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豐收

二月下旬,天氣晴明,天空開朗,王石家後院的大部分果樹都開花了,濃郁的香氣瀰漫在整個院子裡,引來無數的小昆蟲,野蜂子、蝴蝶扎堆,在花叢裡飛來飛去,嗡嗡亂叫。

時不時一隻野蜂子落在頭頂上,雖然王石不怕,但總覺得有些膩歪,所以這幾天,王石都不敢到後院去。

前兩天是寒食節,對這個節日,王石心裡很是腹誹。

傳說春秋時晉國有個介子推,此人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在外的時候,割大腿肉給重耳充飢。等到重耳重掌大權,介子推卻與老母親歸隱山林。重耳就不幹了,一定要介子推出山,要好好的封賞介子推。但介子推這人也是個死腦筋,就是不下山。重耳一氣之下,放火燒山,想把他給逼下來,介子推也硬氣,面對死亡,也不爲所動,結果和老母親一起被燒死了。

重耳很悲傷,把這母子倆厚葬之後,下令燒死介子推的這天全國禁菸火,家家戶戶不許燒火做飯,只能吃冷食。

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一般盛行於三晉大地,也就是幷州一帶,不過北地郡挨着幷州,所以王家村也過寒食節,不過王石卻不管他什麼寒食節,冷飯他可吃不慣,照樣吃熱食。

照理說,這兩天就該是清明節了,不過王石問了老村正,現在還沒有這個節日。

沒有就沒有,不過也罷,但清明粑是一定要吃的。

這不,正是晌午,小平子和潘鳳上學還沒回來,王石一個人正偷偷吃獨食,狼吞虎嚥呢。

“不行,得留點!”

王石眼看筲箕裡面只剩下七八個了,連忙收手。

自己吃肉,也得給潘鳳和小平子留點湯纔對,要不然別人知道了,還不說王石虐待兒童?!

不過想想潘鳳的胃口,王石瞅了瞅剩下的七八個,臉上一愁。

“乾脆一口氣吃完,再給他們做得了。”

想到這,王石一口一個,幾下把剩下的全吃光了。

吃完清明粑,王石心滿意足站起身來,還揉了揉肚子。

轉身進屋,拿了個籃子,王石走出院門,來到塘子邊。

微微春風吹拂,像小姑娘的手,在撫摸着臉一樣,柔柔的,很爽。四五畝大的塘子,在春風裡波光粼粼,碗口大的荷葉佈滿了大半個池塘,可以想象,等到四五月間,滿塘子的荷花爭相競豔,那又是一幅怎樣的畫卷?

沿着塘子,王石走進地裡。

去年,王石行商走後,老村正他們就幫王石的地裡全都種上了土豆。經過一個冬季蟄伏,現在,滿地綠幽幽的土豆蔓子,一眼望去,像塊綠色的地毯。

田埂上,嫩的可愛的野草茂密萬分,鵝兒腸叢中,一棵棵清明菜害羞似的躲着。不過王石火眼金睛,一下一朵,全給摘了下來。

不到一刻鐘,就摘了滿滿一籃子。

返身回屋裡,在廚房中叮叮噹噹忙了好一會兒,一大蒸籠新鮮的清明粑出爐了。

也是王石準備完善,早前兩天,就把米粉這些東西準備齊全了,不然哪兒有這麼快。

中午的時候,潘鳳和小平子回來了,一看桌上的清明粑,小平子歡呼一聲,就要去抓。

王石一巴掌拍過去,虎着臉讓他去洗手。

潘鳳正蠢蠢欲動,見了小平子的下場,立刻自覺,連忙也洗手去了。

一頓清明粑,潘鳳差點把舌頭都吞進肚子裡。

小平子去年吃過清明粑,但潘鳳卻是第一次吃。第一次吃這東西的人,誰不豎起大拇指贊一個好字?更別說吃貨潘鳳了。

下午小平子和潘鳳又要去上學,王石就讓他們順路,給老村長家帶一些清明粑去。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就三月初四了。

這天,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節。

上巳節是這時候很重要的一個節日,而且歷史淵源,論語裡面就有描述。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上巳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祭祀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起初的上巳節是一個巫教活動,通過祭高禖,除災避邪,祈求生育。從這種意義上說,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

上巳節還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動。沐浴是爲了去災。上古時,人類認爲生育是由圖騰入居婦女體內的結果。進入父權制時代之後,人們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無論是圖騰感生的觀念,還是夫妻交媾導致生育的認識,都承認婦女是生育的體現者,子女是由母親孕育的。然而,並不是每個婦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於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婦女不孕育。當時人們認爲婦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節的沐浴治療不育症。這樣久而久之,相沿成習,把沐浴變成上巳節的重要內容

王家村這天也很熱鬧。

先是老村正和村裡的老巫師組織了祭拜高禖的祭祀活動。

然後家家戶戶都來到河邊,洗腳的洗腳,洗衣服的洗衣服。大家說着話,談天說地,興高采烈的,很是熱鬧。也有些小夥子,扒光了上衣,露出結實的肌肉,強忍住暮春河水帶來的一絲寒冷,在村裡小姑娘面前晃來晃去,希望能勾引住一個姑娘,成就好事。

