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那人歸來

瞬時,一股藥香味盈滿鼻間,耳畔,則突然揚來一道厚重悶聲。

鳳瑤來不及推開面前這緊緊抱她的人,身子竟突然隨着那人跌倒在地。

剎那,有溫熱的鮮血噴在了她的臉頰,周遭,驚慌的呼喊四起,凌亂的腳步聲也驀地由遠及近。

鳳瑤驀地擡頭,鮮血淋漓裡,只見身下被她壓着的人,雙目緊閉,嘴角帶血,眉頭緊鎖,而扣在她腰間的手,則強勁有力,似是用盡了全身力氣,在抱她攖。

柳襄。

這人竟是柳襄。

相較於第一次的自行撞柱,第二次的喬裝膽大,這一次,這人竟是用這等方式,出現在她眼前。

不得不說,此人每次出現在她眼前,不是讓她惱怒四起,便是……驚心動魄償。

不遠處,那黑衣人早已不見蹤影,徒留一些御醫驚恐焦急的朝這邊涌來。

鳳瑤回神觀望,才見,此地竟是太醫院。

方纔追擊黑衣人追得太過着急,是以入了太醫院的後院池水邊,竟也不自知。

“長公主,長公主。”紛繁驚恐的嗓音,自速速奔來的御醫們口中溢出。

僅是片刻,御醫們七手八腳的將鳳瑤從柳襄的身上拉起,眼見鳳瑤滿面是血,御醫們驚慌失措的問:“長公主哪裡受傷了?微臣爲您看看。”

“微臣爲公主把脈。”

此起彼伏的嗓音,四面而起,紛繁嘈雜得令人頭皮發麻。

鳳瑤神色冷冽,陰沉而道:“本宮未曾受傷,倒是賊子逃脫,爾等速去各處宮門傳本宮禁令,封鎖整個皇宮,任何人不得出宮!”

御醫一怔,眼見鳳瑤態度決絕,皆不敢多呆,隨即領命四散。

嘈雜紛繁的氣氛驟然平靜,徒留夜風浮蕩,微微卷着幾分極爲難得的涼意。

皎潔的月色打落,盈盈清輝裡,地上的柳襄,已稍稍掀了眼。

“柳襄爲長公主受了一掌,苟延殘喘,長公主則揮退所有御醫,不曾留下一人爲柳襄救命。難不成,長公主也是鐵石心腸之人。”虛弱斷續的嗓音,夾雜着半分自嘲。

傷成這樣還能膽大的數落她,這柳襄的膽子,也是一如既往的大。

鳳瑤面色微變,垂眸而下,沉寂的目光迎上了他的眼。

他正虛弱的笑着,眼裡的自嘲與悲慼之色掩飾不住,嘴角的鮮血突兀猙獰,奈何縱是滿身自嘲,渾身上下,竟也透出幾分似是強撐而來的堅強。

“本宮若是當真鐵石心腸,你又能如何?”待半晌後,鳳瑤纔將目光稍稍挪開,低沉而道。

說着,擡着袖子稍稍擦拭臉上的血跡,繼續出聲,“這世上,無情無義之人太多,你如此冒然出來爲本宮擋上一掌,你便當真以爲,本宮會對你心生感激?”

低沉無波的話,透着幾許森涼。

柳襄似是並不詫異,面上依舊淡定平靜,卻又無端悲涼與自嘲。

“柳襄從未想過長公主會對我心生感激。柳襄卑賤如螻蟻,自不敢奢望長公主對我另眼相看。方纔挺身而出,柳襄也不爲其它,只因,不願看着長公主一介女子,被人欺負罷了。”他低低而道,說完,嘴角勾着的自嘲弧度越發而甚。

鳳瑤神色微動,再度不深不淺的朝他望來,“只因看不慣本宮被欺負,是以便挺身而出,差點喪命。本宮倒是奇了,本宮待你,並無優厚,你如此拼了命的爲本宮受上一掌,便再無其它緣由?”

他並未立即言話,僅是垂眸而下,皎潔的月光打落在他臉上,竟是襯得他面色微泛蒼白。

待默了片刻後,他才幽遠虛弱的出聲道:“若說,確無其它緣由呢?”

