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投機

宮中。

“刑部大赦天下,中書以鄭俠事問朕,可否從編管地英州量移至鄂州?”

官家看到這裡,冷笑一聲。

官家隨後對中書熟狀批覆,英州編管人鄭俠無犯無上不道,情至悖逆,貸之於生,已爲大惠。

最後在熟狀最末作重寫道‘永不量移’。

一筆落下後,官家輕輕吐了一口氣,一把抓起御桌下趴着的貓輕提起來,揉着它的毛髮,然後從食罐中抓起小魚乾餵了起來。

“陛下,太后駕到!”

官家聞言有些驚訝,忙放下貓。他要將札子藏起來已是來不及了,於是立即將剛批下的熟狀藏在底下。

“兒臣見過母后!”

高太后見了官家神色有些不善,官家坐在一旁。

高太后道:“官家,聽說刑部這番大赦,有鄭俠的名字?”

官家道:“兒臣尚未聽說。”

高太后道:“那官家打算如何主張?”

官家道:“兒臣還沒有主張,打算同相公們議後再定。不知母后要如何處置鄭俠?”

但見高太后似有意無意地翻動着案几上的札子,彷彿已是窺破了官家的心事一般。

官家看了一眼,處置鄭俠的熟狀正壓在高太后札子的最底下。

幸虧高太后沒有瀏覽扎子,而是道:“本朝歷代先帝,皆尊重相公們,以他們之意爲念。你好好聽聽他們的話。鄭俠此人是否活着,到底如何是否赦免,我都沒有看法。”

“我心頭只念着一事,那就是祖宗留下的江山,還有我高家的榮辱興旺。”

官家聽了高太后這話,知道對方如此來興師問罪,到底事情出在哪裡了。

在高太后的注視下,官家生出如芒在背之感。

“母后的話,朕記在心底了。”

“那便好。”

說完高太后這才走了。

官家知道中書安排高遵裕的差遣,令高太后感覺了不舒服。所以太后藉着鄭俠的事,給了自己一個警告。

官家想到自己兩個年輕力壯的弟弟,還有他的皇六子,皇七子。

太祖皇帝的燭光斧影。

太祖皇帝之子尚大,皆有人如此謀之。又何況他乎?一旦有什麼事,誰來保全他們父子?

官家想到這裡心道,朕以後的宰相,當如韓琦那般,絕不可似那趙普。

想到這裡,官家又取出那有關鄭俠的熟狀,又補了一行字,將提請赦免鄭俠的刑部官員王子韶貶官一級。

官家寫完後,立即對內侍吩咐道:“立即送至中書!”

……

中書。

韓絳,章越看着退回來的熟狀。

一般情況宰臣上熟狀,官家很少改批。

宋仁宗曾說過,措置天下事,正不欲專從朕出。若從朕出,則是皆可,有一不然,難以更改。

但是這一次上熟狀,官家不僅否決,而且改批,還處罰提議此事的刑部王子韶。

章越道:“事已如此,官家心意已是瞭然。”

韓絳道:“不僅如此,度之也知道,過去小事取熟狀,大事則面取進止,如今無論大事小事都需取旨後,方纔能申下。”

中書奏事有兩等,一是面取進止,二是擬取熟狀。

擬取熟狀很簡單,中書將一般事務擬一個熟狀給官家,官家在熟狀紙尾上批可或是用御寶蓋印即可。

而議論軍國大事,則宰相當面請示天子後,再以聖旨下達。

這與中書檢正的作用差不多。

宰相很忙,很多具體性事務都是由中書檢正把關,擬出處理意見,自己有時候看都不看就籤畫了。

宰相只在【大事】上拿主意。

天子更是如此,只有軍國大事天子拿主意,一般具體事務都是交給宰相定奪,所以就用熟狀的形式,當年宋真宗好修道,連大事都是王旦一人決斷,他看都不看一眼。

但現在天子要【面取進止】,如同很多大事都要與官家商量。中書不經面取直接上熟狀,已是遭到好幾次改批,顯然官家對此非常不滿,認爲中書是擅作主張。

放在後世書家看來,無不感嘆什麼叫好皇帝?這就是了。

比起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如此勤於朝政的天子,不值得稱頌嗎?不值得擁戴嗎?

韓絳道:“正如度之所言,天下將何去何從?”

此刻韓絳言語中透着灰心失望之意。

章越道:“丞相,我還是那句話能攻心則反側自消,不審時則寬嚴皆誤。”

韓絳知道這是他當初與三蘇,歐陽修等人說的話。

章越對韓絳道:“丞相,如今唯有再等一等。”

韓絳沉吟道:“官家之意可以不違,但王子韶不當罷!”

章越立即道:“丞相,此事千萬不可爭。順從官家的意思就好了。”韓絳看了章越一眼道:“度之,當年呂吉甫在時,你再三勸我爭,我沒有聽。但如今我聽。”

章越韓絳都沒有想到,數日後沈括卻弄了一個大事。

……

早朝前,蔡確與黃好謙並騎而行。

行至快到宣德門時,蔡確與黃好謙看到百餘人浩浩蕩蕩的隊伍,但見騶導嚴肅,都人退避不用猜也猜測出是當朝相公的隊伍。

蔡確與黃好謙也學他們避道在一旁。

其他人都縮着脖子,唯獨蔡確昂然立着,望了一會後對一旁的黃好謙道:“是韓丞相的儀仗。”

黃好謙道:“人臣之極,難怪如此尊嚴。”

蔡確道:“我若是丞相,定比他還尊嚴十倍。”

黃好謙笑道:“你還念在道士那話。”

