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雲菲、竹君與翡翠正式入東宮的前一天,按照傳統是鋪房之日。
自老宅中,一輛輛裝滿了物品的馬車從中駛出。
開始時老宅外的人還沒有在意,但隨着馬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多到外人都震驚不已。
“這是一百零八擡嫁妝!”一路人驚呼道。
“還沒有結束呢,後面還有!”另一人指着又從門中駛出的一支車隊說道。
果然,在一百零八擡嫁妝的馬車駛出老宅大門後不久,又是一套嫁妝儀仗出現,接着不斷有裝有嫁妝的馬車跟着從老宅大門駛出。
又是一百零八擡嫁妝馬車出現,這還沒有完,後面又來了同樣兩套嫁妝儀仗。
京城人的見識極廣,見識過很多富貴人家嫁女,但今日纔算是真正開了眼界。
整整四套一百零八擡嫁妝,連在一起幾乎是排了數條街道。
四百三十二輛馬車,這還不包括那些嫁妝儀仗的排場。
在經過八大胡同時,一排鶯鶯燕燕站在路旁,一個個美豔女子眼睛發光的看着嫁妝儀仗。
“這就是雲大家與竹大家出嫁的排場,真是羨慕死了!”一妖豔女子輕扇着手中的羅扇說道。
雲菲與竹君的名氣在青樓之中極大,也是所有青樓女子豔羨的對象。
雲菲,江南第一名妓,竹君,揚州第一名妓,江南出美女,加上大幹的江南可比京城還要繁華,揚州更是天下最爲富貴之地,這裡能夠排爲第一,其名氣自是極盛。
但讓她們名氣傳遍大幹各處青樓的,卻是她們入了李薔的府中。
初時李薔還只是侯爵,那時衆多青樓女子對兩女還只是感慨兩女幸運,找上了好人家。
李薔成爲了義忠親王后,青樓女子就將兩女奉爲鯉魚躍龍門的典範。
而在李薔成爲太子之後,青樓女子們幾乎將兩女事蹟當成了激勵自身的傳奇故事,青樓女子們日日都在幻想,有朝一日能夠與兩女一樣,嫁入皇宮讓自己徹底翻身。
當然,雲菲與竹君雖入了東宮,可一直沒有名分,也不是沒有人說酸話的。
可這一次,兩女的鋪房嫁妝讓那些人再也無話可說,留下來的只有深深的豔羨了。
四隊嫁妝車隊再行了一段時間,由於嫁妝車隊需要繞城展示,這時纔算是進入到貴人們居住的區域。
這時在路邊多了許多的女子,看穿着打扮就知道是一些丫環。
這些丫環指着其中一隊一百零八擡嫁妝,一個個興奮的小臉通紅。
“那就是翡翠姑娘的嫁妝,天哪,什麼時候我能有此一趟,就算是死了也願意!”一小丫環手指着一隊叫道。
“就你,翡翠姑娘可是管着太子的產業,你只知道吃!”旁邊的小丫環輕笑着回道。
“要死了你,敢打趣我!”小丫環這下子不願意了,上前就要撓同伴。
“別鬧了,難得能夠看到咱們丫環中出此等人,好好看看也給自己留個念想!”一年紀大些的丫環嘆了一口氣說道。
身爲丫環,她們之中最好的命運就是被府中的爺看中,成爲爺的姨娘。
更多的丫環,只會與府中的小廝成婚,以後自家的孩子依舊是府中的下人。
怎麼能夠與翡翠相比,翡翠嫁入東宮,一躍就成了人上人,出入間都要被人尊爲夫人的。
等到太子繼位大統,那翡翠就成爲了皇妃,就是天下女子中除了太后皇后外最爲尊貴的女子了。
身爲女子,能夠走到這一步,已是光宗耀祖,能夠在族譜中單開一頁了。
四百三十二輛馬車的嫁妝,外人看來是這四名女子爲了嫁入東宮自行準備的,但知曉四名女子底細的人,卻是明白其中的門道。
他們不由感嘆太子殿下的深情,他們猜測這四百三十二輛馬車的嫁妝都是太子殿下備的,是爲了讓四名女子有足夠的體面入東宮。
事實也差不多,只不過這是林黛玉與李薔商量後的決定。