據老村正說,有的地方還盛行‘會男女’這種活動。

王石不明就裡,細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會男女’就是野合。

小姑娘小夥子相互看上了,就躲在野地裡,你來我往,殺的昏天黑地。王石心下羨慕,討老婆的心思愈發強烈起來。不過村裡的姑娘王石沒看上眼的,所以只能強自按捺了。

上巳節一過,天色突然變壞,連續下了五六天的綿綿細雨。

都說春雨貴如油,但連續好幾天,也特別讓人鬱悶。

王石整天呆在家裡,不出門。因爲只要一出門,保準滿腿的爛泥,怪不爽的。

春雨過後,整個王家村立刻被綠蔭環繞,彷彿一夜之間,所有的植物都長大了許多。

雨後豔陽高照,家家戶戶趁着好天氣,都開始收穫土豆了。

王石家的六畝地土豆,如果一個人乾的話,恐怕太耽擱時間,於是乾脆就拿出錢來,請人幫忙。村子裡好些人都眼熱,寧願自家的不忙收穫,也要把王石的工錢拿到手。

所以,雖然王石家土豆麪積不小,但在大傢伙一起努力之下,一天就搞定了。

收穫完成,所有的土豆堆在王石家院子裡,一個個碗口一樣大的巨型土豆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

老村正讓人一秤,居然有五萬多斤!

這可把一干村人嚇了一大跳。

六畝地,總產量五萬多斤,那不是說畝產都超過八千斤了?

對於這個數字,王石心裡早就有底。

兩千年後的世界,試驗田裡的土豆產量畝產能超過一萬斤。而王石家種植的土豆,品種跟後世一樣,經過空間的優化,甚至更好,再加上土地有靈泉的滋潤,如果達不到**千的產量,那纔沒道理了。

這還是因爲王石沒有仔細侍弄,任其自生自滅的緣故。如果精耕細作,恐怕絕對會超過一萬斤,比後世的試驗田,產量都要高。

王石家六畝地總產量五萬多斤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飛遍了整個王家村以及附屬的村落。

人們譁然。

尤其是那些新加入的村民,更是驚駭萬分。

但驚駭過後,就是狂喜!

這樣高的產量,以後還會餓肚子嗎?不會啦,永遠不會啦!即便自己家土豆的畝產只有王石家的一半,收成一年,也能抵得上以前的數年,甚至十年!

不過還要交稅。

這是王石跟李老和老村正早就商量好的事兒。

“這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李老當初這樣說。

王石早先的時候根本沒想到要村民們交稅,但李老卻強烈反對。他說,除非永遠不交稅,千年、萬年都不交稅,否則如果不在初期制定好規矩,以後會有大麻煩。

你給人們種植高產作物,人們感激你。但如果不一開始就定下交稅的事兒,等到他們習慣了,到了需要的時候再來要他們交稅,他們就會認爲你是強取豪奪,就會因愛生恨。對他們的恩德有多大,就會產生多大的恨意。

王石不是蠢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差點嚇出一聲冷汗。

於是,在王石和老村正的牽頭下,村委會作主導,由李老制定了相應的稅收政策。

五取一的稅率。

也就是說,每收穫一百斤土豆,就交二十斤稅。

這個稅率,對於現在而言,是很低的了。雖然朝廷規定的土地稅只有三十稅一,但其他的人頭稅、力稅等等苛捐雜稅以及地方官私自設立的一些稅收項目,加起來,至少是王家村稅率的幾倍。

而王家村只收這一種稅,其他的苛捐雜稅一概沒有。

王家村現在的收成,是其他地方的數倍、數十倍。收成比其他地方高,稅率又比其他地方低,所以此消彼長,五稅一的稅率,根本就不算什麼。

正是因爲這樣,村民們大部分都沒有反對。當然,也有一些渾人,不明白其中的就裡,開始還撒潑,不過老村正一頓喝罵,立刻就安穩了。

三月中旬、下旬,整整十幾二十天,整個王家村、附屬村落,都在熱火朝天的收穫土豆。

到了四月初,將收上來的稅收一算,居然有超過一千萬斤!

單單王石一個人,就交了一萬多斤的稅。其他每家每戶,少的也有七八千斤,多的比王石都多。畢竟,王石只種了六畝地,雖然畝產高,但抵不住人家十幾二十畝,三五十畝這麼種。

尤其是村外平原上,新來的村民,當初就使勁的種,每家每戶,幾乎都種了超過二十畝的面積,有的甚至種植了五六十畝。

王家村及附屬村落,總共五千多人,一千戶出頭,每戶平均上交一萬多斤,總計就超過一千萬斤!

一千萬斤的土豆!

堆起來,真真就是幾座大山吶!

