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第723章 勸進

雖然有桓石虔的協助,但也只是擊退了豪強軍而已。

進攻建康受挫,豪強聯軍縮回會稽,與建康對峙起來。

桓溫招撫、封官、許願全都沒用,豪強們沒有如以前那般妥協,鐵了心不跟“北傖”們過了,以會稽郡爲核心,聯合吳郡、吳興、毗陵等郡豪強,割據一方,一同對抗建康。

桓溫面臨北方樑國壓力,一時片刻也沒辦法清剿他們,兩邊就這麼僵持着。

“殿下西退樑虜,東平亂賊,於天下有再造之功,理當克成大統,率江南士民,再御北寇!”散騎常使侍袁宏拱手道。

此言一出,堂中諸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桓溫。

天下難得出現均衡態勢,樑國的第一波攻勢擋住了,江東的叛亂基本平定了。

豪強們在宣城遭受重創,從攻勢轉爲守勢,並且很長時間裡,將無力進攻。

受此次叛亂影響,士族們基本只剩下一條路,與桓溫抱團取暖,共克時艱。

這個時候正是稱帝的好時機。

桓溫目光轉向謝安,謝安低頭不語。

郗超起身道:“江南暫安,應約束士卒,安撫百姓,厲兵秣馬,積蓄糧草,整軍備戰,殿下已貴爲楚王,不可務虛名而處實禍。”

桓溫這個楚王跟皇帝沒什麼區別,連名義上的皇帝司馬昱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但楚王終究不是皇帝。

而且跟着桓溫的荊州軍勢力,並不滿足於劫掠,他們一路追隨桓溫攻入建康,不是爲了讓別人當皇帝。

現在的安寧只是前奏,真正的暴風雨還沒來。

頭上頂着一個晉室,永遠都是寄人籬下,只有登基爲帝,麾下的荊州士卒纔會安下心來。

事實上,荊州軍也沒以前那麼聽話了,失去荊襄,士卒對桓溫怨恨交加。

桓溫爲了安撫軍心,放任他們燒殺擄掠。

軍紀一旦鬆弛,想要再撿起來,千難萬難。

關鍵桓溫也不敢在這時候用猛藥,荊州軍是他最後的依仗,得罪他們,桓溫連楚王都坐不穩。

“安石意下如何?”桓溫目光從郗超身上挪開,落在謝安身上。

謝安緩緩擡頭,一拱手,“臣以爲,江東內憂外患,非殿下不能力挽狂瀾,殿下早日登基,早定人心。”

“請殿下順天意應人心,早日登基!”

其他人跟着拱手。

連御榻上的司馬昱也勸道:“江東危難至此,非楚王不能安定內外,晉室傳承至今,亦是靠楚王,方能綿延至今,今楚王不進大位,將奈天下蒼生何?”

一番言辭,情真意切,令在場之人無不動容。

司馬昱這皇帝當的實在憋屈。

以前爲琅琊王時,還能參領國政,說話也有些分量,被桓溫趕鴨子上架後,徹底淪爲傀儡,被士族們高高供起,踢出權力核心。

司馬昱整日苦悶不已,連外出散心,都要向桓溫和士族們請示……

“殿下……”郗超一臉苦色,自從桓溫跟謝安相遇之後,彷彿着了魔一般,離他越來越遠。

“諸位一片苦心,孤豈能辜負?”桓溫一揮手,制止了郗超勸諫。

登基稱帝,未嘗不是團結人心的有效手段,而且他要給荊州軍一個交代……

青州,文登縣。海浪徐徐拍擊岸石,水面上一艘艘戰艦輕輕搖晃,擠滿了港口,鋪滿了水面,有近千艘。

樓船、鬥艦、艨艟、橋船、戈船、赤馬、斥候應有盡有。

一面面樑字旌旗肅立船頭,在海風中肆意招展,巍巍壯觀。

士卒們一個個曬的皮膚黝黑鋥亮,卻極其幹練的在桅杆上竄來竄去,靈活如猴。

“這只是一支船隊,另外兩支分別停留在遼東、耽羅島,還有一支出海。”海軍督護馬顧跟在身後解釋道。

“陛下若是下令,末將等一個月內,收復樂浪、真番、臨屯三郡!”沈勁拱手道。

漢武帝滅衛氏後,設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是爲漢四郡。

幾百年過去,曾經的漢家故地只有玄菟還在手上,其他三郡皆爲高句麗領地。

李躍笑道:“哈哈哈,沈將軍勇猛!然則時機未至,如今朝廷意在東南。”

“陛下要用兵江東?”沈勁眼神一亮。

“然也,將軍可有良策?”李躍望着這個吳興沈氏出身的豪強子弟。

沈家跟周家都是吳會望族,一樣是以武立宗,當年王敦作亂,沈勁之父沈充站錯了隊,支持王敦叛亂,幾十年都翻不了身。

在晉朝雖然名聲不顯,但到了劉宋,出了不少人才。

聽到李躍詢問,沈勁拱手道:“末將斗膽,陛下既然東巡,定是要啓用海軍!”

