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的娘,對小依是好得不得了,處處照顧她,小寶只要對小依說話大聲一點,就會遭到老孃的訓斥,在她心中早把小依當成未來的兒媳婦。
小玉、李嫂也有這樣的想法,二人在一起時曾經偷偷商量給他們把婚事先定了。
小玉與丈夫商量被俊傑阻止了,說現在小寶還年輕怕耽誤前程,因他知道這幾年華夏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生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
一是:紅J完成了偉大的長征勝利,在峽北、甘肅三原裡等地會師,建立了強大的根據地。
二是:年前,國共達成一致共同抗戰。
小寶幾年所作所爲讓俊傑相信他目光長遠,有所成就!當然,上戰場也會有很大的生命危險,俊傑曾多次叫小寶加入華夏國民D軍隊謀個一官半職。在姐夫幫助下大家學習,汽車、機關槍、迫擊炮的使用方法。
小寶回答,現國共兩軍都不參加,他要帶領大壯、水娃他們奔赴抗戰前線,帶領姐夫觀看了他們的訓練場地,在俊傑面前進行各種演練,令這位從講武堂出來的也是十分震懾,小寶腦子裡面怎麼裝着這麼多古怪東西?效果又是這麼的好?憑一個小孩的力量訓練出這樣一支以一擋十身懷絕技的隊伍,知道小寶這幾年窩在鄉下沒有白費,學習訓練一樣不誤,他本人到了什麼程度已無法試探出來,深不可測的小寶在自己眼皮底下一天天成長起來!
人中之龍將相之才呀!這樣的人豈能讓婚姻過早束縛呢?而兩個當事人卻一無所知,照樣整天在一起開心學習、玩耍……
小寶娘見此也很放心,倆人形影不離,感情甚好,小依成爲自己兒媳婦早晚的事,聽從了女兒的建議讓他倆自然發展。爹孃見小寶和小依在一起時,不是藉口走開,就是吩咐他倆一起去做事,總是讓他倆多單獨待在一起,好增加感情。
小寶和小依明白爹孃的意思,每次小寶面對小依柔情熾熱的眼神,不敢直視,選擇逃避。
小依這幾年不僅長了本事,對小寶的感情更是親切、崇拜還夾雜着感激。她兄妹倆的一切都是小寶給的,這兩年多來有了秀英更是開心,姐妹倆在一起說說少女的知心話,一起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時刻有個伴,秀英經常取笑她和小寶,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讓她難爲情又高興。
小寶爲了方便指揮四隻獵犬分別取名:豆豆、圓圓、丫丫、草根,現在應該稱爲戰犬了,因爲它們懂得了各種口令,手勢。小寶把丫丫當生日禮物送給小依,小依把丫丫當成寶,精心照顧,丫丫成了小依的跟屁蟲,每天屁顛屁顛在小依身邊跑着,小寶要的也是這個結果,讓丫丫保護小依的安全。
望着這羣人,小寶知道自己成功了,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他們已經能和前世的戰友媲美,心中的“獵豹”小隊經過六年打造了出來。
今年的七月七日發生了島國藉口士兵失蹤要進城搜尋的理由,華夏駐軍二十九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打得十分壯烈。可是面對兇殘裝備精良的島國軍隊,國軍是節節敗退。自己帶上這十幾人去,也改變不了什麼?很有可能白白犧牲,只有靠全國人民發起抗戰之時,才能打敗鬼子的飛機大炮。
八年艱苦抗戰,犧牲了無數英雄兒女,死了太多的無辜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時機,在今後的戰爭中挽救更多的中國軍人,平民的生命,讓鬼子付出沉重血的代價!
現在安保大隊隨着局勢的變化,已擴編爲縣安保團,俊傑順理成章的擔任了保安團團長,李龍喜任副團長,宋文斌任教官,這個不屬正規軍的保安團經過幾年的訓練,已經超過許多作戰部隊戰鬥力都強,只是他們不屬於作戰序列,裝備落後,不過他們都知道遲早會上戰場,尤其是原東北軍的兄弟們都在等着一天早點到來,只要團長願意請命,肯定會被調往前線,這是上峰求之不得的事,而團長是個熱血軍人,不願參加內戰抗擊島國戰爭卻還是非常積極樂意的。
小寶這段時間在家陪伴爹孃多了起來,大家都認爲是小依在家的原因,而不知小寶想在離開之前多陪陪親人,多儘儘孝心,帶給他們多一些歡樂,哪怕一次永不回,也沒有留下更多的遺憾。
小依早已喜歡上了這個文武兼備對兄妹倆有收留之恩的小寶,給了她們幸福無憂的生活,教給了她們一身本領。樹立了做人的正確觀念,一直以來都存有無以爲報以身相許的想法,小依不知道這種平靜幸福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小寶將帶領大家離開家鄉踏上抗日的征途。
小寶卻是希望有機會回到前世見到自己的親人,哪怕不能也要等到抗戰勝利華夏解放後再考慮個人問題,不然萬一在哪場戰鬥中犧牲,豈不是又辜負一個少女的感情,再次給所愛的人帶來沉重的傷痛……
終於到了7月8日這天,當小寶他們回到小玉家時見俊傑憤怒地坐在家裡,不斷嘆氣,大罵該死的島國鬼子,小寶知道七七事件按歷史上一樣發生了,鬼子的侵略行徑,全國各地已知曉,作爲熱血軍人的俊傑怎能不氣,29軍的守軍死傷無數,戰爭還在慘烈地進行着。
大壯、水娃,他們聽俊傑訴說了鬼子行爲,個個是摩拳擦掌叫囂着要上戰場抗戰,在縣城這幾個月,大家瞭解到華夏現狀,由於華夏民國政F的政策,華夏一直處於內戰。國防能力大大削弱,讓島國更是囂張大膽對華夏侵略,現國共共同抗戰,發起全國抗戰宣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民抗戰,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傾全國之力抗擊島國!
前段時間,小寶讓姐夫給他們每人準備兩套保安團的衣服和證件,他也忙乎給每人定製了一件衣服,七月中旬,小寶帶領大家回到家鄉給家人告別,即將出發抗擊侵略者。
大家對小寶抗戰的決定甚爲擔憂,附近很多十六歲以上的小夥都抽去當兵打仗,張私塾也知道,現在國家的形勢已到不抗不行的地步,否則國破家亡,島國對華夏早已虎視眈眈。在東北三省到處屯兵,在北平一帶,駐有許多軍隊,作爲一個有良知的華夏人,他是很支持兒子的決定,把幾個孩子叫到跟前,叮囑他們要小心、團結,早日平安回家。
小寶娘是淚流滿面,拉着小依的手把她交到小寶手中,要他好好保護照顧小依,惹得小依對小寶娘抱着大哭,這一幕的難捨情懷增加了分別的悲傷氣氛,在四兄弟慎重保證絕不會讓小依有事,等打敗鬼子就回來好好孝敬三位老人。
大家準備出發,心中都波濤澎湃,充滿激情,一定用所學痛擊鬼子。
全村人擺着壩壩宴,聚集一起爲他們送行,在依依不捨不斷祝福中離開了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這一走將不知幾時回。村子裡人一路送他們很遠,身後傳來陣陣親人們的哭聲,喊聲,小寶他們強忍不回頭向前走,怕一回頭,望着親人那悲傷的臉,怕再沒有勇氣離開。誰都不知道這一走就是許多年,有是甚至永遠沒有回來……