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大婚(上)

三天後,由戶部提出的《請頒行條編疏》,通過了廷議,即日起頒行天下。自此掀開了全國範圍的清丈田畝、賦稅改制的大幕。

爲了保證新政順利實施,張居正上《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同樣獲得了通過。自此,凡上峰交代的差事,本堂執掌的公務,都必須專人專項負責,限期完成。所做每一件事,其完成情況都要記錄在冊,一式三份,一本自留,一本送六科稽覈,一本送內閣監督,以備查驗覈實……這是京城的衙門。對於地方官府也是如此,每個省都要立賬冊,同樣是一式三份,所不同的是,稽覈的任務交給了都察院。日後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所有官員的升遷,獎勵或罷黜,都憑這冊檔錄作爲依據。月有考歲有稽,全憑白紙黑字說話,誰人也打不得馬虎眼。

這項改革極爲簡單,效果卻立竿見影。自推行以後,京城各大衙門一掃過去那種疲疲沓沓、魔蘑菇菇的辦事作風。每接手一件事,當事官員再不敢敷衍塞責,一拖再拖,而是立即執行,毫不延誤,唯恐在‘考功簿’上記下穢行劣跡,斷了晉升之路。

這樣內閣通過六科控制住六部,通過都察院控制住各省,終於管住了散漫懈怠的天下官員,至此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一舉解決了困擾歷朝歷代兩千多年的政不通、事難舉的痼疾,爲接下來一系列政令的推行,鋪平了道路。

萬曆元年三月,戶部、都察院擴編完成,然後由長官帶隊,分赴各省督辦一條鞭法,這次的隊伍中,有一半是國子監畢業的監生,對於監生的栽培,沈默可謂是不遺餘力。

毋庸置疑,從九品中正到科舉取士,從唯出身論到唯纔是舉,是極大的進步。尤其是到了宋明以後,隨着科舉取士徹底成爲正途,階級的流動性大增,大官的兒子沒法再是大官,平民百姓也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

這樣給了天下人才一個公平競爭、出人頭地的機會,天下人才也爭相報效朝廷,大大加強了王朝統治的穩固和持久,自然是極好極好的。然而什麼事都是物極必反,久則生弊。國初用人的制度,分爲三途;第一是科甲,第二是監生,第三是吏員。這是所謂‘三途並用’。朝中的高級官員大都出自前兩種,後來因爲監生的質量下降,進士成爲正途,尤其是高級官員都是進士出身,所以科甲官員纔是自己人,舉人、監生出身的,備受歧視,吏員出身就更慘了。

於是吏員上進無門,自甘暴棄,舉人監生也決不輕易就職。他們惟一的目標,便是考進土,考中了獲得甲科出身,日後纔有前途可言。考不中,就準備三年以後重考。如此一科又一科,耗盡一生的精神才力,就爲了能夠金榜題名。許多人考了一輩子,頭髮全白、牙齒掉光,還在鍥而不捨。

如果科舉能夠真正選拔出人才也行,然而四書五經八股文的教條考試,註定除了極少數智商絕倫的天才之外,選拔出的絕大多數是書呆子。這些人本身毫無政務能力,又大都在層層考試中耗盡了精力和銳氣。年紀且大,無心學習,只想着如何補償過往受盡的苦累。

浪費精力,埋沒人材,選拔出的又大都年長事故,暮氣沉沉,只想着升官發財的官吏,科舉制遂成爲吏治的大害。不知道有多少天官首輔,想要扭轉這一局面,使官場的升遷不論出身,只看政績,然而無一例外,全都失敗。

沈默的前任,隆慶年間的首相高拱就曾提議,國初舉人爲名臣者甚衆,以後偏重進士,輕視舉人,積弊日甚,請求自今以後,惟論政績,不論出身。這是一個有見地的提議,但是以高拱的手段都沒有推行下去。現在輪到沈默來做這件事,他沒有發表刺激科甲官的言論,卻默默的做了很多。

他知道,高拱和之前的官員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作爲既得利益者的科甲官羣體,對任何妨礙他們獨吞官位,虎口奪食的舉動,都會極爲警惕,堅決反抗。一個人想和一個集團鬥,哪怕是皇帝也不可能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這個集團從瓦解,讓爭論乃至爭鬥產生於集團內部。只有這樣,纔可能找到同盟軍,取得鬥爭的勝利。

