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

隨着董憲和龐萌被殺,首級被送到洛陽,劉秀的目光開始瞄準了東部最後一個勁敵,張步。

是日,劉秀連續下詔,一封詔書,召大司馬吳漢和虎牙大將軍蓋延回京,一封詔書調任太山太守陳俊爲琅琊太守,一封詔書調任前將軍王樑爲山陽太守,一封詔書任命耿弇爲東征軍統帥,進攻張步勢力,一封詔書任命李通接任前將軍之職,一封詔書調任魏郡太守銚期回京,任太中大夫之職,行衛尉事(銚期回京後不久,便被正式任命爲衛尉)。

劉秀這一番調整,看得出來,洛陽朝廷在繼續平定東部割據勢力的同時,並儘可能的穩定住己方在東部的郡縣,另外,將戰略重心向洛陽回縮,爲將來的戰略部署做好準備。

山陽郡位於兗州的中心腹地,劉秀把王樑這位能征慣戰的大將調到山陽,任山陽太守,意圖很明確,就是爲了給予東征軍最大限度的後勤支持,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琅琊郡位於徐州北部,與張步所在的青州接壤,劉秀把陳俊放在琅琊郡,意圖也很明確,就是讓陳俊集全郡之力,協同東征軍,給青州張步製造雙重壓力。

劉秀這一連串的部署,是下定了決心,徹底消滅張步勢力。

張步勢力,是東部最後一個割據軍閥,只要平定了張步,洛陽以東,將再無強敵,洛陽也再無後顧之憂,劉秀可把朝廷的精力和矛頭全力向西轉移。

李通不想再做京官,執意要轉軍職,劉秀趁此機會,便滿足了李通的要求,讓他接任王樑的前將軍之職。yuyV

而衛尉這個職務實在太重要了,可以說是天子身邊的最後一道防線,要用誰來接任李通,劉秀也是好一番的冥思苦想。選來選去,最後劉秀決定用銚期。

銚期是劉秀的心腹愛將,文武兼備,忠肝義膽,乃劉秀打下河北根基的肱股之臣,對銚期,劉秀是極爲欣賞和信任的。

李通從衛尉調任前將軍,李通自己對此很是滿意,但劉伯姬可不是這麼想的。劉秀下詔的第二天,劉伯姬便來到皇宮,找劉秀說理。

聽張昆稟報,小妹是氣呼呼入的宮,劉秀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他頗感頭痛,一邊是自己的至交好友,一邊是自己的親妹妹,一個要做武,一個要做文,他該傾向於誰呢?

劉秀輕嘆口氣,說道:“請伯姬進來吧!”

張昆答應一聲,轉身走了出去,時間不長,劉伯姬從外面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見到劉秀後,劉伯姬福身施禮,說道:“皇兄。”

劉秀笑問道:“小妹來了,快坐。”等劉伯姬落座後,劉秀問道:“伯姬這次爲何入宮啊?”

劉伯姬看眼劉秀,又瞧瞧一旁的張昆。劉秀會意,向張昆一揮手,後者欠了欠身,退出大殿。等張昆走後,劉伯姬立刻起身,走到劉秀近前,跪坐下來,不滿地問道:“三哥爲何要讓次元轉任前將軍?三哥也知道次元的身體,軍中那麼苦,他……他的身體哪能受得了?”

是啊,次元的身體的確很難受得了軍中之苦,可他這麼做又是爲了誰呢?劉秀苦笑道:“次元一心想轉入軍中任職,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只能隨他去了!”

“我不同意!”劉伯姬氣惱地說道。

劉秀意味深長地說道:“伯姬,其實次元做衛尉,做得並不開心。次元雖是富家公子出身,但卻頗有豪情壯志,正所謂好男兒志在四方,次元更願意從軍,又爲何不能如他所願?!”

作爲李通的妻子,劉伯姬又怎會看不出來李通不願意做衛尉,也不願意被困死在這皇城之內,但她實在是不放心李通的身體。

她眼圈一紅,哽咽着說道:“次元身體孱弱,他又如何能受得了軍中之苦?!”

劉秀微微一笑,輕輕揉了揉劉伯姬的頭頂,問道:“現在軍中再苦,還能有當年我們起事的時候苦嗎?那時候,我們連馬都沒有,我騎牛,次元靠兩條腿。現在次元貴爲前將軍,麾下將士,不計其數,就算苦點、累點,也苦不到、累不到次元的頭上。”

“可是三哥,次元做了前將軍,就要……就要上戰場殺敵的啊!”這纔是劉伯姬最爲擔心的。

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上到戰場,不管你是將軍還是兵卒,運氣不好,就有可能被擡下戰場,馬革裹屍。

劉秀不以爲然地笑道:“伯姬太小看次元了!次元率軍打仗的本事,不次於朝中的任何一員大將。伯姬就把心安安穩穩的放在肚子裡吧!”

“三哥……”

“好了,伯姬不要再說,這件事情,我已經決定了。這既是次元的意思,更是我的意思!”劉秀板起臉來,不容拒絕地說道。

劉伯姬鼓着腮幫子,憋了半晌,方說道:“我可以同意讓次元轉做前將軍,但有一點,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

劉秀笑問道:“什麼事?”

