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上,碧波萬頃,一海之水似無邊無際,綿綿延延不知其有多少億萬裡,海納百川,容納萬物。
金鰲島上,處處是闌珊水榭,亭臺樓閣,島內格局別具一格,雕樑畫棟,意興闌珊,天罡之數,地煞之變,靈禽異獸,爭相奔走。
陸地按照地方之說,羣山聳立,山谷林立,隱隱成圓,在加上陸地的特徵,彰顯着天圓地方的道理。
通天教主端坐碧遊雲牀,周身上下,雲光閃耀,浩大光芒明媚柔和,不悲不喜,表情似萬載不變,閉目參悟天道。
這時萬妖下界之勢,驚擾聖人心境,教主蹙起眉頭,法眼一開,光華褶褶直透九霄天外,心思一動,面前雲鏡處顯露萬妖下界之景。
手指之間自有瑞彩霞光繚繞,微微掐算,太乙斗數信手拈來,毫光閃耀,自冥冥天道虛空中推演天機,良久過後,教主眉宇之中盡是疑惑。
檀口微張,自有一股清淨之氣散出,散於空中凝聚成一朵朵青蓮,飄飄而落,光暈濛濛,一股馨香霎那間襲來。
神色之間似是不解,似是疑惑:“天機變化,似有一股神秘力量干擾天道,以至於封神之劫出出層層變數,至於爲何妖族牽扯進來,乃此一迷。”
教主自語畢,眉頭微微蹙起,在思考什麼。
忽的,面前雲鏡破裂,教主驚醒,心思一轉便知道事情的由來始末。
冷冷一笑,空氣似是被一股殺伐之氣凍結,似從陽春三月,回到了寒風咧咧的冬季時分。
望向虛空而道:“貧道尚未與你們計較,如今還想讓貧道讓弟子下山相助你們,那豈不是貧道自打自家麪皮,聖人威嚴何在?”
卻是太清道德天尊與元始天尊,二位聖人對通天教主不滿,以至於被教主察覺。
殊不知二位聖人對通天教主不滿,然而教主亦是被他二人不滿。
三清之間的兄弟情誼,在這一刻卻是悄然裂開一條縫隙。
“大師兄,二師兄你們不顧麪皮,便對貧道弟子出手,讓我截教弟子上榜,三清情誼何在?若不是青辰聖人護持一番,貧道那幾位徒兒除卻雲霄,怕是要遭二位師兄毒手吧!
昔日紫霄宮中,句句箴言,貧道猶然在耳,但是二位師兄縱容門下弟子,多次辱我截教,貧道乃是聖人,一教之尊,如何能忍?
如今封神出現變數,可謂是變數重重,未來如何,恐怕即便是老師也無法料到,既然如此,貧道少不得要插上一手。”
心中想到這裡,卻是有了計較。
屈指彈出一道指風,敲響外面懸掛殿角的金鐘。
鐺鐺鐘聲,傳遍四海,響徹島中。
無數被通天教主遣回道場的弟子們,這一刻紛紛聽到這鐘聲,向着金鰲島雲集而來。
一時間,仙光雲氣,左道妖雲,匯聚而來,直奔金鰲島。
未消半日光景,金鰲島上再次呈現出萬仙來朝之勢,地仙界震撼。
一路路碧遊門徒,或騎仙鶴,或跨猛虎,或御飛劍,或踩祥雲,浩大仙光彩雲,雲集而來,洶涌而至,直奔金鰲島。
不消片刻,金鰲島上便匯聚萬餘仙人。
一時間,清冷不少的金鰲島,再次熱鬧起來。
通天教主坐於大殿雲牀上方,望着一個個弟子們步入殿中,心中甚喜。
眼見弟子差不多到齊,妙口生花,言道:“如今封神之劫出現重重變數,爾等當中未斬三尸,身入劫中,爲今之計只能下山應劫,機緣深厚者,或許可以渡過劫難。”
只見弟子首位,當先走出一人,身着道袍,體態微微發福,面貌來看,甚是溫和,對教主一拜,而道:“不知老師,讓弟子等人下山,相助於誰?加入何方陣營?”
教主聽罷,沉吟片刻,說道:“爾等自便,如今讓爾等下山,乃是應劫,隨時都有殺身之禍,根行深厚者可化解劫難,根行次者,可上封神榜能其神道,再次者仍入輪迴,望爾等自重,蓋因今日之劫,與爾等昔日所作所爲,乃因果循環。”
衆弟子一聽,心中凜然,對教主一拜,三三兩兩的散去。
這時通天教主喚住以多寶道人爲首的幾位弟子,細細沉吟片刻,伸手入懷,掏出一圖,緊接着手一指,背後飛出四道劍光,顏色各異。
“這是…”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喚來多寶,解釋道:“此乃爲師鎮教之寶,誅仙四劍以及陣圖,乃是昔日紫霄宮中,你師祖鴻鈞老祖賜予爲師的,後被爲師作爲鎮壓氣運的至寶,雖然不是先天至寶,但四劍以及陣圖合一可佈置一陣。
喚名‘誅仙劍陣’威力無窮,布之非四聖不可破。這套劍陣的原主人,乃是羅睺。其當年也是驚才絕豔的大神通者,與道祖鴻鈞爭奪成聖之基,後被道祖與青辰聖人聯手擊殺,這套劍陣據道祖所言乃是青辰聖人送與道祖,後道祖賜予爲師。
今日爲師將這四劍以及陣圖交予你,危機時刻,可佈置劍陣,除非聖人親至,否則無人可破。”
一番秘辛,道出了誅仙四劍的來歷。
此等秘辛,即便是當世的六大聖人也不知曉,唯有鴻鈞以及青辰這般的大能,親身經過過這樣的事情,才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等三代弟子,能夠有幸聽聞如此秘辛,卻是三生有幸。
多寶道人上前接過四劍一圖,對教主一拜,說道:“多謝老師,弟子謹遵師命。”
教主微微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多寶等人對教主一拜,旋即退下,向着地仙界而去,而他們的方向卻是界牌關。
通天教主微微嘆息一聲,袖袍一揮,關閉了碧遊宮的大門,再次神遊天道。
地仙界某處,青辰望着天際中,那星辰的變動,微微一笑,在觀那驟然而亮的妖族氣運,冷冷一笑,眼眸之中光華綻放,銀毫吞吐不斷。
自語道:“女媧如此着急妖族,不知這一次大劫,那妖族氣運會怎樣?”
