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

bookmark

朱厚照自不量力跟王陵之比武,輸是必然的事情。不過朱厚照不是很着惱,因爲旁邊恭維的聲音連綿不絕。

錢寧道:“……小王將軍之前跟諸位學堂學生比試,都是一招獲勝,要知道這些可都是軍中的精英……而陛下卻可以跟小王將軍打個平手,陛下功夫實在高明……”

張苑跟着胡扯:“……若非陛下有意相讓,怕是小王將軍已經倒在地上起不來了!”

這些阿諛奉承的話不着邊際,朱厚照扭了扭手腕,舒活一下筋骨,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小王將軍的本事,朕確實略有不及,看來以後得多加鍛鍊,爭取下次能跟小王將軍多過幾招……沈先生,你認爲朕拳腳功夫怎麼樣?”

朱厚照很希望得到沈溪的誇讚。

沈溪正色道:“陛下應勤於騎射訓練,如果只是拳腳功夫強,可無法跟韃靼人交戰……學堂傳授搏擊術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增強體魄,訓練膽識和毅力,爲將來更好地領兵打下基礎。”

沈溪不予正面評價,變相是說朱厚照的拳腳功夫相當一般。朱厚照雖自負,但也知道跟王陵之比武他怎麼都贏不了,隨口誇讚幾句,就對此不再感興趣了。

“沈先生,你讓朕過來,是要召集學生,與朕和先生就前線局勢展開磋商吧?這正是成立後方指揮所的目的,卻不知這些學生是否有能力輔佐朕?”

朱厚照看着在場的軍事學堂學生,目光中全是輕視,畢竟之前三十人輪番跟王陵之較量,結果全都敗下陣來,他自然覺得這些學生都是酒囊飯袋。

沈溪道:“學生見地如何,還是要陛下親自檢驗過才知,若陛下覺得這些學生沒有資格成爲陛下的謀士,不妨多徵召些人進入學堂深造。”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沈先生,如何多徵召人手呢?京師周邊,有那麼多懂得軍事的人才嗎?”

沈溪點頭:“陛下,若您想富國強兵,必須打破成見,不能只從軍戶中選拔人才,應擴大範圍,從士子當中,挑選一些對兵法韜略擅長之人,讓他們掙脫科舉的束縛,以平民之身獲得官職,從軍報國。”

因爲沈溪所說的事情,已超出大明現有用人制度,朱厚照聽到後有些迷惑,不知是否可行。

錢寧笑道:“沈大人,這軍戶自大明開國以來都是世襲,這用人制度若是改變,怕是人心不穩。”

朱厚照看向沈溪,覺得錢寧說的話有幾分道理。

沈溪搖頭:“刻舟無法求劍,制度也不應一成不變,否則陛下爲何要制定強軍的基本國策?”

朱厚照立即堅定地點頭:“沈先生所言有道,如果只是從軍戶中選拔,許多將校都是世襲,官做得好歹都不影響他們吃公糧,許多人可能連字都不認識,怎能帶好兵打好仗?戰時恐怕連戰陣都不理解……”

“沈先生,你覺得從民間選拔,當以何種方式進行?難道廣佈告示,讓有能力的人毛遂自薦?”

沈溪用讚許的神色看着朱厚照:“大致方式跟陛下所提類似,不過不但有自薦,還會有詳細的選拔制度,臣認爲有必要舉行幾場關於兵法韜略的考試,讓所有讀書人都參與進來,如果有人在這方面表現突出,希望陛下破格準允其進入軍事學堂,且在順利通過結業考試後,由陛下親自委以軍職。”

朱厚照想了想,不知是否該答應下來。

沈溪繼續道:“陛下作爲軍事學堂校長,這些學生可說都是天子門生,必然會對陛下無比忠誠。”

朱厚照一直試圖建立一套屬於他自己的班底,聽到沈溪的分析,頓時瞪大眼睛,連連點頭:

“既如此,那這件事就勞煩沈先生多費心了,朕相信有沈先生在,大明軍隊一定可以逐漸變得強大起來,那時再跟韃靼人交戰,就不必採取守勢,距離踏平草原之期不遠矣!”

