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第467章 生分

第467章 生分

“你家那小子聽說感冒了?”在劉協沉思着的時候,劉辯突然又道。

劉協下意識的擡手,道:“回陛下,經過醫師診治,已無大礙。”

劉辯嗯了一聲,道:“那就好。等他身體好了,帶進宮來,讓他與愈兒一起玩鬧。都是兄弟,莫要生分了。”

劉協看了眼劉辯懷裡的劉愈,心裡古怪,還是應着道:“臣弟記下了。”

“好,今天就到這裡吧,你明天便出城。”劉辯道。

劉協對此沒有什麼異議,擡着手道:“臣領旨,告退。”

不管怎麼說,劉協心底的恐慌盡散,懸着的心落了地。

在得到劉辯的聖旨後,接受了任務,離開崇德殿。

劉辯看着他的背影,又低頭看了眼懷裡的二兒子,心裡翻涌着陣陣念頭。

有些事情,現在考慮還太早,但劉辯又不得不未雨綢繆。

“父皇,皇叔好像很高興。”劉愈轉過頭,仰着小臉道。

劉辯看着他白白淨淨的小臉,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忍不住一笑,雙手捧着他的小臉,用力的揉搓起來。

小傢伙頓時痛苦的皺眉,急聲道:“父皇,疼……”

劉辯還是搓了幾下,笑着道:“行了,去玩吧。”

小傢伙揉着臉,似乎覺得他父皇有些古怪,嘟囔着走了。

劉辯坐在椅子上,有些頭疼。

這‘東宮’,立也不是,不立也不是。

“小傢伙啊,你真會給伱父皇出難題啊……”劉辯看着小傢伙邁出門檻,輕聲自語。

‘嫡長子制’盛行了兩千年,自然有它的好處,最重要的,就是傳承有序,儘可能降低了最高統治集團的內訌,確保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作爲一國之君,劉辯沒有理由反對。

但同樣的,‘嫡長子制’也有着他天生的缺陷,‘嫡長子’自從出生就決定了將獲得一切,這對其他庶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對國家,對百姓來說,同樣是不公平的。

作爲皇帝的‘嫡長子’,是要繼承皇位,繼承一個國家的。

這‘嫡長子’的善惡賢愚,品行能力,根本不在‘選擇’的範圍內。

或者說,自從‘嫡長子’出生那一刻,所有人,都無從選擇。

不公平,也不負責。

劉辯靜靜的思索着,下意識的挪動了一下屁股。

旋即他便想到了,他屁股下的這把椅子,在漫長的歷史上,浸潤着滔天的血水。

多少蕭牆之禍,多少父子、手足相殘,每一頁的歷史書上,可見不可見的字裡行間,血跡斑斑。

哪怕劉辯讀了一些歷史書,可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益的經驗,反而是教訓一大堆。

劉辯沉思良久,還是無所定計,擡頭看向不遠處的潘隱,道:“紹兒是不是要到京了?”

潘隱連忙上前幾步,道:“是。左貴人已經去接了。”

劉辯點點頭,伸手拿起奏本,開始批閱。

而劉協急匆匆出了崇德殿,滿腹心事,也不敢再去尚書檯,徑直出宮。

本想直接回王府,猶豫了下,轉向御史臺。

劉協急匆匆進入後院,習慣性的喊了一句:“志才。”

這會兒,田豐剛剛到任,正在與戲志才做交接,聽到聲音,兩個人同時走出來,行禮道:“見過殿下。”

劉協看着兩人,目光在兩人臉上流轉,皺了皺眉,道:“田豐,你跟本王來。”

“是。”田豐八風不動的應着,隨在劉協身後。

戲志才眼神略微怪異,他在劉協臉上,看到了一種莫名的輕鬆釋然,沒有了早上的慌亂不安。

“坐。”一到值房,劉協就沉着臉道。

田豐心裡疑惑,不動聲色的坐到劉協對面。

劉協神色威嚴、肅然,沉聲道:“田豐,你老實告訴我,從豫州、兗州、冀州到青州、徐州,水患實情究竟是如何?”

田豐好像被觸動了什麼,雙目緊盯着劉協,道:“殿下不是已經查明豫州之事,又何故多問這一句?”

劉協端坐着,擺足了儀態,低喝道:“本王說的是兩河以及衆多大河,不只是豫州!”

田豐若有所覺,不動聲色的道:“殿下,是關心水情,還是,想要查什麼案子?”

劉協見田豐還在繞圈子,直接道:“實話告訴你,陛下要我巡視兩河,確保今年兩河所過之處不會決堤!”

田豐頓時明白了,神情略緩,卻又沉默了下來。

劉協死死盯着他,道:“我要知道實情,如實告訴本王,本王只所以一次,事關社稷國政,不可有私心!”

田豐見劉協目光凌厲如劍,顯然是動了真格,臉色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得極其冷漠,道:“如果,下官與殿下說了實情,此次,殿下是否能帶上下官?能否放手讓下官去查辦。”

劉協同樣是聰明人,立即從田豐的話裡察覺出了什麼,不禁的道:“真的很嚴重,如豫州那樣,錢糧全數被貪瀆,河堤半點沒修?”

