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

bookmark

文德縣乃是宣化府治,雖夾於燕山山脈之中,但地勢平坦開闊,水利資源豐富,不算是什麼富庶繁榮的地方,卻也是燕山一帶的核心城鎮,這也是燕山西北關防的後勤基地。

四季分明的文德縣,在秋末冬初,季節變化尤其明顯,尤其對於外來者而言,感觸尤深。該是這座城邑的榮幸,時隔逾十年,皇帝再度駕臨,駐幸於此,上一次,還是乾祐北伐期間,這一回,同樣源於漢遼戰爭。

在劉皇帝駕幸之前,已有四萬多漢軍精銳西來,駐紮在城外,休整待命。雖然是府城,但文德城實在稱不上大,在數萬軍隊的營壘襯托下,則更顯“瘦小”。所幸,聯營之中,飄揚的旗幟,是大漢的玄旗。在劉皇帝到達後,更樹起了明黃鮮豔的龍旗,耀武揚威,而又殺氣騰騰。

駐屯於文德縣的漢軍,終究還是以遼東抽調回的北伐將士爲主,原本劉皇帝是不願意過於疲憊將士的,但田重進的計劃上報之後,幾乎沒有多少猶豫便同意了。

劉皇帝早不是當初那個深沉理智、能忍辱、可含恥的劉承祐了,遼軍此番南下,雖然明面上顯得淡定從容,積極應對,但內心裡是恨極的。

再加上漠北的那個噩耗,更使得他憤怒敏感,田重進的計劃,則正契合了劉皇帝的心理。遼軍既然敢來,那就不要想輕鬆離開,被動防守從來就不是劉皇帝的作風,主動出擊,報復回去,力求殲滅纔是。

劉皇帝駕臨文德的第一件事,不是巡看軍營,察問備戰情況,而前往縣衙,探望李處耘。自從率軍把劉廷翰接應返回之後,李處耘就徹底病倒了,並且一病難起,被安排在文德縣療養。

最好的醫師,最好的藥材,能夠提供的醫療條件都提供了,但是,李處耘的病情仍舊不見好。

“王太醫,你直接告訴朕,李卿的病情究竟如何?”病室之外,劉皇帝拉着那名形象良好的太醫詢問,還特意放低了聲音:“還能支撐多久?”

太醫姓王,還不到四十歲,但醫術很不錯,善於研究配置藥膳,憑着這一點,在太醫署內的諸家諸科中,獨成一派,若不是缺乏醫政管理才能,職權地位都還有得升。

此番也屬於隨駕太醫中的一員,李處耘病重,劉皇帝特地遣這王太醫前來長住診治,以示恩寵。

劉皇帝問這話時,目光很平靜,王太醫則猶豫了下,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陛下,李使君乃是積勞成疾,且已病入膏肓,臣醫術不精,實難挽之,病情暫且穩定住了,但以臣估計,使君很難熬過此冬......”

說完,太醫垂下了頭,準備迎接皇帝的責罵。過去,因爲太后、皇后的病情,劉皇帝可是放狠話,發威脅。而他此番受命時,劉皇帝也強調了一定要治好,然而辦不到。

有些出乎意料的,劉皇帝還是不動聲色,只是對他揮了揮手:“你去吧!”

李處耘,顯然是不能和太后、皇后相提並論的!

“臣告退!”太醫大鬆一口氣,帶着一名手提藥箱的醫生緩步離開。

文德縣大概是衙中最好的房間拿出來供李處耘居住療養,整潔乾淨,溫暖舒適,還有美貌婢女,勤快僕役,隨時準備侍候。

可惜的是,空氣中始終瀰漫着的藥湯味,破壞了室內環境的和諧。這是時隔一年多,劉皇帝再見李處耘,也不禁愕然。

身形消瘦,面色枯黃,雙目無神,黯淡無光,彷彿縈繞着一股死氣,身體雖然被料理地很乾淨,但是絕不會有人願意去靠近。

哪怕是心如止水的劉皇帝,見李處耘這般模樣,心中也還是不禁泛起些微瀾,尤其是聯想到此君前不久,才拖着病體,不辭辛苦,不懼危險,領軍北上救援劉廷翰......

對於劉皇帝的探視,李處耘顯然沒有什麼心理準備,見到皇帝,愣了一會兒,方纔反應過來,雙目之中恢復了一些神采,掙扎着要起身。

“免了!不要動了,好好躺着就是!”一眼就知道他要幹什麼,劉皇帝趕忙擡手,吩咐道。

“謝陛下!”雖然身體不便,但嘴上,李處耘還是保持着禮節:“陛下躬親,未及遠迎,請陛下恕罪!讓陛下見到臣這糟粕形象,污了御眼,還望海涵!”

