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

“預備役,常備役,以及退伍老兵……”聽到這話,李靖微微眯起了眼睛卻並沒直接回答李泰的話,而是鼓勵的看着李泰,示意李泰繼續說下去。

李泰繼續道,“預備役,依舊是以現在的府兵爲主。

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府兵全部裁撤,這樣必然會造成府兵的動亂。

但現在的府兵制度雖不適合新的時代,但不是他們的個體素質不適合,而是組織形式不再適合了,士卒本身還是優秀的。

而府兵制本身並不是一種差的制度,尤其在管轄範圍比較小的區域時,實際上府兵制所帶來的體制效率是要高過募兵制的組織效率的。

讓府兵制的士卒去征伐千里之外的國家,那必然會讓府兵本能的抵制。

因爲府兵是有自己田地的,若離開自己家太久,管不了田地了,那必然會讓府兵們感覺到厭煩,尤其隨着西域開發,大唐對外戰爭怕會更平頻繁了!

恆產者有恆心,那當產業被動到後,那恆心也就消失了!”

“魏王言之有理!”李靖若有所思,“把府兵制做爲募兵制的基礎,讓府兵儘可能的留在當地進行訓練,哪怕是徵調府兵也儘量不要出州縣,從而讓府兵影響下降到最低!”

“但這不夠!”李靖搖搖頭道,“如果只種田吃飯,對府兵來說足夠成家立業的,但如果讓府兵只種田,那是不可能夠的!”

“人總是要向上攀登的嗎,這個我懂!”李泰點頭道。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這跟普通百姓有什麼關係!”李靖看着李泰說道。

李泰說道:“因爲預備役除了自身的訓練以外,會派專門的監軍下去給他們上課,傳遞忠君愛國的思想,以及如果出現百姓抵擋不了的災難,那麼預備役就必須要衝在第一線!”

“跟他們說什麼愛護百姓,忠君愛國的道理,這不是一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只有他們每一次去做了,並且做好了,真正從百姓身上收穫了尊重與祝福了,他們纔會軍民本就是一體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是預備役,朝廷管吃管住,讓他們只要正常訓練就好。

這跟那些常備役的士卒終歸是有所不同的,他們更針對的是對內安穩。

如果想就這麼混一輩子,那能混入預備役也就夠了,但想要更上一步,就要進入常備役。”

“按照您的說法,常備役就是正規軍了!?”李世績開口道。

“嗯!”李泰點頭道,“如果說,預備役士卒還算起來是兵民結合,儘可能在不給國家增加負擔情況下對士卒進行訓練。

那到常備役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朝廷出錢從府兵中的精英招募而來的最精銳士卒,可以做出類似考覈,每年從各地的預備役之中招募士卒。

等到士卒招募過來,會有半年的訓練期,挑選其中的合格者進入常備役,常備役將會享受薪酬待遇,甚至他們的家人都會受到額外的補貼,這種補貼會一直到他退役爲止。”

“若是如此,那麼這個人在成爲士卒之後,怕是會畏戰怕死!”李靖感嘆道,“魏武卒到了後期,便是這般垮掉的!”

李泰聽到了李靖這話,心中卻也明白李靖的擔心。

因爲對於士卒來說,自己都已經成爲了正式士卒了,若是自己死了那麼自己的家人便是會陷入到了落魄中,那麼自己爲什麼還要拼死戰鬥,苟活下來不好嗎!

畢竟自己也在戰場走一遭了,好不容易活下來,你說自己畏戰,這不好吧。

魏武卒制度的敗壞除了孫臏滅了龐涓,幹掉了魏國最後的魏武卒,同樣也有着魏武卒制度自身的垮臺。

畢竟魏武卒能爲了自己的地位去廝殺,那麼同樣也能爲了保住自己地位去避戰,這些都是人性,不論怎麼說,真的是很難改變的。

而李泰不由點點頭,感嘆的說道,“所以,這就需要後續的信仰塑造,以及犧牲撫卹了!”

“信仰塑造和犧牲撫卹了?”李靖說道,“後者我知道,我相信魏王您也能做到,但是前者……您準備怎麼做!”

“一切崇高的精神,都必須要有憨實的物質!”李泰說道,“這算是我在對異族進行勞動改造的過程之中得出來的想法與結論吧!”