“甚至有人,希望決堤,或者故意決堤。”田豐淡淡接了一句。

劉協雙眼大睜,不可置信的道:“什麼人這麼大膽?他們瘋了嗎?洪水決堤,淹沒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聚衆爲寇,更有瘟疫蔓延……這,與那些人有何好處?”

田豐坐在劉協對面,神情冷漠非常,雙眼微紅,強忍着怒意,道:“他們可圖謀的多了。洪水決堤,他們順勢吞掉逃難百姓僅剩的家資,更是將那些青壯收爲家僕。朝廷一旦派兵剿匪,那必然有無數錢糧流轉,一多半也得進入他的倉庫。最後,匪患平定,他們捐納一些錢糧,那各地的一切官職,自由他們來分配。到了那時,洪水退去,出現無數無主的豐腴之地,那也是他們嘴邊肉。洪水決堤,對他們來說是一場盛宴,相反,朝廷堵住了缺口,他們一無所得。殿下,兩廂之較,若是你,作何選擇?”

劉協沒有理會田豐最後的那大膽一問,被他前面的話震驚的張着嘴,滿臉震驚與愕然,半點聲音發不出來。

大漢天下的所有人都知道,大漢朝爛透了,到處都是貪官污吏,哪怕那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正義凜然,可背地裡的骯髒齷齪,隔了十幾裡都能聞得到。

可即便如此,劉協也萬萬不敢想,那些人居然會做出如此禽獸不如的萬惡至極之舉! 劉協愣了好半晌,喃喃自語道:“怪不得你在豫州發那種瘋,換做是我,我怕也會殺……”

田豐雙眼泛起濃郁的殺意,低聲道:“殿下,下官這些,連在奏本上都沒敢寫,我說與你聽了,還請信守承諾,帶下官一同出京巡視。”

劉協嚇了一跳,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陛下只讓我一人出京,旨意上並沒有你。”

即便有,劉協也不敢帶。

這田豐明顯對那些人恨之入骨,這要是帶出去了,讓田豐名正言順,肆無忌憚的殺戮,那簡直不可想象!

田豐面帶不忿,沉聲道:“殿下這是何意?故意欺辱下官不成?”

劉協見着,又是連連搖頭,瞥了眼外面,俯身湊近低聲道:“那個,田,元皓,是這樣。陛下讓我出京,並非是要查案,主要還是督促治河。現在這個時機,還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一切以治理水患爲要,大規模的徹查,必將適得其反!”

“殿下,要視若不見?可知有數百萬百姓正在面臨水災,一旦決定,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田豐越發惱怒,嘴裡噴濺出口水。

劉協稍微向後躲了躲,臉色僵硬的陪着笑道:“元皓,是這樣,朝廷,是要暗中調查,等待水患結束,一併處置。”

“以御史臺爲主?”田豐道。

劉協有些害怕田豐,立即應聲道:“自然是。我御史臺是三法司之首,本王身份尊貴,豈能任由那許攸,戲……志才驅使。”

“下官要這個查辦之權!”田豐猛的坐直身體,聲音低沉,目光逼視。

“好,本王答應你了。”劉協毫不猶豫的說道。即便沒有田豐這句話,劉協也不想插手。

涉及兩河的河官,不說地方了,單是京城,六曹九寺就不知道多少,還有他們御史臺。

真要徹查下去,洛陽城裡就得有數百人掉腦袋,加上地方,這個數字得翻好幾倍!

這種捅馬蜂窩的事,誰願意沾邊?

田豐願意!

田豐依舊一臉憤然不甘,敷衍的一擡手道:“多謝殿下。”

劉協有些悻悻的笑了笑,心裡十分難受。

這田豐是個瘋子,今後與他共事御史臺,怕是沒有安寧日子可過。

劉協不想與田豐多坐,找了個藉口,急匆匆離去。

田豐坐在原地不動,剛纔的憤然表情瞬間消散,面無表情的思索起來。

突然被提拔爲御史丞,這是田豐始料未及的。

同時他也隱隱感覺到,這不是尚書檯的意思,多半是宮裡陛下的旨意。

這直接可以說明,陛下對治河一事深感憤怒,提拔他爲御史丞,就是準備對治河弊案重拳出擊。

他方纔試探了陳留王幾句,果然如他猜測一般。

“只是,陛下究竟想要我查到哪一步?”田豐皺眉,低聲自語。

田豐在地方流轉多年,深知其中的齷齪,‘治河一案’真的要徹查,幾乎能將所有州郡縣的主官牽扯進去,更別說其他所涉及的大小官吏。

一旦揭開,那是驚天大案,足夠死刑的,至少數千人!