四女之中,妙玉倒是小有身家,她家雖破落,但還是留了不少好東西給她。
不過那些好東西也不過是兩輛馬車就全部裝下,雖說價值不菲,卻還是顯得寒酸了。
翡翠爲府中操持生意,自己並沒有留下多少財富,雲菲與竹君隨身的,也只有一些精美首飾,其中還大部分都是跟着李薔時,府中的賞賜。
她們三女的全部身家,連一輛馬車都裝不滿。
林黛玉藉着四女嫁入宮中的機會,正好將地下寶庫中的寶物送入宮中。
那些寶物如果李薔使用空間物品來裝,幾次就可以全部偷偷送入宮中,但這麼多寶物出現,總要給個由頭,要不然會讓宮中的人議論的。
別看四百三十二輛馬車很多,事實上對於地下寶庫的物事而言,這纔是一小部分而已。
當車隊經過薛府時,薛夫人與薛寶釵也在觀看着這支車隊。
“是娘耽擱了你!”薛夫人看着車隊對女兒說道。
在她想來,以薛家與太子李薔之間的關係,女兒有着極大可能嫁入宮中的,是她選擇了榮國府的賈寶玉,讓女兒的親事成爲了一場大麻煩。
賈寶玉走了,可女兒的名聲也壞了。
哪怕女兒再怎麼優秀,也不可能嫁給大戶人家,那一紙婚書,以及賈寶玉住在薛府之事實,都讓薛寶釵的名節大損,沒有任何大戶人家會讓此等女子入府的。
“娘,以後不要再說這事了,女兒願意陪着你!”薛寶釵輕輕靠在薛夫人的肩上說道。
她內心輕嘆了一聲,她知道自己與李薔沒有任何可能性。
當年在江南與李薔見面時,她就從李薔的眼中看到了冷漠,李薔並不喜歡她,身爲女兒家她對這種事的感覺特別靈敏。
一個人時,她也會將賈寶玉與李薔做對比,越是對比,賈寶玉就越是無法入眼。
從文采上,李薔是探花出身,武藝上更不用說,賈寶玉手無搏雞之力,李薔卻是大幹第一名將,更不用說李薔還是太子,以後的大幹皇帝。
“小姐,那衣櫃是金絲楠所制,那珊瑚擺件通體赤紅,還有那個那個……”薛寶釵的丫環鶯兒看着從眼前經過的馬車,她指着嫁妝露在外面的部分激動的說道。
鶯兒跟着薛寶釵,薛家又是富貴人家,眼界自是有的。
“這嫁妝應該超出規制了!”薛寶釵順着鶯兒所指,看到了嫁妝的細節,不由說道。
“這是送到東宮的,就算是超出了規則又如何!”薛夫人搖頭說道。確實,這次出嫁的四女中,也就是妙玉出身官宦人家,其餘三女出身都不好。
嫁妝中如金絲楠的傢俱,可是需要一定身份才能夠使用的。
但這次是嫁入東宮,哪怕之前沒有資格擁有,但進了東宮就不成問題了。
認出嫁妝品質的人不少,衆人也只會驚歎大手筆,也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會想到當初被搬空的那些王府、國公府以及官員府邸。
但哪怕是有人猜測到了,也不會說出來,涉及的可是太子李薔。
“翡翠姐姐!”琴兒激動的跑進房中,口中叫道。
“琴兒,女兒家家的,你也要穩重些!”翡翠無奈的說道。
這琴兒平時看着挺穩重的,怎麼今日這麼跳脫,讓人看了以爲是她要成親呢。
“琴兒這是想出嫁了!”妙玉輕笑道。
旁邊雲菲與竹君也是呡着嘴,輕笑起來。
今日鋪房,她們四女倒是沒什麼事,坐在一起暢談着宮中生活。
琴兒被四女這麼一笑話,不由羞紅了臉。
她嫁人也只會嫁給主子李薔,這是她成了李薔的貼身丫環後就定下的。
一般情況下,只要家中沒有敗落,貼身丫環都會跟着主子一輩子,主子是女子的,會跟着一同出嫁成爲通房丫環,主子是男子的,那就成主子的姨娘。
這也是爲何貼身丫環地位比其他下人高的原因,有着在下人們看來最好的前程。
“剛剛小廝回報,京城都在圍觀鋪房的嫁妝,說是整個京城都轟動了!”琴兒定了定心神說道。
這回輪到四女激動了,哪怕是妙玉也一樣,出嫁對於女兒家是一生最重要的大事,這次的排場讓她們的出嫁達到了鋪房的極致。