“請魏王細說!”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不由眼前一亮,卻是開口說道。

因爲在所有的人看來,魏王讓異族漢化這一種事情,其實挺神奇的。

其他人也不是沒嘗試過讓異族漢化,像什麼大儒教化異族啊這種事情也不是沒人做過。

但到最後,且不說效果怎麼樣,就算是有效果的,這個速度也是相當的緩慢。

可魏王教化異族的速度相當的快,基本上是一個月穿上漢服,一年會說漢話,兩年的漢族禮儀已經明白得七七八八。

等到三年以上,除了他們的樣子能有胡人的痕跡,一些漢人與他們接觸,都或多或少產生幾分到底你是漢人還是我是漢人的感覺。

“因爲他們有寄託了!”李泰看着李靖說道,“對我們唐人本身來說,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寄託,從古至今這一片土地便是蘊藏着我們先人的血汗與靈魂。

但對於異族來說不是的,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被這一整片的世界所排斥的,他們對於這一片土地沒有任何牽掛!”

“是您製造了他們與這一片土地的牽掛?!”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不由沉聲說道。

“不是的,任何有他人造就的牽掛,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

只有他們用他們的雙手親手製造的出來的羈絆,才能夠讓他們感覺到融入這片土地!”

李泰道,“所以,我讓他們去做徭役,讓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去建設工程。

等到這個工程真正的建成,便會給與他們大規模的賜姓,就用這工程作爲他們姓的源泉。

比如說修了道路的就姓陸,修了橋樑的就姓喬,修了運河的就姓雲等等。

然後再讓賜姓異族居住在這工程附近,讓他們居住下來,讓他們負責這段工程的維護。

對於他們來說,這一段工程所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利潤或者方便,更重要得是讓他們在這個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陌生的社會有,那麼一小片的精神寄託之處。

對他們來說,哪怕他們是外來者,但他們也真正融入到其中。

因爲他們也爲我們大唐做出了貢獻,因爲這些工程就是貢獻的證明!”

李泰略帶着幾分唏噓的說道,“因爲他們真正獲得了靈魂歸屬。”

“靈魂歸屬……”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卻是不由咀嚼這個名詞。

而李泰則是繼續的說道,“所以,對於將士們來說也需要一個這樣靈魂歸屬的地方。

我覺得按照縣,州,以及國家,給將士們建立因爲犧牲後靈魂歸西之處。

其中普通士卒犧牲將他們骨灰送回家鄉安葬,由州縣計入縣誌,每年縣令清明時令需得對其進行祭拜。

然後對有明確立過功勳的士卒,將他們遺體骨灰運回所在州治所,將其安葬在治所中,州令除了每年清明時令祭拜以外,每年年末需得到相應家屬之中慰問。

最後則是立過先登,阻敵,死守等重功的士卒,則在長安或者洛陽劃出土地,爲他們的公葬之所。

他們的事蹟功勳由史官親筆書寫,並且享受到朝廷四時獻祭。

他們軍隊編號額外保留,允許他們一子直接進入農業學府,甚至未來的兵法學府,等到其子從軍後,將父親的軍隊編號傳承其子。”

“魏王想得周道!”李靖聽到李泰的話,感嘆道,“若如此將士們怕是要奮死了。”

“他們到底是用命爲了大唐,我所能夠做得也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毫無顧忌的爲大唐奮鬥而已!”李泰不由帶着幾分的唏噓。

“原本,我是不想要向魏王您詢問他們的犧牲撫卹的,但是現在我卻是比較的好奇,魏王準比怎麼樣進行撫卹士卒!”李靖此刻卻是好奇的說道。

李泰說道:“先不說撫卹吧,先從常備役待遇說起吧,不論如何我會努力推動這些事的!

