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商軍策

新書已經撲了,不過我會繼續寫下去,沒有什麼原因,因爲我寫的很快樂,就這麼簡單了,願意看的去看,不願意看的別勉強了。

商軍策

從南方實施《國商策》開始,開放軍備製造,設立襄陽銀莊,劉協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自然不希望被荀彧等人阻止,他沉思片刻,喝了盞茶,才與蔣琬道:“公琰,你接手中治略公有一段時間了,你來說說整個大漢目前有多少商社?”

蔣琬道:“大漢現在有商社兩千八百六十餘家,其中在襄陽銀莊存金財過億錢的有八百二十餘家,每年納稅過億錢的有七十餘家,實力排名前十的都是國商,第一的是東南商社,每年納稅過十億錢(不要被數字嚇住了,就是十萬斤黃金),其次就是江東船社,每年納稅六億錢以上,最後一名是舞陽侯(糜竺)的樊城商社,每年納稅三億錢以上,但舞陽侯的南陽商社卻每年虧損兩億錢左右,不僅與此,各大糧社都是在虧,只是舞陽侯平定糧價舉措最大,所以虧得最多,治略府雖然不停的補貼,還是虧損嚴重!”

劉協示意他停下來,道:“糧社的虧損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的,朕再慢慢考慮,今天只談商軍的問題。”

頓了頓,他又道:“朕打算將這些商社進行整合,建成規模更大的集商社,集商社的整合思路有三個,一個思路是廣泛類型,一個集商社涵蓋各行業;其二是精深類,集商社經營範圍侷限在某個特定行業,但對行業影響非常大,或許可以實現對商市的控制,當然朝廷的《工商稅賦法》將進一步完善,分成《工律》、《商律》、《稅賦律》,在《商律》中明細規定商社不可一家獨大,某個行業中至少存在三家同等規模的商社,而且禁止商社之間聯合形成對壟斷價,侵害百姓和朝廷的利益;其三是區域合作類型,比如南陽糧社就可以和襄陽酒社聯合,也可以和酒樓聯合。通過這三種整合方式,使商社進一步擴大,形成的集商社實力會更強,這樣的集商社就可以有實力對外貿易,獨立通過西域,向安息、貴霜帝國貿易,甚至通過海路向身毒(印度)南部進行貿易,還可以走的更遠,他們也有能力做更多事情,比如一些大漢朝廷不方便做的事情!”

賈詡最先領悟過來,道:“聖上的意思是讓商社對外掠奪,但大漢朝廷並不出面,此便不損大漢仁德之名,又可獲得實際利益!”

劉協滿意的一笑,道:“何止這些,朕的這些集商社每個若能掌控五萬商軍,他們自己花錢養,對於一些小國,他們自己可以出兵,將土地佔下來經營,他們會怎麼做,便和大漢朝廷沒有關係,朕要的就是稅賦,他們佔下來的土地,他們自己建設城池,推廣農田,但土地是大漢的,三十年後,這些土地就會劃歸大漢管轄,商社自己再去尋找新的土地,要想賺錢,除了土地,他們還需要人口,大漢的人口不夠,他們自己想辦法,只要他們手裡有軍隊,他們就會有辦法,即使是安息這樣的大帝國,有十個大規模的集商社同時發動進攻,安息也難逃一劫,而大漢只會從中獲利良多,不會有任何損失,也不用擔心窮兵黜武導致國力衰退。”

“朕的目標是要培養兩百萬工匠,百萬學子,四十萬的學者,十萬的良將,這不可能完全依靠朝廷來做,商社自己要想發展,就要爲朝廷做這些事情,而朝廷不出一文錢,同樣能夠擁有大量人才,朝廷也不用出錢去養這些人,商社會用自己的利潤去養他們,而朝廷的賦稅只會多不會少!今天我們面對南北之戰,所以所有的學府和軍院都在大量出產人才,預備軍也有了存在的價值,但一旦我們完全統一了,朝廷就沒有必要保留這樣多的軍隊和大將,如果朝廷將這些將軍們都下放民間,那就是浪費,襄陽軍院和預備軍也將慢慢失去它存在的必要性,所以統一的步伐要停頓,等集商社開始走上朝廷安排的步伐,爲大漢人才培養體系擔任承接作用,那麼就可以統一了,此後的事情就交付商社們去做!”