這話一落,他眸子一擡,極爲認真的望向了鳳瑤。

鳳瑤面色不變,低沉而道:“本宮歷來相信,這世上定不會有無緣無故對你好的人。若說你坦白今日之舉是孤注一擲的豪賭,賭你冒險的捨命一番,從而令本宮對你另眼相待的話,本宮,倒會欣賞你直白通透的個性。”

說着,鳳瑤淡掃他一眼,嗓音一挑,“擡起手來。”

他眼角微微一挑,低低而道:“長公主本是聰慧過人,若柳襄在你面前言慌,這效果,定然適得其反。是以,柳襄選擇如實而言,救長公主也是隻因不願長公主一介女子而被欺負,若長公主仍是不信,柳襄,也無話可說。”

這話一落,他便不再多言,僅是依照鳳瑤的話稍稍擡了手。

鳳瑤瞳孔微縮,伸出兩指搭在了他手腕的脈搏,低沉而道:“也罷,你不願道明實情,本宮也無心再問。今夜之事,究竟如何,你自己心底知曉。再者,若論真正追究的話,本宮也用不着你來搭救,甚至,還陰差陽錯的放走了那黑衣刺客。”

他神色一沉,面上自嘲之意更甚,隨即抿了抿脣,低低而道:“長公主是在怪柳襄多管閒事,誤了長公主捉人之事?”

鳳瑤淡道:“本宮,最是不喜滿腹算計之人,而你,本宮不曾太過了解,對你的某些舉措,也猜不透。但,你是個聰明人,本宮,也喜你這般的聰明人。倘若,你處處針對攝政王,一心報仇,本宮並不阻攔,但若你要在宮中興風,本宮,決不輕饒。”

說完,鳳瑤已是收回搭在他脈搏的手指,低沉而道:“你脈搏略弱,氣虛微亂,但卻並無大礙。這幾日,讓御醫爲你熬製活血化瘀的湯藥喝喝便好。”

這話一落,鳳瑤不再多呆,站起身便踏步而離,奈何足下剛行兩步,柳襄虛弱厚重的嗓音再度揚來,“長公主說猜不透柳襄,但柳襄又何嘗不是猜不透長公主。長公主收留柳襄,卻不任用柳襄,反倒任由柳襄荒在這太醫院內,試問長公主此舉,又有何目的?”

他嗓音有些大,似是努力的扯聲道出。

鳳瑤眼角一挑,足下一駐,回頭觀他,低沉而道:“你以爲本宮是何目的?又或是,你想本宮如何重用於你?”

他垂眸下來,“柳襄斗膽猜測,長公主留下柳襄,是因柳襄比長公主更爲憎恨攝政王。長公主剛剛大權在握,身邊無人可用,長公主之意,是隨意留着柳襄,給口飯吃,說不準得了適當機會,便能讓柳襄出面對付攝政王。那時候,柳襄若贏了,長公主自然借柳襄之力除了攝政王這大患,若是未成,柳襄身死,長公主也能撇清關係,所有刺殺重臣的罪責,皆由柳襄一人帶到閻羅殿去。”

鳳瑤神色微變,冷眼觀他,並不言話。

這柳襄滿身血仇,的確是對付顏墨白的一把利劍。只不過,此人太過膽大,行事高調,她要任用於他,無疑得加倍小心。

只不過,這些日子他在太醫院內養傷,倒也不安分,今日又來這麼一出,不惜拼命的爲她擋上一掌雖是震撼,但更多目的,想來應是他在太醫院閒不住了。

思緒至此,鳳瑤深眼凝他,低沉而道:“你與攝政王之間的血仇不共戴天,若留你來對付攝政王,無疑是一把利刃。”

他低沉而道:“既是利刃,但若長公主棄之不用,也不過是一把廢鐵。”他語氣中透着幾分自嘲。

鳳瑤並未立即言話,待將他仔細打量半晌後,她才稍稍斂神,陰沉而道:“攝政王貶新帝,威閣臣,手中重拳在握,在朝堂上無疑是一手遮天。你想殺了攝政王報仇,本宮,自然也想扳倒他。只不過,要扳倒攝政王,無疑得從長計議,你既是信心十足的想要幫本宮,你且要如何幫?”

