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集團軍羣

393 我有烈酒

神武八年,中華帝國從朝鮮徵召了二十萬僕從軍,其中十萬人被送往夏威夷,準備參加帝國對秘魯的殖民戰爭,另外十萬人被派往平戶,對日作戰。

由於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中華帝國對日本的貿易。帝國政府一方面大規模在平戶、長崎等地推行鴉片貿易,準備對日長期作戰。另一方面,帝國政府也不放棄武力征服日本的計劃。

不過,對抗德川幕府軍,帝國政府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徵召朝鮮軍隊,用朝鮮人來打日本人。

朝日壬辰戰爭才結束不過三十多年,德川幕府三十多年前對朝鮮的侵略,給朝鮮老百姓來了災難,朝鮮人對日本人的痛恨依然強烈。

基於這一點,帝國政府在朝鮮都護府進行了大量的動員工作。比如對朝鮮人許諾,如果當兵可以得到高薪俸、高福利,參與對日作戰,福利加倍,掠奪的財富七成歸自己,功勳卓著者可以在日本得到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封地。

這樣一來,朝鮮人不管是出於對日本人的仇恨還是出於對利益的追逐,都踊躍參軍。

神武八年二月,中華帝國即徵召了二十萬朝鮮僕從軍出征日本和秘魯後,再次徵召了三十萬人投入對日殖民戰爭中去。

二月七日,中華帝國陸軍部將三十萬朝鮮軍,以及之前抵達平戶的十萬朝鮮僕從軍統一進行整編,編成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羣,正式將朝鮮僕從軍列入中華帝國皇家陸軍戰鬥序列,使得朝鮮軍隊不再有被漢人排斥感,地位的提升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對日作戰當中,將會越戰越勇。

雖然朝鮮僕從軍被編爲帝國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羣,但是在漢人軍隊看來,他們依然只是高等級的炮灰而已。這從授予他們的番號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被編成第五十一集團軍羣,因爲前五十個集團軍羣的番號只能屬於中華帝國漢人軍隊所有。

第五十一集團軍羣,下轄五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五個軍,每軍兩萬人,編成二十個千人隊。從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來,朝鮮軍使用的還是冷兵器。每軍包括一個騎兵萬人隊,一個步兵萬人隊,騎兵裝備蒙古馬和一等軍刀,沒有盔甲套裝,屬輕騎兵範疇。步兵萬人隊使用長矛、刀盾等武器作戰。

五十一集團軍羣標準配備五十萬人,千人隊以下軍官由朝鮮人自己擔任,千人隊以上正職軍官由漢族人擔任,副職由朝鮮人擔任。

五十一集團軍羣中101、102、103、104四個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105集團軍遠調夏威夷都護府,組成對秘魯作戰的殖民軍。

赴日作戰的四十萬朝鮮軍成爲入侵日本的急先鋒,朝鮮都護府的社會矛盾很快轉移到了對日作戰上去,家家戶戶盼望着兒子和丈夫能夠在日本獲得軍工和封地。

生活有了盼頭,朝鮮人便忘記了曾經的朝鮮王國,把自己當做中華帝國大家族的一份子。

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目前只有三個集團軍羣,分別是漢族人組成的第一集團軍羣,朝鮮族組成的五十一集團軍羣,以及東南亞殖民地土著組成的五十二集團軍羣。

跨度非常大,除了中間的番號作爲預留之外,更是對外形成一種強大的威懾信號。讓外國人看到中華帝國派出的軍隊已經排號到了五十二集團軍羣,可想而知中華帝國境內本土上還有五十個強大的集團軍羣。

這種威懾力會讓敵國感到巨大的軍事壓力。

當然,軍事上總是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好比當年紅軍第一個成立的方面軍是紅二方面軍一樣,給國民黨造成紅軍還有一個強大的紅一方面軍的假象,僅此而已。

不過,對於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來說,帝國陸軍的第一集團軍羣只有四十萬人。這都是因爲帝國政府不想讓軍隊拖累經濟復甦而設置的帝國軍隊總量維持在五十萬常備軍上面。

第一集團軍羣下轄五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十萬人,下轄五個軍、十個師。步兵師從第一步兵師到第二十步兵師,騎兵師從第一騎兵師到第三十騎兵師。每個軍標註組成兩個步兵師和三個騎兵師,根據戰爭態勢不同,集團軍羣內可以進行協調安排,組成純步兵集團軍,也可以組成純騎兵集團軍。

五十萬常備軍不包括皇家禁衛軍和皇家御林軍,皇家禁衛軍只駐紮京畿地區,負責保護北京城,總兵力八萬人,其中步兵師五萬人,編爲禁衛第一師至第五師。騎兵三萬人,編爲禁衛第一騎兵師、禁衛第二騎兵師和禁衛第三騎兵師。