言語間,朱厚照多了幾分期冀。

等有了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班底,就不必再看前朝老臣的臉色,朱厚照覺得那時候就可以實現抱負,率領大明走向強盛。

……

……

朱厚照對沈溪的評價很高。

當對未來有了憧憬,作爲皇帝的朱厚照便對沈溪的建議採取了全盤接受的態度。

朱厚照爲人豁達,容易接納新鮮事物,沈溪提出的一些舉措,比之當初在朱祐樘面前提出時更容易接受。

沈溪只要說一遍,朱厚照就能聽懂,然後欣然採納。

朱厚照跟王陵之比試後,接下來就是討論軍情。

朱厚照對於自己的軍事造詣很自信,非常希望跟別人交流,證明自己見地高妙。

沈溪給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可惜的是,這些軍事學堂的學生剛從京營徵調上來,見識不高,就算已經學習了幾天,也上不了檯面。

這些人從未去過宣府,不瞭解那裡的地形地貌,不知道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也沒有跟韃靼人交手的經驗,再加上武將地位低微,讓他們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下,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說出有見地的看法。

一羣人圍着沈溪事先準備好的沙盤,即便大概看懂沙盤上的山川地理形勢,也都在那兒乾瞪眼。

朱厚照問了沈溪一些事,沈溪從容回答,尤其涉及韃靼人軍力,沈溪更是如數家珍。

但當朱厚照去問那些學生時,卻沒一個能說出來。

朱厚照皺眉:“沈先生,看來不行啊,這些人……不能跟朕一樣理解戰局,讓他們當朕的謀士,是否合適?這些人要多久才能學到真本事,從軍事學堂畢業?”

沈溪道:“中低級軍官深造,主要涉及帶兵方略,做到令行禁止即可,若陛下要找智囊,則必須是久經戰陣的將帥,或者是熟讀兵書的讀書人,纔可以對山川河流以及排兵佈陣有比較直觀的認識……”

朱厚照無奈地道:“那意思是……這裡沒人能勝任?”

沈溪看了看在場那些校尉,這些人已經是京營裡比較優秀的了,至少都認字,那些由五軍都督府舉薦上來不認字的人全都被他打發了。沈溪可不想把軍事學堂變成“掃盲班”,如果從教授識字開始,他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把第一批軍官帶出來。

但這些人就算認字,也無法跟讀書人相比。

雖然到了弘治年間,軍戶也可以考科舉,但這些人本身都有世襲的官職作爲安身立命之本,少有人去考科舉,即便有,也多是考武舉,因爲這比文試容易多了。

這次選拔的軍官中,沈溪特地留意之前武舉出身的那些人,尤其是武進士,現在八十名學生中有二十人是武進士。

可就算是武進士,在沈溪看來也難撐場面。

沈溪道:“陛下,萬事開頭難,如果想一步吃成大胖子,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張苑在旁提出質疑:“沈尚書,您這話就不對了,之前您提出,要讓陛下建立後方指揮所,但如今這指揮所只有主帥,沒有合格的謀臣,如何能爲前線將士提供正確的謀略,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朱厚照聽到這話,沒提出反對意見,顯然他也覺得自己可能被沈溪誆騙。

沈溪打量張苑一眼,正色道:“陛下組建的軍事指揮所,除了陛下和微臣外,還有王將軍這樣經歷過前線實戰的將領,也有英國公等老而彌堅的老帥,還有壽寧侯這樣年富力強帶領京營多年的勳貴,更有今後從士子中精心選拔的軍事學堂學生,怎能算不周全呢?”

朱厚照問道:“那今天的討論,便不能進行下去嗎?”

沈溪道:“若陛下暫時不想聽學生的意見,那臣就找一些有資歷的人來,爲陛下出謀劃策。”

“哦!?”朱厚照很迷惑,“沈先生說的是誰,英國公?還是國舅?又或者是別的勳貴?”

沈溪搖頭:“陛下暫時不必驚動那些高級將領,因爲兵部自身就有合適的人才,從臣這個尚書往下,有侍郎、郎中、主事等若干官員,可將這些人請來,由陛下臨場考覈一下,便可知道其中是否有濫竽充數之人,由陛下對他們做出獎懲。”

朱厚照深深地吸了口氣:“這倒是個好主意,兵部作爲大明主管軍事的衙門,裡面應該有不少能人異士……朕怎麼把這一茬給忘了?既然沈先生提出要考覈,那就請沈先生安排吧!”

