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

bookmark

8月16日,當中國陸軍遠征取得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戰果,並且在國內媒體上開始公開宣傳之時,美國公使馬芬當天就來拜訪了外交部總長曾紀澤,他代表克利夫蘭總統同意兩國就關稅貿易協定進行深入協商,同時,對於中國方面提出關於巴拿馬鐵路公司的爭議,他表示,美國方面原則上同意在巴拿馬省地方法院就案件進行審理,但必須有美國官方代表參與,以確保審判的公平性。

這消息對於中國方面無疑是極大的厲害,巴拿馬鐵路公司裡的美國職員槍擊中國勞工和巴拿馬土著,這一事實幾乎不容辯駁,當地華人互濟會已經進行了全面的證據收集,而且巴拿馬省的高層都在等待着中資公司全面接受鐵路和運河,那樣的話,這些官員便能大撈一把。

陳季同將相關報告送到總理府之時,意外的碰到秦大總理正在召開國民教育代表會議,教育衛生部總長張簡、海川大學校長蔡紹基以及一批地方教育系統的官員、學者受邀參加了當天的會議,但全國能走入這間50平米圓桌會議室的官員、學者不到30號人。

在外面等着這位秦大總理的各部門要員不下七八個,陳季同立刻溜進去準備找洪海通報一下走個後門時,卻意外發現這位總理府特勤一號人物正神情古怪的站在門口,而他身邊幾個特勤軍官也是表情古怪!

“洪上校,今天美國佬那邊有了重要情況,曾總長有重要的文件,想讓秦總理籤個意見……你看……”陳季同話沒說兩句,就聽到屋內傳來秦鎧難得使用的大嗓門,讓他也是嚇了一跳,他算不上南洋體系老人。但卻因才幹獲得遠超那些南洋體系老人的重用,這一點上,讓他分外感動,也兢兢業業絲毫不敢鬆懈。

但從最早這位還是秦大總督時的日常接觸。直至他走上國家首腦的高位,陳季同還真沒看到過這位發這麼大火,事實上,陳季同還真沒看到過秦鎧真正意義上的發火……

“陳參贊,我看你還是跟我一起在這裡聊會兒天吧!”洪海一臉無辜的表情,咧着嘴嘿嘿一笑,“總理今天真的是發火了,各省派來的教育司官員和那些什麼大儒,都被訓慘了!”

陳季同自然很意外,這位秦大總理分外注重國民教育。甚至不惜立法,將國家稅收20%投入教育基金,同時立法對教育基金使用進行明確規定,就是在任的5年間,公開由國家媒體公佈對挪用教育基金的那些官員的處罰就不下數十起。而且處罰之重,竟然有一半被處以極刑,若非這位秦大總理如今如日中天的地位,還真怕會引起什麼大問題了!

陳季同倒是想問問今天秦鎧發什麼火,可惜的是,洪海這幾位顯然也沒資格坐到屋內,自然也不清楚詳細。只是隱隱約約聽到是湖北、湖南、山西幾省教育司官員彙報後才引起這位秦大總理的怒氣!不過,這會兒秦鎧的大嗓門他們幾個倒是聽的一清二楚……

“……你們看看,各省教育司草擬上來的教學計劃,竟然還有人在以儒學、古言爲綱,不修算術、物理、化學等西學,各省學校追加的教育經費。延聘了那麼些教師,你們看看都請的什麼人,盡是是老學究……當然,教育部也沒禁止聘請大儒傳授國學,但我們的新學。可不是搞國學研究的……”

“……教育的問題,是決定我泱泱中國文明傳承的大問題,如今各省自行其是,尤其是在如今國家經費並不充裕的時候,真是徹底的胡鬧……張簡!這件事情上,你大有問題,必須徹底改革如今的國家教育制度……這樣吧,就跟高校改革同步推進,各省教育司不再隸屬地方,直屬教育部,全權有國家統一調度!今天先說到這裡,你們都回去把問題想象清楚,改天在教育部宣佈新的教育改革草案……誰還有意見嗎?……好,沒有就散會!”

幾秒鐘後,一大羣穿着各異的各省教育界大佬被罵的灰頭土臉的從裡面出來,張簡和蔡紹基兩人走在最後,臉上也是神色古怪,結果到了門口,卻被屋內秦鎧一句話叫住,“季直、述堂,我還有事找你們商議!”

趁着這個機會,洪海忙溜進去,跟秦鎧報告了一下陳季同的來意,立刻又跑了出來,“陳參贊,總理讓你進去呢!”

陳季同忙拿着公文,推門走了進去,偌大的議事廳,這會兒早走了乾乾淨淨,只剩下秦鎧、張簡、蔡紹基……正在他躊躇之時,秦鎧已經發話了,“敬如,你過來先坐,正好我和季直、述堂要討論下教育改革的事情,你也在歐洲遊歷十餘年,這方面也可以談談!”