御林軍兩萬人,守衛皇城、皇宮,清一色重騎兵,裝飾、裝備豪華,非戰鬥部隊,編爲御林軍第一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

禁衛軍和御林軍總兵力十萬人,直屬皇帝指揮。但實際上皇帝只調用御林軍,而禁衛軍由國防部代皇帝指揮。

禁衛軍和御林軍都不屬於一線戰鬥部隊,兩軍裝備豪華,觀賞性大於實戰性。雖然不是一線戰鬥部隊,但是官兵的戰鬥素質並不低,不屬於花拳繡腿型。

當然,這是在神武大帝的督促下才有這種效果的,至於將來神武大帝的後代皇帝們,他們時代的京軍戰鬥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隨着美洲殖民戰爭、南亞殖民戰爭、對日殖民戰爭的爆發,以及北非埃及蘇伊士運河的潛在戰爭接踵而至,帝國政府不得不修改法律,臨時增加常備軍數量,以應對當前的戰爭需要。

內閣對於軍方的擴軍呼聲雖然不是很樂意,但是考慮到帝國從海外掠奪回來的鉅額財富,爲了維護這些財富源源不斷的供應帝國發展所需,內閣不得不從帝國金庫的金山銀山當中,擠出一些經費來進行擴軍。

此時,帝國軍隊一線戰鬥序列中,皇家海軍佔了十萬,皇家陸軍只有四十萬。朝鮮族的五十萬軍隊已經被冠名皇家陸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羣,因此內閣爲了維持漢族軍隊的絕對數量和質量優勢,不得不給皇家陸軍增加了一個集團軍羣,皇家陸軍第二集團軍羣就此誕生,兵力五十萬。

因爲重裝戰馬數量不足,蒙古戰馬優先供應五十一集團軍羣和五十二集團軍羣,所以第二集團軍羣以步兵師爲主。包括三十五個步兵師和十五個騎兵師。

陸軍常備軍從五十萬增加到了一百萬,海軍同樣也要增加,從現有的十萬編制增加到了二十萬編制。不過海軍編制受戰艦建造速度和數量影響,加上海軍要求遠高於陸軍兵種,考覈嚴格,因此海軍人數編制一直不滿員。

神武八年的中華帝國,資金和物資已經達到了相當規模,因此總參謀部對於軍隊指揮官、士兵的素質要求十分高。

除了入伍第一天必須熟練背誦黃帝訓令,並對着國旗發誓效忠皇室和帝國之外,軍官必須是帝國各個軍校學習的合格畢業生,以及經過多年的軍旅生活,或者有着實戰經驗的現役軍官和士兵中選拔。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除了體質合格外,必須有戶籍所在地政府出具的有效證明,無不良嗜好,不良信仰,新兵入伍三個月內進行基礎隊列和條令訓練,再經過半年的政治洗腦,使其成爲和軍官們一樣對帝國皇帝絕對效忠的力量,然後才能成爲列兵到正規軍中服役。

嚴格的選拔制度,使得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強大,單一的效忠皇室思想,使得軍隊凝聚力空前,加上國民對神武大帝特有的個人崇拜,一切都顯得那麼的順理成章。

帝國政府文武百官們都奉行一個原則,那就是上智下愚的基本國策。然而,鄧浩楠認爲那不是長遠之計,想要讓皇室永遠在帝國內存在,就必須向後世的英國和日本那樣奉行君主立憲制度。

好在中國不缺乏這個基礎,從宋朝開始,君臣的關係就已經接近君主立憲制了,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制度已經事實上存在並被明朝的官僚集團所接受。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依然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利。

鄧浩楠自然要爲了他的後代着想,但他並不急於一時,他有着大把的時間。因此他希望在他的長期執政期間,慢慢的,利用他個人的影響力逐步的推進君主立憲制改革。 wωw ▪тт κan ▪C O

鄧浩楠希望開啓民智,文武百官們希望上智下愚,這個衝突需要慢慢調節,否則就會釀成大禍,像英國的內戰一樣。爲此,鄧浩楠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所有的教育機構範圍內,在所有的書籍上,都專門找來一大羣文筆出衆的文人,讓他們在制定教學教材資料的同時,將忠君愛國的思想強化、深化,使得帝國國民從小到大所有接觸過的政治、軍事、文化思想上面,第一條思想便是“忠於皇室熱愛祖國”八個字。就好比後世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八個字一樣。

這種折中的辦法獲得了文武百官們的認可,使得在國家維穩教育方面避免了直接衝突。

忠於皇室,熱愛祖國的八字信條,在神武大帝的個人崇拜風潮中被帝國國民所接受,並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即使到了後世皇權消失的時代裡,中華帝國的皇室依然是帝國的精神和榮譽的象徵。