當年在陳州,有個道士給蔡確相面,說他似李德裕。這話二人提及了無數遍。

黃好謙道:“聽說之前中書請赦免鄭俠被罷,還連累王子韶被降官一級。”

蔡確道:“是啊,這時候你也看出點苗頭來了,到了這個天子和韓丞相這個位子。”

“美色,美食,美服等已是難以打動他們了。唯有權力二字,更令人心動,並令人沉迷而不可自拔。”

……

沈括今日上朝懷中揣着一疏,他已是做好了準備。

沈括自認爲自己也是新黨一分子,眼前呂嘉問,鄧綰等人被貶,他此刻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沈括畢竟也是其中一分子,對於王安石的變法大業,沈括發自心底支持的。

前些日子司馬光上疏言廢除新法之事,不少朝堂上的官員都在議論,認爲司馬光說得有道理。

沈括認爲新法確實有問題,但問題只是部分只要稍加更正就好了,新法大體上還是良法。

這些日子,朝堂上大多數官員仍在觀風。

沈括已經有所決定。

順便說一句,韓絳復相後,沈括往韓府登門了好幾次,相反去章越府上卻少了。

在他看來,韓絳與章越二人如同一體。

……

廟堂上先是剛提拔爲都檢正的安燾上奏道。

如今河北,福建,京東等各路盜賊蜂起,臣以爲抑制盜賊,當用數法。

一疆盜雖殺人,爲首者能捕斬死罪兩人、爲從者捕斬一人以上,並原罪給賞;

二、告獲強盜,各倚重法地酬賞外,遞加一等;

三、大名府,濱、棣、德州賊盜,如被告獲,倚重法處斷,不用格改法;

四、強盜如不自陳首,遇將來郊赦,未得原免,並具情理奏裁。

殿中衆臣不免心想,如今羣盜蜂起問題的根本不在這裡啊。

不過官家對安燾的建議非常讚賞,你看看天子的府庫裡堆積如山的錢帛。再如何變法,取材於天地,但這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地裡長出來的。

藉着此事,鄧潤甫上奏道:“程師孟,耿琬引河水淹京東,開淤田九千頃。”

“經覈算用淤田後,每畝產不足三斛升至四五斛,至少可多打一二斛糧。”

官家聽了滿臉喜色道:“汴河歲漕運六百萬石,從江淮而調,若能在汴京旁多打些糧食,還可以解千里轉運之苦。”

一旁王珪道:“;當議淤田司之賞!”

官家很高興,這時候御史彭汝礪道:“陛下,淤田之事耗費巨大,自熙寧七年以來至今已耗費十五萬五千餘貫,之前陽武縣淤田動用役兵四五十萬人之多,實則勞民傷財。甚至放淤之後,還至正流斷絕,船難以行。”

“如今不少官員都以淤田之事以圖倖進,臣請罷淤田司!”

聽彭汝礪之言,着實令官家掃興,甚至不高興。

如今變法已不是王安石一人之事,之前有官員還在天子面前說王安石所建立新法如何如何。

這被善觀人主之意的蔡確聽到,當殿駁斥道:“新法爲天子所建立,怎言是王安石之功?”

所以批評新法,令官家有些不高興了。

不過彭汝礪官家是知道的,這個人是沒有私心,否則鄧綰提拔他爲監察御史,他不會當面拒絕。

官家道:“彭卿之言有理,程,耿二卿的封賞先不議。”

官家這番虛心納諫的態度剛表完,這時身爲三司使的沈括卻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和暗示。

當即沈括上前道:“陛下,臣以爲當減免下戶役錢,並建議朝廷將舊有的差役法與免役法相合,行差僱並行之策。”

沈括此言一出,官家勃然色變。

滿朝上下都知道減免下戶役錢,改差役法一直是章越,韓絳二人支持的。

你沈括如今站出來反對此法,是韓絳章越授意的嗎?

而此刻章越心底忍不住大罵沈括。

你要政治投機也不是如此投機。

第230章 交情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請假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30章 交情第31章 暖秋第733章 獨樂園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42章 宴集第313章 秘閣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217章 拜訪第337章 強幹之法單章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539章 師生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547章 比喻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37章 面君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82章 大腿明日更新第256章 審卷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11章 故鄉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60章 上架感言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861章 孤勇第18章 女同學請假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105章 離別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42章 五百貫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17章 書局第668章 福將第691章 鹽井第739章 賜宴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445章 霸道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412章 貪婪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414章 入股第317章 考後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3章 挑戰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94章 急變第852章 面君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40章 糖霜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295章 期集第58章 考取第263章 真相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12章 一以貫之第196章 村夫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638章 出身第231章 鹿鳴宴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296章 期集二第262章 官家第515章 聽宣第563章 蹀躞帶第728章 推恩
第230章 交情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請假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30章 交情第31章 暖秋第733章 獨樂園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42章 宴集第313章 秘閣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795章 三道營牆第217章 拜訪第337章 強幹之法單章第436章 擊石震虎第539章 師生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547章 比喻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37章 面君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82章 大腿明日更新第256章 審卷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11章 故鄉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60章 上架感言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861章 孤勇第18章 女同學請假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105章 離別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42章 五百貫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17章 書局第668章 福將第691章 鹽井第739章 賜宴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445章 霸道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412章 貪婪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414章 入股第317章 考後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3章 挑戰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94章 急變第852章 面君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40章 糖霜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295章 期集第58章 考取第263章 真相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12章 一以貫之第196章 村夫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638章 出身第231章 鹿鳴宴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296章 期集二第262章 官家第515章 聽宣第563章 蹀躞帶第728章 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