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0章 裕王的回禮

一段美妙的音符在殿中響起,旋即這個八音盒被宮人送至裕王的案上。

大明的官員都是如此驚訝,那些南洋的使臣自然更加震驚。他們本以爲一路的見聞足夠震撼,但看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神奇的東西,亦是被那個物件牢牢地吸引住眼球。

由於國情不同,大明的製造業偏向於紡織、農具和交通工具等,服務的對象多是普通大衆,反觀西方的製造業更多是服務於貴族或是剛剛興起的航海探險事業。

或許正是基於對未知的探索精神,亦或者是要討好於貴族階層,彈簧和發條的技術相繼出現。正是基於彈簧和發條的誕生,從而奠定了西方的機械業基礎。

到了如今,西方製造業不僅推動了熱武器的發展,而且誕生了新興的鐘表業,更是出現了這一種神奇的音樂盒等產品。

裕王雖然對音樂不甚感興趣,但看着這神奇的物件竟然能自行發出美妙的音符,亦是驚訝地打量着這個神奇的八音盒,臉上浮起了震驚的表情。

他雖然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佛郎機人,但總體的印象還是野蠻和落後。只是看着案上這個神奇的物件,讓他感到佛郎機人並不像是南邊或北邊的蠻人,而是擁有着神奇創造力的人。

加斯帕將裕王的反應看在眼裡,頗爲得意地拱手道:“此八音盒是我葡萄牙匠人精心打造,今外臣獻給殿下,還請殿下笑納!”

禮物的輕與重,除了一昧的昂貴之外,更是講究一個稀奇。

昔日宣紙剛剛出現之時,便出現了“江東紙貴”的盛景,當時的宋代詩人王令寫道:“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獨君詩華宜相親。”。

雖然這個小小的八音盒並非金銀之物,但它能夠自主發聲,在大明怕是再難找到第二個,故而這可謂是一份重禮了。

裕王的眼睛被這個八音盒牢牢地吸引,又是朝着林晧然望了一眼,這纔對着加斯帕迴應道:“呵呵……如此的話,本王便是卻之不恭了!”

加斯帕看到這份禮物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彷彿看到了天主普照這個國度的曙光般,亦是忍着興奮地退回座位之中。

隨着加斯帕退了下去,南洋的其他使臣紛紛出列進行獻禮。

蘇祿國的南王送上了一串大珍珠,八打雁部落的拉坎杜拉送了一顆血紅的寶石,宿霧島最大部落的酋長拉杜哈爾則是送了一個大犀牛角等。

不得不說,南洋東邊島嶼的部落首領其實普遍很窮。他們連最基本的農業基礎都沒有,而能夠拿出手的東西,則是當地的珍寶或者是大型動物身上的物件。

對此,大明這些官員早已經習以爲常,甚至都能猜到他們會送上什麼樣的禮物。在感到一陣天朝上國優越感的同時,亦是鄙夷這幫南洋的土鱉。

來而不往,非禮也。

大明朝歷來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這亦是爲何劉大夏燒寶船圖紙的原因。

在朝貢貿易中,大明曆來做的都是一個虧本的買賣。不管南洋的藩國使臣送了多少貢品,大明總是要高出對方兩三倍的價值進行回禮,而貢品往往又收入皇宮,花費則是出自於國庫。

現在這些南洋使臣給予裕王送禮,裕王自然同樣需要進行回禮了,只是秉承着大明的光榮傳統,還不好佔這些南洋使臣的便宜。

只是裕王的經濟實力比景王還不如,他雖然同樣被封爲藩王,但卻沒有任何封地,收入全部來自於親王祿米和賞賜。

受到朝廷財政的拖累,裕王的祿王一度被嚴嵩父子剋扣,而來自於皇上的賞賜幾乎等於無,而諾大的王府卻是一個龐大的開支,手頭可謂是捉襟見肘。

若是編制一個大明親王財富倒數排名榜,裕王必然高居前列。

不過這個事情早有了安排,林晧然爲裕王解了困,早已經替裕王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且準備了禮物。堂堂的儲君如果拿不出回手禮,確實是有失大明的大國風範。

林晧然發現裕王望向自己,便是輕輕地點了點頭,而裕王微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緊張的情緒,對着在場的南洋使臣道:“諸位使臣遠道而來,本王亦是爲諸位使臣準備了一份禮物!”

