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

陰麗華沒來時,劉秀還和陰識談笑風生,現在她來了,劉秀反而低垂着頭,變得沉默寡言。陰麗華向劉秀一笑,開口說道:“文叔。”“

麗華小姐!”

“文叔可知,在新市、平林都出現了綠林軍?”劉

秀愣了一下,說道:“有所耳聞。”陰

麗華問道:“文叔對這兩支綠林軍是怎麼看的?”

聽聞她的話,陰識和陰興都目不轉睛地看向劉秀。

在當時,陰家是典型的地主階級,而綠林軍則屬於平民起義軍,他們分屬於兩個階層,而且這兩個階層之間自古以來就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在

其它的朝代裡,像陰家這樣的地主階級通常都是站在朝廷的那一邊,屬既得利益者,而王莽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同時既不討平民階層的喜歡,又不討地主階層的喜歡。他強制推行的土地均分的新政,讓地主階層和平民階層都對他恨之入骨。所

以本應該是正反對立的兩個面,在當時卻分化出來三個面,一個是掌權階層,一個是地主階層,一個是平民階層,三個階層互相對立,這種詭異局面的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也實屬罕見。在

這個大時代背景之下,劉秀的立場就很有意思了。以

出身來說,他絕對屬於平民階層,他就是舂陵的一個普通農民,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比他身份再低的,那就只能是奴隸了。

而劉秀又是漢室宗親,可當時的漢室宗親,乃至周圍的親朋好友,大多又屬於地主階層,像鄧晨、鄧奉乃至陰識、陰興、陰麗華等人。平

民階層的出身,地主階層的家世,讓劉秀的態度也時常在這兩個階層之間左右搖擺。

劉秀若有所思地說道:“綠林軍的人雖出身貧寒,但紀律鬆散,打家劫舍,時有發生,若不能加以管制,實難長久。”陰

麗華追問道:“倘若綠林軍北上,打到新野怎麼辦?”劉

秀說道:“可以禮相待。”陰

麗華問道:“倘若綠林軍要分陰家的地、陰家的房宅、陰家的錢財,又當如何?”劉

秀皺了皺眉頭,正色說道:“倘若如此,我願與陰家一道,共抗強敵!”陰

麗華苦笑道:“文叔只一人,又能對抗幾名強敵?”

“我大哥不會坐視不理!”

說到這裡,陰麗華笑了,不再追問。通

過小妹這一連串的問話,陰識總算明白小妹在顧慮什麼,同時也聽明白了劉秀的立場。

劉氏兄弟的起事,和綠林軍並不是一道的,而是一股獨立的勢力,這當然也最符合陰家的利益。

他們正說着話,一名家丁跑到大廳門口,輕輕敲了兩下房門。陰識向外看了一眼,揚頭說道:“進來!”

僕人走進大廳裡,向在場的衆人躬身施了一禮,然後走到陰識近前,雙手託着一塊白色的絹布,說道:“大公子,是縣令大人託人送來的書信!”

當時還沒有紙,所謂的書信,是由沒有染色的白絹子作爲信紙,也被稱爲素書、尺素。

陰識接過來,向下人揮了下手,然後他展開書信一瞧,微微蹙了下眉頭。陰

興好奇地問道:“大哥,縣令寫了什麼?”陰

識說道:“過幾日,太守會率軍途徑新野。”說着話,他把手中的絹布遞給陰興,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我們剛說到新市、平林的綠林軍,結果郡裡就來信兒了,甄阜將親帥三千大軍,前往新市和平林平叛。”

甄阜要去平叛?劉秀眼珠轉了轉,問道:“都尉大人也一同前往嗎?”

陰識聳聳肩,說道:“信中未提到樑丘賜!”

甄阜爲南陽太守,樑丘賜爲南陽都尉。按理說,平叛這個差事是都尉的活兒,不該是太守出面,但現在信中只提到甄阜,並未提到樑丘賜,這讓劉秀多少有些意外。劉

秀對甄阜這個人的印象很一般,通過他了解甄阜的一些事蹟,感覺此人空有雄心壯志,奈何自身才幹有限,且心胸狹隘,剛愎自用。但

劉秀對樑丘賜的印象還不錯,總體而言,這是一位熟讀兵書,會帶兵打仗的將才。陰

識看眼沉思未語的劉秀,笑問道:“文叔,你認爲甄大人此戰能不能取勝?”劉

秀說道:“若都尉樑大人在,此戰勝算可在八成以上,若無樑大人統兵,此戰勝算應不會超過五成。”陰

識說道:“據我所知,新市軍和平林軍的兵力都不少啊!”劉

秀說道:“都不下三千。”陰

識好奇地問道:“雙方兵力相差一倍有餘,郡軍還能取勝?”劉

秀在益州打過仗,對郡軍的戰力也多少了解一些。他雖不清楚綠林軍的戰力具體如何,但也能猜出一二。

他正色說道:“無論是單兵戰力、武器裝備,還是排兵佈陣、配合協調,綠林軍和郡軍都不在一個層次上。如果郡軍這邊的統帥是善於領兵打仗的樑大人,那麼綠林軍必敗無疑,但若是由甄大人統帥,那雙方的輸贏就不太好判斷了,勝負各半吧!”聽

