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隴西之戰1

共和1792年5月,華夏帝國發起對党項僞夏的戰爭。

華軍並沒有一頭扎進靈夏尋求跟党項軍決戰,具備絕對戰略優勢的華夏非常從容的首先發起針對橫山一線的進攻。

橫山、青唐一帶有許多吐蕃部落,這些部落人口衆多,生產力也不錯,此時是党項僞夏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可以給党項人提供大量兵員和糧草補給。

此外橫山有利於防禦的地形,還可以爲僞夏南方提供掩護。

可以說,橫山、青唐一帶,是党項僞夏除了靈夏之外最重要的控制區——雖然這個控制區更像是半盟友關係。

負責橫山開拓的指揮官,毫無疑問選擇了左鶴林。

作爲陝省世候出身的軍官,他對橫山、青唐一線所有勢力都很熟悉——在西域,左鶴林曾經跟青唐蕃的援軍一起抵禦帕爾斯的軍隊。

這份人情對開拓青唐會有很大好處。

此時,左鶴林手下有一支陝省野戰軍抽調的特別戰鬥羣,兵力五千人,另外徐世楊把遼北來的兩千索倫兵都給了他。

七千兵力,對付橫山、青唐蕃已經足夠了。

根據左鶴林的瞭解,橫山、青唐一帶所有吐蕃部落合計大概有二十多萬,不到三十萬人口。

極限動員的話,能動員出十萬大軍,但其中只有兩三萬是有馬有甲,戰鬥力不錯的部隊,其他男丁類似於輔兵,雖然馬不少,但幾乎無甲,在冷兵器軍隊中也算不上強有力的部隊。

……

五月底,左鶴林帶隊進駐隴西。

他並沒有急着發動進攻,而是先給與自己相熟的吐蕃部落分別寫了信,邀請他們在隴西商談。

這大概也算是先禮後兵了,但真正來到隴西的一共只有七個小部落,代表不足一萬人口。

而且,這七個小部落也是吐蕃中的二等公民,因爲他們多少都有點漢人血統——前朝強盛時期曾經經略西域,一路抵達蔥嶺。

但隨着王朝衰落,遠離統治核心的西域成了累贅,自然也是第一批被放棄的土地。

只是當時有很多漢民和少數駐軍被隔離在遙遠的西域,跟當地人混居後,他們留下的後代跟吐蕃、回鶻、羌等民族已經沒有太多區別,只在老人間口耳相傳的故事中才能想起祖先遙遠的輝煌。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對他們自己和對真正的吐蕃人來說都已經足夠了。

吐蕃人會瞧不起他們,而這種瞧不起會讓他們更加傾向於內地的漢人政權。

所以,左鶴林一招手,他們就來了,帶來了兩千士兵——雖然這些士兵的裝備水平很差。

左鶴林對只有這點人來支持自己,感到很是失望,他原本以爲自己的面子結合帝國的國勢,應該能招來更多盟友的。

六月初,左鶴林還在等待其他吐蕃部族做出最後決定,卻沒想到,他還沒發動進攻,吐蕃人倒是先來招惹他了。

河州蕃部最強大的首領,贊普蒙正率領七千騎兵從西方逼近隴西,與他呼應的,是僞夏駐紮蘭州的將領(也是領主)禹藏花麻,後者手中有兩萬兵。

來襲的兩個蕃人統帥,蒙正是吐蕃第一位共主松贊干布的直系子孫,雖然目前只是河州吐蕃的首領,但在所有蕃人心中的地位都十分尊崇。

而禹藏花麻是蘭州一帶的吐蕃領主,他在十年前背叛吐蕃,帶着蘭州周邊的土地和部族投靠了夏國。

夏國皇帝對此十分讚賞,把一位宗女公主嫁給禹藏花麻,這讓他一躍成爲夏國的駙馬將領,實力居然超過以前的主子蒙正。

蒙正與禹藏花麻的關係不怎麼好,因爲以前蒙正算是夏國的盟友,而禹藏花麻只是他的部下。

現在禹藏花麻成了夏國的駙馬,於是這個前手下成了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略略高一頭的存在,這讓蒙正的心態一直有些擺不平。