“勿復此言!勿復此言!”劉皇帝看着李處耘,坐在榻邊的一張交椅上,以語氣中帶着強調:“竟不知卿病重至此,否則朕早至矣!”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李處耘喃喃道,氣息不勻,狀態很差。

“不知山陽情況如何了?遼軍可曾退去?”還沒說幾句話,李處耘便望着劉皇帝問道。

“卿爲國操勞至此,已然足矣!且安心養病吧,軍國之事,自有專人操持!”劉皇帝以一種安慰的語氣說道。

李處耘雖臥病榻,但思維還是清晰的,搖頭應道:“陛下尚未解臣布政使之時,臣還是山陽一道牧守,如今州縣百姓受胡騎肆掠,敵寇未退,臣豈能安居病榻......”

聽一番肺腑之言,劉皇帝臉上,終於還是露出了少許的感動之色,嘆道:“以天下爲己任,說得就是李卿啊!”

目光落在李處耘那衰弱的病容上,劉皇帝道:“李卿且放心,朕已調動大軍,圍剿遼軍,一切都已經籌備妥當,此番西幸,正爲督戰!”

“那臣,就預祝我漢家雄師,全勝而還,大破遼軍!”李處耘像是安心了一般,露出一點蒼白的笑容,悵然道:“可惜,臣恐怕沒有機會,再侍奉陛下,爲大漢江山與天下百姓再盡心力了!”

聞之,劉皇帝當即要說寬慰的話,李處耘則自顧自地說着:“臣雖不通醫術,但病痛自知,症入骨髓,難以救治了!

卒於病榻,或許可惜,但臣並不遺憾,臨死之前,已爲北伐貢獻了一份心力,足矣......”

李處耘都這般說了,劉皇帝也就不矯情了,沉默了下,說道:“你可還不能死!”

“生老病死,自然之數,臣不強求!”李處耘彷彿看開了一般。

劉皇帝則雙目一瞪,嚴厲道:“一定給朕撐着!至少,撐到李繼隆成親,他這個駙馬,朕可是看準了!”

“什麼!”原本還一副垂危之態的李處耘,聽此言打了激素一般,瞬間精神了,望着劉皇帝,有驚喜、有期盼:“陛下說什麼?”

劉皇帝恢復了平和之態,道:“李繼隆在遼東軍前表現不錯,立了些戰功,如今正在遼東南來遠城,抵禦高麗軍隊!等戰爭結束,待他還朝,朕便給他操持婚禮,尚朕的長女劉葭!”

聽劉皇帝這麼說,李處耘更激動了,老眼泛着淚花,哽咽道:“謝陛下!謝陛下!”

“所以,在他們成婚之前,你可千萬不能死了!”劉皇帝強勢地說道。

“是!”李處耘聲音顯得堅定了些,只不過給人一種迴光返照的感覺。

“朕記得,李處耘有三個兒子,病重若斯,怎麼無人在榻前侍奉湯藥?”離開之前,劉皇帝突然提起一事,有些不滿。

“李公三子,長子繼隆在遼東,三子繼恂尚幼,二子繼和在京城任職!”跟在劉皇帝身邊的劉晞說道,他對於大漢公卿貴族的後輩子弟、親戚關係,比較熟悉。

“讓李繼和北上,侍奉盡孝!”劉皇帝沒有任何廢話,直接吩咐道。

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34章 交待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26章 冬至宴2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72章 磁州賊第276章 玉如意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08章 蠢兒子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713章 機遇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321章 矛盾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06章 誘惑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84章 夏州降第136章 趙都帥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345章 剝削者第89章 威壓王帥第296章 缺人了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49章 求援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82章 李氏第362章 分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80章 投漢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45章 了結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1章 功成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19章 難審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64章 楊業卻敵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62章 兵事第494章 輕輕放下
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334章 交待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26章 冬至宴2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72章 磁州賊第276章 玉如意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08章 蠢兒子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713章 機遇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321章 矛盾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06章 誘惑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84章 夏州降第136章 趙都帥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345章 剝削者第89章 威壓王帥第296章 缺人了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49章 求援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82章 李氏第362章 分封?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380章 投漢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45章 了結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1章 功成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19章 難審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64章 楊業卻敵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62章 兵事第494章 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