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沙場秋點兵

bookmark

漢靈帝坐在德陽殿上,緊緊的按着眉頭,這該死的李邵,張角在冀州做得如此之大,竟然都未將其抓獲還任由張角做大做強,實在該死!

自二月初六開始,朝廷連續幾日內陸續收到冀州、豫州、荊州、兗州、青州、徐州、幽州、揚州等地急報,攪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寧。

二月初二,冀州、豫州、荊州、兗州等地同時民變,太平渠首張角趁機聚衆造反。冀州下曲陽、南?、廣宗、豫州長社、兗州東郡、荊州宛城等地失陷。

宛城太守諸貢、下曲陽縣令黃鬆、縣尉曹漢、南?縣令張羨、廣宗縣尉宋懷、長社縣令侯芳、縣尉韓林或殉城或戰死,南?縣尉方堃、廣宗縣令韓綜投敵,郡縣下屬官員傷亡殆盡。

二月初四,冀州蛾賊渠首張角整頓兵馬八萬之衆,揮兵北進,劍指鉅鹿郡治癭(yǐng)陶,太守郭典率衆奮起反抗,激戰一天後,最終寡不敵衆,次日棄城逃往郡轄楊氏縣,張角佔據鉅鹿郡。

同時,豫州汝南郡、潁川郡兩郡在彭脫、波才的猛攻下相繼失守。

二月初六至二月十八,青州、徐州、幽州、揚州再度打出“太平道”的旗號,黃巾軍一路殺官破府,勢如破竹,天下再次震動。

不過短短十數日功夫,那些海捕文書上的人物張角、張曼成、卜己、彭脫等人搖身一變,就從逃犯變成大漢的心腹之患。

漢靈帝狠狠的一掌拍在案桌上,喝道:“蛾賊轄數十萬黎庶,四處掠奪,克府據縣,橫掃各地郡兵,鋒不可當。衆卿可有想法?”

袁隗上前行了行禮,奏道:“啓稟陛下,如今蛾賊大勢已成,大漢十三州其中八州數十郡同時淪爲戰地,按賊渠張角前期的部署,恐其尚有劍指雒陽之意。”

“那依太傅所言,該當如何?”

“蛾賊蔓延八州數十郡,朝中若再不對其用兵,我大漢勢必危矣。如今之計,當遣重兵良將圍獵冀、豫,遏其攻勢,剿其精銳,捉其賊魁,一戰而定千秋!”

“唔!那依卿所奏,何人可擔此重任?”

袁隗掃視了皇甫嵩一眼,侃侃而談:“陛下,皇甫義真世代行伍,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實乃不可多得之帥才。

盧子幹海內名望,文治武功,熹平四年至七年之間,先平九江之亂,再平廬江蠻族。

朱公偉既文且武,天資聰亮,光和元年交州一戰以五千精兵而破樑龍數萬之士。

而今與蛾賊一戰關乎我漢室江山成敗,臣以爲能擔此重任者非皇甫義真、盧子乾和朱公偉莫屬!”

漢靈帝點了點頭,轉向盧植、皇甫嵩及朱儁問道:“義真,子幹,公偉,三位愛卿,你等以爲如何?”

盧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相視一眼,出班啓奏道:“今天下糜爛,局勢危殆,蛾賊佔據冀、豫、荊數州,兵鋒直指京都,植(嵩、雋)世受皇恩,臣等自當肝腦塗地,爲陛下除賊,以報陛下聖恩!”

“卿等若爲帥,有幾分把握?”

皇甫嵩朝盧植、朱儁二人看了一眼,彎腰抱拳舉過頭頂稽了稽首,肅然道:“陛下,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行軍打仗,地勢、風俗、天氣、將領、兵寡等原因皆可或成爲戰役制勝關鍵,微臣尚未與蛾賊接觸不敢信口雌黃。

然,今局勢雖危朝廷卻未傷筋動骨,以臣觀之,蛾賊有三敗而陛下有三勝,陛下何憂也?”

