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啓程

八月初六,風和日麗。

林晧然告別村民,再次踏上了科舉的征途。跟着他一起上路的,還有長林村的漢子們,他們要將香皂送到電白港。

“十九,一路順風!”

“十九,考個舉人回來!”

“虎妞,你也要注意一點!”

……

村民齊聚在曬穀場邊上,給這支車隊送行。特別是身穿着生員服的林晧然,這個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秀才公,大家都希望他能夠再進一步,成爲舉人老爺。

“我哥會考個舉人回來的!”

虎妞揮動着肉肉的小手,認真地跟着大家作別。

看着一衆給她送行的孩童,她叮囑小鼠受到欺負就告訴她,同時又狠瞪了狗子一眼,嚇得狗子急忙擺手示意不敢。

在這段時間以來,虎妞已經是確立了她的地位與威名。

別說她哥這次極可能考上舉人,哪怕考不上,仍然影響不到她如今孩子王的地位,受她蔭護的小鼠怕是沒人敢欺負。

小鼠很瘦小,但五官精緻,嗆着眼淚跟着虎妞揮手。她如何不知道虎妞是真心疼她,看着虎妞又要到外面的世界,她心裡很是依依不捨。

跟着大家揮手告別後,車子便徐徐啓程了。

這是林晧然踏上科舉新的征程,亦是長林村富裕的開端,這批香水承載着太多的東西,沒準超越江村都不再是夢。

車隊到青葉鎮的時候,公羊叔早已經在酒樓門口等候,準備了一些餅和烤肉,讓着他們在路上吃。

虎妞跑到老漢那買了糖人兒,老漢知道是小三元前去赴考,便給林晧然吹了一個狀元郎的糖人兒,卻如何都不肯收錢。

這次仍然不會進入石城,而是直接趕赴化州城,次日再從化州城到電白城。

在化州城的時候,車隊跟着趙東城匯合了,他亦要趕赴廣州府參加科考。

若不是林晧然的存在,這個十五歲長得漂亮書生,無疑纔是石城本屆最耀眼的存在。一路過三關,如今又將參加科考,而且有極大的可能參加鄉試。

虎妞對趙東城的觀感不好不壞,江榮華送她漂亮的小紅馬,谷青峰送她好看的匕首,趙東城卻送她香囊和釵子,但那兩樣東西都留在家沒帶過來。

值得一提的是,小紅馬亦沒有帶來,那小東西還太小,並不適合遠行。

由於有了錢,又有熟練的染布師傅,林晧然有計劃在化州城建一間染坊的想法。不過很多事情都只能停留在構想上面,畢竟鄉試比這種事要重要得多。

次日中午,車隊順利到了電白城。

由於神電衛的存在,又擁有電白港的天然優勢,所以這座城顯得熱鬧而繁榮。哪怕跟着高州城相比,亦差不了多少。

貨物交接很是順利,沈六爺帶着戴維-西芒驗過貨後,對貨物很是滿意。

沈六爺跟着林晧然寒暄一番後,陪着笑臉走到吳道行的面前,表示已經備好酒菜,極小心地將這位“高人”請去府中作客。

林晧然並沒有急於動身去廣州府,他在城中找到了谷青峰,三人一起去江榮華。雖然跟江府結了怨,但他跟江榮華的情份還在。

谷青峰最近經常去廣州府,所以在路上跟着林晧然說了些廣州府的人與事,並且亦向他推薦可乘坐海船前往,這樣會便利很多。

江榮華在電白城的宅子很普通,卻不知道是低調,還是因爲經濟實力有限。那個門房對林晧然有印象,對谷青峰亦很熟悉,當即就回去通稟。

管家很快走了出來,將他們三人請到了客廳用茶。

再次見到江榮華的時候,林晧然卻是被嚇了一跳。不過是一個余月沒見,整個人憔悴了不少,下巴滿是胡茬子,眼睛充滿着血絲,身上少了那股公子哥的丰韻。

只是三人都已經知道事情的原委,不由得暗自嘆息一聲,卻又有些無能爲力。

隨着海上貿易的繁榮,在東京灣附近出現了一股股海盜。

東京灣東臨雷州府和瓊州府,北臨廉州府,西臨安南,該地區位置險要,山海錯列,海道繁複,有七十二徑相通,是海盜絕佳的盤踞海域。

雖然大明實行着嚴格的海禁,並在沿海設立二十四個衛所,而粵西這裡亦設下了神電衛,神電衛又在各地設立千戶所。

當時神電衛所初設之時,擁有幾十艘戰船,戰力驚人。只是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那些戰船早已經荒廢,加之爲了支援江浙抗倭,衛所的船隻徹底被抽空。

在人員方面,更是有減無增。

由於大明實行的是軍戶世襲,沒有募兵的政策,所以一旦在重要戰事中失利,那就需要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才能恢復。很是不幸,瑤民在正統年間就已經攻陷了神電衛城,人員可謂是傷亡慘重。