“柳襄,有攝政王貪污受賄,甚至打壓忠臣,草菅人命的證據,只是,證據未全,需再蒐集。柳襄之求,其一是想讓長公主下令讓宗人府配合柳襄調查攝政王,蒐集證據,其二,是想長公主差人護柳襄周全,其三,柳襄身無長物,孤獨一人,下半生,只願常留宮中,侍奉,長公主。”

他言語極爲認真,縱是嗓音虛弱,但語氣中的堅決之意卻是掩飾不住。

鳳瑤冷眼盯他,只道:“攝政王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根基深厚,便是你搜集了攝政王的罪證,也不一定扳得倒他。”

他垂眸下來,“只要蒐集的證據鐵證如山,柳襄與長公主扳不倒他,國師,總能名正言順的出面廢了他。但若長公主手中並無證據,朝臣也偏向攝政王,便是國師有意幫長公主,也不能隨便處置了他。”

鳳瑤冷眼觀他,心底略生起伏。

不得不說,這柳襄的心思,着實縝密,爲了扳倒顏墨白,竟也會斗膽打上國師的主意。

而那顏墨白,雖在朝堂上不可一世,但若在鐵證面前,顏墨白啞口無言,再加之國師親自出面廢他,他自也不容易翻身,到時候,即便殺不了他,但也能將他從這朝堂上逐出去。

只不過,就是這所謂的鐵證,定不容易蒐集。

便是要蒐集,一旦顏墨白知曉,說不定也會暗中差人阻攔。

思緒至此,鳳瑤面上也蔓出了幾許陳雜,然而未待她言話,沉寂幽幽的氣氛裡,則突然有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鳳瑤驀地斂神,下意識的轉眸而望,便見月色盡頭,王能正速步而來。

鳳瑤瞳孔一縮,當即回眸朝柳襄道:“你之提議,本宮自會考慮。明日之後,再爲你答覆。”

柳襄眉頭一皺,並未言話。

這時,王能已是站定在了鳳瑤面前,面上全是熱汗,墨發略顯凌亂,只是脫口的嗓音格外的沉寂鎮定,“長公主,惠妃寢殿的火勢已得控制。而惠妃本人,今夜在三皇子殿中與三皇子對弈,是以,恰巧免過一劫。”

是嗎?

乍聞這話,鳳瑤心底起伏不已,一股莫名的懷疑感涌上心來。

惠妃殿中着火,連她姑蘇鳳瑤都覺惠妃難以逃命,奈何,惠妃則在贏易殿中對弈,恰到好處的免過一劫。不得不說,那大火燒得倒是蹊蹺,再者,今日她追擊的那黑衣人,又是哪幫哪派?

所有思緒層層涌來,只覺迷霧重重,而這宮中,似也不再安穩。

鳳瑤心底森冷沉寂,待默了片刻,朝王能陰沉而道:“皇上寢殿可有異常?”

王能微怔,恭敬而道:“屬下並未收到關於皇上寢殿異常的任何消息。”

鳳瑤瞳孔微縮,“今夜宮中不平,四下不安,那逃脫的嫌疑之人,也不見蹤影。此際,你先遣人在宮中好生搜查,不可放過任何一角,勢必要將今夜那黑衣之人搜出。再者,惠妃寢殿的明火,依舊讓宮奴與御林軍極力撲滅,不可讓火勢蔓延。”

“是。”王能剛毅的面上漫出了幾分嚴謹與厚重,待這話一出,他垂眸下來,繼續恭敬道:“宮中不安,此際,屬下先將長公主送回鳳棲宮。”

鳳瑤淡道:“你且忙你的去,本宮這裡,無需顧及。”

王能眉頭微皺,略微擔憂的朝鳳瑤望了望,眼見鳳瑤態度堅持,他終歸是妥協下來,隨即出聲告退,迅速消失在了月色盡頭。

一時,周遭氣氛再度沉寂下來。

鳳瑤也未再多做耽擱,僅是垂眸朝地上的柳襄掃了一眼,隨即乾脆的朝前踏步而離。

柳襄虛弱決絕的嗓音在後方揚起,“柳襄會好生在太醫院等長公主回話。若長公主能答應柳襄之求,柳襄定對長公主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虛弱厚重的嗓音,被這沉寂的夜放大,一聲高過一聲,無端厚重與淒涼。

鳳瑤眉頭一皺,思緒翻涌,隨即頭也不回的道:“明日之內,本宮便給你答覆。”

嗓音一落,不自覺的加快了足下步子。

這柳襄,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可憐之人罷了,家族沒落,滿門抄斬,而今獨身一人存活於世,報仇不得,從而只能費盡心思的靠近她,便以爲靠近了權勢,能輕鬆的將顏墨白扳倒。