加斯帕等人聽到有禮物回贈,亦是生起了好奇之心。

他們到京城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對京城的形勢早已經打聽清楚,特別得知要前來裕王府面見裕王,更是要了解裕王的情況。

雖然他們知道這位裕王算是無名有實的儲君,已然是大明未來的皇帝,但他現在的手裡並沒有實權,心知回贈的禮物斷然不會太貴重。

正是如此,蘇祿國的南王只是送了一串比較普通的大珍珠項鍊,只希望不要“賠”得太嚴重。

話音剛落,一個個宮女手捧着精美的盒子走上殿來,將盒子紛紛輕放到各個使臣的案上。

拉坎杜拉等人則是好奇地打開了精美的盒子,當看到盒子中金光閃閃的東西之時,卻是有人脫口而出地道:“此物當真是巧奪天工啊!”

加斯帕和西蒙亦是打開了精美的盒子,只是看到盒子的東西之時,卻是神色複雜地擡頭望向對面端坐着的林晧然。

林晧然注意到對面二人投過來的目光,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尷尬,只是官場早已經練就了一張厚臉皮,卻是笑而不語。

何賓等官員看到南洋使臣臉色的異樣,卻是一頭霧水地面面相覷。

裕王卻是扭頭望了一眼林晧然,得到後者的點頭後,這才認真地說道:“這是我大明的珠江懷錶!此物其實是計時器,能夠掌握一日的時辰,今本王便贈予諸位!”

珠江懷錶?

何賓等官員聽到這個古怪的名稱,臉上不由得更加的困惑的模樣,卻是紛紛扭頭望向了林晧然,林晧然仍是笑而不語。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專利保護法。

正德年間,時任廣東按察使的汪鋐見識了葡萄牙人火炮的驚人威力,當即秘密學習並仿造了佛朗機火炮,從而擊敗了葡萄牙人。

回京擔任刑部右侍郎後,汪鋐三次上疏嘉靖帝,推薦朝廷推廣佛朗機銃及蜈蚣船。爲了證實佛朗機銃兇猛,汪鋐令何儒、楊三等帶着原先獲得的佛朗機銃進京實驗,從而推動了大明火器的發展。

汪鋐都知道要剽竊葡萄牙人的技術,林晧然自是不會迂腐。

聯合商團現在有資本和人才,特別早在他出任雷州知府便成立了雷州工匠院。在看到葡萄牙人弄出的鐘表後,林晧然當時便想要對這個腐朽的王朝做出一些改變,亦是讓雷州工匠院秘密進行仿造。

論到技術型人才,葡萄牙自然無法跟着大明相比。現在聯合商團有了彈簧和發條的關鍵技術,哪怕是依瓢畫葫蘆,亦是能夠造出屬於大明自己的鐘表。

正是在資金和技術人員的不斷攻關之下,雖然期間不免受到挫折,但最終雷州工匠院還是攻克了鐘錶的技術,並且打造了一個珠江鐘錶生產作坊,形成了一條珠江鐘錶的產業鏈。

由於懷錶針對的是大明高端消費人羣,珠江鐘錶作坊卻是採用了金銀貴金屬,懷錶的背部則是珠江字樣和牡丹花紋,各處還添加一些細紋,令到珠江懷錶如同一件藝術品般。

現如今,林晧然藉着這個難得的契機,既能幫着裕王解了回禮的難題,又藉此機推廣了珠江懷錶,可謂是一舉兩得之事。

加斯帕、加萊內爾和西蒙三人頗爲複雜地望向了林晧然,這懷錶原本是他們漂洋過海帶到大明的商品,是他們攻堅的一個利器,但現在卻給這個人仿造了。

雖然這珠江懷錶的精確度不及他們葡萄牙的懷錶,但珠江懷錶卻進行了本土化,更是採用金銀重金屬製造,吸引力已然在他們的懷錶之上。

完全可以想象,隨着這珠江懷錶的橫空出世,大明的鐘表市場已經沒有他們什麼事了,甚至這珠江懷錶沒準還是青出於藍,從而銷回歐洲大陸。

“如此珍重的東西,小臣豈敢接受,還請殿下收回!”