沈默正是這樣做的,南京監生之亂後,他改革國子監教育,第一步是優化生源,首先停止接收捐監生……這是監生質量下降的根源。只接受各省學政推薦上來的生員,以及恩蔭大臣的子弟。本朝的制度,對於大臣的兒子,有文蔭或武蔭。在大臣建功或是幾年任滿以後,照例可以蔭子。文蔭從蔭一子入國子監讀書起,畢業後直接授官。比如說嚴世蕃和徐階之子徐璠,都是走的這條路。

然而對於仕途而言,這種不勞而獲的廕生身份,非但不是大路,反而是種阻礙。是以嚴世蕃權勢滔天,尚不能入內閣、掌樞機,徐璠剛當上工部侍郎,就被人盯上彈劾,不得不辭官回鄉。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監生出身的官員,普遍地位低下,能靠父兄攀上高位的數目極少,所以缺乏天然的同盟軍,很難在科甲官的地盤生存。

現在沈默致力於提高監生的教育質量,改善生源之後,他更是恢復了原先嚴謹的積分加實習的學制,並且廣聘名師坐堂。北京國子監由徐渭領銜,有陳紹儒、陳鎏、閔熙、華察、王世貞、徐中行、李贄等;南京國子監由耿定向領銜,顏山農、林雲同、柯維騏、張獻翼、林庭機、何心隱、餘允文、馮越等當時知名大儒分而教之,晝則會撰共堂,夜則燈火徹旦,如家塾之教其弟子。

對於首輔大人的這項善政,官員們爲了自己的子弟,自然不會反對。而大儒們也因爲被重視被尊敬,而爲他大唱讚歌。當然那些尚未及第的平民士子會感到焦躁,尤其是屢考不中者,更是將其視爲自己失敗的原因。幾乎每年都要爲此鬧事,但這一次,朝廷宣佈連開兩年科舉,所有的噪音馬上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沈默能有一個比較愉快的心情,爲北京國子監的畢業生們踐行。那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豔陽取代了寒風,一掃冬日的嚴寒,沈默在三公槐下,對這七十八名畢業生,以及五百多名在校監生,講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歷代朝廷選拔人才,爲國家出力,自應當不論出身、唯纔是舉!本朝更是立賢無方,惟纔是用。太祖高皇帝時,用人之途最廣,僧、道、皁隸,鹹得至九卿、牧、守,大臣蔭子,至八座、九卿者,亦不可縷數。然而宣德以後,獨重進士一科,雖鄉舉歲貢,莫敢與之抗衡,而大臣恩蔭,高者不過授五府幕僚,出典遠方郡守而止,即便有卓犖奇偉之才,若不從科目出身,終不得登堂入室,爲國家展采宣猷,終身不得其志矣……”

沈默一番話,把過去二百年來,監生們江河日下的地位勾勒出來,引得全場無不黯然神傷。然後他話鋒一轉,大聲道:“一直有人說,這是因爲科甲官排擠所致。我相信,哪怕現在,持這種想法的也大有人才。然而我告訴你們,這是大錯特錯的。你們要知道,開國初年,便是監生與進士並舉。那時經過嚴格教育、諳熟政務的監生,表現要遠遠強於進士。以至於後來,國朝曾經有十年未開科舉,朝廷官員盡數採用監生,當時的名臣大僚,都是清一色的監生出身。如果說要排擠,也應該是你們排擠進士纔對,怎麼能擠着擠着,又被人家後來居上了呢?這顯然要從別處找原因!”

“這裡面,既有朝廷的原因,也有你們自己的原因。朝廷方面,由於財政危機,允許捐資入學、縮短學制、減少師資力量,這都是導致監生水準下降的客觀原因。然而最根本的,還是監生們的自我放縱,不管是廕生還是貢生,都可以說是天之驕子,進入國子監後,便自以爲前途無憂,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就開始耽於享樂,荒廢學業,在國子監中混幾年,除了酒色財氣,什麼知識都沒學到,進入官場上,如何去跟那些經過層層選拔,才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科甲官競爭,輸得一敗塗地也就不足爲奇。”

“所以幾十年來被邊緣化,你們怨不得人家科甲官,是朝廷和你們自己的錯。”頓一下,沈默接着道:“但是從隆慶元年以來,朝廷已經改正了錯誤,這一點上,相信你們比誰都清楚。可以說,今天能夠畢業的七十五人,在學識上不遜於那些進士官,在實際政務上更是要比他們強。現在我給你們大展身手的機會,雖然起點要比進士官低一些,人家畢竟是一層層考出來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就,你們不該不平衡。但我保證,自從你們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便不論出身,只看政績!不管你是科甲官,還是監生官,考覈你們的唯一標準,就是那本考成賬冊!白紙黑字,歷歷在目、誰也搗不了鬼!只要你們表現優秀,年年考成位列前茅,自然不會有人阻止你升遷,將來就是登閣拜相也有可能!”