只是她姑蘇鳳瑤,也處處被攝政王所制,他即便是攀附上了她,也不見得容易報仇。

更何況,流落風塵的世家公子,即便志氣不短,但也許會市儈圓滑不少,但無論如何,這柳襄要對付顏墨白,她自然得暗中助他一臂之力,從而,置身事外,的隔岸觀火,何樂而不爲。

倘若柳襄當真有本事蒐集顏墨白的所有罪證,那時候,她再央國師出面,合力而爲,在那些如山的貼證面前,不愁將顏墨白逐不出她大旭朝廷。

一路上,夜風拂面,竟是極爲難得的有些涼爽。

只奈何,思緒翻騰,心思流轉,渾身,倒並不覺得涼快輕鬆。

鳳瑤足下極快,不久,已是行至了新帝的寢宮。

然而那偌大的寢殿前,幼帝小小年紀正雙手環胸的站着,稚嫩的面上充滿怒意。

而許嬤嬤等人,則跪着將幼帝圍了個圈兒,緊着嗓子不住的勸道:“惠妃娘娘的寢殿着了火,自有御林軍來救,皇上莫要擔心了,還是先回殿中休息,明日還得早朝。”

“朕只是去看看惠妃是否安好,許嬤嬤如此攔朕,是想以下犯上?”幼帝冷哼一聲,稚嫩的嗓音,怒意不淺。

這話入耳,鳳瑤神色微變,心生起伏。

這些日子以來,她見慣了自家幼帝脆弱稚嫩的模樣,然而此際卻是頭一次見到他也會發脾氣,甚至如君王一般,怒斥着許嬤嬤以下犯上。

只奈何這種極爲難得的脾氣,卻是爲了那處處擠兌母后,肆意狠烈的爭奪皇位的惠妃。

不得不說,那惠妃究竟是爲他灌了何等迷湯,竟讓他如此在意。

“徵兒。”鳳瑤立在原地,沉默着,則是片刻,她按捺心緒,低沉的出了聲。

這話一出,那不遠處的孩童突然循聲而望,面上的怒意竟也驟然減卻,反倒是小臉上揚了笑,似如見了救星一般,朝鳳瑤急道:“阿姐,你來得正好,惠妃寢殿着火了,火光好大,徵兒要去探望惠妃,看看她是否安好,奈何許嬤嬤與宮奴們縱是攔着……”

未待他嗓音言完,鳳瑤已低緩出聲,“惠妃寢殿雖是着火,但惠妃安然無恙,徵兒無需過去。”

他怔住,到嘴的話也下意識的噎住。

鳳瑤凝他兩眼,緩步朝他走近,隨即伸手牽上了他的手,低道:“惠妃寢殿着火,如今明火未滅,極是不安全,許嬤嬤她們攔着你,也是怕徵兒過去遇險。徵兒歷來懂事,怎徵兒只關心惠妃,卻不心疼一直陪你長大的許嬤嬤?你看,許嬤嬤年紀大了,此際還跪着,膝蓋該是疼了。”

幼帝神色驀地一變,似如突然覺悟一般,小小身子當即一動,急忙伸手來扶許嬤嬤,“嬤嬤,你膝蓋可是疼了?身子可有哪裡不適?”

說着,小胳膊急忙用力,似要將許嬤嬤扶起。

許嬤嬤微蹙的眉頭終於鬆了下來,略微褶皺的面上也漫出了幾分無奈與欣慰,隨即她稍稍扶住幼帝的手,只道:“皇上,老奴沒事,沒事。”

這話一落,許嬤嬤自行站了起來,隨即鬆開幼帝的手,恭敬的垂頭立在一旁。

幼帝面露擔憂,神色也極爲自責,整個人立在原地不停的搓着衣角。

鳳瑤暗自嘆了一聲,隨即緩步上前,再度牽了幼帝的手,低道:“徵兒能關心許嬤嬤,阿姐欣慰。徵兒要知曉,許嬤嬤乃母后身邊最是親近之人,也是這滿宮之中,除了阿姐之外,對徵兒最好的人了。

幼帝忙點頭,奈何似是突然又想到什麼,忙道:“阿姐,可是惠妃那裡……”

鳳瑤瞳孔微縮,低道:“惠妃那裡,自有你三皇兄守着,徵兒不必擔心。”

說完,指尖稍稍用力,牽着他緩步朝寢殿行去。

偌大的寢殿,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牆角,還點着送神檀香,怡然送神。

鳳瑤將幼帝牽入寢殿後,便開始讓他在榻上休息,眼見幼帝眉頭一皺,又欲言話,她則先他一步平緩出聲,“明日還得早朝,徵兒早些入睡。阿姐,今夜在這裡陪你。”

他怔了一下,“阿姐今夜不回鳳棲宮?”