“下面的問題就是怎麼控制這些集商社和他們的商軍!集商社是一把銳利的匕首,他可以使大漢不費一絲國力就能擁有大片土地和財富,但也可以反過來刺傷大漢,所以諸位愛卿一定要爲朕想個萬全之策!”

劉協的話一說完,荀彧、張昭和胡昭三人便極力反對,他們知道只要集商社和商軍的政策一開放,以前的儒商之風氣就將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就是商社們像匈奴人一樣四處搶掠。

張昭更是說道:“聖上至今未有一策有如此之險,此策之下,商社必搶劫虜掠各地,雖非大漢所爲,亦有損大漢之威,今西域諸國願歸順大漢,皆因我大漢廣有仁德之名,乃禮儀之邦啊!”

賈詡、龐統、楊修皆表示贊同劉協,陳羣、蔣琬則不表態,保持中立,認爲需要細細斟酌。

陳羣雖然只是保持中立,但對劉協而言已經足夠了,諸人中只有陳羣最敢於直諫,他對劉協瞭解最多,也最中肯,如果他出言反對,那這策肯定有非常嚴重的問題,但只要他不說話就是支持劉協按自己的意思先推動下去看看效果。

劉協當即站起身道:“天下仁禮不過虛言爾,若國力空,僅有禮而力弱,只被人欺爾,莫說民趨之以利,國又如何不是如此呢,今天南北之戰,如何以仁德來決斷,朕在南方大治十年,天下百姓之心多歸附,然百姓真的是全心歸附嗎?如果不是朕手中握有六十萬精兵,二十萬鐵騎,有足夠的能力可以保護他們周全,他們願意棄北投南嗎;若是以仁德斷之,北方諸葛亮等人爲何不勸皇兄投誠,蓋因他們還以爲自己尚有餘力一搏,其之力不過手中握着七百萬百姓和五十萬餘萬的軍士而已,到底何人爭霸天下用的是仁禮德義,你們給朕舉一個出來,沒有國力和軍力之強,仁禮德義全是廢話,昔日黃帝勝炎帝何嘗用的不是武力,難道你們敢說炎帝就無德嗎?”

“今天朕就用炎帝、黃帝兩位賢帝和你們論證下,一談農,炎帝姓姜,本爲西羌遊牧之民,進中原,用火耕之法,廣開農墾,而黃帝姓姬,亦中原北方之遊牧,然未有農耕,後黃帝敗炎帝,得其部落,方有農耕之事;二談德,炎帝開農耕,使百草醫疾痛,推民織,日中爲市,附歸百姓部族多安樂,而黃帝盛武功,凡有不平者,皆伐之;依朕來看,炎帝仁德比黃帝勝過不知多少,然炎帝黃帝之戰,仍以炎帝爲敗,可見真正的國戰之中,仁德都是虛的,都是廢話,你們若是一直教導朕用仁德征服天下,是不是要朕做一個亡國之君啊!”

張昭和胡昭皆無話可說,荀彧則道:“非讓陛下失武功,然殿下征伐諸地,尚可施仁政,使百姓安樂,願歸附大漢,若商軍從徵,則以利爲上,當地之民必苦之,如何能歸順?”

陳羣微微乾咳一聲,乃道:“陛下,黃帝得炎帝之民仍以己民待之,方有今日炎黃之族!”

劉協微微點頭,道:“那你們就想辦法幫朕限制商軍,沒有必要因爲這一點而全盤否定商軍之利吧!”

荀彧道:“若陛下執意要行商軍之策也無不可,泰州、遼州、興州和西域不可讓商軍插手,安州、瀛州皆爲島地,難以掌控,且本地之族不知大漢之禮教,可讓商軍前往!”

劉協道:“這樣限制是必須的,然而還不夠,其他幾位愛卿可有其他良策?”

賈詡道:“臣有八條定設,可爲陛下管制商軍。”

劉協大喜,乃道:“文和速言!”

