亞西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
因爲大明海軍同時顧及西線和東線,還要派出分遣艦隊支援澳洲兵團,再加上相當數量的戰艦正在修理或維護,故而分身乏術,所以這次負責攻略珀斯的登陸艦隊還囊括了蘭芳國防軍海軍來充實戰力。
這支艦隊下轄建武號戰列艦、章和號戰列艦、瀾滄江號輕型巡洋艦、鳳仙花號防空巡洋艦,以及4艘護航航母和13艘驅逐艦,還有蘭芳海軍的旗艦東萬律號重型巡洋艦和幾艘輔助艦艇。
東萬律號本質上是撐門面的東西,當年蘭芳訂購時兵部海軍署就認爲這不合理,不過也沒強求。
這艘只有7400噸標準排水量的巡洋艦擁有前一後二配置的3座192㎜雙聯裝主炮,4門單裝128㎜高平兩用炮,動力配置爲十二座油煤混燒鍋爐和四座蒸汽輪機,極速31節,主裝甲帶僅有80㎜厚度。
大國顯然不能理解這樣一艘雞肋的戰艦的實際價值,但是對於小國而言卻意義非凡,東萬律號自建成交付以來一直是蘭芳海軍的驕傲,民衆也將之視作海防重任的頂樑柱。
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在珀斯附近只有一些小型輔助艦艇,它們除了佈設水雷來妨礙明軍登陸以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從護航航母上升空的明軍艦載機對珀斯發動攻擊,未久,十幾艘駁船、武裝漁船、佈雷艇啓程離港向東撤離。
珀斯是一座孤獨的大城市,距離它最近的、稍微像樣些的城鎮是相距兩千多公里的奧古斯塔港,可見澳洲之地廣人稀。
“……珀斯那邊進展很順,敵軍退入城區頑抗,我軍南北兩處登陸後對城區形成夾擊之勢,大體上就是這樣。”
“好。”
傷勢初愈的周長風自然不願繼續躺在病牀上,不過受制於院方的特別關照,他也只能在陪護下散散步。
下午的時候,幾名大都督府情報處官員悄然而至。
他們衣着普通,打扮的像尋常職工,相當低調。
爲首那人拿出一份由幾頁紙訂起來的文件遞了過去,拱手低聲道:“這是大體情況,周僉事,從現在開始就只能說是聽天由命了。”
周長風仔細地翻頁瀏覽,良久,他微微點了下頭,平靜道:“這次多信奉點鬼神之說,希望老天爺保佑吧。”
只以數字“二四五”爲代號的秘密計劃已經開展了一年之久,旨在實施對美國核計劃的破壞行動。
周長風幾年前下的閒棋爲這個計劃省了不少事,現成的合法公司與合法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庇護。
大都督府情報處精挑細選了七十多名突擊隊員,其中還有一些歐裔。
在接受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後,這些人以亞洲移民或受迫害的難民身份經由南美洲零星分散進入美國,時間跨度長達五個月。
有來自日本的、有來自蘇門答臘的、有來自緬甸的、有來自爪哇的……
半數人進駐了位於新墨西哥州拉斯維加斯的秘密據點,在表面上這只是一家名曰安布雷拉材料公司的小型企業,主要經營採礦業。
另一半人進駐了位於田納西州庫克維爾的秘密據點,空殼公司名曰三聯礦業公司,主營採礦業和林業。
經過長時間的打探,真實情況逐漸浮出水面——
敵人正在進行着一個研製計劃,耗資巨大,動用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
新墨西哥州的一個不知名小鎮主要進行理論研究。
田納西州的克林頓工程師工廠主要進行製造工作。
無名小鎮其實就是洛斯阿拉莫斯基地;克林頓工程師工廠也是假名,實則著名的橡樹嶺工廠。
經過長時間的偵察,二四五行動計劃逐漸完善,特工們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制訂破壞行動方案,儘管乍看之下仍然難如登天。
最大的問題恰恰不是能否滲透進去,這反而挺好辦,百密一疏,只要找出漏洞就能行。
主要困難在於工廠太大,有好多個廠房,僅幾十人規模的小分隊就算每個人都帶滿炸藥也只能摧毀一小部分,那樣無濟於事,也許十天半個月就修復了。
儘管存在諸多困難,甚至可能白白犧牲徒勞無功,但是無人萌生退意,反而躍躍欲試希望把敵人的秘密基地攪個天翻地覆。
日暮西山,田納西州的州際公路上……
一輛滿載着圓木的雪佛蘭卡車晃晃悠悠的行駛着,幾個工人坐在那堆圓木上聊着天、吸着煙。
當天色完全暗沉下來的時候,卡車接近了庫克維爾城郊,最後開進了三聯礦業公司的倉庫。
這裡就是二四五計劃的主要據點之一,地下室裡已經聚集了數十人,滿地都是形形色色的槍支與子彈,旁邊的木箱裡邊還有一塊塊油紙包的礦用銨油炸藥。
礦業公司購買、儲存、使用礦用炸藥很合理吧?
一個穿着沾滿油污的衣褲的中年人緩步走來,輕咳了一聲,他是大都督府情報處外派至這個站點的主管羅傑承。
“諸位,新消息來了,這所謂的工廠藏着掖着這麼秘密,他們是想造一種威力巨大的炸彈,一下就能炸燬一個城,跟咱們之前猜的不同。”
“哦?不是毒氣?”
“這聽上去比毒氣更狠啊。”
“確實嚇人,斷不可留。”
聞訊,大家小聲議論了幾句。
“大體上沒變,該炸還是得炸,行動照常進行。”羅傑承沉聲感嘆道:“這九死一生的差事,難啊。”
“到這份上了說這種話幹啥?就等這掏心挖肺的日子呢。”有人無所謂的說。
突擊隊總指揮高淮來自儀鸞司,當時他是自願報名參與“極高危絕密行動”的。
他掃視在場衆人,淡淡道:“這幾天一切如常,提高警惕,等新一批東西弄到了就動手。”
十一月中旬的這些天,秘密據點在準備更多的鋁熱劑。
突擊隊上下認爲銨油炸藥威力不夠,因此費盡心思。受限於嚴格的配給制,礦用炸藥以外的爆破器材根本無法買到,兩個月前只在黑市上買到了一點點太安,所以大家只能自力更生的用鋁粉和氧化鐵粉自制鋁熱劑。
經過長兩個半月的小心偵察,突擊隊已經摸清了橡樹嶺基地的外圍情況,包括地形條件和敵人的巡邏路線。
橡樹嶺(Oak Ridge)位於田納西州,它得名於這兒的一條幽深的山谷——黑橡樹嶺山谷。
在曼哈頓計劃開展之前,此地只是一個無人問津的鄉村小鎮,從去年年初開始,這個河流環繞、羣山圍抱的地方成了核計劃的關鍵要地。
大批陸軍工兵部隊進駐此地,寬大的廠房和無數建議屋舍拔地而起,原本的小鎮居民被強制搬遷,數以萬計的工人、士兵、科學家雲集於此。
代號Y-12的電磁分離廠已經竣工,利用財政部儲備白銀製造的大量電磁鐵全部佈置完畢,總共有大約6600個高達12英尺的巨型電磁鐵,這幾天進行了試運行。
代號K-25的氣體擴散廠還在建造中,預計明年春夏之交可以竣工,屆時U235的產量便可進一步提升。
相較於大明的核計劃,同時走兩條路線的曼哈頓計劃的進度顯得慢上許多。
【曼哈頓計劃各基地分佈圖,遍及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