鳳瑤緩緩點頭,“不回了,許久不曾看着徵兒入睡了,今夜,阿姐守着你。”

他咬了咬脣瓣,嫣然一副詫異卻又無奈的表情,大抵是心底仍想着惠妃之事,是以心有擔憂,仍是想着過去看看。

鳳瑤靜靜觀他,倒是將他的心思猜得了然,卻也未再出聲點破,只是平緩而道:“怎麼,阿姐守着徵兒入睡,徵兒不開心?”

幼帝神色驀地一顫,隨即忙朝鳳瑤搖頭道:“阿姐,不是不是。”說着,急忙鑽入被褥裡,閉上眼睛,道:“阿姐,徵兒會乖乖入睡的,你看,徵兒睡了。”

鳳瑤靜靜盯着他那眨得不停的睫毛,神色也是略顯無奈。

終歸是,稚嫩孩童,心底質樸,便是想撒謊,竟如此的漏洞百出,卻又讓她發不起火來,反倒是心頭深處,越發的憐惜,甚至擔憂他。

入夜,深沉。

殿中一片寂靜,微生壓抑。

許久,幼帝那顫抖的睫毛終於不顫了,整個人已全然入睡。

鳳瑤伸手稍稍爲他掖了掖被角,這才緩緩起身,出了殿門。

殿外,許嬤嬤與幾名宮奴正守在門外。

鳳瑤稟退幾名宮奴,徒讓許嬤嬤留下,幽遠低沉的問:“近日,皇上可是時常去惠妃那裡?又或者,惠妃時常差人給皇上送糕點來?”

許嬤嬤眉頭一皺,語氣也夾雜着幾許無奈,“惠妃這些日子對皇上,的確照顧。不止在吏官給皇上上課時給皇上送茶送糕點,還會在皇上閒暇之際,邀皇上與三皇子一道去惠妃寢殿聚聚。每番聚集,老奴皆被皇上留在殿外,進去不得,是以也不知當時殿內發生了什麼,只知皇上每次從惠妃殿中出來,皆由三皇子牽着,滿面笑意。”

說着,許嬤嬤擡眸差鳳瑤望來,猶豫片刻,繼續道:“皇上對惠妃如此依賴,老奴斗膽猜測,許是因以前皇后在世時,一直對太子殿下疼愛有加,又對先皇盡心盡力,加之還要處理後宮之事,是以並無多餘時間來陪伴皇上,是以,如今惠妃突然對皇上極爲親近,皇上小小年紀,又不知人情世故,不懂人心險惡,是以,便也親近惠妃了。”

是嗎?

只是惠妃如狼似虎,自家幼帝這稚嫩的苗子到了惠妃那裡,隨時都能被扭曲,被折斷。

再加之自家幼帝對這皇位本就不喜,惠妃若在他耳邊添油加醋,那時候在自家幼帝心裡,許是惠妃這奪位之人倒成了與他心意想通之人,而她姑蘇鳳瑤這逼着他坐上皇位之人,倒成了逼他就範的劊子手了。

思緒至此,不知爲何,心底深處竟是突然有些揪痛。

縱然能在外人面前森冷涼薄,但在自家幼弟面前,她終歸是做不到平靜如水,收放自如。

就像是,外人若是傷她,只能傷她皮肉,但自家幼弟若要傷她,便能入心。

“惠妃心思叵測,不得不防。這些日子,望許嬤嬤看緊點皇上,莫要讓他再往惠妃那裡去。”待默了半晌,鳳瑤才稍稍收斂心緒,低沉出聲。

許嬤嬤無奈道:“皇上有他的主意,有時候老奴想攔,也是攔不住。”

“攔不住便稍稍拖住他,再差人通知本宮,本宮,親自來攔。”鳳瑤低道。

許嬤嬤微微一怔,隨即恭敬點頭。

鳳瑤轉眸朝她望來,嘆息一聲,繼續道:“皇上年幼,的確不知人心險惡,如今母后與父皇皆不在了,本宮也瑣事纏身,難以抽空多陪他,是以皇上這裡,便有勞嬤嬤你多加費心照顧。”