“我今天來到這裡,說這麼多,其實也不至爲了你們,同樣爲了我自己。你們也許不知道,爲了重振國子監,我頂了多大的壓力。如果你們不能爭氣,我自然要引咎。這這不要緊,關鍵是好容易重新振作的國子監,就會成爲曇花一現。到時候再沒有人會爲你們說話,機會也不會再有第二次了。萬事開頭難,想要把國子監這塊招牌,變得和科舉取士一樣亮,你們要付出科舉官十倍的努力。”

“自助者天助之,國子監將來何去何從,監生的前途如何,答案就在你們每一個人身上。已經畢業的,將要畢業的,和還要繼續學業的監生們,牢記你們各自的使命,爲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散會之後,沈默到徐渭的值房中休息,徐胖子搖頭連連道:“通篇沒有說一句忠君愛國,勤政恤民,全都是官途啊、前程啊、命運啊……俗,真俗,這些年你可是越來越俗了。”

“這世界本來就是個俗世。”沈默撇撇嘴道:“你也不想我好容易來一次,全講空話廢話吧。”

“這倒是,”徐渭點頭道:“我看那些監生,眼珠子都紅了,只要不是麻木不仁的,你說這一回,得管好幾年用。”

“但願如此吧。”沈默頷首道:“他們到底能不能立足,接下來幾年是關鍵。推行條編、清丈田畝、整理財政,這三大戰役中,不知要有多少官員落馬,多少新星竄起。加上從朝廷到地方,都要擴大編制,能把握住機會,他們就能確立自己的地位,要是把握不住……”說到這,他輕嘆一聲道:“恐怕真會是曇花一現。”

“那樣就太糟了。”徐渭摸着已經斑白的鬍鬚道:“我這輩子全搭在這一件事情上,還指望這幫子除了四書五經,還會數學、會計、邏輯的傢伙,斃掉那些書呆子呢!”

徐渭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科舉。他才華橫溢,百年不遇,卻被一篇八股文,足足折磨了三十幾年。要不是遇上沈默,點醒了他,還不知道這輩子蹉跎成什麼樣呢?所以當初沈默讓他當這個國子監祭酒,衝擊一下大明朝的取士之道時,徐渭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並且在國子監一待就是十年,爲得就是培養出一批學以致用,經綸濟世的幹才來,證明不是隻有文章寫的好,才能當好官的!

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882章 原點(下)第314章 藍道行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94節 縣試(上)第468章 銘志十年六第472章 一品宏第51節 鬥呂(下)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501章 敢爲天下先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中)第350章 修史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00章 多事之秋(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786章 爭執(下)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465章 設計第266章 半醒半醉過大禮第782章 凱旋(中)第699章 是非第276章 龍虎鬥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653章 一團和氣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564章 大發明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52章 鄉愿(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552章 扞衛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457章 東風起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906章 茶館(下)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328章 春闈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8 九章 君臣第78 九章 靈濟宮(下)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463章 故人第798章 海風(下)第874章 賓天(下)第745章 火併(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79章 兇手(上)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374章 抓刺客!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692章 奪帝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806章 驚變(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68 九章 反水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917章 暴起(中)第676章 歸鄉(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54章 鍾金(下)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172章 鹿姑娘第919章 殺(上)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205章 涮!涮!涮!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915章 崩潰(中)第87節 老宅(下)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806章 驚變(中)第589章 異曲同工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494章 清官無敵
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882章 原點(下)第314章 藍道行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94節 縣試(上)第468章 銘志十年六第472章 一品宏第51節 鬥呂(下)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501章 敢爲天下先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中)第350章 修史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00章 多事之秋(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786章 爭執(下)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465章 設計第266章 半醒半醉過大禮第782章 凱旋(中)第699章 是非第276章 龍虎鬥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653章 一團和氣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564章 大發明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52章 鄉愿(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552章 扞衛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457章 東風起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906章 茶館(下)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328章 春闈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8 九章 君臣第78 九章 靈濟宮(下)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463章 故人第798章 海風(下)第874章 賓天(下)第745章 火併(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79章 兇手(上)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374章 抓刺客!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692章 奪帝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806章 驚變(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68 九章 反水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917章 暴起(中)第676章 歸鄉(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54章 鍾金(下)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172章 鹿姑娘第919章 殺(上)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205章 涮!涮!涮!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915章 崩潰(中)第87節 老宅(下)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806章 驚變(中)第589章 異曲同工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494章 清官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