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

bookmark

劉瑾彈劾許進之事,很快有了結果。

許進發現無法拉劉瑾下馬後,便主動請求乞老歸田,奏本呈遞到內閣,謝遷卻死活不同意。

按照許進的設想,他退下後在劉瑾推動下,兵部尚書劉宇必然會接任吏部尚書,而兵部尚書只能由沈溪回朝擔當。

三月十五,朱厚照召謝遷到乾清宮議事。

這幾天許進都沒上朝,謝遷意識到,許進離朝之日爲時不遠,很多事情似乎已無法挽回。

現在問題已不是許進是否離朝的問題,而是許進致仕後,誰來擔任吏部尚書,如果是劉宇進爲吏部尚書,誰來擔任兵部尚書。

謝遷抵達時,內閣大學士焦芳和王鏊都在,除此之外還有兵部尚書劉宇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戴義,除此之外尚有一個人,正是前幾天才從南京提親回來的英國公張懋。

見到這幾人,謝遷心中稍微安定一下,尤其見到張懋,他便知道自己跟劉瑾對立的態勢不會那麼強烈。

劉瑾朝中最忌憚的幾個人,除了謝遷外,就是許進、張氏外戚和張懋。

劉瑾現在尚未有資格染指軍隊,張懋作爲英國公一直掌握五軍都督府,等於說掌控大明軍權,張懋一向不喜歡參與朝政,而他爲人正派,不會爲劉瑾這樣的閹黨利用。

謝遷到時,朱厚照顯得有些不耐煩,埋怨道:“謝閣老似乎來遲了……”

謝遷行禮:“開春後有很多事務處置,臣剛去了一趟刑部,問過開春後刑獄之事。”

朱厚照點頭,做開場白:“這次朕宣你們過來,是有兩件事說,第一件事是關於朕大婚之事,英國公和王學士已從南方歸來,提親之事基本完成,大婚之期也該由禮部確定下來,呃……禮部沒來人是吧?”

劉瑾問道:“陛下,老奴這就找人去通傳?”

朱厚照一甩手:“算了算了,商議好後找人通知一聲便可,不就定個日子嗎?讓高公公跟太后商議一下,再讓欽天監選個良辰吉日便可。”

說到這兒,朱厚照看着謝遷,道,“這第二件事,是關於吏部許尚書告老歸田之事,朕已恩准,許尚書年近七旬,理應回鄉頤養天年,免得在朝無事生非,今天參劾這個明天參劾那個,吏部是考覈朝中官員之所,而不是用於糾罪,不然就代替都察院了……既然許尚書退下來,就該有人補上,今日是跟你們商議一下,誰來擔任吏部尚書合適……”

謝遷心裡犯難了,琢磨道:“這種事如果在朝議時提出,尚有許多參考意見,但現在陛下是在私下裡提出,面前就這麼幾個人,根本代表不了朝中大多數官員的想法。”

他看了看劉瑾,再看看劉宇,現在似乎劉宇進補吏部尚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朱厚照提出的這個問題看起來是讓人商議,但本意卻是要在場之人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已呼之欲出。

張懋對於朝政一向不喜歡發表意見,站在旁邊看熱鬧。

劉瑾和戴義身爲內監,就算現在有權有勢,也不敢在這種問題上隨意發話,劉宇也不能舉薦自己,其實說來說去朱厚照就是問謝遷。

謝遷不會舉薦劉宇,因爲他很清楚劉宇早已失去氣節投靠閹黨,近來劣跡斑斑,再加上之前許進提出過“劉宇爲吏部尚書、沈溪爲兵部尚書”之議,謝遷更不願意這個設想成爲現實,於是道:“回陛下,吏部左侍郎劉機在朝多年,其爲翰苑出身,做事妥當有序,臣以爲以其爲吏部尚書較爲穩妥。”

謝遷不推劉宇,而舉薦吏部左侍郎劉機,明顯採取了與閹黨拒不合作的態度。劉瑾聞言瞪了謝遷一眼,卻不敢說話。

朱厚照微微點頭:“謝閣老說得有理,劉侍郎行事得體,之前吏部考覈他出力較多,照理說吏部尚書退下來,讓吏部左侍郎進補也可,不過最近幾次吏部尚書更迭,都是以其餘五部尚書增補的吧?”

說此話時,朱厚照看着劉瑾。

劉瑾不動聲色,恭謹道:“回陛下,正是如此。”

朱厚照道:“謝閣老,你舉薦吏部劉侍郎,而朕覺得兵部劉尚書比較合適,你意下如何?”