許嬤嬤神色也突然幽遠蒼涼了半許,只道:“皇后臨危對長公主託孤,又何嘗未對老奴託孤。老奴一直記得皇后囑咐老奴的事,此生,老奴定會拼命侍奉好皇上,好生伴他長大。”

鳳瑤面露幾許欣慰,所有心緒千迴百轉,最後僅是伸手拉了拉嬤嬤的手,只道:“嬤嬤一生侍奉母后,先是撫鳳瑤長大,後是幼帝,嬤嬤爲我一家鞠躬盡瘁,我姑蘇鳳瑤,感激不盡,多謝了。”

嬤嬤瞳孔驀地泛出了水光,隨即垂頭下來,只道:“當年若非皇后相救,老奴早已喪命。是以,老奴這條命是皇后的,既然皇后不在了,侍奉長公主與皇上,便是老奴此生最大的事。長公主不必感謝老奴,這些都是老奴該做的。”

鳳瑤捏緊了嬤嬤的手,心緒浮動,一時之間,未能說出話來。

夜色越發涼薄,迎面而來的風,也微微有些發涼。

許久,鳳瑤打發嬤嬤下去休息,自己則再度入了幼帝的寢殿,在軟榻上睡了一宿。

翌日一早,鳳瑤與幼帝一道起身洗漱用膳,待一切完畢,便牽了幼帝,朝勤政殿方向行去。

待抵達勤政殿,朝臣皆至,除了攝政王未來,那許儒亦倒是滿面清風的來了。

早朝所奏之事,無非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百官僅是裝模作樣的彙報,卻並未提出任何解決方案。

鳳瑤早對這些百官失了信心,也未在朝堂上多言,只是待早朝散去後,鳳瑤開始領着幼帝與許儒亦朝後宮而行時,許儒亦稍稍落後她半步,恭敬而道:“早朝如雲煙,那些朝堂之臣,上朝如應付,着實不恭不濟。”

這人不過初次上朝,便能看得如此透徹,倒也難得。

鳳瑤心思如此,隨即眼角微挑,扭頭朝許儒亦望來,只道:“你倒是看得清楚。”

他神色平和,緩道:“百官做戲,倒是看得出來的。以前微臣只聞師父說朝堂之臣全如牆頭之草,阿諛奉承,無德無能,以前微臣倒還不信,只道是滿堂朝臣,總有幾人衷心朝廷,奈何今日一見,倒着實是微臣想多了。”

鳳瑤淡道:“如今的大旭朝臣,除了三位閣老之外,着實不敢隨意任用。但如今危急之際,三位閣老也在同一時間全數倒下,本宮如今,也的確是無人可用。”

她嗓音緩慢,幽遠低沉,卻是坦白至極。

許儒亦緩道:“長公主剛接手朝政,朝中無心腹也是自然,但可暗中培植,若能緊急推行科舉與武舉,選拔新人,爲朝堂灌入新血,也是當務之急。”

鳳瑤神色微動,“你說得尚可。只不過,如今江南災患嚴重,流民失所,江南一代的流民甚至要盤踞而起,反我大旭,而就在就難,以及鎮.壓亂民,才該是當務之急。”

“恕微臣直言,江南救災之事可與科舉與武舉同時進行。若長公主心力不夠,不若,這科舉與武舉之事,由微臣來負責。”

鳳瑤神色微沉,下意識的駐了足,靜靜的觀他。

他也駐足下來,溫和的迎上她的目光,整個人不卑不亢,縱是滿身官袍,也掩不住他風雅卓絕之氣。

這人,着實不像商賈之家出生的人物,反倒更像舞文弄墨的翩躚公子。

“許公子這建議,倒是尚可。只不過,許公子並無接觸過科舉與武舉這類的事,可能勝任?”鳳瑤凝他片刻,低沉出了聲。

他自然而然的垂眸下來,“雖不曾接觸,但不代表不曾知曉那些試驗的流程。只要長公主吩咐下來的事,微臣,定竭盡所能的完成。再者,這兩日師父的病情也好轉不少,至少能開口言話了,微臣若有不懂之處,自也可請教家師。”

鳳瑤瞳孔一縮,面上也漫出了幾分釋然,“劉太傅可以說話了?”