“夫君何苦如此?”
隨着溫聲細語,一絕色佳人蓮步輕移,款款而來。
青辰沒有回話,不理她,繼續觀看着雲山霧海,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佳人走了過來,來到青辰的正面,一雙鳳眼定定的看着他。
青辰眉頭一蹙,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不過旋即消失,鳳嫣然卻是沒有發現。
眼神只是定定的看着他,不發一語。
“有什麼話,就說。”
鳳嫣然看着青辰的面龐發愣,卻沒有注意青辰那多番閃過的不悅之色。
直到青辰那冷冷的聲音傳來,方纔醒來。
鳳嫣然卻是注意到了青辰語氣的變化,給她一種錯覺,似是初次見到青辰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的感覺,冰冷,似是億萬載不曾融化的寒冰,比之寒冰還要冰冷徹骨,直入神魂。
心中微微產生出歉意之色,面上也流露幾分,果然青辰一見,臉色稍緩,不過旋即在次恢復成冷漠之意。
鳳嫣然蹲在青辰身邊,手撫摸在青辰的手上,溫柔道:“妖族在夫君眼中只是螻蟻,嫣然疑惑,爲何這螻蟻一般的生靈,夫君爲何…”
還未說完,青辰打斷她的話,道:“因果循環。”
“因果循環?”鳳嫣然驚奇道。
青辰解釋道:“不錯,正是如此。”
還未等鳳嫣然說話,青辰便率先說道:“如今只不過是給那女媧一個教訓,下次若是如此,就不是小小的算計一下妖族那麼簡單了。”
說完這些,青辰身軀一閃,消失不見。
原地只留下鳳嫣然,在那怔怔出神,聰明無比的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剛纔已經觸犯了青辰一些底線,似乎青辰對她的放縱,讓她不知所以了。
鳳嫣然突然間有些後悔,她知道一旦青辰再次回覆道以前的性格,在想做他的女人,那就是千難萬難。
感情自然要經得起考驗,若是無情,自然經不起考驗,若是有情,自然無事。
關鍵還要靠他二人。
想到這裡,鳳嫣然心中閃過一絲後怕,緊跟着青辰的腳步,步入內院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姜子牙在知曉萬妖下界,同赴界牌關擋道的時候,差點沒暈過去。
好在玉虛十二金仙,連玦而至,連帶着玄都法師亦是下界來助。
衆玉虛金仙,雖說經過九曲黃河陣一役後,玉虛十二金仙除卻雲中子這位福德之仙外,其餘金仙紛紛被三宵娘娘,削去頂上三花,閉了胸中五氣。
散去神通修爲,仙肌玉骨,成了凡夫俗體,如今經過重新修煉,自身道行已然臻至金仙果位。
只待日後靜心調理,榮登大羅,進軍準聖不是夢想。
是以,還不待衆位金仙多做調理,玉虛宮聖人法旨便下,讓衆位金仙趕至界牌關,匯聚姜子牙共滅萬妖,早早結束這變數重重的封神之劫。
法旨一下,這些弟子金仙自然不敢怠慢,紛紛下山,相助姜子牙。
望着對面那高高聳立的關隘,姜子牙眉頭緊皺,思考着破敵之策,這完全脫離了肉身凡胎的戰鬥,只能夠讓仙人們前去對戰了。
正在這時,自那天際之中,再次飛來兩件物品,衆玉虛仙人一看,卻是一幡一圖。
南極仙翁與玄都法師上前接過,一看卻是那太極圖以及盤古幡。
心中大驚,旋即大喜。
掌教聖人老師,將先天至寶都賜下了,可見對面的妖族絕非泛泛之輩。
但見南極仙翁自信一笑,道:“如今掌教老師將這盤古幡賜下,我西岐一方,定然能夠戰勝那妖族。”
衆人的士氣明顯大漲,卻是充滿自信,期待明日一戰。
還不待衆玉虛門人高興,只見天際之中再次傳來一陣浩大仙光,只見一朵朵祥雲上,各自站立着三三兩兩的道者,往界牌關而來。
玄都法師面色一沉,說道:“是截教仙人。”
衆仙人連帶着西方而來的門徒們,紛紛擡頭看向那不下於三千人數的陣營。
心中咯噔一聲,感到不妙,心知來日定有一番苦戰。
界牌關中的商朝守將,卻是喜氣洋洋,好好款待妖族與截教一方,在他們看來,是妖族還是截教仙人都無所謂只要能夠幫助他們的抵擋西岐,是誰都無所謂。
是以界牌關燈火通明,士兵扛着酒肉美食,忙碌着招待妖族與截教仙人,形成一個很是短暫而又和平的怪異景象。
(雖然慢了,但還有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