全國徵兵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着,五十萬軍隊的徵召工作並不順利,因爲帝國傳統的老百姓並不喜歡戰爭,尤其是到海外進行殖民戰爭。傳統的思想讓老百姓的孩子們不能離開父母到萬里之外打仗,死了屍體都運不會來。這樣的思想是相當普遍的,加上帝國政府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老百姓在家生產或者到殖民地去當地主,都比在軍隊裡強。

況且,軍隊招兵條件苛刻等原因,造成帝國政府的徵兵工作進行了好幾個月,卻只有可憐的十一萬左右的合格國民參軍。

紫禁城御書房內,鄧浩楠看着兵部送上來的報告,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三個多月了,只有十一萬人入伍”

鄧浩楠的話說的很淡,很輕,但是到了林風等人的耳朵裡,分量卻是相當沉重的。

軍部的幾個頭頭相互使眼色,最後落到林風的頭上,後者只好苦笑了一下。

“啓稟皇上”林風躬身回答道:“民間百姓多不願意參軍,主要是軍隊的待遇不如休養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所致,加上內閣只給這次招兵調撥了一千萬銀元的經費,而地方政府爲了完成年度經濟發展目標,暗地裡阻撓軍方的徵兵工作。同時,地方上的農場、牧場、礦廠、工廠、作坊,以及商人集團等,他們都在高價招募青壯勞力,和軍方搶奪剩餘勞動力資源,這些都導致了軍方無法按時完成徵兵工作”

好吧林風將責任一股腦的責任都推到了內閣和地方政府上面。

對此,鄧浩楠只是瞪了他一眼,並沒有責怪他推卸責任。這種軍政之間的相互拆臺指責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是無法調節的一對矛盾。鄧浩楠自然不會把精力放在他們之間的鬥爭上面,作爲一個皇帝,鄧浩楠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只能挑最重要的處理。如果什麼事情都由皇帝處理,那麼如此龐大的中華帝國,每天的事情就夠鄧浩楠一年不吃不喝不睡處理的了。

“朕不想聽這些”

鄧浩楠自然不會去管臣下們如何完成工作,他只看結果。

“蘇伊士運河總督張鳳愛最新的急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北方的戰事趨於緩和,俄羅斯帝國和土耳其帝國打了好幾年了,都有些筋疲力盡。雙方在烏克蘭地區的戰事陷入了膠着,誰也奈何不了誰。”

劉虎問道:“這樣看來,兩國都準備暫時罷兵,抽身休整了?”

鄧浩楠點點頭,道:“張鳳愛也是這個意思”

林風說道:“兩國暫時罷兵,那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有氣力掉頭關注蘇伊士運河了?”

鄧浩楠點頭道:“張鳳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請朕速速發兵埃及,運河即將竣工,土耳其人隨時都會搶奪運河”

劉虎說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力強大,一旦要奪取運河,必然會大動干戈。如今伊斯梅里亞要塞只有一萬駐軍,恐頂不住土耳其人的攻擊”

林風問道:“皇上,不知張大人有沒有預測一下所需兵力?”

中華帝國和埃及相隔萬里之遙,帝國軍方只能靠在埃及的張鳳愛提供消息來做出判斷,因此張鳳愛的想法基本上就左右了軍方的想法。

鄧浩楠也是剛剛纔感覺到這個時代消息閉塞所帶來的困難,此時鄧浩楠對北非地區同樣兩眼一抹黑,只能以張鳳愛傳回來的消息作爲主要判斷依據。

“張鳳愛要求朕出兵二十萬阻擋土耳其軍隊奪取蘇伊士運河”

“二十萬?”

林風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氣,派遣這麼多軍隊遠征,這張鳳愛的提議當真大膽。

鄧浩楠說道:“所以說你們三個月來才徵召了十萬人來人,根本不夠”

劉虎說道:“帝國現在同時在墨西哥、秘魯、日本、莫臥兒作戰,其中對秘魯和莫臥兒的戰事拖累了總後勤部七成以上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埃及那裡再爆發戰爭,恐怕帝國的後勤跟不上了”

鄧浩楠看了看他們,道:“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們,朕是絕對不會放棄蘇伊士運河的,怎麼辦,你們自己研究,朕只看結果”

“……”

“當然”鄧浩楠又補充道:“其他戰場上,朕也不想少了好消息”

“……”

林風等人翻翻白眼,暗道皇帝這招當真賴皮的緊,低下頭相互看看彼此,接着全都是搖搖頭苦笑一番。

沒辦法,當臣子的就得替皇帝分憂。皇帝定下了基調,他們就必須想方設法的去完成。

除了踏踏實實的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做外,其他的神馬都是浮雲

想到這裡,林風只好硬着頭皮說道:“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以解皇上之憂,但微臣有個請求”

“講”

皇帝不差餓兵,鄧浩楠深知此理,因此知道林風在提條件了。

“微臣希望皇上再撥款五千萬銀元”

鄧浩楠下意識點點頭,接着猛然擡頭,道:“五千萬?太多了”

林風急忙道:“啓稟皇上,大軍遠征萬里之外,軍械、物資和戰損,五千萬隻是保守估計”

還保守估計?