他緩緩點頭,“師父已清醒,已能說話,但若多說幾句,便會累得氣喘。是以,長公主若要去拜訪的話,倒還需再等等。”

他似是能猜到鳳瑤的心思一般,未待鳳瑤提議探望劉太傅,他便已出聲委婉的拒絕。

鳳瑤神色微變,落在他面上的目光越發深沉,“許公子倒是個聰明靈慧之人。”

他極爲難得的怔了一下,隨即略微無奈的道:“靈慧二字,似該形容女子。”

鳳瑤淡道:“許公子看似也是大量之人,想來自是不會與本宮計較。”

“長公主言重了,長公主與微臣,乃君臣之別,便是長公主當真調侃微臣,微臣也得受着。”

鳳瑤回頭過來,繼續緩步往前,只道:“許公子這般人物,本該溫潤清雅,本該存留在京都人的追逐與傳說裡。公子亦的名聲,倒是響亮得緊,只道是大旭京都的公子亦,溫潤卓絕,精明能幹,可爲商賈翹楚,又可爲如水君子,深得京都兒女傾慕追逐。如你這般人物,入得這朝堂,倒是可惜了。”

“可謂可惜?”他緩緩跟來,問得直白。

鳳瑤嗓音稍稍幽遠半許,“朝堂之中,紛紜嘈雜,市儈之人比比皆是,許公子墜入朝堂,無疑是參與了紛爭,日後,許是不會太過安生。”

說着,嗓音一挑,繼續道:“只不過,本宮正值用人之際,便只有將你,拉下來趟趟渾水了。”

他無奈而笑,“微臣並非覺得是在趟渾水,微臣身爲大旭子民,又爲太傅徒弟,爲國分憂,也是自然。微臣倒得感謝長公主能圓微臣之願,破例準微臣入朝爲官,爲國效力。”

鳳瑤眼角一挑,神色微動,卻是並未言話。

許儒亦靜靜的朝她觀望兩眼,隨即稍稍轉了話題,“微臣聽說,昨日宮中着了火?”

鳳瑤頭也不回的淡道:“許公子消息倒是靈敏。”

“昨夜皇宮起火,火光沖天,宮外百姓大多都見着了。只是,那般大的火勢,長公主當時可有驚着?”他緩緩解釋。

鳳瑤也不多做探究,只道:“不過是惠妃寢殿着火,燒了座寢殿罷了,無人傷亡。本宮,倒也並非膽小之人,還不至於被火勢驚着。只不過,昨夜本有可疑之人出沒,奈何那人機靈,本宮未逮着,便是今日一早,王能來報,聲稱昨夜滿宮搜索,竟也未搜到可疑之人,本宮倒是奇了,難不成那人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許儒亦神色微動,緩道:“是人,怎可憑空消失。也許,那人並非宮外之人,而是,本來就爲宮中之人。長公主多差人暗中查訪哪位宮人昨夜出去過,或是行爲略微異常便可。”

“許公子這話倒是不錯,本宮再差人暗中查探查探。”說着,再度駐足下來,轉眸朝他望來,只道:“皇上在前,你只需跟着皇上一道過去,入他寢殿爲他授課便是。本宮此際,倒得去御書房批閱奏摺了。”

他也下意識的駐足下來,恭敬而道:“微臣知曉了。”

