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國家經濟實力薄弱,老百姓的日子還很苦,大部分的人的主要出行方式都是用走的。那個時候馬路雖然不寬,但是路上行人和車都不多,因此我們坐車出行倒也不會堵車。那個時候汽車是非常稀奇的東西,除了部隊就算是政府單位也很少見到汽車這種高級玩意兒。
然而我坐在車裡看着窗外路人投來羨慕的眼光並不覺得驕傲,此刻的我內心可以說是五味陳雜。
下了車歐陽連本來要陪我去玄妙觀,不過我阻止了他。現在的歐陽連穿着一身軍裝,而且一看就是個軍官,要是我和他一起進道館,恐怕會有很多麻煩事,所以我讓他回軍營等我。
爲了辦事方便,我還特意弄了一件道袍給穿上。換上道袍我還真有點方外之人的感覺,再加上我體內陽氣充沛,乍一看之下還真有點得道高人的感覺。
在路人的眼光注視下我下了車,向着玄妙觀的方向走去。
沿途我看到了不少老百姓對我指指點點的,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不過我能猜到他們肯定是在討論我到底是什麼人,在這個年代能夠坐汽車出行的非富則貴,更別說我這一身道士打扮了。
分開道我很快的就鑽進了人羣裡,一路無話我很就來到了一個破舊的廣場之上,這片廣場位於道館前方是一塊不小的空地。
身上穿着道袍我總覺得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但是一來到這裡我立刻感覺到了一種安寧。這是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更是一種脫離煩惱的感覺,一切都彷彿那麼清晰。
“不愧是當年盛極一時的道館,雖然現在已經破敗,但是那種正氣卻還在。”我暗暗的讚歎了一句,也爲這玄妙觀破敗毀壞而感到可惜。
正在我猶豫該怎麼開口的時候,一個在道館門口掃地的中年道士發現了我。他對我上下打量了一番,眼神顯的有些詫異,或許是因爲我的道士打扮而感到詫異吧。他猶豫了一下,但很快就走了過來對我打了一個稽首禮說道:“道友從何而來,爲何而去。”
我聽這道士說話文縐縐的,也不知道他說的什麼東西。我讀書不多古文唸的更少,所幸我的語文還算可以,這句話我勉強還能聽懂。於是我也學着這個道士打了一個稽首說道:“道長,我此來是爲了一樣東西,不知道能否求見一下貴觀的觀主。”
“爲了一樣東西?”這個中年道士忽然皺起了眉頭,他上下打量了我一遍隨後說道:“我們這裡已經久無香火,並沒有什麼珍貴的東西,道友是否找錯了地方。”
我卻搖了搖頭肯定的說道:“不,我沒有找錯,我要找的東西叫做玄妙之雲。”
這個道士聽到我說玄妙之雲臉色微微一變,身子也忍不住倒退了一步他吃驚的說道:“你從什麼地方聽說這玄妙之雲的?”
見到這道士的神色我就知道看來我們是找對了,這玄妙之雲果然和玄妙觀有關係。既然找對了那就好辦了,我立刻故作神秘說道:“道長能否讓我見一見觀主,我真的有急事要找他。”
這中年道士緊緊地盯着我看了足足五分鐘,那眼神彷彿能洞穿一切,我忽然感覺到這個道士似乎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想到這裡我立刻也開始打量起了這個道士,憑藉着強大的陽氣我的感覺比普通人敏銳很多,只要是玄術界的人我幾乎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但在我仔細的打量了一番之後才發現,我好像根本就看不透這個道士。他整個人就好像是一面牆,我的感知力彷彿被這堵牆全部擋住了一樣,根本難以發現牆壁後面的虛實。
“這道士不簡單!我居然看不出他的底細。”此刻我也發現了這道士的古怪。
這個廣場很大,但卻只有他一個人在掃地。這麼大的面積如果是一個人掃的話至少要掃上一整天,所以一般這麼大的廣場都是五六個人一起打掃的,但唯獨這裡不同只有他一個人在掃地。
“道長!”我見這個中年道士不說話,也不說帶我去見,也不說不帶我見心想:“既然你不說話,那就我來說。”
在我連續喊了好幾聲道長之後,他這才擡起頭來說道:“哎!該來的始終會來,我等這一天已經二十年了,你終於還是來了。”說着他就把我引進了道館之內,來到了一個只有十幾平米的房間內。
我和他分賓主坐下,他給我倒了一杯水,隨後就開始詢問我爲什麼會知道玄妙之雲的。我見這道士談吐不凡,知道他絕對不止是一個掃地的道人這麼簡單,於是就把我們怎麼封印降鬼,後來又怎麼用靈木之心救人造成邪鬼上身的事詳細的說了一遍。
聽完我這一番話,這個道士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後他才擡起頭說道:“萬象引魂大陣,沒想到現在居然會有人懂這門陣法,你的這位朋友可不簡單啊!”
我來這裡是求助的,自然要坦誠相待。況且這個道士也不像是壞人,於是開口說道:“我的這位朋友的確不簡單,他是藏傳佛教的轉世活佛,這個萬象引魂大陣正是他教給我的。”
中年道人這才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密宗的活佛,難怪有這麼精湛的玄術,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懂萬象引魂大陣倒也不奇怪。”
“道長,我們還是談正事吧。我的朋友現在正在牀上生死未卜,這玄妙之雲到底是什麼東西,您能不能告訴我,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長您是功德無量啊。”
“無量天尊!救世度人是我道門中人應該做的,不過這玄妙之雲……”中年道士說到這裡的時候似乎非常爲難。
“不如你先聽我講個故事吧!聽完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什麼是玄妙之雲了。”中年道士嘆息了一聲,思緒回到了幾十年前,緊接着一段塵封的往事從他的口中訴說了出來……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