“不錯,此乃金銀之物,還有如此神效,小臣萬莫不敢收下!”

“此物小臣在廣東有幸一見,比之尚不如卻已要價千兩,此物必定更貴重,請殿下收回!”

……

拉坎杜拉等人取出盒中的金懷錶戀戀不捨地看了一眼,卻是突然紛紛離開坐席,彷彿是早已經約好一般,朝着裕王行跪禮並進行推辭道。

裕王看到這幫南洋使臣如此的反應,心裡當真如同吃蜜般,卻是求助性地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先是對着裕王輕輕地搖頭,旋即對着這幫南洋使臣朗聲道:“諸位使臣遠道而來,裕王以重禮侍貴使,乃殿下想跟貴國永結同好之意,諸位還是不要推辭了!”

“小臣卻之不恭,願兩國能永結同好!”拉坎杜拉等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便是紛紛進行感激地齊聲道。

裕王看着大家如此喜歡這個回禮,且這禮物爲他爭足了面子,心裡亦是頗爲得意地笑道:“呵呵……諸使喜歡便好!”

這一場見面會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加斯帕等人被馬車送回了會同館。

裕王看着加斯帕等人離開,臉上的紅潮沒有退去。這是他出生以來,第一次參與朝中大事,令到他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當然,他心裡亦是明白,今日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則是多得了林晧然的相助。

裕王正站在殿前,看着最後一名使臣離開,則是對着林晧然彬彬有禮地拱手道:“今日能夠如此順利,還多虧林大人了!”

林晧然心裡則是佩服高拱,當真是將裕王打造成了聖君,便是給旁邊的何賓一個眼色,微笑着說道:“這都是本官應該做的!珠江鐘錶的掌櫃亦是給殿下準備了五個珠江懷錶,亦請殿下笑納!”

“呵呵……那本王便是卻之不恭了!”裕王心裡已經將林晧然當成自己人,當即便是拱手道。

林晧然卻是有着另一個計劃,卻是取出一份手書道:“殿下,下官這些時日跟南洋使臣往來亦是商討了一些事情,還請殿下過目!”

裕王的臉上出現了一絲警惕,顯得不好意思地望向林晧然詢問道:“林大人,不知何事?”

何賓卻是站在旁邊,便是好奇地伸長了耳朵,想要知道林晧然唱的是哪一齣。

林晧然微微一笑地道:“裕王私下一看便知!如果殿下以爲尚可,轉呈給皇上便是;若以爲不妥,那就付之一炬即可!”

“好!”裕王則是答應下來道。

“殿下,下官先後告辭!”林晧然朝着裕王施禮,便是帶着何賓離開這裡。

林晧然到了裕王府,在等候馬車的時候,便見到一個宮人急匆匆地奔向別外。對於這位宮人的去處,他的心裡隱隱有了一個答案。

裕王從皇宮搬出來立府後,高拱便成爲了裕王第一任老師,足足九年的師生相處,令到裕王對高拱極爲信任和尊重。

哪怕高拱現在已經離開了王府,成爲了大常寺卿兼掌國子監事,每當遇到什麼大事,裕王都是要先行詢問過高拱。

正是這一份濃厚的師生情,令到高拱在裕王繼承大統之時,擁有了跟徐階叫板的資本。若不是徐階不是省油的燈,怕是都沒有張居正什麼事了。

林晧然對裕王此舉早已經在意料之中,倒沒有過於放在心上,卻是登上馬車返回了禮部衙門。

在處理這一件事後,另一件事亦是隨之來臨。

四月十九日,這是廷推寧夏巡撫的日子。

廷推的制度起源於成化年間,這得益於弘治帝的寬仁,將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的人事任命權很大程度地給予了在京的大僚。