……

……

沈溪突然提出要考覈兵部官員,朱厚照覺得很不錯,一方面可以在臣子面前耍威風,另一方面則可試試兵部中人是否有真本事。

張苑和錢寧卻多少明白沈溪的用意。

很顯然,沈溪想借此番考覈,對兵部有司人員進行一番整頓,或者說——沈溪趁着劉瑾不在朝的機會,開始清除異己。

劉瑾爲防備沈溪坐大,在兵部安插不少眼線,收買了不少官員,如此一來沈溪有什麼動向,或者是兵部發生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傳到劉瑾耳中,這也是劉瑾監控沈溪的一種方式。

現在劉瑾被髮配到宣府領兵,沈溪要掌控局面,自然得先從清除異己上入手。

張苑和錢寧都在想:“還是沈之厚手段高明,把陛下帶到軍事學堂,四兩撥千斤的一招,便可在兵部形成一言堂。”

沈溪不動聲色,讓人去把兵部能排得上號的人一起叫來。

兵部侍郎熊繡和何鑑不明白沈溪爲何要搞出如此大的陣仗,等沈溪來到學堂門前等候時,熊繡道:“沈尚書,您帶陛下到這地方來也就罷了,但若說將整個兵部同僚都調到這裡研討軍機,怕不那麼合適吧?”

連張苑和錢寧都能想到沈溪可能是要排除異己,熊繡和何鑑作爲在官場混跡多年的老臣,自然能理解到這一層。

沈溪道:“此乃陛下所發御旨,吾等只管遵命行事便可,至於面聖後如何,本官會酌情處置,兩位侍郎請一起到裡面面聖,參與到對前線戰略的議論中。”

熊繡和何鑑對視一眼。

儘管二人心懷疑慮,但只能跟沈溪一起到軍事學堂內專門用於兵棋推演的大會議室面聖,圍繞着碩大的沙盤研討宣府一線用兵事宜。

……

……

半個多時辰過去,朱厚照實在困頓不堪,在座位上打起了瞌睡。

好不容易聽沈溪介紹說人員已到齊,朱厚照睜開惺忪的眼睛,環視一圈,問道:“沈先生,現在就要開始討論嗎?哎呀,人還真不少呢。”

朱厚照從當上皇帝開始,只去過兵部一次,還是在兵部外見到沈溪就離開,根本沒進過衙門,從未有過一次性召齊兵部所有官員問事的先例。

其餘六部情況也無例外,朱厚照登基後對朝事基本處於不管不問的狀態,這次召見大臣,也是沈溪找機會促成,甚至不是出自朱厚照的本意。

兵部各級官員足足來了六七十號人,加上軍事學堂的三十多名學生,大會議室內外密密麻麻都是人。

沈溪做了開場白:“陛下派遣兵部郎中王守仁,以及司禮監劉公公往宣府,目的是抵禦韃靼犯境,今日陛下召諸位來此,是想詢問諸位對當前戰事的看法……請各抒己見,若是誰所提方略被採納,定有嘉獎。諸位可暢所欲言。”

沈溪說完後,大會議室內鴉雀無聲。

朝堂議事本是高官的權力,中下層官員別說是參與朝政,就算入皇宮面聖都要趕着三節兩壽,而且不是每年都有機會,至於那些七八品甚至更往下的小官,一輩子都沒機會見到皇帝。

第一次面聖就要說及宣府戰事,事前沒有任何準備,對於宣府究竟是個什麼狀況也不是很瞭解,沒人敢出來隨便搭話。

朱厚照問道:“諸位卿家,怎麼了?你們是怕朕,覺得朕不好說話,纔不敢隨意發表意見?”

這會兒朱厚照坐在沙盤正北方的主持臺上,他所在的地方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沙盤上所有地形地貌,甚至連上面豎着的小旗子上的字也一清二楚。

在場官員戰戰兢兢,誰都不敢胡亂說話,儒家的中庸思想束縛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爲,都擔心槍打出林鳥。

等了半天,沒人出來說話,朱厚照對沈溪道:“沈卿家,看來兵部沒人願意當朕的幕僚啊。”

沈溪笑道:“或許是諸位同僚不知該怎麼說,那就由本官起個頭吧。”

在場並非所有人都不想說話,很多“後起之秀”,甚至包括弘治十八年的觀政進士,他們剛到兵部不久,就等着外放,這會兒突然有機會面聖,自然想好好表現一番,但奈何對宣府的事情瞭解不多,只能默不作聲。

沈溪指着沙盤上的標誌:“韃靼犯境,原因很簡單,就是之前我朝跟達延汗部左翼人馬交鋒,大獲全勝……”

明明是小勝,卻被沈溪說成大勝,主要是保全朱厚照的面子。

見大家盯着沙盤作思考狀,沈溪再道:“韃靼兵馬,將會從宣府北面那些堡壘和城塞發動攻擊,主要攻擊方位不詳,但以韃靼人侵凌我朝邊疆的特點,三五日內宣府必然會告急!”