“三哥別要派次元去打公孫述。”劉伯姬正色說道:“以前,我曾拜託嚴先生爲次元卜過一掛,次元五行缺水,越往東越興,越往西越衰,再者說,蜀地險峻,易守難攻……”

不等她把話說完,劉秀忍不住哈哈大笑,向劉伯姬擺擺手,打斷小妹後面的話,說道:“伯姬,你想得太遠了,短時間內,我並無攻蜀之意。”

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打蜀地,劉秀得傾全國之力,可是眼下,天下初定,千瘡百孔,百廢待興,這破爛不堪的天下,已再經受不起戰禍之苦。

劉秀的確有打算,在平定了張步之後,安下心來,休養生息,讓天下百姓都過上幾天安生太平的日子。

不打仗了,起碼在短時間內,他希望不要再發生戰亂,死的人已經實在太多、太多。

劉秀的話,讓劉伯姬稍感安心,她說道:“三哥可答應我了,不能反悔!”

說着話,她伸出小手指頭。劉秀見狀,再次被逗得大笑,和劉伯姬勾了勾小手指,又寵溺地揉了揉她的頭。

吳漢和蓋延回京,劉秀親自出城相迎。吳漢和蓋延,先定劉永,再定董憲、龐萌,戰功赫赫,爲漢軍的東征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秀把吳漢和蓋延接入皇宮,於光明殿設宴,爲吳漢和蓋延接風洗塵。

朝中大臣,基本都有來參加,包括董宣和張賁二人在內。

看着被衆多武將,如羣星捧月一般的大司馬吳漢,張賁又是敬佩又是羨慕,感嘆道:“做官能做到吳公這般,位極人臣,此生無憾矣!”

董宣白了他一眼,小聲說道:“不要去羨慕你遠遠無法企及的人,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比什麼都強。”

“陛下當年還羨慕過執金吾,還傾慕過陰家小姐呢,最後不也美夢成真了?!”張賁憤憤不平地嘟囔道。

董宣一笑,反問道:“你覺得你和陛下能比嗎?”

一聽這話,張賁頓是泄了氣,搖頭說道:“我說縣令大人,你就不能不打擊下官嗎?”

“我是想讓你清醒一點!以你現在的仕途,足以光宗耀祖了!”

“這倒也是!”聽聞這話,張賁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他端起一碗酒,起身向吳漢那邊走過去。吳漢身邊的人太多,張賁費了好大的勁,纔算擠進人羣裡,來到吳漢近前。

看着坐在席子上,喝得面色通紅的吳漢,張賁躬身說道:“大司馬東征,戰必勝,攻必克,大壯我漢室聲威,下官在此敬大司馬一碗酒!下官先乾爲敬!”

說完,也不管吳漢有沒有聽清楚他的話,想不想搭理他這個小縣尉,張賁一仰頭,把一大碗的酒水都灌進肚子裡。

別的大臣喝酒都用杯子,張賁倒好,用碗裝酒。不過還別說,他這倒是合了吳漢的脾氣。

吳漢雖爲大司馬,但任職期間,在洛陽沒待上幾天,大多時候都是在軍中度過。

先是南征,後又東征,帶着漢軍將士,南征北戰。

在軍中,他和部下們喝酒都是用碗的,沒誰會文縐縐的用杯子喝酒。吳漢含笑看向張賁,問道:“不知閣下是?”

張賁急忙拱手施禮,說道:“下官洛陽尉張賁。”

“原來是張縣尉。”吳漢推開桌上的酒杯,拿起酒壺,倒了一大碗的酒,向張賁敬了敬,而後,他也將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見狀,周圍的將官們紛紛說道:“我們也換碗喝酒!”

張賁是小混混出身,身上頗具江湖氣息,這一點倒是很投軍中將領們的脾氣。

別的大臣都很難融入進武將的圈子裡,張賁一過來便如魚得水,和衆人打成一片,稱兄道弟。

當劉秀回到大殿裡的時候,正看到衆將官們在拿着大碗,相互敬酒,而張賁也混在人羣當中,與吳漢等將官推杯換盞,喜笑顏開。看到劉秀回來,衆人紛紛回到各自的坐席,張賁也躬着身子,一溜小跑地回到座位上,他對身邊的董宣笑道:“董縣令,我看吳公這個人很不錯啊,待人很是隨和!”

和傳聞中那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司馬,完全不同。

董宣聳聳肩,他對這些事情都不太關心,董宣爲官的準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守好自己的攤子,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行了,至於其它,不用管,不用問。

他的性子,以及他的作風,註定了他的仕途不會有太大的上升空間,而在這點上,張賁可和董宣截然相反,他野心勃勃,對現狀並不滿足,想要得到更多,也想要走得更遠。

劉秀落座後,看向吳漢和蓋延,說道:“此次我軍能順利收服兗州、徐州,大司馬和虎牙皆功不可沒,來、來、來,我們大家一起敬大司馬和虎牙一杯!”

天子發話了,大臣們哪會不積極響應,人們紛紛端起杯子,齊聲說道:“敬大司馬!敬虎牙大將軍!”

吳漢和蓋延將酒具換成杯子,含笑說道:“陛下盛讚了!臣等能在兗州、徐州連戰連捷,皆是受陛下之庇佑,軍中將士,上下一心,天下百姓,人心歸順,如此,臣等方能做到百戰不殆!”

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
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八百七十一章 鎩羽而歸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神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五百二十八章 暗中私通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慮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英雄相惜第七十五章 街頭衝突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