如果不是這次漢人的壓力實在太大,蒙正是不可能和禹藏花麻合作進攻隴西的。

這次聯合進攻,是當地著名喇嘛,活佛吳皆叱臘從中撮合的。

吐蕃人和党項人都信喇嘛教,吳皆叱臘不論在河州還是蘭州,地位都十分尊崇,他以活佛上師的身份請兩人聯合出兵共同攻打漢人,蒙正和禹藏花麻還是給面子的。

只是兩人仍然沒有選擇合兵,而是分頭出擊,各自打各自的。

這給了左鶴林一個各個擊破的機會,而左鶴林這種傳統的將領特別喜歡抓這種能一擊定勝負的機會。

六月十八,熙州,洮水河附近渡口,贊普蒙正騎着馬,遙遙望向東方。

渡過洮水河,在走一百五十里,他就能抵達隴西城下了。

那裡有七千漢人軍隊,兵力跟他差不多,所以在這位吐蕃贊普心中,只要那個叛徒禹藏花麻能牽制一部分漢人,那麼他就有獲勝的機會。

啊,對了,隴西那邊還有兩千叛徒,不過那些雜種沒什麼戰鬥力,流着松贊干布血脈的贊普絲毫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唯一可慮的是,蘭州距離隴西比河州近的多,而禹藏花麻有兩萬戰士,他很有可能在自己抵達之前搶先佔領隴西。

那樣的話,所有戰利品都會落入禹藏花麻手中。

蒙正在河州的時候,曾經聽說過東方的漢人發明了全新的武器,端在手裡的武器能把人的頭顱打成碎片,而且最好的青唐瘤子甲都不能抵擋分毫,威力十分巨大。

蒙正非常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那種武器,那會讓他的戰士變得更強,而他的地位也就會更加穩固。

若是能抓到一些漢人工匠就更好了——不僅僅是製造武器的工匠,其他工匠贊普大人也是來者不拒。

漢人能工巧匠一直是各部的寶貝,對贊普來說也是如此。

若是不能在禹藏花麻之前進入隴西,那麼那叛徒一定會把隴西所有人口全都掠走,連根毛都不會給他剩下,吳皆叱臘的面子也不會好使。

至於漢人的抵抗,蒙正並未放在眼裡,他甚至不覺得剛剛滅亡了大金的華夏很強——因爲這個吐蕃人從未見過女真人,也從未見過華軍的威勢。

他倒是見過當地的漢人,這些退化成部落散居的前朝遺民,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確實已經不復前朝橫行西域的威勢了。

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198章 回程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44章 菜鳥第436章 收支1第182章 網絡第747章 株連第106章 哨騎第93章 李逵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335章 克金州第394章 伐高麗6第737章 陰謀1第104章 開始第604章 突變1第154章 生意第499章 春天6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235章 馬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89章 剿匪第727章 父子第381章 狙擊手第274章 豬突3第621章 興慶府2第557章 1790年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51章 民心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498章 新春5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15章 馬賊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13章 西域2第66章 153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7章 齊射第375章 威脅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09章 各方3第391章 伐高麗3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703章 南征3第654章 南北1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665章 暴秦5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158章 李飛龍第107章 來了第229章 貨幣第749章 周史案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339章 退路第388章 選擇第556章 黑店第630章 安全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64章 摘果子第56章 破寨3第23章 不妥協第194章 沒事了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27章 海外王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616章 興靈3第467章 美泉宮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32章 南下1第44章 菜鳥第498章 新春5第707章 南征7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327章 旅順1第457章 生女真第124章 宣言第455章 目的地第279章 和平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29章 包圍第37章 人生大事第747章 株連第340章 缺點第753章 霸權1第356章 劫掠1第395章 降服1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395章 降服1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67章 宣傳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
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198章 回程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44章 菜鳥第436章 收支1第182章 網絡第747章 株連第106章 哨騎第93章 李逵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335章 克金州第394章 伐高麗6第737章 陰謀1第104章 開始第604章 突變1第154章 生意第499章 春天6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235章 馬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89章 剿匪第727章 父子第381章 狙擊手第274章 豬突3第621章 興慶府2第557章 1790年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51章 民心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498章 新春5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15章 馬賊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13章 西域2第66章 153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7章 齊射第375章 威脅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09章 各方3第391章 伐高麗3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703章 南征3第654章 南北1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665章 暴秦5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158章 李飛龍第107章 來了第229章 貨幣第749章 周史案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339章 退路第388章 選擇第556章 黑店第630章 安全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64章 摘果子第56章 破寨3第23章 不妥協第194章 沒事了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27章 海外王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616章 興靈3第467章 美泉宮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32章 南下1第44章 菜鳥第498章 新春5第707章 南征7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327章 旅順1第457章 生女真第124章 宣言第455章 目的地第279章 和平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29章 包圍第37章 人生大事第747章 株連第340章 缺點第753章 霸權1第356章 劫掠1第395章 降服1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395章 降服1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67章 宣傳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