熊繡道:“沈尚書,這韃靼兵馬即便來勢洶洶,斷不至於短時間內便攻破外長城一線所有邊塞,威脅宣府的安全吧?”

沈溪打量熊繡,道:“熊侍郎對宣府近況可有所知?”

熊繡緘口不言,因爲他發現自己對居庸關外的事情一頭霧水。

這時代交通落後,消息傳遞存在很大問題,跟後世到處都是公路、鐵路不同,在大明中葉,即便是京畿之地,也仍舊處於半原始狀態,京城周邊開發的土地不到二分之一。

後世交通發達,是建立在無數的隧道、橋樑等基礎上,而在這時代,就算過一座不高的小山,盤山路也有可能會走一天,遇到條河,光是等渡船就要等半天甚至一天,信息閉塞也就在所難免。

好比土木堡之變,就算皇帝御駕親征,依然因爲情報不及時導致英宗被困,若是能及早建立完善的情報系統,也不會等到瓦剌人殺來時才知大事不妙。

而弘治十六年的戰事,也是因爲韃靼完全封鎖了大明情報傳遞系統,才導致最後京師保衛戰險象環生。

沈溪道:“韃靼主攻方向,大概兩個,其一是從陽和、天鎮方向,其二則是從張家口堡叩關,這也是韃靼犯境常走的路線,每次稍有不同,全看大明在邊防上,哪一段防禦不足……”

沈溪開始詳細講述前線的情況,官員們對照沙盤認真傾聽。

朱厚照探頭打量沙盤中主要城塞所在的位置,因爲沈溪是按照比例完成的沙盤,很多情況經過推演後便一目瞭然。

原本複雜的邊疆形勢,在沈溪講述下,成爲可見可分析的戰局,所有人都知道大明軍隊主要分佈在何處,韃靼人的主攻方向又會是哪裡。

等沈溪說完後,朱厚照迫不及待問道:“沈卿家,你覺得該以何種姿態應對韃靼人的攻勢?”

沈溪心平氣和:“陛下所問,正是今日探討的重點,諸位同僚要麼是兵部官員,要麼在軍中領兵,應該對眼前的環境不陌生……諸位請看,這裡便是涉及大明京畿安全的長城內關,既然現在已知韃靼人犯境,宣府和大同一線部屬的兵馬你們大概也清楚了,做出怎樣的應對方略,諸位是否心中有數呢?”

所有人都在認真思考,有想站出來發表意見的,但因熊繡和何鑑等大佬沒說話,他們不敢隨意出聲。

任何衙門,都講究論資排輩,在皇帝面前發表見解可是個冒險的活計。在許多人想來,就算說得好,也不會有什麼功勞,還會被上司嫌棄多嘴多舌;反之,說得不好那就丟人現眼,被人笑話,證明自己沒本事,更不可取。

在場一片沉默,這也是沈溪早就預料到的請看,沈溪看着王陵之,道:“王將軍,你出自邊軍,跟韃靼人交戰過,對於當前形勢應該不陌生,你出來發表一下見解。”

所有人都把視線轉向王陵之。

平時王陵之以憨直著稱,因爲這次回來后王陵之一直跟在沈溪左右,對王陵之有了解的官員都知道,這位乃是沈溪同鄉,算是沈溪這個兵部尚書的嫡系。

嫡系跟旁系待遇自然不同,參與討論的時候,擁有優先發言權。

很多人心想:“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了同鄉的照顧,能夠從九邊之地輕鬆回京,甚至可以在陛下面前隨意發表見解!不管說得好不好,最後必然會被沈尚書認可,陛下也會出言嘉獎!”

一些本來想發表看法的人,見沈溪舉薦王陵之,頓時緘口不言,站在後面不敢露頭。

王陵之雖然在戰場上英勇無敵,但在私下的場合,就跟個熊包差不多,此時他站在那兒訥訥半天,才一咬牙:“末將以爲,當出兵,阻斷韃子進兵路線,與其正面交鋒……”

這話說完,在場之人無不皺眉暗忖:“唉,就這熊樣,還敢出來說話?也沒誰了!”

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
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五〇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四更)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六一章 爲人師表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