見皇帝吃驚的樣子,林風急忙補充道:“皇上不必擔心成本問題,微臣保證投入五千萬銀元,很快都會拿回來的”

見林風十分肯定的樣子,鄧浩楠也不好拒絕他。反正現在財政富裕,給他撥款五千萬並不是問題。

想到這裡,鄧浩楠道:“朕還是那句話,朕只看結果”

“皇上準了?”

“準了”

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303章 洛佩斯海戰(上)第434章 暹羅灣海戰(十)第70章 揚帆遠行第5章 馬疾香幽第107章 搬遷北港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78章 暗夜脫險第115章 夠黑第231章 扯後腿的藝術(上)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35章 將功折罪第65章 榮登黑榜395章 整肅朝綱上第311章 偷樑換柱——女媧級運輸母艦第84章 海盜的生存法則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20章 洋艦叩邊第139章 金旅要塞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321章 中華帝國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中)第175章 黑水洋海戰(上)第162章 間諜衛星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199章 推倒之第264章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69章 因嫉外調第420章 黃金城第50章 海軍儀容第74章 炮擊荷艦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60章 縱論形勢第153章 一等忠勇伯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156章 營地夜戰第89章 綁票和勒索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205章 勤王(上)第53章 羣雄聚會第122章 放虎歸山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315章 歐洲的大門第254章 新的威脅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325章 狠狠地紮下一顆釘子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78章 暗夜脫險第424章 馬六甲危機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361章 帝國空軍誕生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19章 培植班底第214章 刑部殺威棒第137章 盼君早歸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37章 龍捲風級二等風帆戰列艦第12章 秘密船廠第18章 講武學堂第267章第321章 中華帝國第445章 蓄力(二)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67章 軍事工業第46章 發展計劃第339章 同盟國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396章 整肅朝綱(下)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47章 嚴酷考驗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422章 象戰第237章 竊玉偷香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09章 功過相抵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68章 再施一計第22章 炮術教習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123章 寧遠大戰(一)第212章 張冠李戴海上馬車伕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73章 芝麻開門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29章 功夫熊貓
第98章 大獲全勝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303章 洛佩斯海戰(上)第434章 暹羅灣海戰(十)第70章 揚帆遠行第5章 馬疾香幽第107章 搬遷北港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78章 暗夜脫險第115章 夠黑第231章 扯後腿的藝術(上)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35章 將功折罪第65章 榮登黑榜395章 整肅朝綱上第311章 偷樑換柱——女媧級運輸母艦第84章 海盜的生存法則第155章 童叟無欺第20章 洋艦叩邊第139章 金旅要塞第345章 十字架圈地的時代第230章 潮幫的抉擇第321章 中華帝國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241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中)第175章 黑水洋海戰(上)第162章 間諜衛星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225章 北雲級四等風帆戰列艦第199章 推倒之第264章第236章 七洲洋海戰(下下)第69章 因嫉外調第420章 黃金城第50章 海軍儀容第74章 炮擊荷艦第147章 金州大戰(上)第60章 縱論形勢第153章 一等忠勇伯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347章 皇家實驗室第156章 營地夜戰第89章 綁票和勒索第250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八)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205章 勤王(上)第53章 羣雄聚會第122章 放虎歸山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315章 歐洲的大門第254章 新的威脅第330章 民生改革第325章 狠狠地紮下一顆釘子第80章 計奪荷艦(上)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78章 暗夜脫險第424章 馬六甲危機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233章 掌控東南沿海第361章 帝國空軍誕生第81章 計奪荷艦(下)第327章 夜試火力第19章 培植班底第214章 刑部殺威棒第137章 盼君早歸第105章 搶掠北港商幫第337章 龍捲風級二等風帆戰列艦第12章 秘密船廠第18章 講武學堂第267章第321章 中華帝國第445章 蓄力(二)第358章 普拉亞斯之戰(下)第385章 換屆人選第67章 軍事工業第46章 發展計劃第339章 同盟國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396章 整肅朝綱(下)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47章 嚴酷考驗第94章 帝雷斯炮戰第422章 象戰第237章 竊玉偷香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09章 功過相抵第328章 殖民巴布亞第68章 再施一計第22章 炮術教習第114章 太監帝國第123章 寧遠大戰(一)第212章 張冠李戴海上馬車伕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73章 芝麻開門第87章 宏圖偉略第329章 功夫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