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捷1

看到邕州城牆上還飄揚着大周旗幟的那一刻,馮三虎長舒了一口氣。

十日千七百里,三千火槍騎兵扔掉了一萬匹戰馬(一人三馬還有一千匹備用,全扔在半路上了),騎兵全都變成步兵,掉隊者達到一成,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總算在邕州城被交趾賊攻破之前抵達戰場。

平均每天一百七十里,這個行軍速度絕對稱得上奇蹟,馮三虎甚至認爲,自己創造的這個戰例甚至會登上帝國軍校的教科書,並且成爲詩人千古傳唱的佳話。

沒錯,他就是這麼自信,認爲只要部隊成建制抵達戰場,自己就一定會勝利,而敵人必然失敗。

至於敵人有二十萬,是自己的七十多倍,這又算得了什麼?多費點手腳殺光而已,小事一樁。

馮三虎指揮兩千七百步行騎兵,排成三列陣線向圍城的越軍緩緩走去,現在火槍騎兵身上只有一支步槍,半個基數的彈藥(三十發),兩枚手榴彈,以及刺刀,爲了減輕負重,連馬刀都被扔掉了。

不過沒有關係,這些武器足夠殺光交趾賊了。

……

李常傑被突然出現的新敵人驚得目瞪口呆。

因爲他根本沒想到華軍回來支援周軍,而且不明白華軍爲什麼來的這麼快。

要命的是,他也不知道華軍到底來了多少人。

何況,越軍宣稱二十萬,實際上當然沒有這麼多——大周經制之師有的毛病,交趾人一樣不少的都有,包括空餉在內。

只不過越軍的空餉程度稍微輕一點,宣稱出兵十萬,按編制是其實是六萬,實際出兵人數則是五萬不到。

倒是那些跟來的洞蠻兵實打實的有十萬人。

就這十五萬兵,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和傷病減員,已經損失上萬人;另有五萬多被分散到各個地方分頭佔領和劫掠;差不多兩萬蠻兵因爲上次失敗正在脫離戰場;兩萬越兵已經脫離主力去追擊……。

零零總總減下來,此時邕州城下差不多還有實數五萬的敵兵,師老兵疲不說,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蠻兵……。

也難怪李常傑被嚇一大跳,若是華軍來的多了,越軍現在的狀態可是個大問題。

“爲何崑崙關那邊沒有通報?”宗檀也是驚疑不定。

邕州北方不遠就是崑崙關,那裡已經被大越佔領,有三千越兵和五千蠻兵駐守,李常傑覺得,如果邕州有援軍,憑藉這地理優勢,怎麼也該抵擋個幾日。

可如今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難道是華軍兵力太雄厚,一出現直接攻陷了崑崙關,以至於守軍連傳出消息的機會都沒有嗎?

“來敵必然不多!”李常傑最先穩定心情,他衝着一種越人將領大喊:“北賊定是從崑崙關旁的小路繞過來的!”

崑崙關地處大山之中,其中確實有很多不在官面上的小路,若是小部隊,直接繞過崑崙關確實是可行的。

只是,李常傑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下面的越人將領對他的說法也是將信將疑——這世上會有人放着背後的敵人不管,以小部隊跳到兩支敵軍之間嗎?他們不怕被前後夾擊或者包圍嗎?

或者,如果真的是一支小部隊,他們爲何敢這樣一幅一頭撞上來的架勢朝着自己推進?

這難道不是有恃無恐?

李常傑說這只是小部隊,恐怕連宗檀,甚至輔國太尉自己都不怎麼信吧?

當一隻軍隊從上到下對某件事都對勝利有疑慮的時候,那他們就不可能獲得勝利。

特別是越軍這種軍紀不甚嚴明,還充斥着大量蠻兵的軍隊。

與華軍堅定的推進腳步不同,越軍轉向的速度就要慢上不少,一些將領遊移不定的目光在漸漸逼近的華軍和他們的統帥之間遊移,似乎想從李常傑身上汲取更多信心。

然而李常傑自己的信心都有些不足。

他只是不斷高聲大叫:

“賊人必是繞過崑崙關來的小部隊!”

爲什麼呢?沒人解釋。

倒是邕州城頭上,已經堅持了八十天的守軍開始歡呼起來,聲音之大,緩緩轉向的越軍都聽得十分清晰。

於是越軍的士氣變得更低了。

……

“準備出擊!一起夾擊賊人!”蘇緘興奮的大喊:“此戰必能一舉破賊!”

邕州城的守衛者對此深信不疑。

蘇子正大聲應答:“遵命!”