“好!”陳季同自然不是那種謙虛的人物,作爲國內官員中少有能夠以法語、英語寫詩並且能在歐美出版的人物,他對於法國、德國等歐洲強國的教育也算是頗有研究,結果,陳季同剛坐下,就差點被這位秦大總理的話給噎住。

“季直,你看我今天這番措辭如何!足夠鎮住各省阻礙新的教育改革方案了吧!”秦鎧笑眯眯的拿起茶壺,自斟自飲的潤了潤喉嚨……敢情剛纔發飆是早有預謀。

張簡神色淡然,皺着眉頭說道:“總理,這將教育之事收歸教育部,確實是能夠從北京全盤統籌,但僅憑如今教育部的那點人力,恐怕我也不敢輕言辦好教育啊!”

秦鎧自然明白張簡的意思,他選擇在這個關節點上拿運行了數年的國民教育來大動作,自然是有非改不可的原因,如今更省在體制運行上,完全是自己強行推廣的民選議會制,這其中的弊端、益處,即便是有過後世經歷的秦鎧,事實上也很難理清楚。

光是是地方稅收10%歸入國民教育基金這一條,就受到了各省大佬們明裡暗裡的挑戰。好在復興會完全控制着國家立法權,最終部分非復興黨控制的省份也都不得不推行……不過,接下來出現的問題就更顯複雜了。

雖然推行新學早已經是共識,但這可絲毫沒阻止在一些省份還在小學、中學中教授黨八股、舊式國學。當然,這些東西原本就不可能立法進行全面禁止,秦鎧從未認爲國學毫無用處,但整天操弄國學,甚至以國學爲綱的舊式教育,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進步,這一點,秦鎧顯然有着不可比擬的遠見。

而張簡提出的問題,秦鎧顯然早有設想,“這件事情。我已有方案,在總理府下設立教育委員會,來協助你做好各省教育司的管轄,各省教育司官員實行全國範圍內的輪轉,選拔清廉有能力、有衝勁的年輕人來好好動一動有些僵硬的教育體制!”

張簡聽到秦鎧早有備案。也明白這件事情顯然已經成爲了這位秦大總理親手過問的大事件,他倒是放下了心思,反正全力配合自然不會有問題,畢竟他可是親手參與了整個南洋教育體系的創建……

旁邊的蔡紹基顯然還有疑問,“總理,海川大學如今已算是走上正軌,多得益於您名下中華教育基金和何總長的大力資助。但是,延聘教師、教授卻頗爲艱難,我有意延續南洋大學的教育模式,仔細思量感覺與您要求自由學術有些南轅北轍的味道!”

說道秦鎧一手倡導的南洋教育體系,雖然這些年無疑是爲整個南洋體系提供了驚人的人才,而且其中更是走出了一大批真正意義上的新時代知識分子。在馬尾實驗室和北京、上海的多個大型實驗室都是搶手的人才。

不過,秦鎧在這一點上,倒是毫不保留的批判了自己所創建的教育模式,那些都是清一色的技術速成、軍事速成,絕對不是自己希望蔡紹基探索的那種有蓬勃和延續生命力的大學!

作爲後來人的秦鎧。早就明白了一個教育的基本道理,初等教育,那完全可以算是商品生產,只要加大投入,就會有巨大增幅的產出,但是,高等教育卻完全是於此背離的道理,即便加大投入,提高了高等教育的產出,卻只能彌補數量上的不足,而無法彌補質量上不足!

“述堂,我非常贊同一位先賢的話,幾乎在人類所有的進步中,平庸者和傑出者在成就上的差異都是無比巨大的,而就科學技術而言,我們的國家要引領世界潮流,就必須在各個技術領域,培養出我們自己的學術傑出人物……而非大量的平庸畢業生!”

秦鎧一本正經的說完這番話,卻發現在座的三位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奇怪,稍一思量,卻也釋然,這話自己說出來,還真有幾分自吹自擂的味道,自己一步步走來,這其中創造了多少讓體系內都歎爲觀止的成就,太多的不可思議,最終唯一的解釋,或許只有奇蹟二字了!

這三個傢伙肯定都不會信這是什麼先賢的話,估計當自己轉述自己的創造性言論了……不過,這倒也完全無所謂,自己要說明白的道理,其實就在這其中!