而在此後的百年時間裡,粵西這裡亦是很不太平,戰事時而波及到神電衛,人員持續折損着。

不管戰事頻繁,還是大明的響糧不足,下層的士兵都有出逃的理由,所以神電衛已經承擔不起保護海疆的重任,更是無法掌握近海的情況。

別處暫且不說,雷州府附近的幾個島嶼,就常年盤踞着好幾股海賊,絲毫不畏懼神電衛。他們常年打着往來南洋船隻的主意,偶爾亦會在沿海撈一票。

卻不知道是看到了神電衛羸弱,還是實在被稅收逼得走投無路,哪怕是高州府境內的百姓,亦有很多從事起海盜這個職業。

江榮華的父親無疑是不幸的,他在前往瓊州府的船隻中,整條船被海盜洗劫。這夥海盜很是殘忍,竟然還將船隻亦燒燬了,最終只剩下一個空殼和一堆死屍。

消息傳回到江榮華耳中的時候,他當即就拋下了即將舉行的院試,即刻啓程返回了電白城。

若正常報官的話,江榮華的父親都可以定爲死亡。只是江榮華卻認爲,他父親可能還生還着,只是被海盜擄走了。

正是如此,江榮華在回到電白城後,開始四處打聽消息,以期能跟劫走他父親的那夥海盜聯繫上,從而救出他的父親。

第1393章 抽絲剝繭第333章 三期第390章 樵夫第1736章 董份之劫第182章 怪罪?第75章 命格第1375章 水浸街第1694章 正月第725章 升堂第825章 鉅額第298章 玄機(月票加更)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794章 偶遇第705章 虎窩第886章 萬民書第1783章 漣漪第1289章 不悅第253章 學而時習之第529章 煙霧彈?第1751章 帝心似海第258章 風雨欲來第1516章 大序幕第1512章 衝擊波第1051章 林家有妹初成長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221章 門生帖第548章 初見第269章 正義第1806章 胡宗憲的請求第999章 青詞四相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460章 叉燒包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464章 手段第197章 恩科會試第378章 雞犬不寧第955章 變通第975章 劍拔弩張第652章 緊張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959章 憂懼(月票加更)第1666章 暴雨京城第1287章 造訪第1074章 衝擊波3第1439章 不服第752章 黃大富的提議第1740章 柳暗花明第643章 大陰謀第820章 動盪第905章 舊與新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554章 城破第804章 落幕和開始第352章 煩心第1151章 治國之道?第1300章 贈詩第186章 赴京第157章 恩師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577章 江府的底氣第1217章 新氣象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1522章 心扉第209章 折磨第1315章 聖顏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282章 又生波瀾第1419章 海盜第501章 神奇火鍋第957章 這就是命第1713章 即特處斬第1763章 步步爲營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1092章 善念第1710章 拆卷唱名第330章 弊端第48章 小鬼當家第807章 見面禮第979章 巧借東風第1325章 潮涌第228章 殿試第1421章 功勞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913章 質疑?第1647章 反擊第1120章 高耀的生財術第1535章 殺之、誅之!第1188章 定策第87章 小三元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85章 發榜第1731章 內閣增員第719章 四大惡少第573章 深入虎穴請假!第126章 應變第16章 圖窮匕見第1232章 林晧然的抉擇
第1393章 抽絲剝繭第333章 三期第390章 樵夫第1736章 董份之劫第182章 怪罪?第75章 命格第1375章 水浸街第1694章 正月第725章 升堂第825章 鉅額第298章 玄機(月票加更)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794章 偶遇第705章 虎窩第886章 萬民書第1783章 漣漪第1289章 不悅第253章 學而時習之第529章 煙霧彈?第1751章 帝心似海第258章 風雨欲來第1516章 大序幕第1512章 衝擊波第1051章 林家有妹初成長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221章 門生帖第548章 初見第269章 正義第1806章 胡宗憲的請求第999章 青詞四相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460章 叉燒包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750章 虎妞的決斷第464章 手段第197章 恩科會試第378章 雞犬不寧第955章 變通第975章 劍拔弩張第652章 緊張第329章 恍然大悟第959章 憂懼(月票加更)第1666章 暴雨京城第1287章 造訪第1074章 衝擊波3第1439章 不服第752章 黃大富的提議第1740章 柳暗花明第643章 大陰謀第820章 動盪第905章 舊與新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554章 城破第804章 落幕和開始第352章 煩心第1151章 治國之道?第1300章 贈詩第186章 赴京第157章 恩師第1472章 廣東舊人第577章 江府的底氣第1217章 新氣象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1522章 心扉第209章 折磨第1315章 聖顏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282章 又生波瀾第1419章 海盜第501章 神奇火鍋第957章 這就是命第1713章 即特處斬第1763章 步步爲營第181章 白鳥島(月票加更)第1092章 善念第1710章 拆卷唱名第330章 弊端第48章 小鬼當家第807章 見面禮第979章 巧借東風第1325章 潮涌第228章 殿試第1421章 功勞第1427章 林晧然之憂第913章 質疑?第1647章 反擊第1120章 高耀的生財術第1535章 殺之、誅之!第1188章 定策第87章 小三元第504章 各有其職第85章 發榜第1731章 內閣增員第719章 四大惡少第573章 深入虎穴請假!第126章 應變第16章 圖窮匕見第1232章 林晧然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