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三舍人

第331章 三舍人

正所謂人的名兒,樹的影兒。

聞知章越制科三等後,次日府上門檻都給踏破了。道賀的有之,上面託關係求照顧的也有之,也有些人是來求抱大腿的。

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干係,都能強行與你發生關係。

章越不由表示,我也是服了。

這樣的人,自是煩不甚煩,不過縱然如此,該見的還得見,有些違心話還是要說。

否則一句一朝富貴了,章三即不認人了,章越表示很無辜,自己還沒真正富貴呢,但這樣的話,誰也擔待不起。

不過幸虧章實,章越兩兄弟初到汴京,人脈不廣,這樣的人並不多。

要換了浦城老家,這不,章實當初借出去的錢,至今還沒收回三成,自家的店鋪還賠在裡面。

章越也有些理解大哥了,有些面子實在抹不過去。有時候不是不知恩圖報,但在衆人口裡善舉變成了強迫,就變樣了。

以往你在他家裡吃了頓飯,今日人家看你發達了,就上門要拿走一貫,甚至十貫,換了誰也頂不住啊。

至於拿錢還算好的,以後求辦事求找工作呢?求仗勢欺人呢?

這也是出身寒家很無奈的地方。

章越不過從來人中卻看了一位自己想也沒想到的客人。

“恭賀度之了!”

章越上前行禮道:“多謝質夫兄長。”

沒錯,來人正是章楶。

自那日在章俞府上賀壽過後,章楶還是第一次來到章越府上。上次自己中狀元了,自己沒見到,聽聞是在門外送了個帖子就走了。

章楶的祖父章頻,最高出任過廣西轉運使,但已經去世,他的族叔父章頔也去世多年。

章家遷徙至蘇州的大族,就屬他與章俞兩支,平日就屬他與章惇最爲親近。

章惇自是人中龍鳳不用多提,嘉祐二年考中了進士不去,嘉祐四年再考得了進士第五人,如今爲商洛縣縣令。

章楶與章惇的十分相善,知道他因之前未過繼時兄長和弟弟的事不悅。於是那日在壽宴上,章楶便想以族兄的身份好好教訓章越兩句,爲章惇出出頭。

結果章楶教訓完了,就看見章越得了省試第二。

之後章越得了狀元,章楶更是顏面無光。二人說來,還是不出五服的兄弟呢,礙不過家裡的面子送了帖子匆匆離去。

本以爲這樣丟人的事不過一次,哪知章越又得了敕頭,還是入第三等。

章楶的父親章訪是慶曆年間進士,如今方調至京裡任禮部賓客副使,他讓章楶上門道賀,卻見兒子有些不願去,細問方知情由不由氣不打一處來。

章惇是人中龍鳳不假,但他這弟弟顯然更是妖孽啊。

有句話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別人的家務事,你怎好如此貿貿然插手,爲了兄弟情誼也不至於如此吧。

於是章訪拎着章楶一併親自上門。

章訪與章實正說話,而章楶再見章越時有幾分不自然。

章越笑了笑沒有言語,略過了他與旁人說話,章楶就僵在那,一時也不知說什麼,有些難堪。

章訪這時與兄長章實走來,章訪對章實道:“犬子雖是不器,但卻是至孝。當初家父爲廣西轉運使時,揭宜州太守不法之事,那宜州太守卻倒打一耙污衊我曾遭刑罰,反坐襲官爵。當時我在魏縣下獄,犬子知此事後,不顧上京趕考,親至魏縣爲我辯冤。”

章實聞言讚歎道:“果真是至孝啊。”

章楶躬身道:“族兄謬讚了,不敢當。”

章訪道:“犬子雖說蔭官,但卻立志要自己考上進士,以後還請度之多指點指點。”

章越笑道:“叔父客氣了,這話可不敢當。在下怎敢指點質夫兄長的學問。”