完劉秀的分析,陰識、陰興、陰麗華皆是心中一動,這番話,讓人很難相信是出自於一個種地的鄉下小子之口,更像是出自於精於作戰的將領之口。陰

識禁不住問道:“文叔還學過兵法?”劉

秀擺手笑道:“不敢說學過,只是最近纔開始認真看兵書戰策。”他

說的是實話,以前劉秀對兵書戰策沒什麼興趣,但自從從益州回來,劉秀只要有點時間便會翻看兵書。而

且他不是看死書,常常會把兵書戰策中的內容,結合到他在益州的實戰當中,在頭腦裡做推演。陰

識暗道一聲不錯,笑讚道:“文叔敏而好學,實乃我背之楷模啊!”

陰麗華也是面露讚賞之色。

劉秀被陰識誇得老臉一紅,含笑道:“次伯言重了。”

他們又聊了一會,等快到中午的時候,劉秀和鄧晨婉拒了陰識的挽留,告辭回府。

這次來陰家,他們得到陰家五十萬錢的資助,這可是幫他們解決了大問題,有了這五十萬錢,足夠他們在白山完成五千把武器的打造。

連日來憂心忡忡的鄧晨也一掃心頭的陰霾,如釋重負,整個人看上去都爽朗了不少。兩

天后,南陽太守甄阜抵達新野,與他同來的還有三千郡軍。甄

阜到了新野後,當天便發出數十封請柬,邀請新野當地的士族赴宴。宴

會的地點選擇在王府。讓

劉秀頗感意外的是,鄧府收到了兩份請柬,一份當然是邀請鄧晨的,另一份請柬,則是指名邀請他的。

收到這張邀請自己的請柬,劉秀頗感莫名其妙,自己的名氣應該還沒有大到連太守都知道自己吧?

他把請柬交給鄧禹、嚴光等人過目。嚴光把請柬的內容從頭到尾看過一遍,隨即悠然一笑,說道:“這位甄大人,看起來來勢洶洶,實則他對此次的平叛並無多大把握。”“

哦?”劉秀心中一動,問道:“子陵何處此言?”

嚴光笑道:“甄大人邀請主公,我想,十之八九是衝着伯升兄來的。”劉

秀揚起眉毛。嚴

光說道:“目前在南陽郡,誰的門客最多?我想除了伯升兄,沒人再敢稱第一了吧?”現

在劉縯手下的門客,已有六、七百人之多,這還不算在白山內的那五百精壯,如果都加到一起,已超過千人。哪

怕只算六、七百的門客,這在南陽郡也是首屈一指了。嚴

光繼續說道:“這次甄大人特意邀請主公赴宴,估計是想通過主公,拉攏伯升兄,讓伯升兄出人出力,助他一臂之力!”在

場衆人紛紛點頭,皆認爲嚴光分析得有道理。見

劉秀眉頭緊鎖,沉思不語,嚴光不解地問道:“主公有顧慮,不想參與平叛?”劉

秀輕輕嘆口氣,說道:“綠林軍是反莽的起義軍,可以說他們與我們,皆爲友軍,助甄阜平叛,等於是讓我們這些反莽的力量在互相殘殺。”

稍頓,他又說道:“我更爲擔心的一點是,甄阜欲拉攏大哥助他平叛,怕是未安好心。”聽

聞這話,衆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劉秀身上。劉秀說道:“大哥招收的門客太多,擴充的速度也太快,召集這麼多的門客到底想幹什麼?甄阜作爲太守,他能毫無顧慮嗎?這次平叛倒是個好機會,他正好可名正言順的借用大哥的力量去與叛軍作戰,最好打個兩敗俱傷,他便可坐收漁人之利了。”嚴

光眼睛一亮,看着劉秀,點頭而笑。其餘衆人則是面露驚訝之色,這一點,他們還真沒想過。

通過劉秀的這番分析,也能看出他敏銳的政治嗅覺。作

爲一名武將,他只需驍勇善戰即可,作爲一名統帥,他只需能領兵打仗就好,但作爲一名地方勢力的首腦,他必須得具備極強的政治嗅覺,擁有極強的政治鬥爭能力,這一點甚至比他能不能領兵打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都更爲重要。

嚴光欣賞劉秀的也正是他在政治方面的機敏。他含笑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伯升兄在舂陵的作爲,想必已引起郡府的警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
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神落敗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六百四十七章 一波未平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湖援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五百四十四章 剿滅刺客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五十二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進一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八章 談判籌碼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識人不明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八百一十二章 治國棟樑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希望之光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