“你說的不錯,那麼海軍如何進軍爲宜?”李躍個人覺得江東子弟不錯,至少比南下的衣冠士族要強一些。

從司馬家立國開始,關東士族水準就直線下滑,被後起之秀的關隴士族按在地上摩擦。

“當以海入江,直搗建康!”沈勁比李躍的更激進。

馬顧道:“晉軍在江上布有重兵,彼居上游,我居下游,且海船較大,不利江戰。”

內河水戰,上下游有決定性的優勢。

王濬樓船下江東,憑的就是上游之利。

而且江東水軍還有一戰之力,在建康周圍防守嚴密,從長江逆流而上,劣勢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會敗北,進而影響陸地攻勢。

“再去遠一些,由會稽登陸如何?”李躍笑道。

會稽是江東豪強的大本營,此地上岸,能立即與周、虞、沈、賀、顧等豪強接應上。

“陛下英明!”年長的馬顧拱手道。

這條進軍路線並沒有那麼難猜,馬顧是老江湖了,一向不顯山露水。

沈勁也只是一時沒想到而已,或者說,他想到了,不願說出來。

“從此地南下,登陸會稽,爾等能否做到?”李躍問出最現實的問題。

馬顧道:“要看陛下何時進軍,夏秋颶風多發,不宜遠行,冬春爲上,不瞞陛下,東海天象水文地形,我軍已經摸透,南下不是問題,所慮者唯颶風而已。”

有他這句話,李躍心中就有底了。

海軍混了這麼多年,若是連東海都沒摸熟,不如解散算了。

 

720.第718章 捷報第144章 激憤第117章 狂妄708.第706章 會盟第272章 雄心第351章 上黨560.第558章 磐石第421章 鬩牆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203章 北上第256章 重圍第255章 天象第286章 生擒700.第698章 風起622.第620章 三秦626.第624章 旱第318章 聯姻643.第641章 雙璧第446章 守勢767.第765章 雪第195章 腥風466.第465章 火上烤第202章 吞狼647.第645章 鼠輩第149章 迎接713.第711章 門戶第240章 收成第442章 宿敵693.第691章 議第233章 人情第406章 強攻第411章 備戰第117章 狂妄674.第672章 運河第437章 迎戰(三)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161章 推脫514.第512章 命數第29章 英雄第291章 樑公第297章 來往第421章 鬩牆762.第760章 志向第432章 西取第418章 密報674.第672章 運河602.第600章 談653.第651章 平第280章 追殺725.第723章 勸進720.第718章 捷報第324章 志大572.第570章 五銖第427章 利器第430章 抵城667.第665章 自污第221章 冉魏752.第750章 棉衣第171章 變485.第483章 赤心第190章 防線573.第571章 五路第76章 父子674.第672章 運河第246章 風雪第173章 許諾651.第649章 退第35章 操練第242章 南下第299章 棋局669.第667章 打壓第170章 鬥毆第767章 老賊693.第691章 議第51章 對峙第179章 慎第213章 亂年第160章 門路第193章 迎戰557.第555章 臨城第153章 封賞第408章 歸降第420章 鞭長第357章635.第633章 交換695.第693章 新政第114章 不敵第308章 勸進637.第635章 耕作第33章 兵書第93章 計略第418章 密報第454章 死志第290章 入鄴第177章 傳話615.第613章 崩塌490.第488章 忠血第239章 祭天第770章 功第304章 突襲
720.第718章 捷報第144章 激憤第117章 狂妄708.第706章 會盟第272章 雄心第351章 上黨560.第558章 磐石第421章 鬩牆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203章 北上第256章 重圍第255章 天象第286章 生擒700.第698章 風起622.第620章 三秦626.第624章 旱第318章 聯姻643.第641章 雙璧第446章 守勢767.第765章 雪第195章 腥風466.第465章 火上烤第202章 吞狼647.第645章 鼠輩第149章 迎接713.第711章 門戶第240章 收成第442章 宿敵693.第691章 議第233章 人情第406章 強攻第411章 備戰第117章 狂妄674.第672章 運河第437章 迎戰(三)705.第703章 識時務第161章 推脫514.第512章 命數第29章 英雄第291章 樑公第297章 來往第421章 鬩牆762.第760章 志向第432章 西取第418章 密報674.第672章 運河602.第600章 談653.第651章 平第280章 追殺725.第723章 勸進720.第718章 捷報第324章 志大572.第570章 五銖第427章 利器第430章 抵城667.第665章 自污第221章 冉魏752.第750章 棉衣第171章 變485.第483章 赤心第190章 防線573.第571章 五路第76章 父子674.第672章 運河第246章 風雪第173章 許諾651.第649章 退第35章 操練第242章 南下第299章 棋局669.第667章 打壓第170章 鬥毆第767章 老賊693.第691章 議第51章 對峙第179章 慎第213章 亂年第160章 門路第193章 迎戰557.第555章 臨城第153章 封賞第408章 歸降第420章 鞭長第357章635.第633章 交換695.第693章 新政第114章 不敵第308章 勸進637.第635章 耕作第33章 兵書第93章 計略第418章 密報第454章 死志第290章 入鄴第177章 傳話615.第613章 崩塌490.第488章 忠血第239章 祭天第770章 功第304章 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