謝遷心裡不爽,早就定下來的事情非要跟他商議一下,以體現皇帝有多重視大臣的意見,簡直多此一舉,當下冷聲道:“若陛下早就決定,那老臣無異議。”

朱厚照笑呵呵道:“謝閣老不必生氣,這件事的確是朕早就決定下來的,朕覺得劉尚書執掌兵部這些日子,做事得體,朕決定他做吏部尚書看看,至於兵部尚書的位子,朕準備召三邊總制沈卿家回朝……”

謝遷正要回絕,劉瑾先開口了:“陛下,您忘了?您說過要等西北戰事徹底結束,纔會召三邊總制沈大人回朝。”

這邊謝遷不願意沈溪出任兵部尚書,劉瑾更加不樂意了,劉瑾知道沈溪這個人比什麼許進、韓文之流要厲害得多,關鍵在於朱厚照非常信任沈溪,簡直把沈溪當作人生導師來看待。

一山不容二虎,劉瑾對於沈溪回朝之事百般阻撓。

既然劉瑾開口了,謝遷也就沒再說什麼,他不想直接跟朱厚照唱反調。

朱厚照皺起了眉頭:“西北邊亂不是差不多已結束了嗎?有沈卿家在,那些韃子都慫了,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未再聽說韃子犯邊之事,現在已經過去三四個月,天下太平,讓沈卿家回朝最合適不過。”

劉瑾看了看謝遷,揣測謝遷會不會阻止沈溪回朝,但他不敢冒險,又道:“陛下,韃靼人之所以不敢有所動向,正是因爲三邊總制沈大人在,沈大人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打得韃靼人鬼哭狼嚎,望而生畏,若他回朝無人威懾,韃靼人豈不捲土重來?”

接連被劉瑾反駁,朱厚照一張小臉漲得通紅,他霍然站起,瞪着劉瑾陰測測地問道:“嘿,劉公公,你今天哪根筋不對,朕說什麼你都要反駁,非要跟朕過不去?難道真像別人說的,朕是坐皇帝,你是立皇帝不成?”

朱厚照這句真可謂誅心之言,像他這樣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生平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被人反駁,他可沒有孝宗朱祐樘那麼好的脾氣,他自己認定對的事情,不會因爲別人的意見而改變。

就算朱厚照對劉瑾非常寵信,他也不允許劉瑾在自己面前說三道四,尤其是在大臣在場的情況下。

劉瑾嚇得趕緊跪下,連聲道:“老奴不敢,老奴不敢!陛下,老奴只是提供一邊愚見,陛下若覺得沈大人回朝合適,老奴絕不敢阻礙。”

謝遷看到劉瑾在朱厚照發火後立即服軟,心道:“現在劉瑾不幫着說話,那只有我自己來了,定不能讓沈溪小兒回朝。”

這時朱厚照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下了玉階,揹着手在大殿上走來走去,嘴裡振振有詞:“沈卿家回朝本就合情合理,朕認爲,朝廷那麼多文官中,以沈卿家統兵能力最高,否則也不會有對韃子的一場場勝仗,再看看保國公……這些人太過昏聵無能,朕收到兵部王郎中上奏,原來保國公當政那幾年,三邊官場亂成一團,貪污腐敗比比皆是……朕現在想讓沈卿家回朝,誰有意見?”

連劉瑾都不出來說話,戴義自然不敢說什麼,而劉宇跟沈溪沒有過節,完全聽從劉瑾之言行事。

至於張懋,則把自己當做看客,緘默不語。

這會兒能出來阻撓的只剩下謝遷,謝遷有些着急了,心想:“怎麼鬧了半天,倒真跟許季升所說一模一樣,要讓沈溪小兒回朝帶頭跟劉瑾鬥?朝中這麼多人,至於讓一個黃口小兒來挑大樑?”

謝遷趕忙道:“陛下,老臣以爲,三邊總制沈溪資歷尚淺,回朝怕是人心不服。”

朱厚照有些不耐煩了,來到謝遷面前站定,嘆了口氣後語重心長地道:“謝閣老,你別事事跟朕唱反調,沈卿家跟你什麼關係,難道朕不知道?讓沈卿家回朝擔任六部尚書,那是你一直以來都在運作的事情,但之前因劉少傅當政,看不起沈卿家,所以這件事受阻,現在朕是在幫沈卿家,不是害他。”

謝遷正要辯解,張懋笑着說道:“謝尚書,我看陛下說的沒錯,讓之厚這樣的年輕才俊回朝擔當重任,乃是好事。”

謝遷瞪着張懋,心想:“你什麼時候也被許季升給收買了?”

朱厚照不等謝遷表態,直接道:“連英國公都支持,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劉公公,去寫詔書吧,讓沈卿家回朝任兵部尚書……哈哈,朕總算能跟沈卿家好好聚聚了。”

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三三九章 不省心的太子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
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三三九章 不省心的太子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