首先身爲正式的軍人之後,他們全家都會享受到一定的待遇,減免稅負什麼的且先不說,最重要得是他們親屬若是犯事,並不完全屬於受到當地官府管轄。

軍方必須派人蔘與整整個取證與審判的過程,若是罪名會涉及從軍人員本人,則按照軍法處置,而不是民法處理。”

李靖聽到這話,思索了一會兒,不由點點頭。

不得不說,這種保護軍人地位的法令對身爲軍方代表的李靖來說,完全沒什麼好拒絕的。

軍法怎麼能夠跟民法混回一談呢,只不過現在把他們的親屬也列入了軍法的保護範圍。

從某一種程度來說,這一種獎勵算是他們的親屬最能夠感受到的,那麼他們也就最是會支持前線的士卒。

“說完了這個,再說他們戰死,則親屬保留軍屬身份,子女永久保留,妻子則到再嫁。”

李靖聽到了李泰的話,思索了一下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

這個時代女人的地位真不高,如果他們妻子選擇守節,那軍屬身份能給與一定便利,如果選擇另外再嫁找到新的依靠,那軍屬身份消失,畢竟都有另外依靠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女性也可以選擇一邊仗着軍屬身份,一邊與別人交往,對這種鑽空子的,反正李泰不反對,但她生出來的孩子沒有相應的軍屬身份也就是了。

“然後其他的福利,像能拿將士八層薪資可領取十年後停止,又許將士的兒子免費進入農業學府進行教育,甚至進入到軍法學府進行教育,一直到他成年爲止等等。”

“魏王您說的這些我相信,魏王您也有能力給,但這些東西應怎麼樣將其守住,真正的落實到將士們遺孀的手中!”李靖聽到李泰的話思索了一會兒開口道。

說實話,李靖知道李泰能來錢,畢竟魏王手寫的白條都能夠當做錢花。

自己雖然不懂魏王是怎麼操作的,但是李靖相信李泰不缺錢也就是了。

但這並不等於魏王真的能夠把錢落到將士們遺孀的手上,這真的很難保證。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戶口制度,只有這個制度完善我們才能知道,他的親屬到底是誰,縣令按照犧牲立碑的名單,進行發放補貼。

然後軍方每年會組織一次對當地軍屬的慰問,以及組織當地老兵進行聚會,以保證軍屬與軍方之間的溝通通暢,讓當地老兵依靠同鄉之誼,鞏固這一份利益。

其次,軍屬是會有其他的額外社會補貼,這些社會補貼分在了農業學府,醫舍,農學社等基礎的組織中,所以就算是他們犧牲,但只要他們還是軍屬,那這份社會福利便不會消失。

他們的錢財如果被斷了,完全可以通過這樣的渠道向上傳達。

第三,則寫讓科舉後的舉子進入地方寫縣誌,只要軍屬向他們上報他們沒有收到相應的撫卹,那麼直接便是能夠上達天聽!”

說實話,李泰的這三條線索基本上涉及到了軍方,內務省,以及御史。

要是這三線都斷了,沒辦法讓信息傳達到上面,那麼也就說明當地已生長出個能掌控軍事,內務與御史的毒瘤了。

別做什麼多想了,直接派遣軍隊把當地給剷除掉吧!

當然,最大可能是大唐已經徹底的衰弱下來,對於地方的控制衰弱到了極致。

而這樣的國家,那也不需要多想什麼了,軍方還在想什麼撫卹呢,還不如加入農民起義,推翻大唐,進入到新的歷史週期律好了。

李靖自然明白李泰所列出的這三個渠道,在李靖看來有這三個渠道也足夠了。

也不在多說什麼,而是正色說道,“魏王對於退伍老兵又有什麼解釋?”

“因爲我覺得士卒的巔峰也就是三十五歲,若是高於三十五歲,士卒必然會走下坡路。

所以三十五歲以後的士卒,需要安排他們有序退伍,但將他們退伍不是直接丟到民間不管了,而是必須要安排好他們的後路,否則必然會成爲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李泰道。

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449章 考成法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150章 軍樂師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04章 八牛犁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325章 毛紡織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523章 決戰第159章 棉布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43章 開會中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86章 心黑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159章 棉布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7章 馬周第94章 制約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62章 突襲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3章 匯聚學府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91章 風雪中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94章 制約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2章 邀請孔家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37章 廉租房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166章 巴掌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81章 大豐收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454章 將變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493章 雙贏
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449章 考成法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150章 軍樂師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04章 八牛犁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325章 毛紡織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523章 決戰第159章 棉布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43章 開會中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86章 心黑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159章 棉布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7章 馬周第94章 制約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11章 煤炭與飼料第62章 突襲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3章 匯聚學府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91章 風雪中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94章 制約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2章 邀請孔家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37章 廉租房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166章 巴掌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81章 大豐收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454章 將變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493章 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