村裡原先修建的十幾個倉庫,卻剛剛裝下。今年還要種植紅薯、玉米、小麥等作物,還要收稅,所以倉庫根本就不夠用,於是老村正立刻發動人手,再次大興建設。

對於這一千多萬斤土豆,老村正看的爽,但事後又憂慮起來。

這麼多的土豆,根本吃不完,放在倉庫裡久了,要麼發芽,要麼就爛了。所以必須想盡辦法,要麼用最好的辦法將其保存,要麼就以最快的速度將其出售。

不過王石卻沒什麼擔憂的。

當初與甄亮相約於暮春,算算時間,甄家的商隊這幾天應該就快到了。

因爲去年甄亮對王家村的物產做了一個細緻的調查,所以今年來王家村的商隊,一定規模不小。即便一次性吃不下千萬斤土豆,但多幾次總能行。

畢竟嘛,全國各地都在鬧災荒,糧食肯定是不愁沒有銷路的。

第2章 大王城第83章 修路第37章 一路奇景第81章 可憐的星盜第33章 端午(上)第100章 玩一把第140章 釋放恐龍與人才計劃第71章 盧水會盟第32章 孵化第41章 戰局第91章 草原上第121章 再動身第61章 歸來第47章 來自董卓的招攬第46章 黑袍收屍人第119章 賈詡論人第14章 回家第139章 建木第126章 曹操兵敗第175章 稱帝建國第23章 爆炸第122章 逐漸鋪開第20章 開殺戒第91章 牽涉衆多第5章 傳說中的生物第75章 富平第155章 商業觸角的深入第10章 計劃第113章 驟變第150章 後院起火第36章 聯邦訪問團的覆滅第124章 軍火生意第109章 見呂布第70章 殘片第80章 露一手第45章 準備第28章 抵達巨人星第82章 生化文明的生物技術第74章 斬首第99章 他們的想法第10章 計劃第73章 突然劇變第137章 至非洲第173章 甄氏第51章 京兆尹第5章 忽悠第171章 波瀾乍起第55章 談生意第91章 牽涉衆多第77章 獻俘第7章 洞中遇險第35章 聯邦訪問團第51章 京兆尹第45章 自爆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49章 李儒第37章 挑撥離間第167章 好客的胖子第24章 聯邦與聯盟第79章 見馬騰第99章 他們的想法第51章 京兆尹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88章 夏荷第158章 招攬第68章 大豐收第3章 廉縣第35章 山中湖第163章 礦藏豐富第97章 輪迴炮第93章 信念的轉變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68章 大豐收第168章 厚臉曹操第8章 暫時迴歸第83章 修路第108章 動盪前夕第20章 開殺戒第87 通風報信第116章 聯邦訪問第86章 潘鳳離開第95章 軍隊第9章 商議第89章 賈詡的謀算第35章 聯邦訪問團第64章 宴前第155章 商業觸角的深入第50章 帝國官二代第81章 可憐的星盜第67章 戰爭就要死人第63章 醉酒第15章 三十級力量第119章 兩項技術第11章 影響第61章 永生的聖靈第38章 大傢伙第120章 董卓霸雒陽第28章 槍王第101章 建木的意義第101章 關前小戰
第2章 大王城第83章 修路第37章 一路奇景第81章 可憐的星盜第33章 端午(上)第100章 玩一把第140章 釋放恐龍與人才計劃第71章 盧水會盟第32章 孵化第41章 戰局第91章 草原上第121章 再動身第61章 歸來第47章 來自董卓的招攬第46章 黑袍收屍人第119章 賈詡論人第14章 回家第139章 建木第126章 曹操兵敗第175章 稱帝建國第23章 爆炸第122章 逐漸鋪開第20章 開殺戒第91章 牽涉衆多第5章 傳說中的生物第75章 富平第155章 商業觸角的深入第10章 計劃第113章 驟變第150章 後院起火第36章 聯邦訪問團的覆滅第124章 軍火生意第109章 見呂布第70章 殘片第80章 露一手第45章 準備第28章 抵達巨人星第82章 生化文明的生物技術第74章 斬首第99章 他們的想法第10章 計劃第73章 突然劇變第137章 至非洲第173章 甄氏第51章 京兆尹第5章 忽悠第171章 波瀾乍起第55章 談生意第91章 牽涉衆多第77章 獻俘第7章 洞中遇險第35章 聯邦訪問團第51章 京兆尹第45章 自爆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49章 李儒第37章 挑撥離間第167章 好客的胖子第24章 聯邦與聯盟第79章 見馬騰第99章 他們的想法第51章 京兆尹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88章 夏荷第158章 招攬第68章 大豐收第3章 廉縣第35章 山中湖第163章 礦藏豐富第97章 輪迴炮第93章 信念的轉變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68章 大豐收第168章 厚臉曹操第8章 暫時迴歸第83章 修路第108章 動盪前夕第20章 開殺戒第87 通風報信第116章 聯邦訪問第86章 潘鳳離開第95章 軍隊第9章 商議第89章 賈詡的謀算第35章 聯邦訪問團第64章 宴前第155章 商業觸角的深入第50章 帝國官二代第81章 可憐的星盜第67章 戰爭就要死人第63章 醉酒第15章 三十級力量第119章 兩項技術第11章 影響第61章 永生的聖靈第38章 大傢伙第120章 董卓霸雒陽第28章 槍王第101章 建木的意義第101章 關前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