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

過了十月,北國自然是顯現出一片天寒地凍的景象,但是遼東卻戰雲密佈。自從被女真下了黃龍府之後,信州、通州、鹹州一路勢如破竹全都爲女真所下,只剩下了孤零零的東京城遼陽府和周圍的小城。但是,遼國在東京道和中京道之間佈下了重兵,是以女真進兵並不容易。

對於女真而言,區區遼陽府已經不是重點了,遼東大部已經落入了他們的手中,他們眼下的目標自然更遠。只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高麗居然出兵三萬逼近宣州!

“三叔!”

完顏婁室走進房間,見阿骨打正對着牆上的地圖出神,只得又開口道:“這天寒地凍不易進兵,高麗人那邊應該只是做做樣子,想必不會有真正的動作。”

““哼,這些高麗人口口聲聲仁義道德,全都是仿效中原那一套,他們何嘗不想分一杯羹?”阿骨打冷笑一聲轉過身來,臉上掛着深重的寒意,“當初遼國立國的時候,高麗人也同樣不肯屈服,結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怕了,立刻上表臣服,然後世世接受冊封。他們如今不過是看我女真兵少,倘若一朝看到我國強過遼國,還不是立刻會偃旗息鼓?這等首尾無常的小國根本不足爲懼!”

完顏婁室本就不把高麗放在眼中,只是覺得阿骨打這段時日情緒不對,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如今烏雅束雖然名義上是諸部聯盟長,但是,大多數實權已經掌握在了阿骨打手中,所有人都把阿骨打當作了繼任的人選,他也不例外。

“高麗區區彈丸小國,他們的動向雖然需要注意,但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阿骨打當然知道完顏婁室在想些什麼,因此直截了當地道,“我只是對南朝不放心。”

完顏婁室聞言一驚。不由自主地問道:“三叔前時從南朝回來,不是說這一次的約定於我女真很有利嗎?”

“此一時彼一時。”阿骨打面無表情地指着牆上的地圖,長長舒了一口氣,“奪下黃龍府,我女真取得了對敵的最大先機,再也無懼於遼國的清剿,即便他們有數十萬大軍,也未必能夠輕言取勝。只是。你聽到最近遼國那邊傳來的消息麼?”

“是說蕭奉先兄弟謀反被誅?”見阿骨打點頭,完顏婁室也不由皺起了眉頭,“遼主乃是昏君,這兩兄弟更是奸臣,但正由於有他們,前時我們才能取得寧江州大捷。如今遼國朝局有變,確實值得注意。”

“不錯,以後地進兵大概不能像以前那樣順利了!”阿骨打彷彿是爲了疏解心頭鬱悶一般,狠狠一拳打在了桌子上,“蕭嗣先那個飯桶戰敗回國之後。遼主非但沒有責罰他。還把責任歸咎於底下的將領,是以東京道將士離心,所以我們這一次圍住黃龍府清掃援兵才能這樣順利。可是。這一次他們處死蕭奉先兄弟,第一罪不是謀逆,而是寧江州敗績,這無疑是爲了安將士之心!蕭奉先兄弟的家產全都用來勞軍,這樣一來,遼軍上下的戰力何止強了一倍!”

完顏婁室也是女真族中智計出衆的人物,往深處一想,面色也不由變了。儘管女真舉兵反遼都是必然的事,儘管舉族上下已經下了必死的決心,但是。希望敵方自亂陣腳總是免不了的事。每一次都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固然是值得驕傲地事,但倘若遼國將士不是那麼膿包,他們這區區一兩萬人早就完了!

臉色數變之後,他終於有些猶豫地問道:“這麼說來,三叔是因爲遼國的鐵壁死守而犯難?”

“不錯。遼國如今缺的就是總攬全局的將帥之才,所以,他們如果進兵,我就能抓住他們的破綻,但是。如果他們龜縮不動,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我們的兵馬太少了,攻城掠地總免不了損失,如果還要佔據城池,那麼,人是肯定不夠用的!更何況……”

見阿骨打突然閉口不言,完顏婁室心中一動,但卻沒有繼續追問下去。國相撒改和習不失石土門等人如今都在各處收攏兵馬,但是成效並不顯著,而烏雅束畢竟沒有正式傳位,所以,什麼建國稱號都是空談。

軍中如今擁立阿骨打的聲浪越來越高,他只希望不要出什麼亂子就好!

正在此時,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便有一個身着甲冑地衛兵匆匆而入。

“報——”

阿骨打見是自己地心腹,便招手喚他過來,側耳傾聽了幾句便臉色大變。

“二哥……病逝了!”

“什麼?”大驚失色的同時,完顏婁室不由感到了一陣發自內心的輕鬆。烏雅束一向對他照顧有加,他當然並不是一心一意盼望着對方死去,但是,女真進兵到了如今地地步,迫切需要一個更加能夠看透全局的人作爲領袖,而除了阿骨打,沒有任何人適合這個位置。想到這裡,他立刻朝阿骨打單膝跪下道:“請三叔儘快主持大局!”