想想當年林黛玉出嫁的鋪房嫁妝也只是相同,這讓四女內心對於林黛玉充滿了感激。
雖然四女也知道,這次的嫁妝並不屬於她們,但這排場卻是屬於她們。
轉過天,大批宮中太監與宮女來到了老宅,李薔身爲太子,是不可能親自接親的,這是規矩。
他若是前往老宅接親,怕是宮內宮外都會指責其不守祖制了。
但這次接親的規格一點都不低,四女這邊各派了一位大太監,十二名小太監,以及十二名宮女。
大太監是代表太子的,其在宮中的品級可是正四品,這個品級可是大幹朝堂相同的品級制度。
拿妙玉來說,十二名小太監與十二名宮女,這以後就是她的人了。
十二名宮女負責近身照顧,十二名小太監則是在外面打雜,以及對外的聯絡事項。
四座八擡大轎披紅掛綵,在大批太監與宮女的圍繞下,分前後從老宅走出。
這次負責吹唱的樂班,是老宅自己的,這一回正好一起帶入宮中。
宮中的樂舞雖好,可那都是太上皇的,李薔這邊想看自不是什麼問題,可李薔並不會與太上皇爭這個。
老宅的戲班子可是有着一隊舞姬,以及十二名小戲子的,給林黛玉她們打發時間是足夠了。
雲菲坐在轎中,透過窗簾的縫隙,她看到了路旁的人羣,耳中聽到了一聲聲豔羨的驚呼。
此刻她心中極爲滿足,她想到了過往。
她至今還記得,那日見到李薔時的心動,那也是爲何她會願意將自己送給李薔。
否則以她江南第一名妓的身份,就算當年的薛家再怎麼有錢,也無法讓她當成禮物送人。
她輕輕摸着自己的臉,在這個時代,她過了如花似玉的年紀,卻在太子李薔施展的‘治癒術’下,保持着容貌與十幾歲時並沒有任何的變化。
她微微一笑,在轎中她的笑並沒有別人看到,但這一笑的風情卻讓轎中如百花盛開。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她輕輕吟道,眼中滿是柔情。
四座八擡大轎進入宮中,直入東宮。
正殿處,李薔與林黛玉坐於主位,妙玉、雲菲、竹君與翡翠身穿桃色鳳袍,頭上紅色蓋頭被宮女攙扶着入得正殿。
在主持太監的指揮下,向着正中主位上的李薔與林黛玉行禮。
由於是納側妃,在禮節上相對簡單。
接下來李薔與林黛玉帶着四女前往了大明宮,拜見了太上皇,得了太上皇的賞賜後,又去了慈寧宮面見了太后,同樣得到了賞賜。
最後纔回到了東宮,她們自己原本的住處。
只不過當她們回到住處時,卻是發現隨着她們一同前來的嫁妝,已被送到了她們各自的居住處。
“這些怎麼會在此處?”妙玉坐在牙牀前,隔着蓋頭的下方,發現房間內的佈置與之前不同了,更是認出了這其中的變化,正是她帶回來的嫁妝。
“是太子妃的吩咐,說這些嫁妝就送給夫人!”丫環如實稟告道。
妙玉不由笑了起來,她並不在意這等身外之物,她開心的是林黛玉的這份心意。
“其餘三位夫人也都有嫁妝!”丫環接着說道。
“林姐姐行事從來都是公正的,想來其餘姐妹一定很是高興!”妙玉笑着說道。
這份嫁妝沒被她看的多重,但對於其她幾女則不同。
一份豐厚的嫁妝,可是關係到自家子女未來的。
如果有了孩子,孩子除了宮中給的待遇外,就是自家母親能夠提供的支持了,豐厚的嫁妝給孩子的支持就會多些。
雲菲、竹君、翡翠的房中,都傳出了笑聲,她們對於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林黛玉的這份禮物,讓四女感受到了情誼,也讓四女對林黛玉更加的尊重,穩固了林黛玉在東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