漢靈帝初聞皇甫嵩並不願打包票甚是不安,轉而又聽到其五勝五敗頓時大喜,急忙問道:“哪三勝,哪三敗?”

皇甫嵩目視盧植一眼,盧植自是心領神會,接過話題道:“冀、豫、荊州等地數年大旱,糧食歉收,蛾賊趁亂而起,日漸疲敝。大軍未動而糧草先行此用兵之先決,臣聽聞蛾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唯獨不事耕作,除搶劫大戶,並無其他糧草來源,長久以往蛾賊糧草堪憂,士兵無力征戰,而我大漢糧草於蛾賊何止數倍?此乃糧勝也!

蛾賊人多勢衆,每至一處如飛蝗過境勢不可擋。蛾賊所依仗者,不過兵卒之多、兵卒之勇也。然,其兵雖衆,其卒也勇,衆而雜亂無令軍心渙散,勇而恃驕作惡橫行霸道,更兼軍備兵器不足,久之其勢日下,而我大漢士兵刀槍精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蛾賊雖衆又有何懼哉?此乃兵勝也!”

“其三呢?”

朱儁朝盧植、皇甫嵩二人點了點頭撫了撫須,傲然道:“張角居於鉅鹿,張樑身處廣宗,張寶佔據下曲陽,卜己、彭脫、張曼成及波才之輩更是身在豫、荊兩州。

看上去波及範圍巨大,但蛾賊各自爲陣,令出多門。更何況張角、彭脫、張曼成之輩也並無從軍打仗之經歷,之所以如此聲勢不過附賊者衆也,屆時若遣諸良將,提幾屢精兵分而爲之,各個擊破,並非難事,此乃將勝也!”

漢靈帝聽得頻頻點頭,大喜道:“依卿所奏如今又當如何?”

皇甫嵩三人直立朝堂,抱拳肅然道:“攘外必先安內,臣以爲陛下如今正當整肅朝綱,再遣一良將鎮守雒陽,遏蛾賊兵鋒於京都之外,緩其勢,再重兵會獵,圍剿蛾賊於州郡,則大事可成也!若陛下不棄,臣等願親領一支精兵破賊而還!”

“善!”

漢靈帝一掌拍在龍椅上,喝道:“待詔王金馬何在?”

待詔,即是漢時隨時聽候天子詔令的士子,武帝時期東方朔就曾出任過待詔一職,而金馬門更是其中特別優異者待詔處。

“微臣在!”當下,一王姓待詔立即出班應聲喝道。

漢靈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氣勢風發喝道:“擬旨:第一、去何進河南尹一職,遷大將軍一職,統領左右羽林軍共五營,屯兵於都亭,鎮守京師。

第二、漢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一職,專事查奸防備一事,但有作奸犯科盜取機密之輩,格殺勿論!

第三、嚴令各州郡整點武器、召集民間義士、訓練士兵,日夜操練,時刻備戰,嚴防賊人爲亂!”

第四、遷盧植北中郎將,遷護烏桓中郎將宗元爲子幹副將,遷皇甫嵩爲左中郎將,遷朱儁爲右中郎將,各領北軍五校及三河精兵五千並新募精壯之士萬餘人日夜操練,一月後前往冀、豫、荊數州平叛,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

……

四月初一,忌求嗣,宜出行。一月的時日轉瞬即到,天色已近辰時,雒陽仍是細雨濛濛,寒風瑟瑟,整個雒陽城籠罩在茫茫的倒春寒之中,給即將出徵的隊伍平添了一份殺氣。

城外的沙場正北面早已築起一座高約丈許、長寬各七丈的點將臺,氣勢磅礴、巍峨壯觀。臺上旌旗飛揚、帥旗飄舞,兩側鼓角矗立、牛羊緊縛,一片肅殺。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的盧估計還在張武手中,點兵的自然也不是秋季,但沙場已如秋季一般並冷,晨風蕭蕭,鐵甲森寒。可是再凌冽的冷意也遮擋不住五萬餘將士沖天的戰意,所有的將士皆身着鐵甲,手執武器,矗立在沙場,肅穆的看着前方的點將臺,鴉雀無聲。

“咚!咚!咚!”