“嗯。”鳳瑤淡應一聲,隨即不再多呆,當即轉身朝左側一條岔道而去,越行越遠。

待鳳瑤入得御書房後,王能便出了宮,繼續去校場選拔武人。

鳳瑤獨坐在御書房內,也未着手批閱奏摺,僅是差人去看攝政王是否回得王府,若是回了,便喚他入宮覲見。

而今,國師未入宮,攝政王也無消息,派出去與攝政王一道去得道行山的御林軍也未回宮回話,如此種種,倒令她心生不安,也不知那顏墨白究竟有無將實情辦好。

心底略微壓着事,是以,精力稍微不集中,批閱奏摺的速度也不快。

而大約兩個時辰後,殿外便有宮奴回報,只道攝政王覲見。

鳳瑤手中的墨筆驀地一頓,隨即全數放下,瞳孔之色,也稍稍沉了半許。

還以爲那廝未回來,未料到竟是當真回來了。

“喧。”鳳瑤嗓音一挑,威儀而喚。

這話剛落,不遠處的殿門便被宮奴輕輕推開,陽光瞬時落進,在地面打落一片光斑。

而那身材頎長的人,便這般逆光而來,一時有些看不清他的衣着與容貌,待得殿外的宮奴急忙將殿門合上,鳳瑤纔看清那人,滿身白袍,墨發未挽,面色,似笑非笑。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下馬之威第四百六十六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七十八章 釋懷一切第一百零九章 勸勸王爺第七百五十六章 想有個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夜裡洶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互相爭鋒第八章 攝政之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幫誰第一百零六章 殺心大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破綻百出(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如此維護第三百二十一章 列強分食291.農家女子第十八章 閣臣之倒第五百五十四章 策馬調頭第八百一十五章 定下時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自搜尋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差點忘記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衛何處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要摻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盤顛覆第一百六十一章 抱走凌燕第二百七十三章 毫不承認第一百四十九章 衣帛撕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命運如此第一百四十四章 信箋何意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力放權第八十五章 輕薄微臣第六十二章 圓你之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道出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拔得羽毛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來尋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朝一日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你大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殺意第七十四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愕莫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微臣算何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種反常第七十五章 憑空消失第四十七章 有事要奏第五百七十九章 你會後悔第七十七章 入朝請罪第七百八十五章 也有無奈第五百七十八章 有些法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恩怨仇怨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多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竟是私奔第九十三章 如此相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你回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然不見第七百八十七章 怎能耗着第四百四十五章 此人非彼第九十四章 逆言而爲第二十章 專程逼宮第三十五章 喬裝而來第九十六章 哪兒來的第五百零六章 我已餓了第五百零七章 你先喝粥第三十一章 匹夫有責第四百一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堅持些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七百九十六章 如此初衷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道出府第五百零八章 船隻靠岸第五百六十七章 即刻出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知曉是誰第五百八十八章 放開手來第七百八十章 輕易撼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別贈衣第三百零九章 無關它意第七百零七章 手中之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可否滿意第九十九章 是否包容第三百五十六章 甦醒過來第二百零九章 攝政王妃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好相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毫不承認第三百一十一章 可願留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精神可好第六十章 不似發燒第七百一十八章 好生相認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二百八十四章 節節生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可要飲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自搜尋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強算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專程要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付諸一炬第二百三十七章 夫妻一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突來錦盒第七百七十六章 爲何要做第六百一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480章 前來赴約(一更)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二百五十五章 區區大旭第六百七十八章 起起伏伏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下馬之威第四百六十六章 下馬之威第七百七十八章 釋懷一切第一百零九章 勸勸王爺第七百五十六章 想有個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夜裡洶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互相爭鋒第八章 攝政之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幫誰第一百零六章 殺心大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破綻百出(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如此維護第三百二十一章 列強分食291.農家女子第十八章 閣臣之倒第五百五十四章 策馬調頭第八百一十五章 定下時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自搜尋第三章 朝堂紛爭第六百七十三章 差點忘記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衛何處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要摻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盤顛覆第一百六十一章 抱走凌燕第二百七十三章 毫不承認第一百四十九章 衣帛撕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命運如此第一百四十四章 信箋何意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力放權第八十五章 輕薄微臣第六十二章 圓你之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道出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拔得羽毛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來尋你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朝一日第五百八十二章 送你大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殺意第七十四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愕莫名第一百九十七章 微臣算何第二百八十五章 各種反常第七十五章 憑空消失第四十七章 有事要奏第五百七十九章 你會後悔第七十七章 入朝請罪第七百八十五章 也有無奈第五百七十八章 有些法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恩怨仇怨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多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竟是私奔第九十三章 如此相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你回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突然不見第七百八十七章 怎能耗着第四百四十五章 此人非彼第九十四章 逆言而爲第二十章 專程逼宮第三十五章 喬裝而來第九十六章 哪兒來的第五百零六章 我已餓了第五百零七章 你先喝粥第三十一章 匹夫有責第四百一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堅持些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七百九十六章 如此初衷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道出府第五百零八章 船隻靠岸第五百六十七章 即刻出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知曉是誰第五百八十八章 放開手來第七百八十章 輕易撼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別贈衣第三百零九章 無關它意第七百零七章 手中之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可否滿意第九十九章 是否包容第三百五十六章 甦醒過來第二百零九章 攝政王妃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好相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毫不承認第三百一十一章 可願留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精神可好第六十章 不似發燒第七百一十八章 好生相認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二百八十四章 節節生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可要飲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自搜尋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強算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專程要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付諸一炬第二百三十七章 夫妻一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突來錦盒第七百七十六章 爲何要做第六百一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480章 前來赴約(一更)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二百五十五章 區區大旭第六百七十八章 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