在當下這種‘力求穩定’的大環境之下,朝廷是不允許發生這麼大案子的。

田豐也猜不透劉辯的心思,想到了在鴻臚寺寫的那十幾道‘絕命奏本’,田豐心裡猶豫,要不要送入宮裡。

那些奏本是記錄了在豫州‘治河’上發生的大小事情,宮裡要是看到了,絕對會震驚無比,降下前所未有的雷霆之怒。

但田豐又不敢。

雷霆之怒降下來了,承受的不是他一個小小御史丞,最終將反噬給朝廷,反噬到宮裡!

……

劉協急匆匆跑出御史臺,上了馬車才鬆口氣。

田豐如果堅持,劉協還不知道該怎麼拒絕。

那是一個殺人如麻的瘋子!

劉協回到陳留王府,直奔大院深處,來到了董太后的住處。

來到‘靈室’,董太后正跪在神像前,肅穆的禮敬。

劉協靜靜等着,不知道過了多久,董太后唸了一句:“神仙保佑。”

這才起身,來到偏房。

董太后滿頭花白,臉角瘦削,坐到劉協對面,淡淡道:“劉辯回來了?”

劉協一怔,道:“祖母怎麼知道皇兄回京了?”

董太后自顧的倒茶,冷哼一聲,道:“除了他,誰能讓你這麼慌張?”

劉協摸了下臉,苦笑着道:“這一次,倒不是皇兄,是那個田豐,孫兒剛纔見了,字字句句都殺氣騰騰,簡直像是一個殺星。”

“田豐?”

董太后思索一下,完全沒有印象,遞茶給劉協,道:“說吧,遇到什麼事情了。”

劉協喝了口茶,定住心神,繞開田豐的煩惱,道:“昨夜的事,祖母已經知道了,荀彧與鍾繇要我主持處理曹操一事,我原本以爲是皇兄的意思,所以不敢不見。今天進宮之後才知道,不是皇兄的意思。”

董太后端着茶杯,臉色困惑,道:“你說的我都糊塗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協直接道:“皇兄讓我出京,巡視河道,曹操一案,交由三法司處置。”

董太后連忙放下茶杯,有些緊張的道:“是他親口說的?還是別人轉述?”

“當着我的面說的。”劉協道。

董太后神情微微放鬆,依舊不解的道:“他怎麼突然發善心了?還是另有企圖?”

劉協倒是想到了劉愈,不過沒有在董太后面前提,道:“祖母,不管怎麼說,能避開曹操一案已是大幸,其他的,孫兒也不願多想。”

董太后想不通便道:“好,遠離洛陽這個是非之地。再找個機會,想辦法讓他同意你去就藩,哪怕被軟禁在陳留,也比在洛陽令人放心。”

劉協不是沒有想過,但不敢提。

他的身份太過敏感了,別說劉辯不同意了,怕是朝廷也不會同意。

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16章 四世三公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99章 抄家事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13章 放肆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489.第489章 戰第26章 禍國之人418.第418章 手段477.第477章 抱負472.第472章 防備第12章 罪責第178章 關雲長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56章 以快打慢第106章 發兵第364章 滅董就在今日第99章 抄家事第269章 科舉制第357章 分兵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21章 夷三族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383章 不足事第325章 心思詭譎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118章 反轉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148章 皇家第251章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425.第425章 碎嘴子454.第454章 壓力如山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15章 陣線第281章 一碗羹第205章 司馬之家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358章 合兵第221章 夷三族458.第458章 殺紅眼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人心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192章 豢養第94章 潛規則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85章 圍起來489.第489章 戰第76章 雨中人第39章 圖窮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475.第475章 誅心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99章 抄家事第151章 大戰起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361章 雷雨415.第415章 太一第3章 喝問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3章 喝問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40章 匕見483.第483章 遇阻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94章 潛規則第226章 不隸臺閣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117章 宣戰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20章 揮劍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90.第490章 潰敗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40章 匕見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462.第462章 孔融怒噴尚書檯第60章 袁家之基
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16章 四世三公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99章 抄家事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13章 放肆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489.第489章 戰第26章 禍國之人418.第418章 手段477.第477章 抱負472.第472章 防備第12章 罪責第178章 關雲長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56章 以快打慢第106章 發兵第364章 滅董就在今日第99章 抄家事第269章 科舉制第357章 分兵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21章 夷三族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383章 不足事第325章 心思詭譎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118章 反轉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148章 皇家第251章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425.第425章 碎嘴子454.第454章 壓力如山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15章 陣線第281章 一碗羹第205章 司馬之家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358章 合兵第221章 夷三族458.第458章 殺紅眼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82章 人心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192章 豢養第94章 潛規則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85章 圍起來489.第489章 戰第76章 雨中人第39章 圖窮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475.第475章 誅心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99章 抄家事第151章 大戰起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361章 雷雨415.第415章 太一第3章 喝問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3章 喝問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40章 匕見483.第483章 遇阻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94章 潛規則第226章 不隸臺閣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117章 宣戰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20章 揮劍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90.第490章 潰敗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40章 匕見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462.第462章 孔融怒噴尚書檯第60章 袁家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