阿骨打低頭俯視了完顏婁室一眼,重重點了點頭。

大觀元年十一月初五,女真諸部頭人及各路大將齊聚黃龍府,完顏阿骨打繼烏雅束之位。撒改迪古乃習不失石土門等人趁勢請阿骨打稱帝,阿骨打不允,衆人再三請之,最後允建國號曰金,惟稱都勃極烈,卻再次拒絕了帝號。但誰都知道,阿骨打稱帝不過是早晚的事。

女真建國大金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遼國和大宋,當高俅得知時,第一反應竟是跳了起來。這一切的進展實在是太快了,足足比歷史上的女真建國早了大約十年。時至今日,他再沒有歷史作爲參照,今後應該怎麼做,能夠怎麼做,都要取決於朝廷君臣的判斷了。

高俅來回在房間中走了幾步,突然自言自語道:“阿骨打終於掌握了大權,到時候,這個一手造就了大金的人應該就會稱帝了……金太祖?只是你登位得早,估計去位也得早!”

英雄永遠都是不長命的,更何況阿骨打這樣始終身先士卒的勇士,他可以確信地是,即便稱帝,以女真如今的景況,要阿骨打在後方遙控指揮是絕對不現實的。那麼,今後就有無窮無盡的變數!更何況,他早已埋下了伏筆。

“即便遼國撐不住也不要緊,只要女真沒了主心骨,一切就會朝另一個方向走。”

他低頭看着手中奏報,上面是蕭烏納接任東北路統軍使之後的種種措置。即便他並非那種軍略精通的人,卻仍舊從上面看出了絲絲端倪謹慎有餘而進取不足,大約,這位曾經顯赫一時的老將對於女真是忌憚太過了。如今東京道遼軍雖然銳氣已失,但畢竟人數優勢還在,而且契丹騎兵在馬戰上的本事無人能及,若是真的能夠有一個好將帥統軍,怎麼也不可能一敗再敗。

接到奏報之後,趙佶立刻便召見了幾個重臣,也不寒暄便直截了當地問道:“遼國向來最重臉面,女真原本不過是他們屬地之中地小部族,如今突然號稱建國,遼國朝廷說不定會下令蕭烏納進兵。倘若他們此次再敗,你們認爲北國局勢將會如何?”

“倘若再敗,遼國便只能動用傾國之兵了!”蔡京見趙佶看着自己,便以目朝高俅示意,顯然是希望他把接下來的話再說下去。

見此情景,高俅便上前一步道:“東京道兵馬已經是久敗之軍,蕭烏納初來乍到,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這麼快重振士氣。而女真剛剛,建國大金,正是士氣旺盛的時候,兩相比較,高下立見,此次遼國很有可能再吃敗仗。而在此之後,整個東京道必定全都落入女真之手,爲了撲滅這些叛逆,遼國必定會動用南京道、上京道以及中京道三路兵馬,到時候幾十萬大軍一起撲上,成敗就很難說了。”

趙佶聞言眉頭一挑,顯然大爲興奮:“伯章,難不成你以爲遼國一旦以傾國之力對付區區女真,還會遭到敗績麼?”

“他們確實有可能會敗,但是,聖上希望他們會敗麼?”高俅環視衆人一眼,一字一句地道,“這是遼國擊敗女真最後的希望,一旦這一場敗了,那麼也就證明,昔日馳騁疆場縱橫無敵的契丹鐵騎,已經完完全全不存在了,而遼國也將由此一蹶不振。一旦到了這一天,那麼,女真必定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整個北方,從而取代遼國成爲我國大敵!是初生之虎更有威脅,還是垂垂老矣連牙齒都沒有的病虎更容易應對,想必聖上和各位都應該瞭解。”

趙佶長長舒了一口氣,盡力把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小想頭都驅出了腦海。當年太宗北伐遭遇慘敗,而真宗時儘管勉強擊敗了遼軍,但是,遼國的陰影卻從來都籠罩在每一位大宋君王的心頭。他無時不刻地希望北定燕雲,更希望曾經的強遼灰飛煙滅,如今眼看願望即將達成,卻還是不得不讓這個機會從手邊溜走,爲的只是大局。

“聖上還年輕,即便此番不能如願,將來卻一定有這樣的機會!”

蔡京適時補充了一句,臉上掛着老謀深算的笑意。)

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2章 防微杜漸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4章 爾虞我詐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4章 爾虞我詐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5章 蘭心蕙質序章師恩深重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
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4章 巧言令色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4章 負荊請罪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22章 防微杜漸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4章 爾虞我詐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2章 橫加脅迫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4章 爾虞我詐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32章 盛勢出巡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0章 遂寧郡王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5章 蘭心蕙質序章師恩深重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9章 動亂序曲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7章 國之大計第37章 國之大計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