這氣勢已經與剛纔準備出擊的時候截然不同。

“小心一點,爲父等你回來品茶。”

剛纔說不出口的話,現在倒是沒問題了。

“請放心,大人!”

蘇子正畢竟年輕,局勢逆轉的情況下,他可沒蘇緘這麼矯情。

……

敵人沒有重型武器,沒有火器,沒有強有力的騎兵,甚至連弓箭都軟趴趴的,除了人多,幾乎一無是處。

因此馮三虎很乾脆的把所有士兵排成一個巨長但十分單薄的陣列,目的只是爲了每一次射擊都儘量發揮最大火力。

其實,如果越軍拼上幾千條人命,集中攻擊一點,他們是能夠進入白刃戰並且有機會打垮馮三虎的。

但是,他們猶豫了。

李常傑還是把蠻兵堵在越軍之前,想用不可靠的蠻兵來承受華軍的第一波攻勢。

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原本就緩慢的轉向,因爲蠻兵的調動變得愈發混亂,一直到華軍從遠方走到一百二十步外,這些青面獠牙,看起來嚇人,也只是看起來嚇人而已的洞蠻依舊沒能列好陣型——不論進攻還是防守陣型都沒能列好,在精熟戰陣的馮三虎看來,實在太不倫不類了。

“這樣的傻瓜爲什麼敢來入侵,還殺戮天朝子民?”

馮三虎怎麼想都想不明白。

當然,這事現在也不重要了。

一百步。

“全體立正!”

嘩啦一聲脆響,軍靴踏地,兩千七百人排出的三列陣線整齊劃一的停住,兩千七百雙眼睛冷冷的盯着百步外的賊兵,如同看一羣死人。

“第一排瞄準!”馮三虎親自指揮射擊,他手裡拿着左輪,與第一排十個火槍騎兵連九百名士兵一起舉槍,穩穩指向驚疑不定的蠻兵。

“射擊!”

第653章 宣戰第285章 韃奸第11章 殺韃子第468章 28級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274章 豬突3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章 夜戰1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章 女孩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439章 會議季2第386章 滅蝗3第719章 糧食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733章 混亂第461章 佈局3第405章 信第204章 炮擊第543章 野店2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62章 暴秦2第248章 登州第737章 陰謀1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暴秦3第284章 投降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8章 追擊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456章 索倫部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260章 戰黃河3第199章 局勢第334章 細紅線第91章 戰利品第672章 南方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384章 滅蝗1第468章 28級第64章 冬季1第632章 南下1第386章 滅蝗3第500章 春天7第322章 坦誠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71章 徐世柳第65章 冬季2第436章 收支1第74章 爭執第619章 興靈6第318章 賊第243章 進軍2第501章 春天8第141章 起航第214章 祝家莊1第373章 財政2第620章 興慶府1第126章 生產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17章 莒州徐家第260章 戰黃河3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372章 財政第254章 幫助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69章 喜憂第272章 豬突1第7章 歡呼第604章 突變1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549章 帝國第222章 續戰第70章 信使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447章 破村第558章 去北方第327章 旅順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25章 鑄炮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292章 勝利2第605章 突變2第705章 南征5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21章 破莊第353章 疑慮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95章 降服1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
第653章 宣戰第285章 韃奸第11章 殺韃子第468章 28級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274章 豬突3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章 夜戰1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章 女孩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439章 會議季2第386章 滅蝗3第719章 糧食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733章 混亂第461章 佈局3第405章 信第204章 炮擊第543章 野店2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62章 暴秦2第248章 登州第737章 陰謀1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暴秦3第284章 投降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8章 追擊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456章 索倫部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260章 戰黃河3第199章 局勢第334章 細紅線第91章 戰利品第672章 南方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384章 滅蝗1第468章 28級第64章 冬季1第632章 南下1第386章 滅蝗3第500章 春天7第322章 坦誠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71章 徐世柳第65章 冬季2第436章 收支1第74章 爭執第619章 興靈6第318章 賊第243章 進軍2第501章 春天8第141章 起航第214章 祝家莊1第373章 財政2第620章 興慶府1第126章 生產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17章 莒州徐家第260章 戰黃河3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372章 財政第254章 幫助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69章 喜憂第272章 豬突1第7章 歡呼第604章 突變1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549章 帝國第222章 續戰第70章 信使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447章 破村第558章 去北方第327章 旅順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25章 鑄炮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292章 勝利2第605章 突變2第705章 南征5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21章 破莊第353章 疑慮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95章 降服1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