說着章越看了章楶一眼。

章楶年紀與章實相仿。

不過因章得象奏請之故,得蔭官爲將作監主簿(京官四十二階),入京之後,通過吏部的蔭官試,注授孟州司戶參軍之職。

蔭官試並不是那麼容易通過的,吳安詩雖也得蔭,但他的蔭官試至今也沒通過了。蔭官試沒通過,朝廷就不會給你派差遣,只能靠寄祿官拿些微薄的俸祿。

章楶通過了蔭官試,但卻沒有去孟州赴任,而是一心要考出個進士出身來。

章訪見章越輕描淡寫地推過去,心知對方不肯放過這段過節。當下章訪笑道:“度之太過謙虛,質夫雖癡長你幾歲,但如今不說章家衆子弟,縱天下之間學問,怕是沒有幾人可望你的項背。”

章越淡淡地道:“叔父言重。”

章訪淡淡地笑了笑,心底卻滿是失望之意,一旁章楶臉色也是難看極了。

章越卻忽對章實言道:“兄長,我聽說溪兒在國子監讀書,如此正好與質夫兄長作個陪吧!”

章訪聽說是章越的侄兒,雖是心情有些釋然,但心底還是有些不以爲然。

章越對章楶笑道:“質夫兄,溪兒在國子監中可謂名列前茅,方纔蘇老泉還與我兄長言道,溪兒他日功名不在我之下。我正打算讓他拜入老泉門下,若是質夫兄長方便,不如……一起吧。”

章楶聞此又驚又喜,立即接過話道:“當然方便。”

三蘇之名名滿天下。

蘇洵平日不收弟子,但蘇軾,蘇轍可都是他培養出的。如今天下哪個讀書人不以結識三蘇爲榮。

章訪在禮部爲官,而蘇洵如今在禮部修《太常因革禮》,二人雖同在禮部共事。但即便有此交情,章訪也無法託蘇洵教導他的兒子。

不過章越不同,他與蘇軾蘇轍都是好友且還是同年舉人,有這一關係三人日後政治仕途上的聯繫可謂是走到了一起。

章訪聽了笑道:“那一切都託在度之身上了。”

章越笑道:“叔父,小侄也是試一試,成不成還不知呢,但一定盡力而爲。”

章訪很高興道:“有你這句盡力而爲,叔父已是心滿意足了。”