陳季同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看看另外兩位迷離的表情,顯然也是被秦鎧的言論搞的七葷八素,這“大量平庸畢業生”,看起來已經把南洋大學百分百的畢業生都給包括進去了,否則,也不用大動干戈,讓蔡紹基去建什麼海川大學。

“總理,述堂在海川大學的新式教育,那次都是報紙上的大熱門……難道還不足以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十秒鐘後,屋子裡幾個人卻聽到了這位秦大總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回答……

秦鎧撇了撇嘴,蔡紹基這邊自己也沒少花力氣,這廝三天兩天寫信來請教具體的辦學問題,不過,至始至終,這位蔡大校長卻還是把學校的發展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也難怪,這可是自己鄭重其事交付他的任務,更是以國家未來這麼嚴重的措辭來形容,這位可謂是嘔心瀝血啊……

“海川大學各方面的試點,確實做的不錯……但述堂還是沒有認識到一點,可能這是我們不敢放鬆的一個重點,生怕放鬆了就會失去我們辦學爲國的初衷,但卻完全沒有必要有此擔心……我們要有足夠的膽量,給予高校教育在學術上有足夠的自由……在高校之內,任何問題都可以探討、都可以批評!”說到這裡,秦鎧頓了頓,忽然笑道:“蔡校長,我建議你在海川大學開設《中國復興黨研究》這門課程,我們有政黨制度、政黨思想,這一切都可以作爲自由學術研究的方向!”

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第1321章 衝突在即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1171章 聖地亞哥第113章 坑爹的北寧府第717章 俄國艦隊動手了第361章 南洋水師炮術的秘密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526章 復國條約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106章 駐紮志靈縣的目的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198章 區域經濟競爭第243章 從海底出擊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223章 難道是太二了……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1186章 剛果的衝突第475章 大投資和大產業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405章 騎兵力量的誕生第825章 震撼第106章 駐紮志靈縣的目的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864章 撞擊旗艦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853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871章 北方鐵路的戰爭第195章 探礦隊出動啦第370章 土着,全部殺死第885章 新戰艦和新技術第1317章 對峙佛羅里達海峽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890章 巴布延海峽遭遇戰第647章 陣地決戰(二)第736章 強敵當前第1144章 戰爭無可避免第232章 不靠譜的大戰略第984章 肥羊的獅子胃口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888章 靜觀其變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583章 誘敵出擊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31章 大工業新佈局(二)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1033章 完美的戰術機械第1207章 羅斯福的野望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671章 挺進藏南第1313章 新的威脅第522章 英緬戰爭爆發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490章 海上游擊戰第740章 圈套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298章 橫行香港第473章 許壽山的軍略第453章 601艦的絕殺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1240章 歐洲新局面第1314章 西太平洋變局第1048章 怒海猛擊第1167章 關鍵的轉向點第539章 御書房的算計第31章 鬥爭、在馬尾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104章 順化的新局面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016章 碾壓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84章 世界第二第74章 深水港的困擾第610章 關外的策略第382章 鋼鐵的時代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1117章 非洲戰略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284章 我的銀行我做主第8章 官升三級第1103章 十年海軍案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1209章 鄧世昌的決斷第705章 兵臨旅順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
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第1321章 衝突在即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1171章 聖地亞哥第113章 坑爹的北寧府第717章 俄國艦隊動手了第361章 南洋水師炮術的秘密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526章 復國條約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106章 駐紮志靈縣的目的第163章 新型巡洋艦第1198章 區域經濟競爭第243章 從海底出擊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223章 難道是太二了……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1186章 剛果的衝突第475章 大投資和大產業第1182章 南非局勢惡化第405章 騎兵力量的誕生第825章 震撼第106章 駐紮志靈縣的目的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864章 撞擊旗艦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853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871章 北方鐵路的戰爭第195章 探礦隊出動啦第370章 土着,全部殺死第885章 新戰艦和新技術第1317章 對峙佛羅里達海峽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890章 巴布延海峽遭遇戰第647章 陣地決戰(二)第736章 強敵當前第1144章 戰爭無可避免第232章 不靠譜的大戰略第984章 肥羊的獅子胃口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431章 秦總督的勝負手第888章 靜觀其變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軍款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953章 新武器出場第583章 誘敵出擊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731章 大工業新佈局(二)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1033章 完美的戰術機械第1207章 羅斯福的野望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671章 挺進藏南第1313章 新的威脅第522章 英緬戰爭爆發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490章 海上游擊戰第740章 圈套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298章 橫行香港第473章 許壽山的軍略第453章 601艦的絕殺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1240章 歐洲新局面第1314章 西太平洋變局第1048章 怒海猛擊第1167章 關鍵的轉向點第539章 御書房的算計第31章 鬥爭、在馬尾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1060章 皇家海軍的完美計劃第104章 順化的新局面第181章 和議之後的陰謀第1016章 碾壓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636章 兵出喜峰口第84章 世界第二第74章 深水港的困擾第610章 關外的策略第382章 鋼鐵的時代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1117章 非洲戰略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284章 我的銀行我做主第8章 官升三級第1103章 十年海軍案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1209章 鄧世昌的決斷第705章 兵臨旅順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