賈詡道:“其一,諸商社僅集商社纔有權建設商軍;其二,集商社批覆之權只能有陛下掌控;其三,各集商社無權招募兵丁,若有需要,可向統帥府申募,由統帥府在預備軍、駐防軍和外族中統一徵募,凡兵丁每年之軍餉、軍備、操練用錢皆由集商社自行出資,且商君之諸將,必須由統帥府統一自襄陽軍院和統帥府中調撥;其四,商軍諸將任命之權歸屬統帥府;其五,凡商軍用兵,皆應有記錄,設商軍從事,替朝廷監管商軍;其六,凡商軍迴歸大漢,只可在朝廷規定的集聚地進行操練,不可越地半步,違規商社取消商軍建制許可,其商軍就地解散,或暫時由朝廷接管。其七,凡商軍之將領,所有俸祿由朝廷根據戰績和商社之利撥付,商社不得另撥付錢款,但每年需根據支付將領官職向朝廷支付租金;其八,商軍每軍建制不得過五萬人,且一旦朝廷有需要,將領可調軍隊前往朝廷指定之定;如此一來,商軍仍然歸屬大漢統帥府掌管,各商社不過臨時租用,凡朝廷需要,可隨時調回,統一調度!”

劉協還沒有說話,荀彧乃道:“若是如此,商軍之弊盡去,陛下可安心用之!”

陳羣亦道:“有此策,陛下可坐擁百萬大軍,然不需一分軍餉,陛下征伐天下之地,無需朝廷一文錢、一粒糧,此乃天下奇策之首!”

賈詡亦道:“世間神謀,難有出陛下此策左右者,吾皇實爲四百年方出之明君!”

劉協哈哈大笑,乃道:“此皆諸位之功,無需過贊!”復令陳羣和蔣琬令天下各大商社社長前來襄陽聚議。

華夏二年四月底,各地大商社社長皆雲集襄陽雄楚殿,劉協還沒有到來,諸商皆在殿中靜候,諸人皆問舞陽侯糜竺此次皇上又有什麼新詔令,爲何要命諸人都來聽詔。

糜竺雖然事先得到消息,已經和南陽、襄陽、新野二十多家商社達成聯合成立荊州武德集商社的約定,甚至都請劉協御筆親賜了商號,準備在五月十八正式掛牌,但卻笑道:“我也不得而知,諸位還是靜候聖上宣詔吧!”

東南商社的吳博也提前半個月就得知了消息,也早早聯合十餘家商社談過聯合成立集商社的問題,甚至和在大漢財力同樣強健的江東船社在秘密商談,加上吳家同時掌控的江東鹽社,準備成立一家大漢實力第一的集商社。

他們這些商社都是打算跨各個行業,爭取在各業都取得業績,而這樣的商社也最讓劉協心動,雖然在後期競爭中會吃虧,在早期的對外開拓中,這種各業都有涉及的商社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劉協也不會讓東南商社如願建成過於龐大的商社。

其他幾家大商社如荊州船社、襄陽礦社也都早早準備,皆各自瞞着消息,但有不在自己合併對象的商社來打探消息都說不知情。

半個時辰後,劉協終於領着陳羣、蔣琬、張昭步入大殿,兩百餘名商社社長悉數跪伏於地,劉協入坐龍椅後,令他們都起身入坐。

劉協先說道:“朕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一是要謝過諸位年年辛苦,爲大漢興榮立下的汗馬功勞,其次也是有一件大事要和諸位商議!”

糜竺爲諸商之首,當先道:“此乃我等應盡之事,若無聖上,我等不過一介布衣,但聖上有事相吩咐,我等必效全力,以報聖恩!”

其他商人亦急忙表自己的衷心,劉協淡笑而止,道:“今日讓諸位來,正是要讓諸位獲得更大的舞臺,爲大漢的興榮作出更多的貢獻!”