只是到了本朝,這項制度遭到了剛愎自用的嘉靖帝破壞,幸得賢相徐階跟奸相嚴嵩不同,已然是將巡撫等官員的任命使又歸爲廷推。

爲了更好地推動選舉的公正性,在確定廷推日子和邀請有資格參加廷推的大僚的時候,亦會將相關的候選人履歷以揭帖的形式送出去。

在人選中,除了通政司右通議張偉外,毅然還有河南右布政司王崇古。

第1308章 身份第990章 春雷第1729章 送別第1376章 心有所憂第1614章 京城三月第358章 得與失第499章 步步緊逼第1397章 無妨無礙第870章 鋼鐵產業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188章 一個白眼第722章 爲官之道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465章 收於囊中第1157章 大費周章?第810章 一隻蝴蝶第916章 袁閣老的麻煩第967章 憂慮第1131章 來客第1451章 暗流第880章 林家有妞初長成第222章 再相遇(月票加更)第430章 生活不易第527章 一聲異響第772章 請戰第77章 院試前的震驚第260章 兄妹第539章 言商第1484章 話事人第890章 高升?第65章 童謠第29章 案首第345章 清廉、兇悍第1216章 贈言第1162章 悠閒林家第1613章 林晧然的企圖第1163章 意外之客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1007章 好一場苦肉計第220章 第一張關係網第33章 跟屁蟲第615章 屠刀第1622章 未來可期第444章小波瀾第1659章 財帛動人心第338章 提親第515章 志同道合第1142章 鄢二公子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507章 交鋒第659章 災情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748章 虎妞的哨子第906章 年夜第128章 燈謎第1564章 論功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232章 審卷第10章 萬般皆下品第1050章 難題第1487章 偷襲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466章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第560章 虎妞病了第988章 踏青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707章 快馬遠來第712章 卸任第1070章 聖旨第274章 深閨第1432章 奧秘第1章 寒門書生第898章 蹊蹺第1547章 爭先第793章 紅薯登場第834章 永不閉關第1485章 局面第1684章 寶地第128章 燈謎第764章 傷疤第744章 惡魔第1520章 新鹽法第1312章 京察日第552章 攻寨第1017章 謀官第216章 意外(月票加更)第651章 黑石頭第746章 布蘭琪的大膽想法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1699章 真相第814章 蘇祿第14章 石城縣第1763章 最後一搏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1169章 風雨歇?第644章 難題第283章 困境第758章 緊張第774章 神兵
第1308章 身份第990章 春雷第1729章 送別第1376章 心有所憂第1614章 京城三月第358章 得與失第499章 步步緊逼第1397章 無妨無礙第870章 鋼鐵產業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188章 一個白眼第722章 爲官之道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1465章 收於囊中第1157章 大費周章?第810章 一隻蝴蝶第916章 袁閣老的麻煩第967章 憂慮第1131章 來客第1451章 暗流第880章 林家有妞初長成第222章 再相遇(月票加更)第430章 生活不易第527章 一聲異響第772章 請戰第77章 院試前的震驚第260章 兄妹第539章 言商第1484章 話事人第890章 高升?第65章 童謠第29章 案首第345章 清廉、兇悍第1216章 贈言第1162章 悠閒林家第1613章 林晧然的企圖第1163章 意外之客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1007章 好一場苦肉計第220章 第一張關係網第33章 跟屁蟲第615章 屠刀第1622章 未來可期第444章小波瀾第1659章 財帛動人心第338章 提親第515章 志同道合第1142章 鄢二公子第465章 一南一北第507章 交鋒第659章 災情第1754章 六部第一侍郎第748章 虎妞的哨子第906章 年夜第128章 燈謎第1564章 論功第1309章 釣魚執法第232章 審卷第10章 萬般皆下品第1050章 難題第1487章 偷襲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466章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第560章 虎妞病了第988章 踏青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707章 快馬遠來第712章 卸任第1070章 聖旨第274章 深閨第1432章 奧秘第1章 寒門書生第898章 蹊蹺第1547章 爭先第793章 紅薯登場第834章 永不閉關第1485章 局面第1684章 寶地第128章 燈謎第764章 傷疤第744章 惡魔第1520章 新鹽法第1312章 京察日第552章 攻寨第1017章 謀官第216章 意外(月票加更)第651章 黑石頭第746章 布蘭琪的大膽想法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1699章 真相第814章 蘇祿第14章 石城縣第1763章 最後一搏第994章 孤家寡人第1169章 風雨歇?第644章 難題第283章 困境第758章 緊張第774章 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