至於章實也是方聽章越說打算讓章丘拜入蘇洵門下,更是高興得不知如何自處。

章楶則心道,度之真是寬厚熱誠之人,這點子厚真是遠遠不如其弟了。

至於章訪看得比兒子自是更深遠。

蘇洵之前屢試不第,韓琦歐陽修都推舉蘇洵出來作官,卻爲富弼言‘姑且少待’。

嘉祐三年,朝廷終於給蘇洵一個去舍人院考試的機會,考試合格可以作官,蘇洵卻以病推脫,與友人談及說自己老了不願再看考官臉色。

一直到嘉祐五年蘇洵才被韓琦舉薦爲秘書省校書郎。

三蘇的仕途一路都離不開韓琦,歐陽修的提攜。

蘇洵兄長蘇渙也在朝爲官,之前蘇洵還與集賢校理,同知太常禮院的蘇頌敘譜聯宗。蘇洵之所以還在宜秋門買房,就是因蘇頌也住在此處,兩家正好比鄰而居。

同時三蘇父子還與另一眉山籍官員呂陶也是過從甚密。

看來自範鎮之後,蘇家似已有漸漸成爲蜀籍官員中另一鼎盛的勢力。

自己兒子與蘇家結交,自是大有好處。

至於章越也想到如此了,他看第一眼就知道蘇洵是個很有政治野心的人。王安石不喜歡對方,曾評價蘇洵,說他整日研究戰國縱橫之術。

考完自己見蘇洵時,那時名次未公佈,自己與蘇軾爭三等,蘇洵對己甚有敵意。名次公佈了,自己與蘇軾併入第三等,蘇洵立即對自己態度就不同了。

蘇洵在世的時候,就爲自己兩個兒子搭建就好日後蜀黨的基本人脈關係。

蜀黨這政治集團的特點,就是熙寧年間反對王安石,元佑年間攻擊司馬光旗下的舊黨洛黨和朔黨,元豐之後則反對章惇。

有人言之此黨沒有政治理念,其實不然,說來就是誰上臺我幹誰。

章越就喜歡與這般頭鐵的漢子打交道。

章楶對章越芥蒂全去,不免心想,章惇若知自己這以往看不上的弟弟,如今進士制舉雙魁,又不知作何感想呢?

只能說人生的境遇,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正當章越打算拉着章丘,章楶上蘇府拜師時,卻是得知王安石不肯爲蘇轍起草制命之事。

章越聽到此事時,第一個反應不是王安石真有種,居然敢‘封還詞頭’。

而是想起另一件事,那就是熙寧年間有名的三舍人事。

當時宋神宗要任命王安石的學生李定爲監察御史裡行。

詞頭送至舍人院,蘇頌,宋敏求,李大臨三位舍人八次封還了的詞頭,被蘇軾稱爲宗叔的蘇頌一個人封還了四次。

最後的結果是,三位舍人遭到罷免。此事震動朝堂上下,被稱爲三舍人事件。

所以此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但與蘇轍不同,章越一早即拿到了自己的制詞,看來王安石雖不給蘇轍起草,但對一向不受他待見的自己留下幾分面子,想到這裡章越竟還有幾分感動。

但蘇轍就完了,數一數被‘封還詞頭’官員,無一都在官場上揹負了不堪的名聲。對蘇轍而言,剛剛制舉入四等,但大好仕途就要如此毀於一旦麼?

不過眼下襬在章越眼前有一個問題,拿到制詞之後,要不要向王安石表示感謝。

因爲王安石是秘閣六試的考官,按規矩制舉及第之後,考生要上門感謝考官。

但如今王安石此舉已將韓琦的面子落了一地,自己若上門感謝王安石,極有可能會開罪韓琦。

Ps:筆者寫文時無法避免摻雜個人喜好,但還大致追求客觀,爭取每個人都不吹不黑。嘉祐熙寧間文人風流,書友們各有粉黑,書中描寫人物與大家想象中會有出入,但都有根據可依的。

(本章完)

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184章 好事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233章 弊案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627章 三舍人第320章 相交第208章 蒐集齋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408章 改變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3章 篆書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170章 家宴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780章 下岷州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333章 人情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986章 交鋒第216章 靠自己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101章 熟人第210章 暢談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748章 補償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825章 名將來投請假第692章 約降第695章 軍歌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125章 改專業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13章 抄底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60章 見面第319章 擔憂第84章 招攬人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354章 拜堂第99章 李學正第231章 鹿鳴宴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50章 相贈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894章 分化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662章 出兵第213章 行卷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565章 朕不允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17章 山間歲月第41章 守秘第1042章 論孟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23章 回家第951章 自誠明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7章 二哥下落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259章 朋友圈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216章 靠自己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2章 一以貫之
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184章 好事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233章 弊案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627章 三舍人第320章 相交第208章 蒐集齋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408章 改變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3章 篆書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975章 熙河大戰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170章 家宴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20章 桂花茶和雞蛋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780章 下岷州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333章 人情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986章 交鋒第216章 靠自己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101章 熟人第210章 暢談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748章 補償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825章 名將來投請假第692章 約降第695章 軍歌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125章 改專業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13章 抄底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60章 見面第319章 擔憂第84章 招攬人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354章 拜堂第99章 李學正第231章 鹿鳴宴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50章 相贈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894章 分化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662章 出兵第213章 行卷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565章 朕不允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29章 黃裳,元吉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17章 山間歲月第41章 守秘第1042章 論孟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23章 回家第951章 自誠明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37章 二哥下落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259章 朋友圈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216章 靠自己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2章 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