諸商人心中都是竊喜不已,舞臺越大就是錢賺的越多,錢賺的多就是納稅多,納稅多就是地位高,如今幾個納稅大戶都已經封了爵位,其他商人皆是羨慕不已。

劉協讓陳羣將《商軍策》先與諸人宣告,劉協則細細打量他們每個人的表情,有驚訝者,有欣喜者,有沉默者,但總體而言,這些商人對這次的《商軍策》是格外滿意,尤其那些大商戶,簡直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沉默的多是一些實力較弱的商戶,對他們而言,養一支五萬人商軍的成本實在太高。

第7章 沮授之約第30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五子良才第5章 九年籌備第1章 紛亂之秋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章 紛亂之秋第15章 最終聖裁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3章 天地之災上架公告第7章 劉備軍機第27章 亞洲最強第39章 軍備貿易第17章 長安圍困第5章 定蜀望蠻第17章 首帥之責第36章 大法典亞洲河流特徵第3章 武將羣英會第7章 沮授之約大漢帝國遼州簡介第23章 太子之位第24章 帝王之家第18章 海灣風雲第21章 烈焰之心第13章 大漠風塵第16章 赤裸交易第6章 計緩劉備第1章 初降漢室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5章 三家制衡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章 親征益州第1章 襄陽治略第10章 長子風範第29章 邦聯王國第22章 西域錦州第18章 新女性第2章 草廬夜談孔子和老子之辨第11章 父子夜話第22章 天道難違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26章 移民潮第7章 沮授之約第23章 守望之冬第11章 壺關鏖戰第9章 河東之圍第4章 郭嘉投效第1章 襄陽治略第22章 遼州統一第1章 襄陽治略第35章 亞漢王第29章 陰陽有別第6章 希臘戰爭第21章 文化運動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7章 楚地官制第18章 內鬥第8章 呂布趙雲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3章 帝國風範第29章 陰陽有別第1章 青州風波第20章 漠北之地第20章 海灣戰役第1章 告別大漢第3章 法正笑談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5章 南陽潰敗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1章 絲綢戰爭第7章 四大神匠第34章 諸王時代第10章 呂布趙雲之戰第9章 永定西涼第2章 臧洪南投第8章 呂布趙雲第12章 張飛之血第12章 賈詡破曹第3章 出藩之策第5章 才子猛將第5章 三家制衡第11章 戲志才養病第4章 海洋帝國第6章 麻鋼神兵第29章 羅馬使團第9章 陳登父子第35章 青年移民第27章 由分至和第1章 襄陽治略第3章 萬農書第1章 初降漢室第26章 中亞強敵第2章 親征益州第5章 翼衛精兵第9章 急火攻心第3章 江東安定
第7章 沮授之約第30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五子良才第5章 九年籌備第1章 紛亂之秋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1章 紛亂之秋第15章 最終聖裁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3章 天地之災上架公告第7章 劉備軍機第27章 亞洲最強第39章 軍備貿易第17章 長安圍困第5章 定蜀望蠻第17章 首帥之責第36章 大法典亞洲河流特徵第3章 武將羣英會第7章 沮授之約大漢帝國遼州簡介第23章 太子之位第24章 帝王之家第18章 海灣風雲第21章 烈焰之心第13章 大漠風塵第16章 赤裸交易第6章 計緩劉備第1章 初降漢室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5章 三家制衡第15章 新楚內治(三)第2章 親征益州第1章 襄陽治略第10章 長子風範第29章 邦聯王國第22章 西域錦州第18章 新女性第2章 草廬夜談孔子和老子之辨第11章 父子夜話第22章 天道難違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26章 移民潮第7章 沮授之約第23章 守望之冬第11章 壺關鏖戰第9章 河東之圍第4章 郭嘉投效第1章 襄陽治略第22章 遼州統一第1章 襄陽治略第35章 亞漢王第29章 陰陽有別第6章 希臘戰爭第21章 文化運動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7章 楚地官制第18章 內鬥第8章 呂布趙雲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3章 帝國風範第29章 陰陽有別第1章 青州風波第20章 漠北之地第20章 海灣戰役第1章 告別大漢第3章 法正笑談第12章 賈詡破曹第15章 南陽潰敗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1章 絲綢戰爭第7章 四大神匠第34章 諸王時代第10章 呂布趙雲之戰第9章 永定西涼第2章 臧洪南投第8章 呂布趙雲第12章 張飛之血第12章 賈詡破曹第3章 出藩之策第5章 才子猛將第5章 三家制衡第11章 戲志才養病第4章 海洋帝國第6章 麻鋼神兵第29章 羅馬使團第9章 陳登父子第35章 青年移民第27章 由分至和第1章 襄陽治略第3章 萬農書第1章 初降漢室第26章 中亞強敵第2章 親征益州第5章 翼衛精兵第9章 急火攻心第3章 江東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