一陣鼓角聲敲響,密集如雨,點點雷聲般轟鳴在衆將士心中,頓時一個個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北中郎將盧植一身戎裝手捧聖旨緩步登臺,向臺下望了一眼,但見沙場數萬精兵早已蓄勢待發,步兵盔甲鋥亮,面色肅然,騎兵金戈森寒,傲然馬背。

刀如林,劍似雨,槍戟若鋸齒,場下一片寒光。

將聖旨放置案桌上,盧植徑直走到臺前取下頭盔託付手中,一束白髮在風雨中飄舞,但那瘦小的身子卻如山一般巍峨。皇甫嵩、朱儁、宗元等人緊隨其後,單膝跪下。

盧植滿意的點了點頭,揚聲喝道:“奉陛下旨意:文官以文而治天下,武將因武而安國邦。今鉅鹿張角聚衆謀反,殺官破府,壞我子民,罪惡滔滔。

着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分掌北軍五校、三河精兵及新募之精壯,厚集雄獅,兵發冀豫兗,挽我河山於糜局,拯我子民於塗炭。沿途州郡但有反叛及爲逆者,天兵所至,悉數殲除!”

“天兵所至,悉數殲除!”

衆將士手執武器,單膝跪地齊聲喝道。

五萬餘大軍的聲音匯織一起,如聲聲巨炮轟鳴,已壓住天邊滾滾的春雷,直逼雲霄。

盧植、皇甫嵩、朱儁及宗元四人直起身來,巍然來到點將臺兩側一聲厲喝長劍出鞘,泛起一陣凜冽的寒光,手起劍落,緊縛兩側的牛羊一聲哀叫,首級紛紛落地,鮮血汩汩。

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122章 王斷第530章桃園夢斷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05章破城第494章孫乾出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52章老將第125章 小師妹第479章混戰的序曲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190章 謀劃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549章劍神一笑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117章 鴻門宴第272章 詐降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6章 授首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368章年將盡第40章 再探封府第70章 扣關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519章突圍第295章 雪崩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161章 白川第63章 十里路遙第331章 中計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3章 縱馬蛾眉覓良醫,搗熟藍橋隔雲深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65章牽招第15章 師門秘辛第152章 布子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288章 襲城門第204章 攻心第533章瘋狂第526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一)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469章鏡圓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476章備戰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12章 劫法場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7章 鴻門宴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215章 脫樊籠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371章破鏡第469章鏡圓第60章 攻城第446章談判(一)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319章 赴約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69章鏡圓第344章 棄城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433章波折第100章 隱霧山第268章 忠義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509章千鈞一髮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07章青龍於郊
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122章 王斷第530章桃園夢斷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05章破城第494章孫乾出逃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52章老將第125章 小師妹第479章混戰的序曲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190章 謀劃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549章劍神一笑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231章 真假將軍令第117章 鴻門宴第272章 詐降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6章 授首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368章年將盡第40章 再探封府第70章 扣關第18章 蓮花一朵別樣開第519章突圍第295章 雪崩第401章荀彧論戰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161章 白川第63章 十里路遙第331章 中計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3章 縱馬蛾眉覓良醫,搗熟藍橋隔雲深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411章孫文臺割發代首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65章牽招第15章 師門秘辛第152章 布子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69章鏡圓第512章引君入甕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288章 襲城門第204章 攻心第533章瘋狂第526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一)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469章鏡圓第304章 曹操論人心,袁術布奇陣第476章備戰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12章 劫法場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17章 鴻門宴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215章 脫樊籠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371章破鏡第469章鏡圓第60章 攻城第446章談判(一)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319章 赴約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69章鏡圓第344章 棄城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02章 名聲未必江山美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433章波折第100章 隱霧山第268章 忠義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509章千鈞一髮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07章青龍於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